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6-14 21:16:40的发言:
我觉得我们学校还有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分贫富,不分父母地位高低,主张平等竞争和不搞特殊化。规定学生一律坐班车,不准开小车进院,同学之间都不很清楚对方父母做什么,从来没有因为谁的父母是高官,老师就高看一眼。我的回忆很清楚说明了这一点。个人奋斗是学校教育我们的主题曲。应该说不等同于所谓“红色贵族文化”的优越感。

同意马达观点,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7-6-15 0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同意马达兄的见解,不能用“红色贵族”的定义圈定生活在当时政治环境中的广大干部子弟的言行举止,说有优越感这是社会发展必然要带来的偶然现象,干部子弟大多数长期受到家庭、父母、寄宿学校以及个人成长的环境影响,必然形成与一般老百姓子弟以及老北京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这里仔细想想,有其丰富生活内涵,如果把那段生活记述下来,也可以写成不同格调的文艺作品。就像俺在三线的工厂子弟一样,也自然形成一个群体,像文革中的干校子弟等等,总之,俺非常怀念儿时与大家在校的生活年月,大家不妨把自己美好记忆的片断写出来,让大家共享天伦之乐!马达兄提供的50年代少年先锋队员的宣传画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俺要下载保存,同时也要让自己的后代人看看。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37℃在2007-6-14 17:33:20的发言:

    一九四九年后,北京的民间文化有着两大主流。
     

    
一是被称为老北京”的平民文化,其父母或祖辈世居北京,他们散落在北京的胡同和大杂院中,一口字正腔园的京片子,讲究着从大清帝国遗留下来的老礼数,延续着他们走街串巷的平民生涯

     

    
还有就是“红色贵族文化。主要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他们虽然操着外地口音,但他们的子女很自然就生长在北京这块土地上,不少的人能讲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由于这些人有一定的特权,有各自的生活圈与领地(大院名目繁多,不一一列举),与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产生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子女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优越 这种社会状况下形成的文化有别于没落的满清贵族文化,故有人加上颜色标记,称红色贵族文化。

红色贵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院文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优越 一些电影、小说对此已有描写。

红色贵族文化”不等同于北京的大院文化”,大院名目繁多,各大院文化”也大相径庭,象国务院各部委的机关大院,文化气氛浓,而军队大院政治气氛浓,但是奇怪的是一些电影、小说如《梦开始的地方》,《阳光灿烂的日子》,《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等都是军队大院的子弟的作品。
发表于 2007-6-15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5-27 10:00:48的发言:

资料:

以下资料来自教育部的文献、论文,大致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运动轨迹。只是④中说 停止招收住宿生的说法,似乎与大家的经历不同。

以下资料来自教育部的文献、论文,大致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运动轨迹。只是④中说 停止招收住宿生的说法,似乎与大家的经历不同。

以下资料来自教育部的文献、论文,大致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运动轨迹。只是④中说 停止招收住宿生的说法,似乎与大家的经历不同。

  ① 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团体得根据需要,设立干部子女小学干部子女小学的设置、人事配备、经费,由设立机关或团体负责解决”;

  ②1952年6月14日    

周總理:
  
()如有可能,應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學。()干部子弟學校,第一步應劃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級﹔第二步,廢除這種貴族學校,與人民子弟合一。請酌辦。  毛澤東  六月十四日


    這是毛澤東在中共北京市委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一日關於中小學生費用負擔及生活情況給中央和華北局的報告上寫的批語。北京市委的報告說,目前中小學生所負擔的費用,對於勞動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員來說,是相當重的。目前中學的人民助學金標准低,名額少,小學根本無助學金。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計劃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學,公私立中小學一律免收學雜費。報告還說,目前干部子弟學校中,學生所得待遇極不一致,一是學校之間伙食費和津貼費的標准高低不同,二是同一學校之內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干部子弟入普通學校的設有公費生,其公費補助按家長革命歷史和職位分為三等。上述差別對干部子弟和一般學生都影響極壞,應該改變。
      

    ③据1952年底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有干部子女小学42所,学生13 084人,教职员工2 975人。由于它只对本系统的干部子女开放,具有明显的特权色彩,引致普通市民的不满。它引起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警惕。

    ④195510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报告,决定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从1955年暑假起,北京市所有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从1956年春季起,全国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逐步改为由普通小学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各部门办的干部子女小学交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接管,以便统一管理。

 

[em07][em07]

贵族的概念不是我讲的,是毛老人家50年代就讲了。当然,它很难让经历过50、60年代的人接受,因为当年是以贫苦出身为荣(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办个学校还要标明是贵族学校),但社会的现实并不以个人的感受为尺度。一般意义上的贵族概念是与皇权有一定的联系,享有某种等级和特权的一批人,其来源于世袭和册封。毛主席批评这些干部子弟学校为贵族学校,指的是他的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批评,一些体现等级和特权的作法被废止,但仍然有一些残余,从前面的很多帖子可以看出,有校车接送、有伙食补贴等等,如:困难时期,可以吃到黄羊肉,那是开着汽车、摩托车架着机关枪、冲锋枪到内蒙打的(同期发生的河南信阳事件,由于虚报浮夸高征购,农民手中无粮,饿死了几万人,他们如有黄羊肉恐怕不会饿死)。由此可见,特权是反对的,但残余有的,如同我们打倒了封建阶级,但封建残余还存在。

" P( }; j# Y8 ^& T3 e.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5 13:49: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5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5-6 11:54:39的发言:

62年,困难时期,各单位组织人员到内蒙打黄羊,夜晚,开着摩托车/吉普车/卡车,遇到黄羊,打开车灯,黄羊吓呆了,不动,任凭机枪/冲锋枪扫荡,这样,大批黄羊拉回北京,帮助大家度过荒年。小学皆是子弟,自然从中受惠。[em05][em05]

立此存照。

发表于 2007-6-15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以理服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解打黄羊的事情事出有因,在三年困难时期,允许各个单位都撒出去搞副食过荒年。中央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单位的荒年危机。无论如何,特权是有的,任何时候,北京,上海比一般城市要好些,一般城市比县城好些,最苦的最掺是农民,这是事实,这个差别在现在仍然存在,而且还在扩大。

至于说属于系统和单位给自己职工子弟的照顾,如班车接送,伙食补贴等,说成是贵族子弟特权残余,好象不太合适,因为我周围很多同学家庭非常贫寒,他们没有这种照顾,根本无法来到这所学校读书。遗憾的是这种照顾很快就叫停了。如果国家能够把钱用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永远是值得提倡的,可惜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家庭贫富而使他们的下一代所受教育不平等,现在这重差别严重扩大了。所不同的是在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贵族学校是完全被人们所认可的了。

令人疑惑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下一代的教育投入上远比我们好的多。他们对那些贫寒家庭的子弟给予照顾和补助而使他们与富裕家庭的子女能受到同样的教育。我认为这才是应该提倡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16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37℃在2007-6-14 17:33:20的发言:

    一九四九年后,北京的民间文化有着两大主流。
     

    
一是被称为老北京”的平民文化,其父母或祖辈世居北京,他们散落在北京的胡同和大杂院中,一口字正腔园的京片子,讲究着从大清帝国遗留下来的老礼数,延续着他们走街串巷的平民生涯

     

    
还有就是“红色贵族文化。主要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他们虽然操着外地口音,但他们的子女很自然就生长在北京这块土地上,不少的人能讲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由于这些人有一定的特权,有各自的生活圈与领地(大院名目繁多,不一一列举),与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产生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子女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优越 这种社会状况下形成的文化有别于没落的满清贵族文化,故有人加上颜色标记,称红色贵族文化。

红色贵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院文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优越 一些电影、小说对此已有描写。

五十年代到文革,大院文化占上风,而现在被老北京文化所同化。大院文化正象37℃“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给我们那一代人留下深刻的烙印,也还深深的影响到现在。但是应该说两种文化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文化都有交流并存,我们探讨往事的欢乐和忧愁,给我们的后代启迪和思考。至于大院文化是否就是红色贵族文化,确实不怎么好界定,我想不去争论为更好!

发表于 2007-6-16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贵族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及血缘关系形成的,有的有封号,有的只是这个家庭成员的延续,有一本书(最后的贵族),讲的就是一位格格的故事。英国现在还有授爵位的作法,原因是女王和这个制度还在。过去的贵族有封地(英国至今还有一些贵族城堡),有政治和经济特权。我不同意将所谓大院文化定位为贵族文化,就是这种文化所反映的不是前面讲的那些政治和经济特权。

[em05][em05]
发表于 2007-6-16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英国的授爵位只是一种荣誉,没有实际的封地。如丘吉尔是勋爵,但他的丘吉尔庄园是祖上传下来的。

发表于 2007-6-16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兄:还能找到俺说的那幅一男一女两个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向毛主席献花的老照片吗?

发表于 2007-6-16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6-16 7:48:21的发言:

五十年代到文革,大院文化占上风,而现在被老北京文化所同化。大院文化正象37℃“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给我们那一代人留下深刻的烙印,也还深深的影响到现在。但是应该说两种文化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文化都有交流并存,我们探讨往事的欢乐和忧愁,给我们的后代启迪和思考。至于大院文化是否就是红色贵族文化,确实不怎么好界定,我想不去争论为更好!

顶!

发表于 2007-6-1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7-6-16 10:56:06的发言:

马达兄:还能找到俺说的那幅一男一女两个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向毛主席献花的老照片吗?

我也希望马达大哥能找出更多的好东西来让大家分享。谢谢!
发表于 2007-6-1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延安时期对随军北上的干部子弟都由当时的延安保育院集中管理,后来的干部子弟学校就有点那种特点。
发表于 2007-6-16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国庆育才小学王小怀(男)向毛主席献花。

[em17] 1 b$ W+ ?2 w% c$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6 17:18: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6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六一八一学校左太北向毛主席献花后合影。

[em17]
发表于 2007-6-16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兄:好像不是这张,那时每年十一国庆节都有少先队员向国家领导人献花。俺记得当时男孩面向外,女孩面向内,都在同一侧,手里都有花。

发表于 2007-6-16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女孩后来拍过一个电影。

发表于 2007-6-16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发表于 2007-6-16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发表于 2007-6-16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兄:您还记得五十年代前面火车站出口一侧的断墙上有一幅巨大的叼着橄榄枝的和平鸽像吗?
发表于 2007-6-16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2年国庆,女孩是育英学校李莉莉

6 E& J; R3 S& Z, o* N8 w4 B7 y5 v$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6 17:41: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6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4年“五一节”,八一学校学生刘春延
代表全国青少年在盛大的庆祝“五一”节
群众游行活动中登上天安门向毛泽东献花。

发表于 2007-6-16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毛主席访苏归来,十一小学王民伟献花。

[em17]
发表于 2007-6-16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7-6-16 17:31:09的发言:
马达兄:您还记得五十年代前面火车站出口一侧的断墙上有一幅巨大的叼着橄榄枝的和平鸽像吗?

50年代比较有名的就是这幅,其余都是从这幅演变的。

发表于 2007-6-16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当过三好学生?

还记得三好的标准吗?

[em07]
发表于 2007-6-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兄的图片很好!我小时也都见过,很能勾起对童年的回忆。
发表于 2007-6-16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好本事,图片都是哪淘换的?网上的?私人收藏?功夫了得!!!
发表于 2007-6-16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图片看了很亲切,很温馨,想起童年时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热爱!
发表于 2007-6-16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回想当年,回想当年,回想当年,,,,

还有更多得照片吧?我很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09:14 , Processed in 1.30860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