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 努尔哈赤他所统领的是镶黄旗,也可以说属于镶黄旗,所以后来镶黄旗在名义上属于八旗之首。其他皇室宗亲被分配到各个旗下,比如多尔衮是正白旗,岳乐是正蓝旗等等。顺治后将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统统收归皇帝手下,并且是名义上的八旗最高统领,所以皇帝什么旗也不属于。其他爱新觉罗氏宗亲包括皇子,仍然被分于各个旗下。康熙以后,皇子通常是下五旗,用意自然是进一步将八旗势力收归自己手下,容易控制。清代的后妃大部分属于正黄旗,正白旗,也是顺治以后,由于当时多尔衮的势力让皇帝心有余悸,所以不成文的规定,皇后不能为正白旗(这个规矩好像也没有完全遵守)。
正黄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