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3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13 20:41:00的发言:
8 K `& f: n8 \1 e

    《攻克柏林》在文革时的确上演过,不过不能叫复演,正如西大哥所言,真正复演是1965年。由于是歌颂斯大林和红军的,故在文革时没有禁演,但也没有指示,不能随便上演,故人们来个折衷,作为“内部参考片”观看。

9 C0 e; x8 E6 d- Z& a$ B- X6 R

不批判,作为“内部参考片”观看的电影还有那些?只有这一部吗?是不是还有“魂断蓝桥”等。是1967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7-13 17:58:00的发言:
静静的顿河分三部分,每部两小时,记得在大礼堂里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只记得葛立高利一会当红军,一会又成白军了。
. D) X/ s9 C8 H3 I

当时是真想看,还是慕名而去,还是一大帮子瞎起哄?看来是没有一点兴趣。就是凑个热闹。也可能想看,但没有看懂。

发表于 2009-7-13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今朝,思往昔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7-12 12:34:00的发言:
原6号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923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924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正对6号楼东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924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O% s& L, v9 s O) j% w

看今朝,思往昔__看到善若水所发人民日报报社院内的几组照片,就不由想起这是我们母校曾经辉煌过的地方。尽管是旧貌换新颜,但是依稀还能看到母校的影子,拾起不少往事的回忆,人老物非,又让人感怀一番,人年纪大了尤其不易忘记过去。想甩都甩不掉。也知道过多沉湎在过去,并不好,但是总是旧情难舍。趁此机会,我再把以前发过的早年机校(也就是后来机院)的几幅照片再发上来,追思比较。

! q# d1 X. U9 o1 t! c. b


; d2 ~* [. ?7 a/ k

    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远处当年母校的楼房基本竣工,但是脚手架还没有拆除。更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再看眼前的繁华,真是沧桑巨变。

* {# j" J' C/ d- b5 Y

& r9 n5 t( e1 t* W' d6 F2 K

     这幅照片是当年机校(即机院)和母校子弟小学的建设者__机校基建科全体人员的合影。我父亲是当年的基建科科长。他在2004年故去了。在1954年照这张像时,他才33岁。照片上的人恐怕大半已经仙逝,看了善若水的照片知道他们留下的足迹尚未全被抹去,但是既使最后机院与附小一片砖瓦都未留下。人们也不会忘却这些建设者。

发表于 2009-7-13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13 11:07:00的发言:
  . E: A. C _" S4 E3 b) l8 ]0 Q4 m

水兄,这回我“加三”啦!fficeffice" />

6 j y6 Z* p4 g* p4 F

我说——我说

* {# _( [ d1 W% A3 k

谨以拙文献给曾一起看电影的小伙伴

( c2 z! Y% M' s' G4 p+ j

 

' z$ J4 V h" Y" w

                                    电 影 观 感 杂 记 实 录

: r2 ?6 D, b/ d

 

& U# e! O3 e+ x; w/ @% L: m

大礼堂“内部上映”《攻克柏林》,高年级老生和本楼上中学的学长交口称赞,众口一词,说它是史诗性的电影,我们那里懂什么史诗,就知道仗打得空前激烈,要知道那是世界大战呐!而且是统帅斯大林同志指挥的。据说影片中有个红军战士,很壮很胖,一直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冒着枪林弹雨,冲上纳粹议会大厦圆顶,让军旗高高飘扬。我们很关注这勇士牺牲没有,老生笑道,连毛都没伤着。其实,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主角特别是英雄是不会轻易死的,至少导演不让他死,观众更不答应。有一两部影片弄死主角,观众差点弄死导演。

F" M) g; x3 o( C# Y1 d3 E

起先,门口把守得挺严。后来,没票又想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使劲,就和把门人一起拥了进去——我们也“攻克柏林”了。

7 {! B- z/ X2 o' @/ d0 V

    进去一看,里面更热闹。电影还没开演,两派就开始争斗起来。一些人冲到幕前,据说是企图撕毁银幕,另一部分人则极力保护。直到传来停演的消息,双方在渐渐停手。

8 |5 E# q0 B* h" a! \5 ~ ~$ I1 J

   

. i0 E, b$ K9 J B3 Q( r" j! }

《清宫秘史》中,印象最深的是小李子——太监总管李莲英,善于讨好慈禧太后,为她梳个“丹凤朝阳”的新发式,哄得“老佛爷”舒服极了。暗地里,李莲英把梳下来的“凤毛”藏掖在衣袖中。。。。。。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老佛爷仓皇西逃,下令将珍妃投入井中。。。我们中的有心人还真地到故宫怀旧,实地“考察”那口井,据他讲那口井确有,只是井口很小,连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都塞不进去,更不用说珍妃啦。。。。。。

& B% l* d4 H! }0 G; S

  

) u' D; i# n; P. J7 V. i5 ?3 O

大学生特别喜欢《列宁在1918》,而且可以说乐此不疲,百看不厌。可又很少完整看到底。原来,影片中有戏中戏——《天鹅湖》片断,王子和白天鹅双人翩翩起舞,撑死不过十秒吧,大学生们却目不转睛,屏住呼吸,如痴如醉地观赏着。直到被影片中的红色水兵打断,大学生于是也就一哄而散,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大概中国人都想吸收外国的、古典的,高雅的、芭蕾舞形式的文化养分,哪怕只有点点滴滴。

2 @; P+ a! ^: b0 ]& V

 

6 _& w6 y+ y* ]" p$ c O

有一天晚上,在大礼堂连演两部片子,第一部是所谓“大毒草”《独立大队》,郭振清的马龙,还有庞学勤的“老三”(据说庞学勤的亲哥哥就在机院工厂工作,其子即庞学勤的侄子曾在附小就读)中叔皇的叶联络员。记得马龙手下唱的旧军歌:“三国战将勇,当属赵子龙,长坂坡前显威风。还有张翼德,。。。。。。”正看的“入港”时,胶片突然定格,接着出现一个褐点,像水波一样扩散。大家瞪大双眼,茫然不知所措。好一会才听有人惊叫——片子烧啦!原来灼热的聚光把胶片烧化。我们既惋惜又感到新奇,毕竟平生第一次开眼目睹奇观。大概就连机器也愤怒了,效“焚书”之举,怒烧胶片。放映人员也就势将《鸡毛信》提前放映,大学生失望至极,怨声四起,纷纷退场出走。我们小伙伴却如鱼得水,兴奋得又喊又叫,不能自已。。。。。。

2 t! @2 ]* z+ ^" x3 r; u' l

 

7 Z+ ~) E% L3 U

《武训传》看得我们很压抑,应该说赵丹(后来才知道)扮演的武训很卖力,“拿大顶”,折跟头,惨然地说“打一拳,两个钱;踢一脚,三个钱。”要不就直着脖子呼喊:“小桃,小桃”。

* Y p2 Q* y+ v6 P$ @4 c8 F

 

1 Y, i' p K: \% T1 E" Q: P/ i% N

  《静静的顿河》很长,大概是上下集,以我们的年龄、阅历,当然对其内容似懂非懂,首先不知主人公是好人还是坏蛋(后来知道叫格里高利),因为他一会当白军,一会有变成红军,过不多久又变了。记得影片最后,格里高利酩酊大醉,第二天清晨,枪声大作。格氏带醉慌忙上马,冲出村庄,沿路有士兵阻挡,只见格里高利挥舞马刀,连劈数人,真是勇不可挡,快出村口时,又见一人,格氏纵马甩刀,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那人饮刀而卧,格氏回首望去,却原来是个女性——和他又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那女人向格里高利投来最后一瞥,说不清是怨恨还是欣然。。。。。。

- }; T' A# C& |$ i. D

  

* V2 a1 x# A) U

 

8 d; M* w, q9 y/ P' g8 N% H9 t% i- m

外国影片首推阿尔巴尼亚出产的,如《海岸风雷》,里面的老大,给中国观众印象极深。他不屑于打鱼,说“干打鱼这一行,连条上吊绳都买不起。”老大游手好闲,又贪杯中之物,天天混迹于酒馆。一次囊中羞涩,竟捡拾别人掉下的小钱,被人当场将其手踩在脚下,揶揄地说:“你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们最爱模仿这段,有人掉了东西去捡时,总有人会踩上一脚,接着就会说:“你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如果有人有“叛逆”行为时,有的伙伴就学着父亲教训老大那样说:“你可以不爱我,不爱为你们担惊受怕,抚养你们长大的妈妈,可你们要爱祖国,爱阿尔巴尼亚!”俨然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 F. ?% n+ E) |$ o, i9 g

 

, x% u& C; x) ~- O' x

  还有一个《广阔的地平线》,主角乌拉恩原是抗击纳粹的游击队员,“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这脍炙人口的战斗口号大概就是第一次从他嘴里说出的,建设时期的百吨浮吊起重司机,爱买“钻石”牌香烟(据说是阿国制造,出口中国转内销的,好像见过,硬壳装的)。       还有落后转变的青工阿兹姆,“过去一直不安心船吊工作,后来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有很大进步”。。。。。。一次,阿兹姆触景生情,大受刺激,从塔吊上坠入水中,就是因为有个“阿飞”——阿国的浮浪青年纠缠“二的”(音译,那是不兴字幕,只能大约辨音)。

% K" q4 ]0 M- L, Q

  一天下班夜行,乌拉恩赫阿兹姆遇到浮浪青年,只见那人轻浮地对外国水手说,国际俱乐部在那边,可是没有。。。。。。”引起外国佬一阵淫笑,也引发两人的共愤,乌拉恩出手将那浮浪青年教训一番,然后说,第一。。。第二。。。第三,你给我滚!

) r* {% ~7 f( I" M3 s- ]

  船上有一个诙谐的大师傅,这厨师堪称“寓做于乐”,一面哼曲一面做饭:“我们这里,什么都有。。。。。”。“我是按《食谱》184页做的饭。”

5 ]) C; Q. X7 H) M

  总爱说:“又一次,我也。。。。。”。

2 d0 e/ p9 @! Z) V- i

  “又一次,我在。。。。”

8 T) H. `6 K: |! e1 b* L/ S

  “在纳德纳尔。”

4 t I" k: [* E1 l7 I

“不,在加勒比海。我也救了一个希腊水手。你猜他说什么?他说,谢谢你,阿尔巴尼亚崽子。我说,我救了你,你还骂我!”

% k m/ _ ? c9 j

女工“二的”和阿兹姆在马路上争吵,吵的“忘乎所以”,甚至没注意迎面开来的大卡车。现在开来,这司机估计心中有气,视若无睹,脚死踩油门往上撞,想撞倒的必定是阿兹姆,工作时间估计撞死白撞。直到近在咫尺,两个如酣战的斗鸡的男女才发现并拼命退逃。导演也没给阿兹姆决好的救美机会。。。。。。其实,两人是借吵架抒发情感吧。卡车一过,二的就绷不住了,冲了过来。。。。。弄得阿兹姆像傻小子似的又是眨眼又是摸下巴,莫名其妙。。。。。。

- F& @4 L5 V3 I+ S& w

 

. s( k, q2 y' |1 k+ F2 U/ O8 w! @

这电影放映的时间大概是1967至1970年左右吧?是专门为了批判而放的。不过“攻克柏林”和“静静的顿河”那时也演了吗?但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和“列宁在1918”可不是批判用的。

4 I( l G: ~! ~* b) h/ |5 w

 

发表于 2009-7-13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第三食堂位置

) U7 {7 S8 |2 |) D3 m5 j0 f8 b

2 \/ b3 I+ x8 X( H/ C. H

三食堂和9号楼南面的大操场,报社早已全部盖成居民楼。

发表于 2009-7-13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8号楼北侧
南侧,马家六兄妹的老家。
发表于 2009-7-13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北门位置,门外是门卫住家和养猪场,还有小河(二道沟)与白色油漆的座座木桥。
发表于 2009-7-13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9号楼(管校主楼)
正门
东南侧
东侧
南面原操场部分
西北侧,那里原来是一排排的杨树林。
发表于 2009-7-13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0号楼
西南侧。这是冬虫夏草等曾居住过的地方,因两户坚持未搬,才有幸保留至今。
发表于 2009-7-13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7-13 9:58:00的发言:
0 W$ t1 V1 ~( s4 O; }4 ?0 x

: z9 O7 s2 u: P: n- G" b

 

; P& |3 F$ [; B4 \" {: ~& O

谢谢心一不悋赐教。

- `. O- l9 a3 R$ O+ `. L/ N1 e* A8 E

    我早年作“八股文”之类文字较多,在网上发些文字就难免让人感到生硬、别扭。另外操作电脑,起步晚了一些,也难免闹些笑话。所以你们的指点对我来讲特别宝贵。希望得到你们更多的帮助。为了增加点趣味,我画了个老朽表示感谢的图。我不会上传动画,只好这样凑合。不要见笑,哈哈!

! i; o+ V( r$ J) A+ w2 Y( O6 e# g

/ f3 S: P9 t7 @( o" r


鞠大哥在电脑方面相当不错了,好多五十岁的人还是电脑盲呢。

# C L2 C" l8 K/ T) }- e3 b) @

这画不是油画,不是国画,可是相当有功力,我现在只会打字、按快门,怎么拿笔都快忘了。你哪天想学国画,一定能有成就。

) \6 r5 v9 k( i4 u a

 

发表于 2009-7-13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马路通向原附小南大门位置。西侧是食堂兼礼堂,东侧是13号楼。

原附小礼堂,报社拆除后外延盖成大食堂。
发表于 2009-7-13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3号楼
西南侧
发表于 2009-7-13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4号楼南侧
发表于 2009-7-13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5号楼西北角
发表于 2009-7-13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7-13 12:49:00的发言:
+ F X, @0 r( K* w8 x

看今朝,思往昔__看到善若水所发人民日报报社院内的几组照片,就不由想起这是我们母校曾经辉煌过的地方。尽管是旧貌换新颜,但是依稀还能看到母校的影子,拾起不少往事的回忆,人老物非,又让人感怀一番,人年纪大了尤其不易忘记过去。想甩都甩不掉。也知道过多沉湎在过去,并不好,但是总是旧情难舍。趁此机会,我再把以前发过的早年机校(也就是后来机院)的几幅照片再发上来,追思比较。

8 f4 m8 s0 V2 G: W/ z$ 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建中北京机校教楼(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建中北京机校教楼(2)b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6 T3 S" {( m; k% c K3 {

    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远处当年母校的楼房基本竣工,但是脚手架还没有拆除。更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再看眼前的繁华,真是沧桑巨变。

( ^& H4 M* K+ n& ?) @% ?4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新建文件夹013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9 B% Z3 X5 J5 G, ~8 B

     这幅照片是当年机校(即机院)和母校子弟小学的建设者__机校基建科全体人员的合影。我父亲是当年的基建科科长。他在2004年故去了。在1954年照这张像时,他才33岁。照片上的人恐怕大半已经仙逝,看了善若水的照片知道他们留下的足迹尚未全被抹去,但是既使最后机院与附小一片砖瓦都未留下。人们也不会忘却这些建设者。

5 s/ w- t! g6 S6 q: ?1 b

 咱们在这里,就是记录历史,咱们都是见证者。

" U, ?8 B- l) A1 f3 i

 

6 X9 T! \; L0 b* ~3 N

 关于第二张照片,一个现在住在机院的老大学生告诉我,她1953年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在朝阳门倒车,远远就能看到21号楼的楼顶。可见那时朝阳门外基本没有开发,能见度很好。

) w% N3 u9 _4 g& @

 

8 Q. x2 |, s/ ^3 b! |; r

 

发表于 2009-7-13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6号楼
南侧
西南角
发表于 2009-7-13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7号楼报社早已拆除这里是原来的楼址

发表于 2009-7-13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8号楼
北面
西南角
发表于 2009-7-13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19号楼
西侧
北侧
原19号楼楼标依稀可见
发表于 2009-7-13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7-13 14:32:00的发言:
( B+ v% i# S2 F' m' o

 咱们在这里,就是记录历史,咱们都是见证者。

* f: k: N0 c8 f! X& @% s

 

* M$ i, v+ Q7 J# H4 e

 关于第二张照片,一个现在住在机院的老大学生告诉我,她1953年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在朝阳门倒车,远远就能看到21号楼的楼顶。可见那时朝阳门外基本没有开发,能见度很好。

7 H2 G2 J7 X [( p

 

1 O) s& U$ X9 d

 

; E8 b9 ~- d9 H3 i

还真是这样,我记得当时我们的宿舍在西面楼上,从窗户向西望,能看见山。

发表于 2009-7-13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20号楼


20号楼北侧,与19号楼北侧、15、16号楼南侧围成一座大树林,种植了槐树、杨树等乔木。
发表于 2009-7-13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南大门值勤下来,回驻地休息的武警。
发表于 2009-7-13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大礼堂与第四食堂位置,已拆除建高层。
发表于 2009-7-13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7-13 13:46:00的发言:
6 g6 O0 U" Q9 {0 a5 S9 t

这电影放映的时间大概是1967至1970年左右吧?是专门为了批判而放的。不过“攻克柏林”和“静静的顿河”那时也演了吗?但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和“列宁在1918”可不是批判用的。

0 f# E! I- K: T2 |1 d( H& d

 

0 k4 K3 H' G" L

西大哥说得非常对。拙文提到的影片基本上是我在机院大礼堂看的,时间是文革开始的1966年至1969年11月初。正因为是批判电影,不能在大庭广众中扩散,故只能在大礼堂放映,而且大多凭票入场,把守很严。除此之外,还要放映一些属于“内部参考片”,如《攻克柏林》,文革以前也放过,所以,许多学长津津乐道。后来放映大概是缅怀斯大林,回击“苏修”。《列宁在1918》是当时仅有的几个没有问题,通过检查的外国影片,几乎隔三差五就演一次,结果人们都把台词倒背如流。几年前,王朔一类所谓京城作家,也拿这电影说事,哄得80后晕头转向。。。。。。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当时是唯一可以进口的,属于“欧洲社会主义明灯”,但据说也经过删减,所以后来有“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的说法。至于《静静的顿河》,因为没看到片头,难以确信。但其中的一些镜头,如绞死红军政委等,以及以红军女战士开马克沁重机枪阻击白军,后中弹牺牲,。。。。。在我后来看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原著后,才对上号。这部片子自然也是供批判用的,而且是重中之重,因为肖氏是苏修文学艺术的鼻祖。。。。。

7 q9 D, |+ s! R7 l! n' T- L

      还有《刘少奇访问印尼》,《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舞台姐妹》,《早春二月》,《红日》,《兵临城下》。只几乎成为定律:好电影一般在操场上演,批判电影参考电影外国电影在大礼堂上演居多。。。。。。

8 \8 q: y' b3 y7 a$ w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西大哥的点拨。

发表于 2009-7-13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澡堂子的位置报社改建成新闻中心


发表于 2009-7-13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21号楼(机校主楼)
在馨蓝菲菲指引下,可清晰地看出21号楼的楼标
翻拍西安理工大学保存的资料照片
西南角
北侧正门
东南角
发表于 2009-7-13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21号楼西北面的树林,原来举重房位置。那时可经常看到老蔡腰系宽皮带,和大学生一起举杠铃,在房外练躺举。大槐树是原来的,而大杨树全没了。记得夏天在大杨树下及树干上找蝉蜕(知了从地下出来蜕下的壳),可入中药。
发表于 2009-7-13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通往卫生所、游泳池、合作社的马路。

发表于 2009-7-13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21号楼大操场东侧篮球场位置。
发表于 2009-7-13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22号楼
东北侧
22号楼东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8 08:27 , Processed in 1.175517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