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7-26 17:19:17的发言:
我在报社里怎么没有看到过金台园?

漫步:你机院子女怎么不知道吗?

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6232/7242/7243/20020705/76898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总编辑王晨与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兴致勃勃的登上人民日报社金台园内的金台合影留念。

(人民网记者王一三摄)

来源:人民网 2002年7月05日

 


& S8 \+ g6 \&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6 19:47: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6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7-26 19:06:53的发言:

漫步:你机院子女怎么不知道吗?

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6232/7242/7243/20020705/768984.html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em01]
发表于 2007-7-26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金台肯定是后修的

根据典故的造景

发表于 2007-7-26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7-26 17:25:38的发言:

不好意思!我连这2个字怎么读都不知道.

[em04]

BI XI

龙之九子中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各行各业都往帝王,古迹上靠,人民日报都是顶尖文人集中的地方,象金台夕照这样有名的历史遗迹早早捷足先登了。& w7 B  P1 _2 G2 i, k3 f(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6 23:49:0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7-26 17:19:53的发言:
看见过赑屃吗

我小时候在复兴门外汽车局住,家门口,靠白云路铁道旁有一个赑屃,我们小孩都在上面爬来爬去的,碑文上写的什么也不知道,后来铁路拆了,赑屃也失踪了。油油斑竹有机会将来请帮助考察一下是什么典故。

发表于 2007-7-27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7-27 0:05:39的发言:

我小时候在复兴门外汽车局住,家门口,靠白云路铁道旁有一个赑屃,我们小孩都在上面爬来爬去的,碑文上写的什么也不知道,后来铁路拆了,赑屃也失踪了。油油斑竹有机会将来请帮助考察一下是什么典故。

据说下落不明了,您经常去史地版看看,他们比我专业.好象那天说起这碑来的.

发表于 2007-7-27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肯定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斑马斑竹了,很遗憾他也说未知。老北京的许多东西都失传了,我们这样的象你父母年龄的人只留下儿时的碎片记忆,那时的了解这些历史的人现在大都可能不在了。
发表于 2007-7-27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收集,探索,并且传承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4-15 11:34:26的发言:

油油注意:请问你们发现的御碑在这张卫星图的哪个部位?左边大马路就是金台西路,朝外小庄往北有金台路地名,很早就传说这里是古"金台夕照"的遗址。那么应该就是在人民日报社即原机院内了。中间标注的附小就是我们母校,现在为针织路小学。

发表于 2007-7-27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7-27 8:47:02的发言:

油油注意:请问你们发现的御碑在这张卫星图的哪个部位?左边大马路就是金台西路,朝外小庄往北有金台路地名,很早就传说这里是古"金台夕照"的遗址。那么应该就是在人民日报社即原机院内了。中间标注的附小就是我们母校,现在为针织路小学。

碑在光华路出土,现在安置在财富中心广场上

离那有段距离,那碑的位置也有可能代表夕照寺的金台夕照

那只是传说,没有定论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油说的对,那碑的位置也有可能代表夕照寺的金台夕照,或许是从金台路那边移过来的。不然不会那么残缺。文物考古有很多不解之迷,很有意思。权威性的结论还得文物局才能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7-26 18:09:06的发言:

希望68届的同学们看到照片后和我联系,九十几个同学才联系到一半人。大家一起努力吧!

热烈祝贺机院附小68届同学校友聚会圆满成功。<<今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昨天的历史,已结成凝固的记忆,纯朴的友谊永放光辉!

6 H! {% X( e, ~! `; U;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7 11:36: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7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7-27 11:00:04的发言:
油油说的对,那碑的位置也有可能代表夕照寺的金台夕照,或许是从金台路那边移过来的。不然不会那么残缺。文物考古有很多不解之迷,很有意思。权威性的结论还得文物局才能决定。

已经很难判断了

碑是不是后移的

是原地出土

残是因为时间太长了

不能轻易下结论,历史要严谨

前几天央视又忽悠了观众一回,简直是奇耻大辱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7-27 11:27:11的发言:

已经很难判断了

碑是不是后移的

是原地出土

残是因为时间太长了

不能轻易下结论,历史要严谨

前几天央视又忽悠了观众一回,简直是奇耻大辱

央视怎么忽悠了?

发表于 2007-7-27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一个搞建筑的讲,梁思成率领清华师生,在城墙和牌楼等古迹拆掉之前,做了大规模的测绘,并且做了模型,现都存清华建筑学系。而外地城市古迹都是说拆就拆,什么都没有留下。

发表于 2007-7-27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7-27 12:05:24的发言:

听一个搞建筑的讲,梁思成率领清华师生,在城墙和牌楼等古迹拆掉之前,做了大规模的测绘,并且做了模型,现都存清华建筑学系。而外地城市古迹都是说拆就拆,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都是民国的事情,很多是营造学社集体做的,而非梁思成率领清华师生.
发表于 2007-7-27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古城有的是保护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斑马和油油斑竹光临本楼!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7-7-27 12:14:47的发言:

那都是民国的事情,很多是营造学社集体做的,而非梁思成率领清华师生.

抱歉,说了外行话了。但是北京古建筑模型确实是在清华建筑系存放,以为都是清华师生搞的。难道不是?

发表于 2007-7-28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7-7-27 12:15:50的发言:
外地古城有的是保护好的

基本上拆光了,北京、南京如此,外地能好到哪里?南京90年代还给城墙打洞,开了个豁口。

 楼主| 发表于 2007-7-28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7-28 7:23:12的发言:

基本上拆光了,北京、南京如此,外地能好到哪里?南京90年代还给城墙打洞,开了个豁口。

南京就是中山陵等近带建筑保留了,其他比北京惨多了,80年代中期前,夫子庙被夷为平地,盖了个超市,秦淮河臭水沟,明孝陵一片凋零,只剩神道孤零零的站立着。。。,后来南京市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才逐渐修复,现在看到的几乎都是后来仿造的。

- F: L# B1 F; w+ g1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8 8:30: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8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7-28 7:23:12的发言:

基本上拆光了,北京、南京如此,外地能好到哪里?南京90年代还给城墙打洞,开了个豁口。

          西安保护的就很好.  现在已经把四面的城墙都修好了.  内,外城都建好,   城墙头上都插上了各色的彩旗,    看上去很是壮观. 
发表于 2007-7-28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行人在2007-7-28 12:25:13的发言:

          西安保护的就很好.  现在已经把四面的城墙都修好了.  内,外城都建好,   城墙头上都插上了各色的彩旗,    看上去很是壮观. 

如果骑着自行车在城墙上兜一圈感觉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7-28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古迹再怎么破旧,哪怕只剩空壳,时机到了,总能恢复的。

最可怕的是以往无知而又无畏的城市改造,荡然无存不说,连个资料和照片都没有留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7-28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保护意识,我们的父辈们做的不够好,也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这跟我们党的意识形态有关。等我们翻然醒悟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为时已晚了。儿时记忆中的古城墙,古城门楼,垂柳依依的护城河等古城风貌都只能在梦中回忆了。

北京毕竟是明清京都,无论是学者和胡同里的平民对古城文化的修养和文物保护意识比起外地要浓厚的多。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照片,甚至古建筑的模型。比起外地一些古城的破坏还算幸运的,我们永远怀念这些文物保护的先驱们。

(转载)

194910月,曾参与过上海都市建设计划和南京行政中心区规划的留英学者陈占祥到达北京,成为梁思成的工作助手。陈占祥赞成梁思成的设计思想,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把新市区移到复兴门外,将长安街西端延伸到公主坟,以西郊三里河(原国家计委所在地)作为新的行政中心,把钓鱼台、八一湖等组织成新的绿地和公园,同时把南面的莲花池(现北京西客站地区)组织到新中心的规划中来。梁思成接受陈占祥的建议,修正了自己的在五棵松新市区建设行政中心区的观点。

1950
2月,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自费刊印报送有关领导。最后结果是梁思成、陈占祥陷入孤立,被一些人指责为与苏联专家分庭抗礼,与一边倒方针背道而驰。最严重的指责是,他们设计的新行政中心企图否定天安门作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政治中心。

195281115
日,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当选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的梁思成,与众多的委员就拆除天安门旁边两侧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提案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拆除的理由是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妨碍了交通和妨碍游行队伍。这场争论的结果是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根据大会程序委员集体表决结果被拆除。在当年的一份档案中这样写道:每年有几十万人民群众雄壮的队伍在这里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但在东西三座门(即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的代称。原东西三座门在长安左、右门两侧,1950年拆除)没有拆除之前,它们在交通上妨碍了这样重要的活动。”“节日游行阅兵时,军旗过三座门不得不低头,解放军同志特别生气。游行群众眼巴巴盼着到天安门前看看毛主席,但游行队伍有时直到下午还过不了三座门,看不着毛主席。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有关部门找到了很多三轮车夫来控诉三座门的血债,说他们多少多少人在这里出了交通事故,一定要把三座门拆掉。梁思成保护位于中轴线上天安门城楼两侧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建议被认为是影响人民利益与首都建设

1953
5月,北京市政府向中央写报告,要求将朝阳门、阜成门,以及东四、西四和帝王庙前的牌楼拆除,理由也是改善交通。59,中央批复同意把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拆掉,交通取直线通过,并指出进行此项工程时,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以取得人民的拥护。

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梁思成与吴晗争论得非常激烈。梁思成认为,城门和牌楼、牌坊构成了北京城古老的街道的独特景观,城门是主要街道的对景,重重牌坊、牌楼把单调笔直的街道变成了有序的、丰富的空间,这与西方都市街道中雕塑、凯旋门和方尖碑等有着同样的效果,是街市中美丽的点缀与标志物。

当年的一位见证者回忆说,吴晗在会议上批评梁思成: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梁思成当场痛哭失声。195311月,北京市政府提出《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指出北京古城完全是服务于封建统治者的意旨的。它的重要建筑物是皇宫和寺庙,而以皇宫为中心,外边加上一层层的城墙,这充分表现了封建帝王唯我独尊和维护封建统治、防御农民造反的思想。”“这些城墙是封建帝国的防御工事,在新时代已经毫无用处,还妨碍了交通限制首都的发展,因此,应该拆除城墙,墙砖可以用于建造房屋或者铺设马路。梁思成建议:不破坏门楼和城墙的整体性,每座城门两边打开一个门,供车辆通行,但建议被拒绝。

1954
年,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被拆除。1956年,永定门城楼周围城墙被拆掉,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掉。拆除的理由是妨碍交通。当时甚至有人认为故宫也可以拆改。在1958年《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里有这样的描述:对北京旧城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坚决打破旧城市的限制和束缚,故宫要着手改建,城墙、坛墙一律拆掉,拆掉城墙后,滨河修筑第二环路。

196571,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1969
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

' E! }4 T& e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8 16:39:16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8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7-28 14:17:01的发言:

如果骑着自行车在城墙上兜一圈感觉更好。

      雨中漫步:  我也有同感,城墙上又宽,  人又少,  不让.  为了保护古迹,  登城还要买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21:14 , Processed in 1.19563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