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说
0 v4 y( g i( N2 J0 m/ T7 e谨以拙文祭奠我的小学三年级
, b, N; z+ V i/ i 我的小学三年级fficeffice" /> 7 K' X: K3 z5 o8 L9 ^2 c
) ~8 L) }2 p" |8 I8 p4 X
' t1 C" k. u# C( O, U1 G8 q2 n% U
1966年夏,二年级的下学期已过了大半,再过不多时日,我们就该考试放暑假了。那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们就要成为三年级大生啦。 5 n7 N0 |7 j( g: M6 p+ E0 m
在我们学生间的私议中,“阵营”的划分并不像校规守则那样严格以一个年级和班级建制为界线。一年级永远是小豆包,五六年级是高年级老生。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三四年级,则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J! o6 y: z. x3 h. J) Z 三年级并非只是简单的数字递增,虽然只多了几乎微不足道的一个个数,但却有独到之处:决不能只看成2+1。据高年级的学友说,三年级后就开始正规化了,如可以加入少先队——不过这是老黄历啦,——我们已经是“红领巾飘扬在胸前”的第一批全民少先队员了。当然还有许多变化,最实际而令人兴奋的当然是不用或尽量少用铅笔。说实在的,这两年我们把铅笔用得够够的,买呀,削呀,断呀,最令人苦恼的是小铅笔头,扔掉吧,既浪费又可惜,继续用吧又实在不趁手,尽管那时笔套应运而生。有大人竟戏称其为烟屁股,估计也是切身体会,形象类比,有感而发吧。
. c9 P: O5 P# l, X) L! e- ~7 X 不使铅笔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开戒,使用心仪已久的钢笔。钢笔,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的名称,就像抗日游击队员有了钢枪,那鸟枪换炮的滋味自然是妙不可言的。
5 D! D8 O1 _* ~ L6 ~$ K( _& v 其实,“金木”“新陈代谢”,早盼着这一天呐。记得一次,家人高兴,提前买了支钢笔给我,是鱼形的。我自然又是欢喜又是愁,欢喜得如同美猴王得到金箍棒,愁的是无它用武之地,还得认铅笔为老大。后来,生生把这条鱼晒了起来,直到找不着。。。。。。最终也没有派上用场。
& \. [# ]+ w0 k2 R$ f ( z% D9 d/ U R: J/ ?1 W
一旦“换装”,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循环变化,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不用或少用铅笔,就等于不用或少用铅笔刀,转笔刀,垫板,笔套,尺子。。。。。。就等于幼儿抛弃了“学行车”,伤愈者甩掉了拐杖。 4 v7 b( Z3 A4 d+ R8 |/ ^
提到尺子,要多说几句,除了“打格划线”以外,还有几个“副作用”:有同学用他算算术时划加减和等号(+-=),这种做法以女同学居多,也难怪女孩天性爱美,打小就讲究“线条”。可也有些小男生也好这一手,常常引来“小男爷们”冷嘲热讽。。。。。。据说有的班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有的同学平时“比划”惯了,到了考试,还一丝不苟的“尺度”,时间有限,顾此失彼,最后反而弄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 . b! y& c9 x) t3 ^' ]
使用钢笔行书,就意味着我们写字基本定型了,近两年来一直一笔一划地用铅笔写字,不知用秃了多少铅笔,就像武术的练家子耍了两年的木头假刀,这回该轮到抡抡真家伙了。。。。。。积两年的实践经验,我发现,铅笔尖儿不只是削出来的,更是转出来的,你要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小学生每写一个字竟需要将铅笔在手中不停地转动好几下,开始自己没在意,以为纯属个人喜好,后来观察别人写字,就像看在镜子中看自己,大家都在转笔,后来领悟到这是在寻找铅笔笔尖的锋尖。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一奥秘的首发者,但迄今为止我可以自信地宣布,我是将其发现见诸于文字的第一人,荣幸之至(好不自鸣得意)。
& H. L. I: N$ B$ {0 h
5 B# T+ h# p1 V2 B 用钢笔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一旦形成“白纸蓝字”,就不好涂改,万一出错,就只能用专用橡皮——一头白一头灰的那种,灰头专擦墨迹。以前趁哥姐不在,偷偷用了钢笔和橡皮,钢笔不习惯用,而橡皮不好用,几乎连纸带墨一起擦掉,有时甚至擦出纸窟窿,。。。。。。。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我竟特别欣赏钢笔写错字后的涂涂抹抹,在我的眼中,竟比得上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大概我那时就是这样理解“可圈可点”的。
) A' r/ V% z6 S) I) R+ S- X
& I" N. i1 }( C2 r- u 上了三年级,我们就可以开始学做作文啦,不用整天价单调地造句。这两年造得人人着实有些腻烦,造得五花八门:什么“血气方刚”——向日葵血气方刚地成长。“狐假虎威”——班长狐假虎威地跟在班主任后面。据说这是大面积受灾,有的学校身甚至还传出这样的造句:“六一儿童节,我校师生都穿上衣服逛公园。”硬生生拉掉一个“新”字,传为笑谈。 | S: e5 a. a" R
三年级,我们就该开《常识》课啦。这门课一般是讲自然常识,有点像当时的畅销书《十万个为什么》的缩微版。我们不久就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搞清楚无数个“为什么”,于是就更加向往和讲究“科学”,动辄就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 9 B2 c+ C% X; P( |
到了三年级,听说《算术》就不叫算术啦,正名应该叫《数学》,据说除了阿拉伯数字外,还有字母,如圆周率3.1416159。。。。。。除不尽,永远循环。更有甚者,若三年级打不好基础,以后就会出现大麻烦,比如,高年级数学还有XY什么的,记得那时我真的被镇住了,一心想弄清这XY到底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后被告知叫“未知数”,可我不知从什么地方看过或听过“味之素”的名称,实在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y" @* k+ A0 Z) Z+ Y }3 N5 V, y 到了三年级,据说就可以参加外语选拔。就是由外语学院(大概应该是外语学校)来挑人,据说极严格,老师只把外语课本在你眼前晃一下,就要你读出来。据说一个年级只被挑走一两个,据说有的不久又遣送回来了。
/ ^/ ~: ]' b! D. f 因为是三年级以上的事,没有亲历,一切都是传闻,道听途说。不过更增添了神秘感,激发我们快快去身体力行。 7 T* x' [8 b8 ]) N; U
8 ~2 M' I2 X8 s8 p4 h
1966年的初夏是火热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政治气候,不用说,那就是史无前例的文革烈火烧的。既然是文化革命,就必然波及到教育战线的最前沿——学校。
& H" N5 v$ O2 G3 w; S: h# F. P1 U. g 小学生哪里懂得什么政治,什么革命,待到文革的劲风刮到附小,已经有些似是而非了。 4 U/ n6 u9 @$ k9 _
最先传来的是课本上发现有“反动标语”。这源于当时红极一时的小说《欧阳海之歌》的封面,据说有个戴瓜皮帽的地主头像,红旗是倒挂的。传得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既然著名小说如此,课本又怎能“清白”呢?
7 B! m f1 ]% q 后来,我校各个年级也发现课本的字里行间有“反动标语”。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文图并茂,从文字中看不出什么反动的东西,但有一两个细心人硬是从插图中看出端倪,记得一位同学指着《英雄小铁锤》中小铁锤夺马送情报的插图说,乱草中有“某万岁”。我们仔细看去,果然三颗东倒西歪的小草,隐约搭成一个“万”字,至于“岁”字更大些,有模有样。
6 b+ W; o# w7 t! O# d/ t5 A 盛怒之下,一同学将课本一脚踢飞,书本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刚一落地,有被狠狠地种种地踩上几脚。其他同学见状,也纷纷动手动脚。。。。。。教室内立刻大乱,一片狼藉,就像影片中败逃后的敌军司令部。 ; B! U* B. `. ~$ b0 W. h
没有了课本,课肯定是没法上了。似乎后来也没有考试。 , X# f4 b' g7 _) ~% r6 H: {6 K4 x
不久,我们就放假了。谁也没想到,这假一放竟长达一年有余。 ! b! z {7 i7 P/ F( e2 C
“复课闹革命”时,我们班从二一班一下变成四一班。 + v7 w/ d* w/ R8 F, S) }) c
呜呼!我们那本该引为自豪的三年级,我们那更加正规化的三年级,我们那向往已久又一天也没上过的三年级。。。。。。
7 G( ^' K7 Q( 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