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16 11:11:00的发言:* r% m8 x( R1 u; H$ k, E5 _9 o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贺延光.jpg
03年“非典”,我参加了由北京巴士公司26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小分队。配合120急救中心医生、护士抢救、转运“非典”病人。着着实实的为人民做了件好事!无愧为机院附小的好孩子。北京人管我们叫“巴路军”。我对采访我的北京电视台记者说“人们把医生、护士比喻为天使””,“我们“巴路军”就是天使的翅膀。用我们坚强的翅膀把“天使”送到千家万户,为百姓解除病苦。让生活更美好”!
( _6 ?" I9 r& X
4 \# z8 \4 l8 ^$ r 图片说明:面对生命(年度最佳照片,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
3 a6 V6 k* r2 a, M0 D* I9 {
' J" F2 {5 \% D/ u7 T- N
2003年4月30日,北京地坛医院一位非典患者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一名医生久久地站在他的遗体旁。
0 { P+ h1 J7 y+ I) t+ ~. P ——中国青年报记者 贺延光
! }2 D' }8 v7 y/ i
2 d* Y* Y& R2 |" _; O0 {甲型流感病例一天增1000多起
8 X+ _6 w: z8 l& l5 c
* p1 o& F9 ?$ l- ^# q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6日消息:(利马综合电)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一天内增加了1000多个;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昨天公布的数字显示,全球的33个国家有7520个病例,其中70个病人已死亡。世卫前天公布的病例为6497个,死者为65个。
/ t6 K* f# o# Z
1 b! O; q. y9 o3 M1 C 本人见此消息,想起2003年春,SARS(非典)疫情的阴云密布我国上空。那时仅北京就出现157例……外地在京人员争先恐后,纷纷胜利大逃亡;当时我和报社的另一个同事去成都出差,一路上可谓又惊又险,令人啼笑皆非。4月25日,我回京后,便将此行中的遭遇写下,投给《北京晚报》,5月19日见报。我现将此文帖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聊众同学一笑。
) S* I3 C3 R4 {+ j$ r9 x$ j
" X: s" m |4 O* m 一个记者非典时期在旅途的遭遇
" z0 }+ a2 F5 t9 C8 [. h 胡涂人
! w0 f) }$ M4 O* z1 s* l( n 火车上遭遇“非典”
- T! \" M2 R4 e; a 4月19日10时50分,记者二人蹬上“北京——攀枝花”的117次特快,在软卧车厢内,我们面对面是一位戴着口罩、眼镜的中年男士。他自从上车后从不与我们说话,直到后来知道了我们的身份,尤其知道我们是做健康报道的记者,他这才谨慎地摘下口罩,向我们了解北京非典的疫情,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听说‘非典’是通过‘唾液和空气’传染,不能和陌生人讲话。”令我们哭笑不得。我告诉他:“得‘非典’比中大奖还难哪。”他不知所是地点点头。
% y6 `2 C r: ?) n5 N. R/ q; q4 n
这位先生是西安人,今天早晨5点钟抵达北京,办完公事,赶紧买了本次车票,逃离北京这是非之地。彼此互相认识交换名片后,他立马起身去盥洗间洗手。到饭点,我们在餐车用餐,他悄悄地扶在餐车门口,向里面窥视,见我们大快朵颐时,他添着嘴唇又返回卧铺间。当他第二次在餐车门口窥视后消失……我心中感到不安,因为我们的盘缠都藏在行李囊中,于是赶紧让陪同我们的四川向导先回去监护。我的同事保管盘缠的老徐恶狠狠地说:“如果钱没了我们立即报警,他跑不了!”
/ t, J/ Y, V" _9 M
( Z2 w" x7 P0 ]( o8 F- u2 u t 饭后,老徐挪着发福的身躯爬到上铺,发现深藏囊中的盘缠如数还在,吹了声嘹亮的口哨,我方才释然。原来,西安先生是畏惧人多处有“非典”风险,只好在卧铺间泡了一碗枯燥无味的康师傅充饥。
, l9 @# h8 I2 y2 q6 @9 Y 当夜,我迷迷糊糊中听到车内一阵骚乱,睁开眼睛看表:午夜3点,车已经过河南洛阳。在嘈杂声中我听到一个乘客说,方才硬卧车厢有一个乘客出现非典症状,被逐下车。听罢,我睡意全无,此时是家国过多事之秋啊!
. v4 _% [2 l+ O2 ~! j0 V) {" A$ u
6 ? s H5 e6 m/ e6 _ 我在机场被怀疑“非典”
7 I/ l3 T6 e* P* e* r+ T 4月24日,我们完成采访任务,从成都乘西南航空公司“4111”号航班返京。在成都机场进入剪票口时,我也许是连日劳累干咳嗽两声,结果被那位浑身武装到牙齿的女剪票员礼貌地拦截,她问我:“你最近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适?”
: ]) ]0 B m' h7 |9 C5 E7 D9 X, r
当时吓我一大跳,赶紧解释没什么不适。
7 `" y. N, j- w: ] j
她又说:“请你跟我到这边来一下。”
) ^2 M2 a/ M6 \+ }6 h: C 我只得跟她来到一侧的办公室,她说:“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然后喊来一位50多岁男医生。
1 o! I$ w$ B2 p 医生让我测试体温。我无助地明白自己被怀疑有“非典症状”,因为自己近日在成都两大医院采访过,甚至还去了其中一家医院的“非典一线”,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 W/ |& o; K7 v# a3 Z7 } 我忙问那医生:“现在规定体温多高为‘非典嫌疑’?”
: H$ w) D' r- F, ~ d- G& d4 z( Q
医生笑笑说:“现在标准已经降到38度。”
/ }' M; a0 q7 N- S8 v3 E0 |
4 u% O% W$ i; q# G( C
哎呦!我告戒自己千万别紧张,否则体温会增高,万一被误认……不敢像想,我相信自己绝不会是“非典”患者,尽量放松,在医生的同意下喝了一瓶自备的凉茶水(凉开水可以降温)。5分钟过后,医生接过我递过去的体温表,盯着它看、看、看,时间一秒、一秒又一秒地过去了。我摒住呼吸,这像是决定我生死的一刻,过的那样漫长,漫长。我心想他老先生可别突然冒出一句“对不起,你现在不能上飞机……”那医生还在反复看体温表。
8 z- J8 w! L$ j
1 z- {# O5 n* t6 V 我有点绝望地琢磨,即便自己万一,那我宁愿在北京被隔离,被隔离在成都这举目无亲地方叫什么事啊,愿上帝保佑吧!就这时,那医生说;“你可以走了。”我赶紧起身问自己体温多少度?他说:“37度2。”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颗悬着的心可算落下了。医生问我的姓名,然后记在一张纸片上。我凑上前去一看,除了自己的大名外,还有一个人也上了他们的“黑名单”。
2 y2 t0 H3 |3 R4 X 我们机舱内遭遇“非典”
6 d) c9 ^2 {6 J' p! V3 n; W% {$ Q
本来飞机应该在6点50分起飞,结果晚点一个小时,听别的乘客说4111次航班飞机是从北京抵达,所有乘客正在通过身体健康安检(谣言)。终于剪票让我们上了一辆大巴,开啊、开啊,一直开到机场最边缘地段,我们才见到要坐的4111次班机。我估计,可能因为这是从北京(疫区)飞来的班机,停得离侯机楼和别的飞机越远越好。最后7点50多了,我们终于钻进机舱,若大的机舱,仅仅稀稀落落坐着几十个乘客。
( o6 h) O9 q- v3 O
; n: {$ y3 O' L, i* ? 我问一位空姐:“这架飞机定员多少?”
( C) n. z3 B* y @& p, \0 S
她说:“350人。”
5 g- r; M9 c; P3 M0 I; ]. l 我又问:“现在蹬机的有多少人。”
, P0 J# D: H' I* ^$ P. M9 [ 她环顾了一下说:“也就几十个吧。”
8 U* U$ X& ^# R+ ~" _0 T
我起身观察了一番,乘客只占了机舱中的五分之一。
5 c/ r* P* f& Y4 H" }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飞机仍不见有起飞迹象。有些乘客不耐烦问机组人员为什么还不起飞?
2 \; Y7 w; V9 a( g8 Z
机组人员说:“还有一位乘客没有上飞机。”
+ H6 x+ z4 u+ \$ |+ s' b1 \
于是我们的老徐提出异议:“国家早有规定不等不准时上飞机的乘客!”……就这时突然机组人员对所有乘客们说:“机舱后面有被怀疑的非典患者,请你们尽快挪到机舱前面去坐。”
6 `3 f- Y% `: L
我们后面的乘客立即纷纷向前面移动。
3 U7 C7 U4 W* d9 l, k6 `$ ~' I
: V# ^: |! k1 Z; S% V6 X. W5 F 我听到乘客们愤怒地说:“为什么还让他们上飞机!”“为什么还不让他们下去!”
6 J4 {* u/ U2 u) r 我站起来向机舱的后部一看,只见有两位年轻的外国男女,孤零零地低着头坐在那里。
; Y( R) U$ Z9 B1 j2 a% h 当后面的乘客全部迅速地移动到前面后,大家又开始质问、谴责机组人员:为什么还不让他们下飞机! 说机组人员欺骗乘客,明明有非典病人,却说“有人还没上飞机!”
! `6 O3 h2 m. t7 j1 y0 B; V* u
机组人员解释:“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他们是‘非典’,他们只是有‘非典’的迹象,在没有最后确定他们是不是‘非典’,我们不能让人家下飞机。我们已经跟防疫部门联系,他们马上会来为他们再次检查,大家再耐心的等一等。”
' B$ Y$ V( |' g8 k( j. M0 @
: C7 N3 n3 |8 K) s/ @/ ?& M! | “如果等他们被确定是‘非典’,那么我们已经被传染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你们负的了这个责任吗!”一个女乘客义愤填膺地喊叫。
$ b( U2 m8 S- G 这时我身边一位年轻的军官说:“如果确定他们是非典患者,咱们今天谁也别想走。”
2 K6 i3 x1 M' E 我突然想起早年看过的一部影片《卡桑德拉大桥》……浑身感到有的发软。
3 o/ g: B$ _ k1 m
5 R9 o5 F; J, T& G; ], }# Z7 M# b 此刻,乘客们都愤怒了,要求机组立即把那两个老外赶下飞机。机舱内,乱哄哄,吵吵闹闹。忽然,一位机组负责人高声说:“我们已经接到机场有关方面的通知,他们被确定不是‘非典’!”
" O' X, \" h, [0 U 有乘客问:“你们能保证他们肯定不是‘非典’吗?”
f" V3 r* a) \ U, }' ~0 g 那负责人说:“我用我的生命担保,他们不是非典!”
/ Q; @$ e, c* V* @0 l
又一乘客厉声道:“你一条命能顶我们几十条命吗?”
/ i3 Z5 C% X4 }, ?$ {# P8 \' ], H2 _; q
一位像是空姐头头的女性对全体乘客说:“我们已经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排除他们确实不是非典患者。”
& L- P, H+ l. S3 G
一位女乘客生气地说:“排除并不等于说他们就不是潜在的非典患者!”
7 a0 |% j4 x8 ?# w ]
空姐头儿说:“我们跟你们一样也害怕‘非典’,我们现在是和你们在一起,咱们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你们应该相信我们。”
- F) O; |6 b8 ?" j
) d# Z0 N4 t5 ]' G' _2 j7 T- X 8点15分,飞机开始起飞;8点35分,空姐们开始给乘客送晚餐,我注意到送餐的空姐的手上套着一双塑胶的手套。我突然感到的肚子饿得厉害。但是,我周围的很多乘客就是不肯摘下口罩用餐。
" m9 l8 X) X( ?0 N+ D2 Q5 m# h- k/ O
10点25分,成都到北京的4111次航班,终于飞抵北京机场。
( |" ` y% B; Y& {
' U1 H; s, D) m- n5 i: V. m% \# n
他被丈母娘怀疑“非典” 拒之门外
5 a* Y/ s4 f8 u2 G6 A. [
4月25日,我回到北京的当日,正在完成这篇“遭遇非典”时,电话响了——原来是与我同去四川的老徐来电。
/ D' q, y; J* k
他悲愤地对我说:“我今天带着咱们从四川带回来的特产和给小X(他媳妇)买的衣服,兴致勃勃地去我老岳母家看我女儿和我媳妇。我敲了敲门,就听见我丈母娘问:‘谁呀?’
4 y. i+ `. U7 T/ n' q) L( _3 _
, a5 ^0 m4 n# }5 G0 K
“我告诉他们我是谁谁。老太太连门都不开说:‘你来这干吗呀!你回去吧!’
7 X, I) Z3 j. T. M3 G$ E- z “我说:‘我来看看孩子。’
# z" m5 O; Q+ C “她说:‘我们怕你有“非典”传染给孩子!不是在电话里说,先让你自己在家隔离七天吗?
0 h4 h/ u* `; c, A7 X0 H “这时我媳妇连句话都不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我这还没得‘非典’哪,要是我真得了‘非典’,他们可能连管都不管。你看看那些战斗在非典一线医生的家属,人家多么关心自己的亲人!唉 !”
+ D% |" r t z# p# T
, ~2 u- ~. C3 }% o6 z, X9 [
下图,既倒霉的老徐同志。
4 s# h/ z4 U8 B. a2 s/ j+ s B8 @$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