我说——我说 * e" t5 ]7 _8 L$ X
谨以拙文献给附小游春人
; q, O& E( H! E; z4 n# M“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g: T) g4 V% ^% j% w
: T' j. l: Q( f! V1 K 春 游fficeffice" />
$ \" Q) X$ a0 {( q% C, H 9 B0 o9 {; S' Q) \; L& J) Q! |- }7 D
六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国泰民安,和谐欢乐,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冬去春来,人们纷纷外出郊游,踏春。当时身为小学生的我们,一如温室里的花草,渴望沐浴广阔大自然的春晖,吹拂盎然的春风。
9 u0 t7 Z$ w# J- M7 q3 { L/ C* y 第一次出游是附小组织的,去什么地方已记不清了,主要原因固然是年代久远,但却还另有缘故——班上统计人数时我大概生病不在场,过几天老师当堂核对人数,发现比预定的多一人,查了半天不得要领,最后有同学“检举揭发”了我,惹得老师老大不高兴,将我从座位上请到前面的空地“示众”,并以责问的口气问我为什么不诚实?我也一肚子委屈,我认为我当时不在场,因而并没有明确表示我不去。当然啦,我的理由被认为不充分,不合理,也就“不予采纳”。 ) A4 }# W8 k8 f
春游那天,唯有我独自一人呆在家里,没有同学,没有玩伴,寂寞孤独至极,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好在那时同学太小,可能走得不远,玩得不很尽兴,也没有留下一张半张留影。 " \) s9 {- W; a- `4 ?) ?0 T5 Z8 U
而第一次实地春游是和家长去的。一清早在一号楼前集合,上的是一辆卡车,车斗里摆上几排长条凳。小孩天性好奇,爱玩,都抢着坐第一排,最后干脆双手把在前面的车帮上,当风而立,眼界大开。小孩子十有八九不认识路,就象吃甜不管酸辣咸一样,只是睁大眼睛,沿途景色看不够,又眼前有景道不得,于是有人兴奋不已,“拍顶叫绝”,不想这顶是卡车的驾驶楼楼顶,就好像拍在司机的脑瓜顶上,不一会,车子刹停,司机下车对车斗里的孩子们正色地说,不要敲车顶,扰乱司机的注意力,弄不好会引起交通事故。经他一说,大家就格外小心,不敢造次。
/ i, e" c' T( O1 A! m 路过一个路口,只听一个“大人”手指那处说,这条路通向电影制片厂,是北京还是八一,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心中企盼要是能去那里就好了,那里简直就是我们儿童心中的圣地。那个大人好像看出我们的心思,愈发得意地说,他有幸去过电影制片厂,看过实拍电影。一句话,假得厉害,尤其是打仗,炸火车桥梁,其实都是模型。
0 f1 o) w l: X1 f 说话者似乎无意,听话者的确有心。所以,以后一看到电影中解放军中弹倒地,心痛之余,就拿那个大人的话安慰自我:这只是演电影,是假的。不过相信敌人是真的被打死了。
) k& _$ R4 ?9 s; k3 W 到了香山,照了几张照片,大家就分散活动了。我的兄长虽然只比我大两三岁,但当时差一岁就是一道平台,一道不可逾越的坎儿——各自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时,最要好同学似乎反而要比亲兄弟更热乎得多。于是,兄长就和几个同学一起爬鬼见愁,单单叫我原地留下。我望着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峰回路转”之间,呆了一会儿,终于耐不得寂寞,开始一个人独自下山。我见山坡的坡度并不陡峭,而且还有不少小松树,于是就离开小路,自己开辟一条无路的下山之路。正在行走之间,突然听见有人呼唤,回头一望,原来是父亲。只见他精神紧张,连说危险。把我召回到原来的小路上,心有余悸地说,这样走下去太危险,越走路越陡,越走人越快,收不住脚的。于是,他给我讲了个故事:话说一头牛下山,越跑越快,最后到了山下,只剩下一颗牛头了。不过,我心中很是不服气,心想山坡没那么陡那么险,但越这么想越不能说,一说就是强辩,不听大人的话。因而至今,我心中还有两个未了情,一是不知“鬼见愁”有多险峻,是不是真地连鬼见了都发愁,尤其是在多年后爬过华山登过泰山,更想领略“鬼见愁”的真面目。另外一个就是,我那次沿自选的山路走下去,会不会真的出现危险。 - l) j. }, Z, c: {- h8 Y! @
回到山脚下,只见几家人的母女在留守。某家的小妹实际上和我是同学,都在一个年级,只是不同班。但是,她班的女生都很娴静,俨然乖乖女一个,依偎在她妈身边,默不出声,令人快活不起来。
! X( T6 L/ [) h w 回返的时候,看了邻居兼学兄的敏章所买的《少年先锋队报》,第一次接触了系列漫画《小虎子》,以后还有《小豆子》,从此这两个人就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头脑中,直至今日仍清晰可辨。 T) o$ \ f% u8 y
文革了,一切规章制度都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砸烂,春游也在劫难逃。不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春天还是按点守时地来到了。但学校再也不公开组织春游了。但大家似乎已形成了“春游生物钟”。“满园春色”关不住我们躁动的心,我们无不渴望“红杏出墙”,去大自然经风雨见世面。
' I x9 \1 i- _ 本来嘛,没有什么正经课好上,我们如何打发消磨时光啊!一天,大约只上体育课,王敬老师干脆带我们春游——上北海。我们毫无物质和精神准备,凭着一股冲动就走出校门。是坐电车还是“11”路已经记不清了,反正走散了。后来竟误打误撞,鬼使神差地来到景山,在煤山东侧半山腰那棵吊死崇祯的歪脖子树旁,会合了七八个男生,这时已近正午,我早已饿得两腿发软,几乎挪不动道,又没有带食物,更没有钱,难受极了,真有点歪脖树下无言话凄凉之感。幸而几个有备而来的同学,从仅有的口粮中省下一角匀给我等,才勉强撑起身来回家。
( f- R' ]9 D2 I K 有了这次“饿其体肤”之痛,我们就变得聪明起来,以后再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了。那年四月,一个无雨的清明节,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扫墓。抬着自制的花圈,上面的花五颜六色,那是我们同学一一亲手制作的,花朵大小不一,却显得自然真实,错落有致,很有些层次感。纪念碑前,我们庄严献花,鞠躬默哀,然后绕碑一周,瞻仰了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浮雕作品,记得有《虎门销烟》、《武昌起义》、《五四运动》《渡江战役》等。 4 _1 y% |, g/ H0 z Y2 v
早在很小的时候懵懵懂懂,少不更事。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专门用来成殓英雄烈士遗体的,上面带脊梁的“盖子”可以打开。而天安门城楼则以为是毛主席住的地方。。。。。。想起来很是可笑。但我相信有这种离奇想法的决不止我一个。我把“史前史”这幼稚想法说给同学听,大家都报以会心的一笑,真正地心照不宣。 , l4 E4 }5 _1 e8 A1 J( o R5 r
离开纪念碑后,我们就穿过雄伟的天安门广场,跨过金水桥,进了天安门。天安门内是两排紫红色的平房,夹着一条石板大道,有军人走动,有的还端着脸盆漱口缸,搭毛巾——一定是天安门的卫戍部队——要搁现在就是“三军仪仗队”及“国旗护卫班”。
1 e \8 X/ Z h0 k( f: y 印象最深的是大道两旁各自整齐地摆着几门老式铁铸火炮,铁黑色,架在砖石座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右手即东边第一个炮筒里,竟有一颗弹丸,伸手可摸,就像一颗铅球。按说紫禁城内应当戒备森严,严禁玩忽职守,弄不好不用推出午门,就地斩首的——这儿恰恰就是午门之外。怎么就留下这么个“心腹大患”,“不定时炸弹”。想来该不会是有反清义士混入侍卫营中,借恭迎圣驾,鸣放礼炮时,伺机“炮打真人”,要皇帝老儿的小命吧?附小的兄弟姐妹,再去天安门时,别忘了替我摸一摸看一看,那家伙是否还在? % t- x: b% v5 b
再往里走就是故宫的午门,不过文革时因是最大的封建老巢,闭门上锁,无法进去。我们在门前处休息,吃了自带的食物。然后就去了北海公园。 % B6 p) x3 {7 i% ]
北海是京城最热闹的公园了。她和中南海湖水相连,只是中间隔着府右街大桥,中南海一侧好像水中有铁栅栏。外表上看仅此而已,至于有多少暗哨就不得而知了,尤其是晚上,估计戒备森严,本来嘛,须知里面是什么人啊。
- v, l9 q! Z: l4 A& A. p 北海公园大门并不多么气派,进去后不远处就是一座桥,这儿知名度太大了,好像就是“让我们当起双奖”的地方,可惜得是,仅仅不过数年就风光不在了,那熟悉的歌声也不再耳边回响了——被当作封资修的黑歌禁唱了。
, M* b- n: x( a9 W$ v 刚走到石桥上,见桥下有游船划过。不知老天怎样安排的,从水中跳出一条大鱼,恰好蹦到一条划船上,船上有个半大不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左右,见鱼起意,不顾一切扑过去,摁住活蹦乱跳的鱼,将鱼掩藏在衣襟底下,然后弃船登岸,最终众人惊诧的目光下,夺路向公园大门口跑去。。。。。。
' o3 M0 j% ^8 O. \$ Z0 ^4 P- C 我们几个同学倚着桥栏议论着刚才发生的情景,正感叹着,有惊讶,有羡慕,有嫉妒,。。。忽然发现那抓鱼的男孩又回来了,这回垂头丧气,两手空空,后面还紧紧跟着两个大人,看样子像是工作人员。一定是在门口被人拦截,没收赃物,押解回出事地点进行核查处理。
4 h, D; r0 o" m! U% A 偌大的北海,我只记住这一片断残景,记不得再去了别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