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5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学长:这次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会,因时间紧,和行程调整,失去了与您见面(本想约胡副市长与您一起)的机会。我想,还是您那句话------后会有期!

& M! C! u/ U, I$ A3 J. x; s9 \

昨天下午,在返京途中分别接到胡老师与千秋雪的电话,大家期盼的“纪念册”已经出版完成。待光盘月底制成,将按届别、班级的召集人统一发放(以报到缴费校友名单),这里先发三张纪念册的照片,先睹为快。后续内容将陆续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5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校友:

7 p3 E5 x! I# I

    咱们的《纪念册》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今天总算完成印制运到机械学院。恰巧,胡世坚老师、丁锡珉老师、栾兴家老师、华秋岳老师和李运彤老师中午在“一食堂”小聚,被我赶上。43年不见华老师,虽已华发浸染,却依旧风采不减当年。我向他转达了同学们对他的问候和“4.11”聚会时大家谈起他时的崇敬之意。

( \8 U5 k' d0 W1 b1 X

    捧着沉甸甸的《纪念册》,几分欣喜,几分遗憾。欣喜的是在全体“编辑”(包括参加海选文章、照片的17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64届校友方援朝(现名方风雷)及63届校友张强(失去的记忆)等人的资助下,《纪念册》终于得以问世;遗憾的是从照片、文字的搜集、编辑到版面设计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 ^' I9 g- _+ |

    不管怎样的不如意,我们终于有了一本可以记录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岁月的文字。

. l l. J/ e0 e: C

    《纪念册》将于近日4.11聚会光盘刻录完成后,有劳善若水发放,届时将请各年级联系人到机械学院来领取。

1 T; F; o+ Q9 W6 }1 Z6 R

    谨以此册献给始终一路同行的老师同学们!

发表于 2009-10-25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大喜讯-

                                            特大喜讯

* q* g9 ]7 y7 Y9 Y' q0 ^

      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属子弟小学《纪念册》印刷成功了!
    报告大家一个特大喜讯——我们母校的《纪念册》印刷成功了!
    今天中午学友杨莉莉兴高采烈地给我们五位老师丁锡珉、华秋岳、李运彤、栾兴家、胡世坚送来了五本刚刚印好的《纪念册》,我们捧着这本企盼已久红色亮丽的《纪念册》时,都止不住地热泪盈眶,兴奋异常,恨不得蹦起来欢呼,这么大年龄的老师们,竟这么高的激情,可想而知了……,可见老天有眼,学友们献出的劳动、辛勤和智慧,学友们对老师们的一片赤诚和孝心没有白费。
    餐后,杨莉莉又将手中的三本交给我保管,回到家中,我们一家三口,一人手捧一本,闷头细读起来,那份认真、那份专注……近两个小时的安静之后,室内三人爆发了他们的感动,我老伴说:“这本《册子》编辑得太好了,无论是文字、漫画、照片还是内容,无论是‘序’还是‘编后语’等等,可以说篇篇文章都精彩,情深,教育意义大,感悟透。”我干女儿说:“干妈,这本册子太好啦!你们没有白辛苦,真感人。”我说:“附小近60年来第一册啊!这本册子金不换,她是我们师生耕耘的劳动硕果。她会成为我们附小老师们的传家之宝!永不过时,永不褪色,永放光芒,太宝贵了!”

发表于 2009-10-25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10-24 22:34:00的发言:
西水大哥:请多拍些照片回来。
; v8 H& D3 p, c9 x& F& W

西水学友:漫步的想法,正是我的想法,辛苦,提前谢谢了!

发表于 2009-10-25 0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地感谢为制作《纪念册》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资助人。没有为《纪念册》尽一份力,深感惭愧。只要有机会一定弥补,以求心安。
发表于 2009-10-25 0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10-25 0:45:00的发言:
+ f8 @' ?, a- b$ \* s) A

昨天下午,在返京途中分别接到胡老师与千秋雪的电话,大家期盼的“纪念册”已经出版完成。待光盘月底制成,将按届别、班级的召集人统一发放(以报到缴费校友名单),这里先发三张纪念册的照片,先睹为快。后续内容将陆续发表。

1 P) z+ C q9 d

纪念册的出版是件大事,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参加编辑的老师和校友们,也感谢赞助出版的校友们。但在发放上,要考虑411以后,又联系到了更多的同学,也希望能考虑他们的渴望。如在我们的论坛上经常出面的西水车和很多其他校友就未能参加411的聚会。

发表于 2009-10-25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为出版纪念册和CD光盘做出贡献的的各位同学.(北纬老弟,这句话我足足琢磨三分钟.开玩笑).

: s% _( W( c, V7 b# o

车,童二位学长说的对. 有机会一定弥补,至少我要多点几首歌给他/她们听.

. Q# M) N+ \$ q; z

 

8 V+ K# n N8 a' l* R; d$ ]1 n

在感谢诸位齐心协力为纪念册努力的同时也应庆贺那个说"找人治你.找你最怕的,说到做到" 的人挖空心思而

4 G" `7 L( P) J y/ a0 l5 Z

一举攻破我的马甲和信箱密码. (000000). 哈哈. 可谓"相映成辉"  (胡老师,既然有人非要看,也已

: o7 r! y8 A. T' H. I+ Q3 _

看了.也让大家仔细看看他.同学们,注意了,悄悄话不能随便说哦.哈哈.) 欢迎大家光临,并提宝贵意见.

D$ U$ C% ]) Q2 V+ r; u

 

7 I& }- X! Y+ h9 p- P) M/ ]3 N

  

3 O3 u9 [, r4 k1 |

 

发表于 2009-10-25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纪念册圆满成功

% O% `( s9 d- n8 v4 q; I

发表于 2009-10-25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编委们
发表于 2009-10-25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附小情节有增无减
发表于 2009-10-25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册封皮颜色真大气,看目录就知道内容之好。多亏了诸位编委的辛勤劳动,也彰显了各位的才气不俗。 7 v* `" F# L d/ V+ A

    以母校为荣,因自己有幸成为机院子弟小学校友而骄傲。

发表于 2009-10-26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09-10-27 0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以来,多年失去音信的老师、同学都陆续恢复了联系,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想念的算术老师胡圆侨却始终杳无音讯,这让我难免产生一丝失落。

. D+ n' ~1 v( r; L$ I" N. ]6 U

 

, c- {9 Z, J$ ~% p" I

十分惭愧:

# I z& [% }8 i b1 e5 X

贵校同学曾委托我查胡老师户籍,但北京市无此人。

- I' H. d7 F3 [. [

其实可以检索全国户籍,但十分繁琐,除非自己亲自查。

发表于 2009-10-27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10-26 14:40:00的发言:
3 Y w6 E6 J; o2 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5 m5 Q' N- }/ e+ L+ n) }

鞠大哥真是太有才了!佩服之至!

发表于 2009-10-27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10-27 1:36:00的发言:
, l0 z% y/ a7 ~9 z* e3 a/ h

十分惭愧:

: @" {8 r0 C) o: M! l+ ?1 i1 a

贵校同学曾委托我查胡老师户籍,但北京市无此人。

& ]: ?! t1 r4 @: s6 `6 j

其实可以检索全国户籍,但十分繁琐,除非自己亲自查。

- V8 o& B8 G0 T9 B

谢谢wangpei学长。胡圆侨老师的下落已经打听到了,遗憾的是他已去世很多年了。我们都很怀念他。

发表于 2009-10-27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歌声中追忆少年情怀


0 F& O3 y5 h) i, g, S1 @

                                  胡老师描绘的大合唱     

! D$ T* V+ z/ R' u

       会场上的全体师生,在台上万又新校友的气势磅礴、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的指挥下,在没有音响伴奏下,居然把几首儿时歌曲唱得丝丝入扣,把校友们几十年来对学校、对老师的最真挚的感情,最热烈的心意都唱了进去。热情高涨自愿报名领唱的孔娅莎、桑小英的两位音色极美的童声金嗓的加入合唱,不但唱功了得,且声情并茂,把现场正在表演的那两首歌曲,演唱得委婉悠扬,激昂而澎湃,巾帼不让须眉,把老师们感动得热泪横流,几乎所有到场的老师们不由自己地和学生一起,引吭高歌,一时间,忘却了年龄,忘却了自我,放声汇入学生合唱的洪流,啊!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学生们在歌声中回到了自己幸福的童年,童趣丛生的地方;老师们在歌声中,回到了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回到了年幼无知的学生身旁,在学生们的课堂中,在生动活泼的操场上,共度美好幸福的时光……,
       师生们都被这美妙而震撼人心的歌声陶醉了,师生们的心儿都被这动情的歌声净化了……啊!这美妙的时光,你不要走啊!……不要走啊!……。我们需要你,我们邀请您留下来,留在我们的心上,不离不弃,永远刻烙到我们的心里……。这就是歌曲的魔力以及强磁性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力量所在,这也充分显现了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机械学院附小应有的艺术水平。
       两首曲终,正在高潮,大家都意犹未尽,有人自信而激昂地提出要求:再加上一段《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没有想到,正合大家的心意,大家以更加欢快高昂的歌声,更加热烈的节奏唱起了这首歌曲,把大会的欢快和激情推向了极致……。此时此刻,我都恨不能在心中呐喊出:太好啦!4.11——我们的附小,太美好啦!机院老师们您们辛苦啦!
       这就是我们所期待成功的大会合唱,不负众望的合唱效果!
       感谢66届的合唱指挥万又新;领唱:孔亚莎 、桑小英;陈幼萍,张……等学友的精诚合作,精心准备完善的合唱班子的成功表演!

发表于 2009-10-27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10-23 0:13:00的发言:
# `$ K- J7 P; R* R q

4 X: {1 A) w3 |: X8 C; G- x

   谢谢北纬大哥!你们辛苦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又非专业人员。为了大家付出了精力财力和漫长时间。真是太辛苦了!谢谢!谢谢!!

. C: B) U1 _) e0 C, e# U

   上次也没陪您在院里转转。现在9号楼还在装修加了坡顶颜色也变了;21号楼也快装好了,到时候我发两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 t; L) p2 u, `* ^ }

   能人是拙人的奴我们就在这里静等佳音了。谢谢!

发表于 2009-10-27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10-26 17:23:00的发言:
: Z& t2 C8 ~ T3 C5 Y g

      今日是重阳节祝各位已届老年的或为人父母的老师校友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 n" ?9 }# x. R

      此时又想起了all__right。这位老弟前几天所说的笑话,我想延伸一下,在过节时让大家再幽默一次。看看可怜天下父母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父与子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8 u/ x2 \; W# ]& S3 ~

老爸老妈,不是我“啃老”,实在是太少啦,拿不出手!在“基辅”“老莫”还买不到一杯茶呀!

发表于 2009-10-27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27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金岁月


发表于 2009-10-28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28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供玉龙雪山参考:                                                2 \. i% ]3 M: f, f, Y7 U0 F

                                                   好语言的10条标准

: b& a( j/ Q* L) k

                                                     叶大伟

8 b% d% Q* D0 v7 {" o) Q# R

 

1 q' W* c( n5 q- @6 b( Y

       10条标准给人们提出了很专业的要求,写好很难的。从理论上是对的,但做为普通人动笔必须照着10条标准来,很累的,还不如不写。

) L! z4 J w( u# `4 b

       我在这里写了点小文只是叙旧而已,从没想过借此锻练自己的写作能力,或者说达到多高的水准。想到了:写的不好,怕让人笑话。

6 q4 Z$ T/ g, \

       谢谢胡涂学长指导,我会认真品读。

' A5 R5 c) F, Q1 ]0 ? n9 H' p4 j$ n6 I

 

发表于 2009-11-6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1-6 11:21:00的发言:
8 u9 ^* [; H( h7 A* {- J( w

 前几天看了玉龙老弟发的照片,回忆起几位在平房居住过的同班同学。

8 {: c1 B/ g5 B

受其刺激,这两天不断有其他同学身影闪入脑中,趁着他们还没消失,赶紧下笔写出来。有出入或遗漏的地方,邀虫草老弟出来纠正。

: M7 A8 a, i1 K; V( H% ?

 

7 N% c' V" B7 M( j' p/ Y

机院附小64级一班同学有(按居住楼):

( {+ b) g! a4 U: L

 

, K* a8 w% S: J- K- V

3号楼: 林聪

9 a. y% }" z9 I. e' h

4-5号楼:女生- 江义敏,崔健潮

. A) A1 N7 u, [) r- F$ \

            男生-刁占京,安志行 ?(原名安立行,现名安志军)

6 @# o" y8 x) w+ j+ Q/ u. r

7号楼:张桂兰(女)

* Z7 b8 z- M- r/ `6 R

8号楼:女生- 徐越,唐元娜,马莉,韩静岩

2 U, R% p. E! m/ E6 Z

         男生- 林浩,林路,容明,刘申,冬驰,胡海成,王磊

1 [& i! r* ^5 W4 J

10号楼:女生- 张悦,王利捷,苗田,赵燕萍,于凤芝

" v$ K/ s1 @0 r1 D

            男生- 王哲(已逝),史建(健)

3 T' k/ d2 l* k+ `; ~6 U

平房: 女生- 付永明,苍丽明,李桂菊,曹建莉,王桂荣

) B+ E8 h3 ]" J' o6 U: T

         男生- 常建国,杨建国,徐秀刚

5 z }" {5 w5 d/ Q/ H

23号楼:女生- 孙灵娣,孙静娴,张晶

v, ?+ i/ N8 ~1 ~% o

            男生- 杨金成,高仲夏,高风

! w; F. y1 G) X A$ Z

24号楼: 女生- 石秋云,梁爱萍

; C, r/ k/ a/ F7 A9 @: P1 ~( ]

           男生- 李志华,亢玉春

( [7 K1 X" I+ i l

25号楼:刘瑞萍(女),何德忠,熊文斌(已逝)

6 S; |, r7 U, V# `0 D g

26号楼:李树义

0 W/ y) F, b/ i

 

$ v6 Z1 i4 |9 A: A* `4 q V

另外,二年级以后转学的有:

@5 Q7 }/ b9 n8 E/ f

        女生- 陈元平,赵敏,梁莉,张楚梅

7 Z T; Q' B$ p' }: m% [6 s

        男生- 张崇文,张崇武(张崇明) 徐小力(张小力),梁斌,康小雄

8 `4 b; l- B( L$ c

 

! T7 L9 \% a. d c' A0 ^

 

8 ?; ? ~6 U9 V9 H* H2 \/ `

 

0 M% d! m: C6 v% O! [$ r

水兄堪称记忆非凡,正确率达95%以上,占绝大多数!

' r4 V* y1 H' j2 Y9 X: I

我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做些说明:

6 [0 X) c9 W" L! A1 l m

张崇文、明是双胞胎兄弟,长得酷似,但我当时能从他俩的牙分出大小,有一个有“虎牙”,但现在记不清是谁的了。

6 E0 r. C1 ]$ f; D+ D# W4 n

徐小力当是张小力,是个小个子,他哥叫张小红,也在附小就读,和你姐我哥同班,因而记得。

8 a; F( h- O6 e

王利捷好像应该是王丽婕或王莉婕。

) X' v! v0 Z4 t7 W3 X

张悦似应是张月,不是主持人张越。

3 P: P$ M. _! s8 I9 v( ^3 b

安志行?原名安立行,现名安志军。

6 F$ H; J* o. r" _. ]5 D

遗漏张陵(黄翔凤老师之子),大概住4、5号楼。

2 h% z! u6 ~" R

若有不对之处,共同商榷。

4 y* H% u2 g' b, x

另,康小雄已改名,但不知其详。

发表于 2009-11-6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11-6 13:36:00的发言:
; N+ S' G; {! A# a

原来是这样,谢谢四局男孩。 现在真货到底值多少钱?  四局是什么意思?


四局,好像是机械工业部第四局。
: x2 P9 `: ^* L @2 j% I9 }

50年代一机部老四局-----航空工业局,后来的三机部-航空工业部。

发表于 2009-11-6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09-11-6 13:36:00的发言:
7 |' G, V) Y) D8 C: ~/ J

原来是这样,谢谢四局男孩。 现在真货到底值多少钱?  四局是什么意思?


四局,好像是机械工业部第四局。
3 f$ f: A# {, {$ ^2 X2 Z( ]

佐尔基相机现在国内值多少钱我不知道,当时在莫斯科地摊上看见不少。于是,我对淘宝网标价1680元表示怀疑。

发表于 2009-11-6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11-4 17:03:00的发言:
- K* i6 q' s$ ^/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218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R' l; s; A& Q& E. y* d

   磊子哥:你博闻强记的,都得说出具体的位置角度什么的······说不出来别人补充也行。看是谁说得最对!

8 i: b4 A. D' e P; T0 N

对付着说吧。

8 x! I) e8 t% Z% n; t& S

这张照片可能是21号楼的修改版。我是从水泥墙纹和大玻璃窗来看的,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09-11-6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1-3 23:21:00的发言:
( x D+ c8 w. i- B+ E% l

谁有这款苏联相机可别丢掉。看到网上卖8000元(5,60年历史了)

1 ~, O9 |0 y' ]& d" H$ q

可以买几个小数码相机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z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O' t0 z( x, `9 v

“佐尔基”相机----50年代在国内较流行,现在莫斯科旅游点的一些地摊会能看见,淘宝网上标1680元,显然高了。莫斯科还能看到“柳比节里”--爱好者相机,也是当年普及型的,类似西安出的华山牌相机。

发表于 2009-11-6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11-4 16:34:00的发言:
8 a+ J+ H g( S9 D' i3 @4 P

 

+ K5 @- u9 a% }: L8 R( T( f

  

# q" r2 Q$ o: Y& n;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218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y8 ^; }8 }4 [* [% Y, H: r' c

  

- O/ R: b0 I, z2 m' ^1 b. X

这个。。。。难道是9号楼加了个盖儿 ?

发表于 2009-11-6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1-6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0 09:40 , Processed in 1.260128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