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3 N. {8 Y, V: l; n
前面老三及燕赵愚公学长提到当年他们为了买小人书,省金攒银,不惜腿脚,经常“长途跋涉”,横跨北京老城区,,。。。这让我想起自己的那时“长途跋涉”的经历,也就再下一文吧。 * I) W5 k0 f4 ?4 o
(20) 皇城根儿下的“长途跋涉” 6 y2 C; F2 O0 c
9 L3 Y. ^$ s% F9 Q
文革期间因为年纪小,没有参加过大串连,长征等活动,但确实在京城之内操练过两次“长途跋涉”。记得第一次走最远的路,是从机院到天安门广场打来回。那时大串联活动刚开始不久,天安门在全国人民心中已成为中心之中心,受到各族人民的关注。而住在皇城根儿下的孩子要是还没腿儿着去过天安门,总有那么一点革命不彻底的感觉。终于有一天,在一片叫嚷声中,我和几位同楼的哥儿们踏上了征途—去天安门奔个来回。 ; Z2 p4 @9 i2 |, o2 q
* i3 a( z4 D+ Y, Z$ F+ U 行军路线首先出机院西大门;走小庄向西拐头,到呼家楼十字路口再往南直走;过光华木材厂到大北窑后再转西;顺着那条宽阔的大马路一直走,经过一机床、齐家园、日坛、建国门内、外大街、老北京站口、东单、王府井、北京饭店、南河沿,最后到达了目的地---天安门广场。
" [: ]0 P4 ^% I% j; |* l' r& z 5 `6 [# O @' t; F f
这一路上,我们东瞧西看,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累。记不清到了天安门后玩了多长时间,反正是没吃没喝得就回来了。走这一路,只记得在小庄有一家大众饭馆儿,门面朝西,后来经常去那里买豆浆油饼。豆浆二分一碗不带糖,5分一碗带糖,油饼一两粮票7分钱,包子。。。
6 W/ @% I+ o, X! O6 J
6 ]( F/ C# x! S5 a& G: _; x 从呼家楼到大北窑的这一段的路边基本是草地和树林,没有商业店铺。一机床厂对面好像是一家锅炉厂,那里放着许多卧式锅炉。齐家园过去挨马路边上有两座外交公寓,有铁栏杆围着,还有军人给站岗。看着里面那些黑白皮肤小孩儿们住得那么舒服,玩得那么自在,真是羡慕死了。那一带经常能看见苏制“伏尔加”和“基姆”小轿车进进出出,里面坐的是肤色不同的外交官员。经过古天文台时,看着上面那台生锈的铁架子,一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老露天放着。路过北京站口往南看过去,车站广场上人山人海的,黑压压一片。东单菜市场是当时沿途最大的商场,与现在热闹劲相比,真是天地之差。王府井大街里面挤满了拿着大包小包的外地人,他们都是奔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去采购的。北京饭店对我们来说一直充满神秘色彩。从那个旋转们进出的每一个人我都认为是个中央的大官,至少当时是那样想的。 7 R! ?9 H8 [; B) {9 {" P \; Q) `
天安门虽然是此行的目的,但那次的印象在脑海里没留下什么深深的痕迹。 " h/ {, l/ m- K3 [/ h; T
+ X7 L7 t3 D6 N) c" S! U5 s
听爹妈说,我小时候他们带我上街,一路开出去,我老老实实地跟着走。可逛完大街往家走时,我就不好对付了。几乎走不了几步,我就喊腿疼,赖在地上不走,两眼却盯着卖冰棍儿的小车。。。。这种心思大人们眼明心清。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肩扛或怀抱,驮着我走,第二是掏钱买冰棍儿,满足我的心愿,吃完冰棍儿我自己走。第一方案爹妈试过几次,最后放弃,因为我小时候傻沉,又不老实,弄得他们很累。不过在他们用第二方案时,没个若干根冰棍儿伺候着,我是不配合回家的。
) @ y6 @/ F8 u; i9 ^% L & e9 v% w0 N9 s- s/ J7 ?% v
可这一次徒步天安门打来回是我自愿参加的,没有谁来罩着我,结果一根冰棍都没有补充上来,回家后觉得又渴又累,以后再不想走那么远的路了,顶多去关东店,神路街转转。。。 / t8 \4 s! w0 M: W; ~2 @
第二次“长途跋涉”是在1969年。那年的三月初,苏修军队悍然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和卡脖子岛。为了表示对苏军入侵的愤慨和抗议,附小(当时称三七小学)组织我们徒步去苏联驻北京领事馆进行游行示威。可恨的是那老毛子的领事馆不在日坛使馆区,却单独建在地坛(安定门?)附近,游行的路程也着实不近。
0 d8 Z J8 ]0 Q% c4 v) ?: f
6 h2 y. e2 _; L* N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在去的路上,队伍有组织,有纪律,很整齐。到了苏修使馆前,呼口号,站桩示威(忘了是否扔过墨水瓶,西红柿没有)。。。。,执行完游行任务后已近中午。虽然天空太阳高挂,但天气生冷生冷的,地面上还有积雪,师生们都冻得够呛。当队伍返回时,大家已经是各顾各,没什么队伍了。 7 i4 N3 d+ I- X3 z+ \! N7 @4 W
& m: g# C" ^+ X( H
我和几个小哥们一路快步往家奔,走的人困马乏。经过三里屯时,见路边有一家饭馆儿,便一头扎进去了。大家合伙凑了点钱,买了一大盘炒面合伙吃。不知是我出的主意还是谁提了个醒,我们又买了一小杯白酒(可能是二锅头)。于是你咂一口,我吸溜一下,把一杯白酒喝了个底儿干。出大门后,感觉到身上也不冷了,于是很爷们儿地抹抹嘴,一甩头,小胸脯一挺,继续赶路。。。
& t, C5 c/ c7 I5 | }; m
1 q1 o- T; r3 L: w0 d u C 第二天,不知谁说漏了嘴还是告了密,这下馆子吃面喝酒的事就让班主任郑尧老师知道了。这还了得,还没小学毕业就敢下馆子喝酒,纯粹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啊 !。。。我们几个人被叫到了办公室。郑老师一脸严肃地看着我们,询问谁出的主意打酒喝,大家低着头都不吱声。我感到郑老师的眼光停留在我身上,心中不免发慌,想想自己就把这活儿揽了吧。不等张口,忽听身后传来一哥儿们的声音, : u1 O, J" e/ r" Z" k& |/ J
“老师,是他出的主意”,说话间,哥儿们指了一下另一位同学—李XX 。
7 M1 b! j1 R, C+ Q0 y* X 李同学一听,立刻悲愤地睁圆双眼, 5 l6 a$ a' W" ]3 H6 Z
“什么,怎么是我?。。。。” 9 J3 _' F( u4 |, e x
说话间,鼻中常驻水客早已夺门而出,郑老师把目光转向李XX。。。。 - w# W0 s" i: s3 g# y1 E/ t6 g
其他同学马上纷纷附和着,说主意是李同学提的。
, @; g# w/ ^. t& M 看着千斤重担突然转到自己身上,李XX竟一时气愤地说不清楚他是不是有错。我站在旁边则心里暗暗为哥儿们这一把暗计叫好。 4 m) ?8 a9 ^: T2 N
! z2 E9 O' I9 p6 ^; u3 [/ T 其实李同学在吃炒面和喝酒时,是非常谦让的。在我们的力邀下,也只是意思了两下子,可万万没想到最后要充当“替罪羊”,娃儿家气的眼圈都红了。。。 * M' k+ [+ q" R# Y9 I p" Z! Y
亲爱的李同学,那次你受委屈了, 你确实受委屈了。。。 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