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6-30 19:01:00的发言:
- R. d9 s: N9 x. t/ ?1 W

   为了411纪念册的制作,向拉睦要了几张蓝老师的照片;新照片用在纪念册上,老照片经过拉睦许可放到网上,让大家一睹蓝老师当年的风采。


, [ G3 k9 A- }$ u$ l8 z f. U

 

! C3 o" m& V o- s0 e! }* W0 C, \

3 b$ ^: B' g( _

我眼中的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productid="蓝" w:st="on">蓝ersonName>老师:皮肤白皙、面庞清秀、身材窈窕、时尚靓丽。ersonName productid="蓝" w:st="on">蓝ersonName>老师曾经教过我们班手工。记忆最深刻的是她梳着两条大辫子和穿着肥大的裤子。ersonName productid="蓝" w:st="on">蓝ersonName>老师的大辫子有时是金黄色的(大概与当时前苏联有关)、有时又是黑色的;时而垂在两肩,时而像圆盘一样盘在头后。有一次课后,我班女生围着ersonName productid="蓝" w:st="on">蓝ersonName>老师,一个大胆的同学问:“ersonName productid="蓝" w:st="on">蓝ersonName>老师,你的头发是真的还是假的呀?”老师和蔼的说:“我的头发是真的呀!不信,你拽一下。”那天蓝老师正好梳的是黑色大辫子,好奇的同学真的上去拽了拽,别的女生也过来拽了拽,挺结实没有拽开,这回确实是真的了。fficeffice" />

2 U7 E) |# ~' O/ M% \4 @4 ?2 G) b

老师还经常爱穿蓝色或军绿色裤腿肥大的裤子(忘记是什么颜色的啦),很像当时的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老师的打扮,放到现在也是很时尚的。上老师的课,不但轻松愉快而且赏心悦目。

# M3 |- o( Q7 g1 Y2 M# z4 |

更可贵的是,在老师时尚、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的心。上学时就听到过蓝老师的情况,网上又看到胡志坚老师写的文章,得知老师历经如此磨难,仍旧壮心不已,更加钦佩;特别是本次411师生重聚首,看到老师穿着红色喜庆的唐装,依然如故,更使我倍受感动。

$ ^: C( M$ D& D' A j

 

' y) f5 i) [; B% _

. e+ b" Y6 J" d4 l)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7-1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9-7-1 11:27:00的发言:
6 X" k, A; p+ X$ B( a% W

那位鞠大哥-----可以到郑州人大的网站去找~~~~~

0 Z) H: r- E7 [$ X& `4 L* |

谢谢马达兄!鞠大哥的名字在坛子上出现不知多少次了,是胡涂兄忙糊涂了。[em55]

发表于 2009-7-1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总算把411活动的后续事宜交接完毕,可以无牵挂地外出旅游了!明天第一站----洛阳。去过多次,再好好地看看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尝尝洛阳的水席筵。第二站----西安,主要看看老同学和校友,看看老街坊与长辈。有时间去焦作或郑州拜会老朋友。天气虽然有些热,但游览的兴趣浓,心劲好,有事再联系吧!
发表于 2009-7-1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记忆之杂记 4 o' D% `! }" ~0 K4 i9 ?

411师生联谊会给我们对母校怀念的激情推向了高峰,至今热度不减。它从一开始就没有资格,更妄想称“校庆”。与其它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隆重、奢华的“校庆”绝对无法攀比。说简陋、寒酸不好听,可就是这么由筹委会师生辛勤运作的俭朴场所,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校友情。童年时的淘气、纯真、敬畏劲儿,见了当年的老师、阿姨不免多少都有自然的真情流露,只是因为场地小,又去了远超出预料那么多的校友,互相之间都顾不上打招呼,顾不上说话,总嫌时间短暂。

0 ^/ `1 m( b; m( J1 o2 X! k

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使我比以往更多地关注今年中央台、各省市台庆祝六一的节目,依然还是那么多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优美旋律占据着重要的篇幅,心情是又高兴,又亲切,又遗憾。那么多年了,能够真正打动人,传承下来的少儿歌曲变化还真不大。那时候,我们庆祝六一的歌还有“阳光金灿灿,百花齐开放,庆祝六一儿童节啊,我们一齐来歌唱,拉起手来跳起舞呀,友谊的歌声四处飞扬,工人叔叔日夜炼钢忙,农民伯伯日夜种田忙,我们也要努力学本领,把身体锻炼的强又壮,创造美好的世界,要靠我们自己来担承……”。看《红孩子》电影,我们学会了“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少年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斗争胜利,我们学会了“我们虽年纪轻轻,没有冲过锋,但我同父亲一起参军,我的胆子大,一切都不怕,因为我是少先队员;炸毀敌仓库,侦察敌军情……”。看了电影《非常事件》,我们模仿两指双交夹在胸前衣缝中说反话的动作。谁还记得《玩具起义》那部反法西斯的电影?……

( c8 S8 m+ K/ C9 U

那时在饭厅吃饭时,除了互相检查手心,手背洗过没有,还有规定的添粥加饭的动作:是添一碗,还是半碗;是添一个,还是半个馒头,全凭规定动作,不能说话,尽量不挑食,不剩饭菜等。当年受到的良好教育,通过后来上山下乡的锻炼认识而更加深刻,以至影响了我们一生,至今仍保留着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受益终生啊!

4 L. m+ s4 U' N% P3 r

那时在学习方面流传着玩笑似的顺口溜:“打开成绩册,冰棍一大摞,鸭子满天飞,耳朵只一个,4分5分从来没见过。”夸张的比喻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

+ s" t" ], B. w& w

那时候,有组织的,自发的去工人体育场看了不少场国内的,甚至和外国的足球比赛。有一次,国家队和乌拉圭队比赛时,贺龙等国家领导人还去看球。什么国家队,八一队,体院一队,体院二队,北京队等等。每次扩音器中报告裁判员队伍名单时,一报到主裁判李同龄时,我们就感到特骄傲,因为他是我们机械学院的体育老师,经常在机院大操场上看到他的身影,听说也去世好几年了。

6 g/ r- I# \4 _1 Z; S- G( p% c

有一种说法,老回忆过去是心态老化的表现。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走到今天,已过了大半人生,回过头看,身后走过的丰富多彩充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那么多东西不值得你细细品味吗?不也是一种乐趣吗?……那么多师生重逢时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 D: c+ t, U) |8 G% c' B

            

发表于 2009-7-1 0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6-30 10:56:00的发言:
3 C0 E9 I9 h; H y. A+ W

 

+ |& v) [& n( q/ ~

童学长, 我就认识校长了. 我总觉得你是这里的活字典了,那帮人都不出镜,你有点无用武之地了,可惜.

: c. i: U8 L( d0 S

活字典不敢当,只不过还对儿时的往事有一点记忆罢了。记忆很难恢复,毕竟已经过去近五十年了。若说记忆好,在我们班里还要算西水车、故国神游、许连敏、郭阿生等人。但真正经常上网浏览和回复的,目前只有西水车、故国神游和我了。另外,我们在一九六零年离开附小后,近五十年几乎就没有回过学校。对于,附小在六零年以后的很多事情是一点也不知道了,请原谅。

发表于 2009-7-1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W. g5 o1 N- \

  “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作者是荆其柱,58届,二班,班主任应该是张薇。

发表于 2009-7-1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feng7377在2009-7-1 9:57:00的发言:
- @/ U5 `% M' L$ v; T+ \8 z x+ T

 

& H( t+ {: e) a+ e8 z& R

  “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作者是荆其柱,58届,二班,班主任应该是张薇。

8 }. v9 N9 J' H

这个知道了,把近期照片给我发一张到邮箱。

发表于 2009-7-1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别康桥学友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找到胡元桥老师。他是一位极为认真的老师。你说的事情我都有印象。

, X0 K- N1 b. p* G

 

( e" h' g: h e T) S

 

发表于 2009-7-1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风细雨在2009-6-30 20:47:00的发言:
                      

                    参加过65年二运会团体操表演的同学都记的这枚纪念章吧!
* E1 f5 w4 ]( H, @8 T9 L/ [$ F7 J

[em57]还应该有另外一种样式的,谁还有啊?

发表于 2009-7-1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态

                                             心态

: R7 t. m; X# |: I) r+ V& [% R

     步入中年人的行列,回头在看,稀里糊涂就这样匆忙一晃而过,四个字:人生如梦.
     曾经的理想,幻想演变为现实,面对你每天要做的,应该做的,,不该做的,不想做的,麻木也好,尽心也好,只要对的起自己就好.
     稀里糊涂的岁月,过着平淡的日子,感悟着人生的滋味.
     20岁觉得漂亮真好,30岁觉得年轻真好,40岁觉得有钱真好,50岁觉得健康真好,60岁觉得活着真好.漂亮也好,年轻也好,有钱也好,最终的目的是健康最好,只要有个健康的身体,精力充沛,有颗年轻的心,活着不是更好吗?!

+ h& k2 u/ ?! s

       (这是从网上转来的,不是我写的,觉的好,请大家看看。)

发表于 2009-7-1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校友提示,终于发送三张运动员照片,徽章是铜的。

- L3 h7 r! ` Z' q+ M4 p# a




发表于 2009-7-1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再别康桥在2009-7-1 11:10:00的发言:
7 r/ u- S2 |+ e4 o0 p5 L

     经校友提示,终于发送三张运动员照片,徽章是铜的。

. ^% p& y) s2 O8 S. F4 R/ |: i" i! j0 d

再别康桥:请你把徽章放大像素重拍一下,尺寸要求在1M以上;另外把证书和徽章的照片、个人近照一并发到我邮箱,便于做纪念册时使用,网上下载的带有老北京网的水印。谢谢!

发表于 2009-7-1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30 11:06:00的发言:
# k. X, q5 i _9 z+ n1 Y; g) L

 

& ?/ h$ ]7 E7 l" C' q* x) o

                                            寻人启示:掀起你们的盖头来!

$ E9 `' E) W7 p

 

! g8 u% q& [# [2 \. ^' f/ ?/ T

    另,谁知道411发言那位鞠大哥全名?

6 Q- z6 J4 \# r( G) [8 c

那位鞠大哥-----可以到郑州人大的网站去找~~~~~

发表于 2009-6-30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过65年二运会团体操表演的同学都记的这枚纪念章吧!
发表于 2009-6-30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09-6-30 14:31:00的发言:
z4 c, j4 s8 w5 n6 q D/ s9 H1 w

“现在已不可能回忆起老师给我们上过每节课的内容,但有些情景片断,会像照片镶嵌在头脑中,并且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模糊,反而因时时地回想而拭去浮尘,显得越发清晰。fficeffice" />

0 \& X0 Z7 v! A

       你真的好记性,写的真具体,对每位老师都印象如此深刻。

! ]- O! c. X x# g) b4 d

       是啊!我们的老师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用“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点都不为过,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素质能不高吗?都是“文革"做的孽啊!文革整天乱哄哄的,乱了几年附小就随着学院搬迁了。俺只在附小读到三年级,遗憾啊!!气S俺了!

- H" G8 U$ I+ C* w6 r

玉龙雪山说的有理,“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时顷刻就变成“燃烧激情的岁月”,“文化大革命”实质上是“大革文化的命”。老人家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如果由大时代决定是否吹集结号,我们永远是谷子地和他的连队。

发表于 2009-6-30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再别康桥在2009-6-30 10:30:00的发言:
! y; B9 Y x3 l t3 }# {6 O

 

8 G W; @0 L, T% k9 ~& Q+ B/ b

        冬虫夏草校友:文章写得真好,你写得正好是我最想知道的,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孙树林叔叔,如你所说“好人是不会被冷落的,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谢谢你!

$ A2 V, X3 z. {

 

' U2 g3 l0 G' J6 x6 H

再别康桥学长:

N4 d: c4 d4 H) c) I' { {( a8 E" j

 谬奖了。与学长的大作相比,拙文实在是续貂之作。不过,我们都是有感而发,共同怀念同一个好人,一个默默无闻的好人,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人,一个饱经风霜的好人,一个今生今世再不能相见的好人!

; x) ~$ Z7 S1 v4 N' ]! A

 好人一路平安!

发表于 2009-6-30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30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09-6-29 22:46:00的发言:
) Z" P. p2 h3 e, N/ ?

      http://www.56.com/p21/v_ODUzNjU4MTg.html  重逢
      http://www.56.com/p86/v_ODUzNTg0MDM.html  少儿时代的回忆
      http://www.56.com/p52/v_ODU0ODM5NDU.html   恩师
      http://www.flash8.net/uploadflash/52/flash8net_51996.swf    蹉跎岁月---一支难忘得歌

1 m7 ?5 o# J$ _' d5 z

 

6 o s6 b3 f; j3 {! {

 

0 N5 @( w$ |1 e1 w, K# N' _

 

% X- G" g- W0 K7 A, v

      为方便您收藏, 复制  沾贴   到QQ空间日记里    就属于您自己的了。 随时打开QQ空间点击观看。

% v/ t" v. \( C4 M6 @

    三部曲原地址内容已不全,要看请在56.com视频页上看

; W& H0 w" v4 j% \( e' @' a k

[flash=800,500][/flash]

# S! H) h2 E$ E, R4 }. @

 

3 {! N) {) \5 x4 T

[flash=800,500][/flash]

% z1 a- M7 U O% Q1 Q

 

( P' d* u* @1 G# x# F! }" w, O

[flash=800,500][/flash]

* a5 K8 F3 O+ y8 r @

 

! }" B2 |6 p; V! `# m

[flash=800,500][/flash]

: k2 m) W3 \! P, }+ g F

因视频要求上传不能超200m,只好转换成wmv文件图像不太好,请原谅。大家还是等组委会刻的DVD碟片吧。

发表于 2009-6-30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7]请听松大哥、老三兄、胡涂兄、馨蓝霏霏、冬虫夏草、再别康桥、哈哈哈、玉龙雪山、水小子、善若水速将自己的最靓的、最帅的、最得意的照片发到wangman54@163.com
发表于 2009-6-30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411纪念册的制作,向拉睦要了几张蓝老师的照片;新照片用在纪念册上,老照片经过拉睦许可放到网上,让大家一睹蓝老师当年的风采。



发表于 2009-6-30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p$ h# M5 F# y2 N" n, A. x

[flash=1000,800][/flash]

* _5 M0 d2 b0 i/ W! n

 

- E0 B% Y7 L+ I( @" |8 t

试用听松大哥软件,不是正式相册。

发表于 2009-6-30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30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赞冬虫夏草

“现在已不可能回忆起老师给我们上过每节课的内容,但有些情景片断,会像照片镶嵌在头脑中,并且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模糊,反而因时时地回想而拭去浮尘,显得越发清晰。fficeffice" />

$ O5 ?8 H: y' G% y

       你真的好记性,写的真具体,对每位老师都印象如此深刻。

/ w# y. I' T" O

       是啊!我们的老师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用“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点都不为过,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素质能不高吗?都是“文革"做的孽啊!文革整天乱哄哄的,乱了几年附小就随着学院搬迁了。俺只在附小读到三年级,遗憾啊!!气S俺了!

发表于 2009-6-30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别康桥:你好!请你把少年级运动员徽章图片发上来,谢谢!上传照片的方法:在“回复”状态页面,编辑菜单上方显示有:添加附件 上传附件 进行操作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6-30 10:35:00的发言:
2 g$ n2 X. q' }5 R

我刚试作了一下,在制作时可以加上启动和结束的按钮画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1.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j9 s5 h8 i, f, L; e)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12.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 M( i' r( _5 p8 K


 

- F1 R2 t+ z' c2 O

按心一说的方法可暂时解决连续播放问题。

) E% m+ f$ ~7 R( {/ V

转换成.swf格式后,按钮就没有了。我再重新换一个主题试试。但是如何在闪吧上改呢,仍然要重新审查吗?要是一开始画面上有一个箭头启动按钮,而不是一打开网页就播放就好了。请您再看看。

发表于 2009-6-3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30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30 11:06:00的发言:
- f7 w% L$ T/ V$ k

 

7 p- u7 R9 E) G8 f

                                            寻人启示:掀起你们的盖头来!

0 [/ \+ S. G! ?

 问漫步能解决大部分问题。有些本来就不该问,到现在还不知道?

2 p1 T. a$ d* \$ `, v

 大家可以用邮件告诉糊涂兄,没必要在帖子里说。

- B) R: [2 i2 [) f) H) c* j9 y

 

发表于 2009-6-30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我说

) C3 q) h9 f) I. x9 e

谨以拙文献给机院附小的恩师 

! u) I7 u+ B0 Q% H; Y

             

- i ~0 M# G% d; n/ Q

 

6 r% i+ z. _' ~3 W N e

                                            我们的老师们fficeffice" />

$ d0 c9 g, v4 h$ p; p+ p

             

) V& F5 |9 b( j

  我们的老师是指亲自教过我们班,或和我们班有密切关系的老师。

# j E3 [' J3 m! b: E' b8 T

  现在已不可能回忆起老师给我们上过每节课的内容,但有些情景片断,会像照片镶嵌在头脑中,并且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模糊,反而因时时地回想而拭去浮尘,显得越发清晰。

; w0 h5 C# b( V8 o1 b% ?- J

  

: H% V/ r& z7 o- e4 {" p

刚入学第一个老师是王彦声老师,王老师眼睛很大很亮,不苟言笑,又不轻易发火,不怒自威,对我们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记得王老师主要教语文,也教算术。到我们学汉语拼音时,汉拼不过仅实施几年,“年龄”还不如我们大。王老师无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是“半路出家”学的拼音,但这时完全是个专家了。而且,王老师还尽力寓教于乐,她形象有趣地告诉我们,A就像小学生张大小嘴巴,让大夫做检查,啊--啊;O就像早晨大公鸡喔喔叫:E就像水中的红头鹅。。。。。还有“JQX三兄弟,碰见小U把点去”。附小的同学们,还会读这句顺口溜吗?

2 v7 r; O. I8 i0 Y

   

0 b( U/ S* \2 ?# y: A$ V

王敬老师大家都熟悉,典型的体育教头模样,瘦但不嶙峋,颧骨微凸,头发有些稀且软且细。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褪了色的运动衫,平常不上课时也是穿着旧军装。王老师喊起口令,声音洪亮,短促有力,既有威严性又有鼓动性。文革前教我们做操,跳远,掷远等。文革中又教我们做“语录操”,虽然也属于现买现卖,“急用先学”,但王老师往往将生活计熟做,好像早已烂熟在胸似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王老师的一个肩膀似乎有点斜,尤其是在行走时,于是有学生大胆问及时,王老师笑言,当兵扛炮弹扛成的,很多学生信以为真,这说法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不知是真是假?现在看来,估计十有八九是体育教师的常见职业病。

" S3 ~! J, N2 z

  

6 E5 Z( \- y2 ^6 C; T, \5 ^8 {& y) Q

教手工的是位女老师,名字记不住了。在一个教室里,灯火通明,教我们叠纸形,剪剪纸,做手工,捏橡皮泥,。。。。。。高年级做得硬纸质高楼,高高地矗立在课桌上,门窗洞开,让人恨不得立刻钻进去,摸到电门,打开灯光,好好玩耍一场。

- V/ J m1 |; {' b% Z9 W& \

  

% i+ ?" x9 g9 O8 ^8 |

戴眼镜的郭老师教音乐,教室在学生宿舍楼的第一层。郭老师坐在一架钢琴前边唱边奏。我们大都不识谱,就差把“斗来咪发嗖拉希”数成“1234567”了。一次,当问到某符号表示几分之几拍,我如坠云雾,张口结舌,回答不出,郭老师不急不躁,耐心说一个苹果的一半的一半是多少。若再答不上来不就真成了傻瓜嘛。我能感觉到郭老师是在度我过关。文革时复课,就不见了郭老师的踪影,大概是调走。

* G: @5 k ]$ L

  

4 Y/ e4 x# `. Y" A5 z

后任教音乐的就是陈廷武老师,是个华侨。他五官很正,浓眉大眼,鼻直腮方。声音嘛,自然洪亮,说话时发音和别人不大一样,总是“发自肺腑”,气运丹田,一般不直接出口,要在口腔里多停留一会,呒呒啊啊的,好像随时准备以唱带说似的。陈老师常组织各年级各班排演文艺节目,印象最深的是《各民族大团结歌舞》。陈老师还亲自登台,连拉琴带独唱,好不热闹。他的才名在机院也是挂了号的,大学生常请他去演角色。一次,他扮演一个维族老年歌手,弹起冬不拉,高歌为毛主席《浣溪沙》词的谱曲:“长夜难明赤县天”。

' U+ a9 M% Y7 z. [

  

p& p0 l) Y: e H( ^' h- t- n

华秋岳老师是教高年级体育的,偶尔也给低年级代课。一次,他让我们分两组对抗赛跑。其中一组少一个人,华老师就自告奋勇替补,这就引起一家欢乐一家愁。华老师在接到最后一棒时,对方已被拉下十几米,华老师不用快跑也会稳操胜券。不过,华老师步子蹈得挺快,大有势必争先之意。但就是步幅一反常态地小,好像小脚老太太紧颠慢跑,好半天却不见前进多少。这时,有人失声大叫,原来落后的对手悄悄地追上来,和华老师并驾齐驱,继而擦肩而过,又马不停蹄,直奔终点,华老师见状似乎也大吃一惊,连忙甩开长腿飞奔,但已经于事无补了——对手比华老师早一个小脑袋先撞线。再一次使得一家欢乐一家愁!只不过和刚才恰恰相反了。

8 F) a, H' ]. s% t$ n

 

$ v" N' o. [( ?

文革中,在校外“游荡”一年的我们,不很情愿地返回校园,但心早就野了,真正的“心不在焉”。校方在自身难保的情形下,还是咬着牙加强了对我们的管理。让华秋岳老师和于志纯老师共管我们班。一个班两个班主任,这实在是史无前例的。记得那时革命革得没有了课本,我们每天要么念报纸,要么背诵语录、诗词还有“老三篇”,要么由两位老师给我们讲读《白求恩的故事》、《回忆张思德》、《刘英俊》。。。。。。依稀还记得几句经典话语,白求恩激动地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客人,要把我当作一挺机关枪使用。。。。。。张思德是我们的老班长,四川人,经过长征,负过伤。。。。。。刘英俊去支左,那人见面点有哈腰如小鸡啄米,转过身来咬牙切齿你虎豹豺狼。。。。。。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动分子难受之时。。。。。。刘英俊在最后一刹那甩出了炸药包,随着一声巨响,刘英俊失去了左手,倒在血泊中。。。。。。。

0 f# V2 z3 M* u1 q+ X

  刘英俊是所我知道的没有牺牲的,为数不多的幸存的英雄之一(话真绕口),那时堪称凤毛麟角。

. e& u) }* U2 v, D( b

  

* T- w/ U0 [& P+ o1 r% U/ k0 s

张薇老师也“屈尊”给我们上过课,讲的是革命历史常识,她讲一口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迅速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建立一个强盛的名副其实的民主国家,”这是毛主席的原话,张老师在当时的形势下,可能自有苦衷,不敢任意发挥,只能一时“照本宣科”。。。。。。

: @! ] s; L) K2 @$ {1 g4 R4 J

  

* @- Q" e& d( n3 o! k, q, b5 ~

还有一位女老师,教《常识》,大约姓康,微显富态,30出头,不短的两条粗辫。复课闹革命时,复课是形式,而闹腾是真,所以讲课成了难事一桩,因为有些人动不动就罢课闹革命。当《常识》老师刚开口说话,底下就有一个男同学接口道,我们不懂什么《常识》也照样革命。不少同学都为这位老师捏把汗,只见这位老师则不慌不忙,侃侃而谈,你们知道解放军用的枪子弹是怎样打出去的?你们知道红宝书是怎样印刷出来的吗?你们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连串的为什么问得底下的那个同学回答不上来,低下了头。这位老师就乘势向我们“灌输”知识,。。。。。。

% W9 [3 H$ D* a. a& I

  

: t, s5 Q0 l- I: d+ I# G: W: x

郑尧老师教我们五年级语文,同时任班主任,她将不少心血和时间花费在学生身上。有一次,两位同学发生争执,本来是“文斗”。后来,其中一位愤然奔到黑板前,又是写又是高喊口号“打倒某某某”,也就是和其争执者的父亲——当时正在受冲击,靠边站。郑老师将这位冲动的同学拉到一旁,先让他平静平静,然后,严肃地说,我们不能搞株连,他父亲是他父亲,他是他。再说,他父亲的问题还没有最后定性,你就当众大喊大闹,你的话能算数吗?一番话说得那位同学最终承认了错误。

0 N, o5 {& B3 n) B* g6 T# v! Z

那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代,风云变幻,我们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的父母受到冲击,是被打倒的或靠边站走资派。这些同学总觉时时黑云压顶,“冰心玉壶”,虽然老师和大多数同学对这些人一如既往,一视同仁,但一般都环顾左右而言他,谁都小心翼翼不去揭这个伤疤。而那个大喊大叫,又写又闹的同学,也是出于一时的激愤,童言无忌,口无遮拦。郑老师的话非同一般,即批评了闹事同学,又安抚了受伤害得对方,更为重要的是,给了我们这些受父辈问题牵连的同学些许慰籍和一线希望——问题还没定性,也就是说,还没有最后绝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转化。在我们看来,这句话就像寒冬里的擦燃的火柴,茫茫黑夜中闪亮的萤火。。。。。。

8 a$ O" R; W5 ? g, F3 |

     

; n3 t7 R/ X3 L6 Z

姚成慧老师在文革中,曾做过我们班的一任班主任,虽然时间不长,但印象颇深。第一天和同学见面,就主动暴露了不愿当班主任的“活思想”,并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一下子和同学的距离拉近。姚老师很文雅,说话声音很亲切,略带沙音。有一次,同学请求姚老师唱支歌助兴,姚老师很是兴奋,又很忧伤地说,她过去最爱唱歌,简直是曲不离口,只可惜后来声带上长了一个疖子,声音变得沙哑了,从此很少唱歌了。。。。。。为此,我们惋惜了好长时间。

# k8 o% {/ s& h: X1 B, x

 

/ g! J. Z, ~9 B% [

文革的疾风暴雨阶段过后,我们回到学校,美其名曰“复课闹革命”。那时,什么都讲得“冠冕堂皇”,动辄以革命的名义。最后革得学校上课老师不知该教些什么,学生呢更不知学什么。于是就应了那句老话:“无事生非”。老师看在眼里,当然会急在心里。过不久就开了珠算课。由宁玉珍老师主讲。大家一开始并不很热衷,有的捧着快散架的旧算盘,有的把形同儿童玩具,巴掌大小得塑料玩意儿拿来充数,有的甚至空手而来。。。。。。课堂上,有的胡乱扒拉算盘珠,学老地主盘算变天帐,有的模仿电影台词:“蒋介石的算盘多年来是靠我们拨动地。”有的甚至用算盘敲起鼓点。。。。。

* D" J, ~9 ?; @& R# I6 h7 X6 V- `# Q$ Z

宁老师就在这时来到课堂,把一副超大算盘挂在黑板上。这家伙除了大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各“立柱”毛茸茸的,远看像“鸡毛掸子”,近瞧像家里刷瓶胆的刷子。不得不佩服我们老祖先的智慧,不但发明独一无二的算盘,而且连立式算盘怎样“挂珠”也一并随手解决了。据可靠讯息说,国际一致承认现代计算机的鼻祖是中国几千年前就发明的算盘。

+ V2 Z$ x+ J9 Z

只见宁老师伸出右手,曲张拇指,食指,中指,然会对同学说,这三个指头最紧要,叫“拇指推,食指拨,中指弹”。比如:

* }/ K+ v- r! m1 J$ i

“一上一”(1+1),就用拇指推上一个珠子;

$ u. H" P+ @' f$ Z

“三下五除二”(3+2),就用食指拨下上挡位的一个珠子,然后再拨掉下挡位的两个珠子;

1 O: Z- a: t, F0 ^! j" X7 j7 D; q! W( H

“八上三去五进一,(8+5)”即拇指上推三个珠子,中指弹去上挡位表示五的珠子,再在十位上推上一个珠子。。。。。。

; J' E2 |+ \4 J+ H) H0 H

同学们慢慢从不屑,到勉强应付,从一发到不可收,到最后如痴如醉,乐此不疲。。。。。。

1 k5 u- P# [5 a' \* F

课堂上渐渐响起有节奏,有规律,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噼啪声。。。。。。

1 H5 ]2 H$ z9 ^% b- F- a2 D

一节课就在兴奋和专注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第二天很多同学都早早地来到学校,有不少人拿着新买的算盘。。。。。。

9 L" c6 f+ g5 P0 p4 G

更可喜的是,我们还通过珠算课在其他方面也有所领悟,如“二一添作五”,两人分工合作,还有“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地把事情搞定。。。。。也算得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吧。

4 Z( N+ S" i) |$ A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人生的算盘珠也是靠老师拨动的!

* c) _! W, k: ]# Q. g! a6 ]0 }9 a

 

7 {- E0 c" H) x7 |9 Z" O! T! d

文艺方面,金文老师举足轻重,尤其擅长锣鼓。记得金老师组织了一个腰鼓队,亲自调教,精敲细打,搞得有声有色,像模像样。金老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捧铜镲,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如“双风贯耳”,鼓声随之起落,如雨打芭蕉。。。。。。常常引得人们驻足围观,欣羡之情溢于言表。

\- Z9 K5 V6 F3 l' Y9 u

 

) D7 t; A8 P1 K* k" L. T4 q

胡世坚老师是我们的专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一般外人对此可能不会给出准确的定位,最多以为和大学的辅导员差不多,其实大谬不然。那么,其作用影响有多大呢,这样说吧,举世闻名的雷锋就是一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常常抽空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做忆苦思甜报告,将英雄故事,参加文娱活动,义务劳动,忙得不亦乐乎。。。。。。那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就不难想象了。胡老师一般不具体讲授某一门课程,但工作可以说是全方位全天候的,从早忙到晚,绝对不是用八小时制来衡量界定的。尤其每天课外的时间——下午和晚上是她最繁忙的时候。胡老师的办公室总是出出进进的人最多,欢声笑语,热闹异常。她在那里,哪里就聚集着一大群人,有臂戴红杠的少先队小干部,也有带红领巾的队员,当然也有脖子光光的,不用说他们是迫切要求加入先进组织的各年级同学。

7 R- m9 _2 l' I% d) b

少先队是全国性的少年儿童先进团体,少先队员算得上是时代精英。胡老师为附小的少先队建设和发展,付出了最大的心血和精力。大量的社会活动,文艺演出,国际国内重要宾客的迎来送往,时事教育,校际交流,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义务劳动,和同学谈心,纠正违纪,督导守规。。。事无巨细,胡老师差不多都要凡事躬亲,面面俱到。

) T8 S/ i" q6 o- Y% R6 q

胡老师工作是绝对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且精神饱满,热情有加。只见她时而郑重地向学生交待任务,时而热烈地商讨甚至争论问题,时而朗声欢笑,时而亲切地嘱咐叮咛。。。。。。。每到这时,大队辅导员的小小办公室俨然成了一个发号施令的司令部,而胡老师就像那前敌总指挥。。。。。。

8 J% P3 @. W1 P

 

1 ]% P2 L2 A4 |$ f+ u

听说,机院附小早已人去楼拆,就连标志性的滑楼梯也早被夷为平地,想缅怀故地都找不到地方。

5 X6 e# y: q- x9 Y: W3 d

惆怅之余,似又得到某种慰籍——在我心中有一尊机院附小恩师的群雕像!

! H6 D: l' l' m5 r0 w7 F9 p

 

发表于 2009-6-3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6-29 23:30:00的发言:
  : m: M8 W9 P: U9 ^, a

难忘胡圆侨老师

4 C, M/ n4 D l2 ?& h

自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以来,多年失去音信的老师、同学都陆续恢复了联系,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想念的算术老师胡圆侨却始终杳无音讯,这让我难免产生一丝失落。

3 G3 S9 c1 e- {# r

印象中的胡老师一表人才,人长得非常帅气,天庭饱满、浓眉大眼,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飘逸地背向头后。平日里的他衣着整洁,见到他时总能感到一种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威严。

) r: q w6 k; y4 f/ l. n

胡老师是我们五、六年级的算术课老师。他讲课很有特点,首先简略地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出新的内容,可谓温故而知新,总是由浅入深,抽丝剥茧,直到同学们都能理解和掌握为止。

& ?8 K7 D, D- H* E) \' |* R

胡老师不仅教课认真,而且因人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记得有一段时间,胡老师专门给我们班几个完成作业比较快的同学增加一些兴趣题,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当时小学的算术课还没有引入数学方程思想,小学生们由理解算术问题到用方程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是一道比较难以跨越的门槛。胡老师为解决这个问题,给我们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出一些非常难的“算术”题,让大家通过研究,讨论的方法求解。当然,多数情况下,我们这帮小子们是无功而返,但是即使如此,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对数学的兴趣,接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受益终身啊!

5 [& ]: p$ ^4 U( k1 p; J

胡老师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1963年初秋的一节算术课,当时课堂纪律很不好,嘈杂的声音恨不得把屋顶掀翻了,讲台上的胡老师却意外地、静静地看着我们,久久没有讲话,待课堂里的声音稍稍安静一点后,他用那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沉重地说:“同学们,前些天海河发大水,京沪铁路被水冲断,我为了从南方老家赶回来给你们上课,从上海乘船到天津新港,踏着满是泥泞的土路,步行几十里到汽车站,终于在开学之前赶回北京。我为的是什么?……你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懂得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着说着,他的眼圈有些泛红,声音开始哽咽,课堂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们都被这场景惊呆了,就连班里最闹腾的“邓爷爷”也低下了头。要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时至今日,我们这些当年的臭小子们,也经历了无数人生磨砺,早已为人父,为人师,这时回忆起往事,才能充分理解胡老师当时对我们的关爱之心,那是他打心底里为我们着急时的真情流露!

! g5 N* ]( S5 {1 l/ g8 }

胡老师生性耿直,一生坎坷,但是却深深地热爱教育工作,为我们的茁壮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胡老师,您在哪里?胡老师,我们想念您!

; M# u8 E; U7 E0 |$ M! @5 c+ m

 

) P( V2 t6 R" x5 ?% d

 

# b, E; F v O$ v

       学友:好文章!我与你有同样的感觉,胡老师也教过我班的数学,虽然教授内容不记得了,但他的率真和从穿着打扮上表现出的对学生尊重与关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只可惜当时年纪小,同学们经常搞恶作剧,他还真的生气,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对不起他。真希望能知道他的信息,他还是那么帅、那么仪表堂堂吗?

& V; g w; J( Y, Z$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16:59 , Processed in 1.21418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