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8-15 10:30:00的发言:- `3 S3 l9 @, |! p! _: O% U U
回想411之前,众说纷纭。龙哥一篇“八无”的文章,力排众议,倡导师生联谊的发起人胡世坚老师马上跟帖,赞许龙哥的“及时雨”之作(前帖可查)。 : m7 e$ t6 n; j5 R2 }9 b {
今日龙哥之见解,是411之后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沟通,使众多校友感觉只有“能人”才能来这里。看看现在论坛里的校友还有多少发帖,其原因不说自明。
$ Z; V" D& k" H0 A8 P: B6 O7 p& _我们的邻居----育新学校的论坛,在寻找老街坊里开辟了7个专栏,办得生动、活泼、幽默、关情。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都是为丰富、活跃机院附小的主题,开辟新园地,这个提议很好。人字是靠支撑的,再开辟的栏目,也是对附小的支持与丰富。我将摄影、游览、学习园地等另辟一栏,支持这个建议。
" b( e5 M! q2 O' O5 ]% h% G* l2 F把听松学长建立的这个栏目引向如此,校友的(关注度)迅速下降,该总结原因了。这里不是编辑部,不是写作班,是众校友美好回忆、结识友谊的地方。话题应该是轻松的、愉快的。在这里没有职位、职业、年龄、性别、地域、能力之分,laoju学长的漫画,生动地表现了这些深层次的意义。难道不是吗?
+ {5 W) m1 [4 b9 {6 B1 C善若水老弟 # i/ w) B' U1 r( l4 A: W9 c
* J6 R' t3 P z6 |' S9 w& b 我的拙画那里有那么深的意义,你太高抬我了,深感惭愧。 # J* ~8 U0 \, m' J2 T. _+ m
1 \) q( }" M% K# I) v& n0 k 从“411”聚会以来,咱们的论坛还是兴旺的。这和包括你在内多位老师和校友不懈努力分不开的。但如何让论坛长久兴旺,不断发展,确实需要大家好好琢磨琢磨。 # `; Y1 } [+ w& J1 B3 t* H
0 ~, D+ h, I* C$ |1 } 其实我们论坛还是有发展的。如胡老师、老三、雨中漫步在组织联络老师校友,系统整理母校各方面的资料,另外对论坛内容也不断进行指引,不少人已把胡老师作为无冠领导看待了,这是在论坛运作和实际活动中形成的。如糊涂人文字功底厚实,知识广博。对精神健康、身体健康,如何面对并适应商业化社会带来的精神压力和遭遇,发表了不少帖子,知识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如水小子对师生校院内外丰富的学习生活的回忆生动有趣,既反映了师生深厚的情谊,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发展对他们带来的深刻影响,其中也不乏一些苦涩的幽默。如玉龙雪山、冬虫夏草也写了不少回忆母校师生的文章,有些内容很感人,让人更加难以忘怀逝去的的时光。如燕赵愚公、all_right等好像对文史类方面造诣很深,可以旁证博引,来说明一个问题。还如你老弟摄影才华在咱们坛上还是无人能及。
7 r, K" z& I ~# _* c; J
% \7 Q& T, C# y C" ?; z( C; F 我有时杂事緾身,阅帖不全也不细,说起来难免挂一漏十。只是通过这些说明办好咱们这个论坛是有良好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也是有可能的。
# Y2 G% U* q* ^4 o) o( e1 p
9 m0 H. b( b7 x7 w, Y, s( r 大家需要考虑的是虽然回忆和整理查寻资料还有大量内容可做,但是由于我们母校的实体已经不在了,本校师生再无来者,我们没有母校作为后盾来支撑,这是我们与其他学校论坛相比的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引导大家继续挖掘母校的历史、回忆母校师生的事迹、促进师生校友相互交流,反映现在师生工作生活以及他们工作创业、过好人生的故事、家庭的故事(有无管得多之嫌)探讨学校改革教育改革(这个量力而行)。 - ~, {% W8 U8 k. [' z: U7 `
* Z; x* R$ n: W
这方面校友要以各种形式联络更多校友上网游览我们的论坛,上来发帖,这方面潜力还是很大的。“411”那天聚会的师生有几分之一发动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北京与西安是母校师生最集中的地方,这两个地方的校友动起来作用会更大。
& W& k* U6 U; A4 A' m) v. T" g! @; Q% t! ? 8 t/ z- g# A% o) i1 @' s, n
老弟年说搞起几个有特色的栏目我赞成,只要这些栏目内容广泛,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吸引力、感召力比较强就会吸引更多校友、网友来浏览我们的论坛。 $ z4 @. f1 W* W
, R: q$ s& {* Z* J 栏目的内容不一定只限于与母校师生有关的,但是在内容上大家必须坚持有益无害,那就是对社会有益,对和谐有益,绝对不能有违于中国公民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绝对不能对论坛造成灾害性冲击。
* u _: b. N+ S1 [8 W2 a4 J0 ? " T, k0 S* |# F; b7 h6 v1 @1 @# d
要充分发挥取聚会的作用,师生分别组织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聚会活动,不但要传照片,还要报道聚会上的故事,要告知咱们的网址,宣传咱们的论坛,探寻尚末联系上的校友的信息,扩大论坛的知名度,引导大家参与浏览咱们的论坛。“411”聚会大大提升了论坛的影响力,增强了生命力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说明。 # s/ G. o- K# j0 M
7 g0 F- w" D2 L5 ^3 N8 i2 S
老弟还提出加强与友好邻居的联系,这个主意也很好。咱们到人家那里串门浏览学习交流,也邀请人家到咱们论坛串门指导。这样可以开阔眼界,广交朋友,学习好经验,好做法,互通信息,促进论坛内容丰富多采,质量提高,达到繁荣论坛的作用。不开放封闭的国家要落后,不注意学习博采众人之长的论坛也不会兴旺。 h+ I( j9 ^- c( I$ `2 E
, D9 m2 w8 p0 V8 u3 i% p! K 今天看了你的帖子,一时兴起杂乱无章说了一通,会不会有人说我指手划脚乱喷一通。说得对,我接受,因为这方面我知道得很少,明道理,潜规矩也是不知不晓,说掉板了,大家多多包涵。 * K) M4 O V7 y) A& X# c7 l
q+ A$ h6 `- P( f- y) R! t; T
今天从胡老师和校友们整理的材料我看到老师已经走了50人,我们这些学生也将排队与逝去的老师相会。我不想看到垂垂老矣的我们活着的时候就没有了这块与老师同学说心里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