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6-12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6-12 19:23:12的发言:

这张坡屋顶的楼是五十年代的。

我们那个时候有一张最有名的画是“我们爱和平”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抱着和平鸽。老师在课堂上讲,那个男孩后来变坏了,同学们也那么说,具体什么情况我记不清楚了。

《我们爱和平》是一幅照片,那个男孩姓马,他们是同一个幼儿园,所谓变坏,就是有些骄傲,以为自己了不起,因为很多志愿军战士给他们写信,寄纪念品,各种晚会、活动也邀请他们去,成为中国孩子的标志。上学后,老师不溺爱、娇宠,他就不适应,用现在的话是产生逆反心理,自然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也疏远他,等等。到了三、四年级,换了一个班主任,采用了种种办法帮助教育他,周围的同学也团结他,这个马同学来了个彻底转变,又成了好孩子。上述这些内容是60年或61年的中国妇女杂志刊登的,当时我们班有人带来该杂志,大家曾经传看过,所以印象很深。

与古刹听松同为50年代读书的人,有不少共同的记忆。

[em05][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六十年代比我五十年代记忆还清楚,佩服。想起来了,马同学的转变成为当时全社会的美谈。

是否有这张照片,五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所有中小学和许多家庭都贴有这张画。

发表于 2007-6-13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6-13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6-13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这张太小,发张大的。

发表于 2007-6-13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我们热爱和平》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6-13 12:48:09的发言:

前面这张太小,发张大的。

转载—《我们热爱和平》:一张令无数英雄洒血无憾的照片
  欧洲或美国的士兵们在战壕里
  
经常拿出来看的照片无非是两种:家人、恋人的;当红明星的。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看的照片,除了前者以外,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那就是这张《我们热爱和平》。战士们不仅喜欢这张照片,甚至可以为这两个孩子去献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热爱和平》是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的印刷品在中国大地流传,也传到了朝鲜。战壕里、指挥部的地图旁边、野战医院里……志愿军战士们几乎人手一张,都是那种小型的印刷品。各种渠道送给志愿军们的慰问包里,大都会附上这张小画片。看到那可爱的孩子形象,战士们激动地宣誓说:不惜牺牲生命,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保卫孩子们!为了这些孩子,我们死了都值!
  一张照片,竟然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吗?
  作者是谁?照片是怎么拍的?
  这幅照片是当时的《人民日报》编辑阙文摄制的,后来阙文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导演。这幅照片的影响之大,不仅作者没想到,很多人也都没想到。除了招贴画在大街上和屋子里挂,还出现在信封、笔记本、明信片、搪瓷杯、茶叶盒、手帕和各种各样的慰问品上。现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里还有抗美援朝的专门展览厅,一进门就会看见这幅有几米大的照片。其不仅主题鲜明,情感朴素,以今天的眼光看,它也具备了招贴画的一切元素。看到它,就会想起了那个年代,就会引起我们很多的往事回忆。照片产生的年代时期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刚从战争中走出来,和平与建设是国家的主题。

/ i7 a# Q8 N% b4 {* `+ l5 X1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14:06: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3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看照片的作者阙文的回忆:

    那是1952年的儿童节前夕,当时我负责《人民日报》里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个图片栏目。根据周恩来总理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的精神,我们的总编辑邓拓找到我说: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当前的形势是要求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争取保卫和平,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制止战争,才能保卫我们的下一代。
  这个主题很抽象,不太好表现,又不允许搞客里空(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善于捕风捉影的记者形象,后来泛指新闻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我一夜没睡好,后来就想到了毕加索的和平鸽,又值儿童节,我就决定用儿童和鸽子来表现。
  我和北京海幼儿园联系,了解到他们那里养了一批鸽子,儿童们还经常到北海公园放鸽子,我就在531到了这里,同时来的还有其他一些摄影记者,有青年报的,健康报的,体育报的。我一吆喝,大家就都去了。幼儿园的园长于陆琳带了一大帮孩子到了公园,每个人还抱了一只鸽子,真是欢天喜地!
  最初我拍了几张觉得非常一般,因为只是在人物和鸽子的形式上、构图上作了些安排,看不出儿童内心对鸽子的热爱,缺少内在的联系。于是,我看看男孩又看看女孩,摸了一下他们的鸽子问:你们两个的鸽子谁的好呀?男孩高兴而俏皮地说:我的好!他看了一眼自己的鸽子,又看了一眼女孩的鸽子,然后紧紧地搂住鸽子,侧着脑袋,表现出一副非常得意的神情。他的这种行动使女孩产生了强烈的反应,并立刻转过脸来瞧着男孩赶紧说:我这个也好!在这一瞬间里,两个人物的情绪都达到了饱和点,我就拍下了这幅照片。
  第二天正好是儿童节,这张照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那时《人民日报》的报头在中间,照片就在左侧的报眼这个位置上,按现在的话讲那叫黄金地段,发表后反响果然很大。当年的10月份,这幅照片就被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安靖和邹雅制作成了大幅的招贴画,照片原来背景上有些树枝,经过剪裁和修整,加了点桃花,又上了色,上面用儿童体书写了我们热爱和平”6个字。第一版就印了500万!应该说,照片的影响力是在印成招贴画之后才成倍地扩展的。
  阙文后来从《人民日报》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时年33岁,从此他与电影结了缘。他先后导演了电影《寒夜》、《元帅之死》等。由于他长期奉行低调生活,人们很少知道他就是这幅照片的作者。发行量这么大的一张名作,稿酬之类的事却与他无关。他自己也曾经说过:是战争成就了这张照片,即使有稿费,我也会捐给抗美援朝的。

发表于 2007-6-13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阙文的同事、《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王东先生就这张照片回忆道:
  ……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又把这张照片印成小卡片,由慰问团分发到每一位志愿军手里,不仅前线战士手里有,后来还传到了战俘营里。东欧的一些画报上也用它做了封面。《我们热爱和平》这张照片与另一张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红卫兵招手的照片(吕相友摄影)成为《人民日报》历史上两幅最有影响的照片。
  曾经在《人民日报》摄影部工作、后来任《中国摄影》主编的袁毅平先生讲的一些细节也很有意思:
  我和阙文(笔名大成)是同事,我们同属《人民日报》文艺部。他非常聪明,爱好文艺。绘画、表演、写文章,尤其是电影理论、戏剧理论他都很好。当时狄源沧、戴戈之、吴颂廉和阙文,号称摄影理论界的四大金刚
  阙文很聪明,摄影和暗房技术都挺好,那时候也没有电脑,全凭自己的悟性和功夫。有时候他会把照片拼接上,拼得十分独特:他把照片撕开,撕的时候只撕药膜,薄薄的一层,然后再粘上。由于撕的是药膜,粘起来很容易,而且几乎看不出来痕迹!
  阙文那一次拍了整整一卷,只有这一张男孩女孩的表情最好。原底是黑白片,后来制成招贴画时上了色。
  对自己为什么后来去搞电影,阙文回忆说:
  我就想去做电影。正好那年有苏联专家伊万诺夫来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看了我这张照片后,就鼓励我报考电影学院。我就这样进了电影圈。
  阙文后来就没怎么再拍照片,就是拍了也很少发表,他全身心地投入了电影。但是这张照片已经无可动摇地成为了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照片上这两个幸运的孩子也出名了。男孩叫马越,那年不到6岁,女孩叫孟运,那年4岁。照片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很长时间里他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个女孩

    我找到了孟运。如今她是一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工程师。还是那个胖乎乎的样子,性格开朗,非常健谈。家里养着数以百计的金鱼外加两只大猫。不知那猫看着那么多鱼有什么想法。面对无数的来访者,孟运没有感到厌烦,仍然是热情地翻出老资料,讲述那些幸福的经过。
  我4岁时,阙文叔叔给我们拍了那张照片,从此我们就出了名。不断地有叔叔阿姨们来抱我,说这就是那个抱鸽子的小女孩。我那时太小,也没法理解一张照片所起的作用。

% q( H7 I1 I& ^2 Z/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13:05: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3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初中时,我妈妈给了我一张剪报,是19546月在《新观察》上登的文章《一张招贴画》,作者是萧琦。那上面讲这张画在朝鲜战场上如何鼓舞战士们去浴血奋战的事。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次都觉得胸中有热血冲击着我,热泪总是夺眶而出。那上面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我走进最前沿的七班坑道里时,战士们正在团团围着看一封祖国小朋友的来信,他们都被那信里的天真情感打动了。年纪稍大些的杨景春正念得起劲时,忽然从信封里掉出一张纸片,哈,原来是张照片,两个抱着和平鸽的孩子歪着头在笑。来信的孩子在背面写着:在你们保卫下的祖国儿童真幸福啊,叔叔!战士们对照片爱不释手,大家纷纷议论着:祖国的孩子真像鲜花一样,长得多好!这俩孩子是哪里的呢?叫什么名字?杨景春听着,眼里闪出了泪花。因为杨景春的两个儿子一个给伪保长摔死了,一个让美国人给炸死了。他英勇地作战,立了两次三等功。他和朝鲜孩子都搞得很熟,敌机轰炸时他就奋不顾身地去救孩子。
  一天,七班的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杨景春和战友们粉碎了多次敌人的进攻,情况很紧急。这时战士谭林富掏出了这张照片,班长看到了,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来宣誓,为了对得起这些可爱的孩子……四五个敌人朝战士谭林富冲来,当谭林富刺死最后一个敌人时,他自己也不行了,他从怀里掏出那张照片递给杨景春说:我不行了,给你,别忘了保卫孩子们!杨景春二话没说,把照片往兜里一放就冲上去了,一口气打死、刺死了十几个鬼子,在敌人群中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他也奄奄一息了。他抓住我的手费劲地说出了最后的话:可惜不知道那两个孩子在哪儿,要不把我那没地方寄的立功喜报寄给他们有多好……

发表于 2007-6-13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轻轻地掏出那张照片,我贪婪地看着这两个孩子,他们把和平鸽抱得多紧,笑得多幸福!你们知道吗,孩子,杨叔叔和谭叔叔为了你们,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士们把这张画当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让这两个孩子陪伴着自己执行艰巨的任务。人们把它贴到坑道里,战壕里,甚至坦克和大炮上……朝鲜停战后,这幅招贴画又大量出现在工地上,鼓舞着战士们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作者萧琦当时19岁,是志愿军战地记者。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到总政编写《志愿军英雄传》中的《罗盛教的故事》。后来萧琦成了右派,再后来在潇湘电影制片厂工作。1999年,这些人包括拍摄者、主人公、萧琦等人一块在北京聚会了一把,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相对于许多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孟运后来的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
  拍完照片的第二年我就随父亲去了长春,1953年我父亲参与一汽的筹建工作。我上小学也是在长春。后来我爸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总工程师。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那个画上的女孩,大家对我挺好,我一直生活在幸福中。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跟妈妈到青岛去,那里的海军叔叔们认出了我,说这不是那个抱着鸽子的女孩吗?将来你当解放军吧,热爱和平的姑娘要为和平作贡献哪。这句话被我记住了,初中毕业后我就报考了海军学校。但那时的政治学习、到农村劳动、搞四清运动等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结果只呆了一年,我妈就把我转到了张家口的另一个军校去学习了。不久文革开始,我们家又被批斗。江青点名批我妈妈,因为我妈是从延安来的,我也就上不成学了。最后给我的结论是受二月逆流黑思潮影响,犯了严重政治错误
  1975年,我进了工厂当钳工。后来清华大学开门办学,到我们厂招生,就把我给招上了,算是倒数第二代的工农兵大学生。这样我就在清华学了无线电技术,毕业后又回到了这个厂子。1982年我到了中国科协工作,后来又学习了英语,1987年去了美国。由于文革误了我们那么长时间,我就发奋地学习、工作。
  到了美国,有一次我的车子坏了,来了几个中国人帮我修,但是还没弄好。这时来了几个美国人,他们很热情地帮我弄轮胎,一边还问我,你是朝鲜人吧?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就说:我去过朝鲜打仗,你看我这胳膊上还有刺青呢!我差点就留在朝鲜了,因为那里有我喜欢的姑娘!他们不知道我就是那个画上的女孩,据说在交换战俘时,美国兵很喜欢志愿军给他们的那张画片。我没敢深问,不知道他们得知我就是那个画上的女孩的话,该是什么心情。1998年,我回到了北京。
  孟运是幸运的。拍照片那会儿,她长得胖乎乎的,黄黄的头发,非常可爱。本来幼儿园女孩子们的发型都是统一的、剪得很短的娃娃头,只有孟运是梳小辫儿的因为她是幼儿园园长于陆琳的女儿,有这么一点特权
  从美国回来后,孟运还翻译了一本18万字的小说《遭遇死亡》,已经出版。目前她是北京华联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同时还兼任着北京职业商贸学院的秘书长。她的母亲于陆琳从北海幼儿园园长的岗位上离休之后创办了中华社会大学并任校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职业商贸学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孟运的父亲孟少农是中国著名的汽车专家,曾任一汽总工程师、二汽的总工程师和副厂长,是中国汽车界的第一个学部委员(院士)。他还促成和创办了吉林工业大学、陕汽职工大学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中国的汽车工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发表于 2007-6-13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男孩
  

那个男孩叫马越,如今在贵州。照片上,马越比孟运个子要高,年龄也大两岁,模样也招人喜欢,是个小帅哥
  我那年快6岁了,那天一大帮孩子每人抱了一只鸽子,我特调皮,老师怕我不听话,就给了我一个红蓝铅笔头,我就特兴奋,光顾玩这个铅笔头了,鸽子也跑了!后来到真拍的时候,我就没法了。可是阙文叔叔觉得我好玩,就跟另一个孩子说,能不能把鸽子借给我,我就这样又有了鸽子。现在从照片上还能看见我的左上兜儿里还露着铅笔头呢。

 

招贴画出来后,马越的名气也很大,收到了上千封信,还有许多人去看他。北海幼儿园也名气大增,参观的国内外宾客络绎不绝。马越经常被拉出去参加各种活动,坐上小汽车,俨然是个小超级明星。
  我那时收信都是论麻袋的,回信都是老师给代写,我签个名。后来我太调皮捣蛋了,父母就在假期人家都玩的时候送我去挖煤!认为我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要改造我。
  1953年他上了小学,同学们都知道他就是明星,对他有很大的好奇心,但马越却听得太多了,变得随意,没有礼貌,不守纪律,打人骂人。渐渐地,同学们也就疏远他了,少先队也没入成。小马越感到了孤独,自卑。三年级时他转到了东四区第二中心小学,在这里,马越转变成了一个好孩子。马越入了少先队,为此《人民日报》还发了消息《马越入了队》,可见那时对他有多么关注。但是事情还没完。
  1956年,马越的父母给共青团北京市委写信说:我们的孩子马越10岁了,他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极为调皮、傲慢不驯的孩子了,学校里都不愿意要他,我们真是没有办法。……请你们救救这个孩子吧!团市委很重视,派《北京青年报》记者于文涛去了解。于文涛写了一篇《马越成长中的风波》刊登在该报上,随后《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又转载了,不久作家冰心写了一篇《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所有这些都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和大规模的讨论。
  马越确实变好了。他高中毕业时已经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中学生优良奖章。
  当时北京市招生分数最高的清华附中只招160个学生,其中一半是保送生。马越说:这剩下的80个位子我也要占一个!果然如愿以偿。凭着马越的条件,考北京的名牌大学是不成问题的。但马越觉得自己在北京太出名了,应该到一个人们能够忘掉他的地方去。于是他就报考了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学习直升机设计与制造。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一个国防基地当技术员。后来在贵阳市警察学校当老师,后任副校长。工作出色,家庭美满。

[em07]
发表于 2007-6-13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孟运和现在的孟运。我不能确定老者是否为她的母亲,请知情者说明。

发表于 2007-6-13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记者拍了一卷胶片,这是其中的几张。成功率相当可以。

% Y, A6 y* x, V! Z1 [: U4 J5 \8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19:09: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3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话题又回到50年代,不知大家是否感兴趣?

[em07][em07][em07][em07]

[em06][em06][em06]

[em01][em01]

[em05]
发表于 2007-6-13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6-13 14:21:59的发言:

话题又回到50年代,不知大家是否感兴趣?

[em07][em07][em07][em07]

[em06][em06][em06]

[em01][em01]

[em05]

非常感谢!建议听松大哥给马达颁奖。[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7-6-13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比较一下原作与制成后的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运的父亲孟少农是中国著名的汽车专家,曾任一汽总工程师、二汽的总工程师和副厂长,是中国汽车界的第一个学部委员(院士)。他还促成和创办了吉林工业大学、陕汽职工大学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中国的汽车工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知道孟少农,但是不知道是孟运的父亲。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马达的信息让我们大开眼界,好多事情不是不知道就是完全遗忘了,

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教科书,长见识。也只有几十年后,才能真正看清楚那一段历史,这也就是我们缅怀母校,回顾历史的原因。

发表于 2007-6-13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刹听松:

     我在转载中特地将孟少农这段加黑,加重,为的是引起你的注意,因为你是汽车局的子弟。

     我1986年曾经到湖北的二汽开会,期间,介绍汽车行业的管理专家,有人说“中国人开汽车的可以不知道孟少农,造汽车的不能不知道孟少农。”-----由此可知,孟在中国汽车制造界的地位。

[em07][em07]
发表于 2007-6-13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6-12 12:23:36的发言:

我喜欢这幅年画风格的,年代比较早,献花的还叫少年儿童队员。

[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2][em22][em22][em22]

[em23][em23][em23][em23][em22][em22][em22][em22][em22][em22][em22][em22]

[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2][em22][em22][em22]

[em23][em23][em23][em23][em22][em22][em22][em22][em22][em22][em22][em22]

! u, K1 {9 ] f! y2 ~# {;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8:48: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少先队员真有其人吗?
发表于 2007-6-13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真有其人!与俺在一个总公司系统的严天南同志就是当年到天安门城楼向毛主席献花的男少年先锋队员,还有一个女队员,当时流行的是一幅黑白照片,严总现已退休了。
发表于 2007-6-13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令人兴奋,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看到儿时的广告画,真是引发了俺的思绪和对往事的追忆。

马达兄作了俺梦寐以求的大好事,谢谢!如能再找一些带有那个年代特色的老照片或是老宣传画,对下

一代的影响会更大。

发表于 2007-6-14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来的时间不长,但很快发现这个特别长、又与众不同帖子很有意思,反映了北京的两种文化现象。
  Z' R+ q7 l7 x( [/ E0 ?9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16:50: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4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了新人,听松大哥也不欢迎一下?是不是不在?我替你欢迎吧![em07]
发表于 2007-6-14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四九年后,北京的民间文化有着两大主流。+ @% s% K5 m' f6 l

    
一是被称为老北京”的平民文化,其父母或祖辈世居北京,他们散落在北京的胡同和大杂院中,一口字正腔园的京片子,讲究着从大清帝国遗留下来的老礼数,延续着他们走街串巷的平民生涯
$ E7 Q0 A. f- w1 v% R6 \

    
还有就是“红色贵族文化。主要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他们虽然操着外地口音,但他们的子女很自然就生长在北京这块土地上,不少的人能讲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由于这些人有一定的特权,有各自的生活圈与领地(大院名目繁多,不一一列举),与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产生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子女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优越 这种社会状况下形成的文化有别于没落的满清贵族文化,故有人加上颜色标记,称红色贵族文化。

红色贵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院文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优越 一些电影、小说对此已有描写。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分析的有道理,绝对经典。

我也分析这个帖子怎么这么长,灌水毕竟应该很快枯竭的。我们的同学来自北京的国务院各部委机关大院,军队大院,又和机院的院校子弟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即有老北京传统而又有新文化意识的一代人。这种“大院文化”也只有北京才有。

我们从小是寄宿制,同学们朝夕相处,这种教育体制一直延续到文革后停止了,这是特殊年代形成的,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同时,这种特殊的校园文化也培养了吃苦耐劳,个人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正是我们的后代所欠缺的品质。

& b8 ^! h. I r( v-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0:18: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学校还有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分贫富,不分父母地位高低,主张平等竞争和不搞特殊化。规定学生一律坐班车,不准开小车进院,同学之间都不很清楚对方父母做什么,从来没有因为谁的父母是高官,老师就高看一眼。我的回忆很清楚说明了这一点。个人奋斗是学校教育我们的主题曲。应该说不等同于所谓“红色贵族文化”的优越感。
9 V# T6 E% c: Y! M&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2:00:33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37℃在2007-6-14 17:33:20的发言:

    一九四九年后,北京的民间文化有着两大主流。
     

    
一是被称为老北京”的平民文化,其父母或祖辈世居北京,他们散落在北京的胡同和大杂院中,一口字正腔园的京片子,讲究着从大清帝国遗留下来的老礼数,延续着他们走街串巷的平民生涯

     

    
还有就是“红色贵族文化。主要是大军进京后到1953年一五计划直至1958年大跃进形成的,大批老干部、知识份子进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他们虽然操着外地口音,但他们的子女很自然就生长在北京这块土地上,不少的人能讲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由于这些人有一定的特权,有各自的生活圈与领地(大院名目繁多,不一一列举),与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产生明显的不同;他们的子女形成了自己的圈子”,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的优越 这种社会状况下形成的文化有别于没落的满清贵族文化,故有人加上颜色标记,称红色贵族文化。

红色贵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院文化”,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优越 一些电影、小说对此已有描写。

?????[em18][em18][em18][em18]

发表于 2007-6-15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6-14 18:32:29的发言:

楼上分析的有道理,绝对经典。

我也分析这个帖子怎么这么长,灌水毕竟应该很快枯竭的。我们的同学来自北京的国务院各部委机关大院,军队大院,又和机院的院校子弟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即有老北京传统而又有新文化意识的一代人。这种“大院文化”也只有北京才有。

我们从小是寄宿制,同学们朝夕相处,这种教育体制一直延续到文革后停止了,这是特殊年代形成的,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同时,这种特殊的校园文化也培养了吃苦耐劳,个人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正是我们的后代所欠缺的品质。


[em09][em12]将所谓大院文化等同于贵族文化,谈不上有道理。
发表于 2007-6-15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贵族”界定北京的某些文化现象,值得斟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4 02:23 , Processed in 1.191211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