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5-14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字辈在2009-5-14 14:55:00的发言:
谢谢学姐帮忙!!谢谢yanzhaoyugon学长。
' |+ @+ w/ R5 Z/ J! U

不用客气!咱们都是徐老师的学生。

% f* o. Z6 `$ O0 o& A1 ^& r4 i

祝你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建立机院附小数字(电子)图片档案库的提议”的几点想法

) f# K3 Z3 \/ }! v/ _/ [& b A

1.首先对已上传的老照片逐一进行登记整理,需要敦促照片持有人对老照片进行扫描、编辑(照片成相的年代、原因、人物、场景的说明,其中的故事、持有者等等,需要一个大致统一的格式以免遗漏内容)处理后,发邮件给专人统一编辑分批发到搜狐相册中供大家下载。

$ B0 V5 k8 z) E/ ?* e( S

2.发动大家继续挖掘老照片。可能还有许多散落在个人手中的老照片没有收集到,比如“4.11”聚会时第一届老学长王振刚说张薇老师家保存有许多老照片,他本人当时就带来一张老照片,当时由于忙于会务,没来得及收集,另外若水老弟说他曾在校长办公室见到历届毕业照。我们的老师们可能也保存有照片,这都需要组织者主动去收集,甚至可能需要带上扫描仪、笔记本电脑登门采集信息等等。

" h6 B4 l1 b8 u) A! ^

3.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需要成立一个小组来完成。我建议由发起人心一负责组织完成,提议雨中漫步、雨蒙蒙参加,因为帖中大量老照片是由这两位热心、认真负责的学友提供,其他人员由心一敲定,希望大家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3 n* c& B% |0 O3 }

几点意见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09-5-14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 W; X& j- j8 _5 B9 R+ f, ?

查看照片的时候,注意到有一种情况很有价值,也最有意思:今昔对比。费了一番力气,找到4组,可能还有。这种对照,最好是当事人提供,旁人很难得到这种资料。

1 y0 z8 Y" s( q }

 

1 x4 b0 x( U1 s7 I4 \/ G3 K

今天发一组,大家都认识。

- X# h2 Z' N! t* l$ j0 b

 

: z: ], `$ l0 x



发表于 2009-5-14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4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anzhaoyugon在2009-5-14 6:13:00的发言:
2 f% S1 G4 a, f% T0 y" r5 Q

老叟兄:您好!

/ b0 |. I w2 S% R0 Z5 u( R4 r

     谢谢老兄指正!俺这就将他改正。

! p! n* E' r. {! `3 ?4 R+ P

 

0 b5 E. @. l9 I

朱河迪好象是郑瑶老师的儿子,是附小的.

发表于 2009-5-14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字辈:徐老师电话在论坛上“我的收件箱”里。
发表于 2009-5-14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雨中漫步

谢谢学姐帮忙!!谢谢yanzhaoyugon学长。
发表于 2009-5-14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4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用相机录的aiv格式的录像,我按照老倌的指点上传到优酷,只是要注册个用户名,其余的操作很简单的。怎么上传到这里有教程,大家可以试试上传自己的视频。
发表于 2009-5-14 1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字辈在2009-5-14 9:21:00的发言:
) C& b" f( j1 Q0 V' f0 b4 `! g5 t% r ' M2 b7 U3 ^5 d/ S- B. ~7 O8 E; ~5 I 上个月和继辉聊小学的事,我记得我跟一个女同学同桌,她大个爱跳皮筋学习特好。我那时特捣蛋,但是不敢招惹她,她个子大不怒自威,不象有些人真打。别的就记不起来了。欢迎有时间来西安聚会,这有你很多同学! / v7 m% k& g+ @+ O$ ?8 F1 O6 l3 v) f8 c4 l8 s : G. g; I& p" r# l8 v+ m 1 n* Q6 x O/ A+ y/ D1 w

记忆难得的相吻合,40多年前的事能记住这些细节很了不起了。很想到西安去看看,75年和85年各去过一次,转眼又是20多年了。变化一定很大吧?来日方长, 将来一定会有机会的。 在这先诚谢你的邀请了。
发表于 2009-5-14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5-14 8:32:00的发言:
胡涂兄:小字辈在打听徐老师的电话,能否告知?
/ Z. M2 p c, F' Z

漫步学妹:

5 A' G% m5 |. X! C8 s. U

     注意你的邮箱。

发表于 2009-5-14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陕西汉中的学友们发两张老照片,请校友们鉴别是在哪里?

) L+ a/ x5 u* M$ w$ [! B- a

 



发表于 2009-5-1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照片都说明是那里了,还用鉴别吗?呵呵!怎么照片上的人好像认识似的?
发表于 2009-5-14 0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09-5-13 9:45:00的发言:
/ K& P5 |% w' _% E/ ?: @; Z

yanzhaoyugon:你好.六五级二班相册中注朱和迪的名子的人不是附小的.是我中学同学叫周继领.

, _( `+ D' N0 E4 ~) {

老叟兄:您好!

3 g8 z5 R- Q g) n) P* L' ^

     谢谢老兄指正!俺这就将他改正。

* f, y4 B: j) ?# o* I

 

发表于 2009-5-14 0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bed src="http://player.ku6.com/refer/7mpWM4xozcE-BAG6/v.swf" quality="high" width="414" height="305"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发表于 2009-5-14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4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5-11 15:26:00的发言:
" p( T& l) O* }

 

- Y( N2 L) T* X6 l$ t p

建立机院附小数字(电子)图片档案库的提议

6 K& D1 P% J! a, v2 u- E2 L: J/ j

 

' u( A( z! L D2 e) C

有句古语: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改造一下也成立:图而无文,行之不远。

! G6 e2 n6 h6 V! C; K n' |1 n: @

 

7 i" `# `; X* R. q) J. ]) x3 c. W

这几天,查看了帖子中大量图片(照片),全部有三千多张。其中特别有价值的历史图片不计重复可能有三四百张,如果继续挖掘,还有多少?

0 g1 Y0 M, ?! d9 b X

 

6 F P- W$ ~6 O9 k, D, A- v

注意到一些问题:

8 T9 P& k6 A1 }, D7 ?

1. 质量参差不齐,有原图质量、数字化(扫描或翻拍)、图片大小、压缩比例等
2. 重复
3. 缺少文字说明
4. 一盘散沙,杂乱无序,金入土中

# i' S R ?* s! J& A


设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字(电子)图片档案库,首先是历史图片。大致可能有这些问题:

4 _' D+ e W6 z! o4 {+ x+ B

 

! Y$ N3 C) Q- o

一、提供者
1. 表彰提供者,保护提供者的权益,鼓励大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图片
2. 建立评级方案,对重要图片重点表彰

. Q7 {3 ]' E% ^

 

* q" Y2 O6 O7 L4 ?+ h% a3 a

二、数字化(电子化)
3. 干净采集,直接传送,避免加上无关图标
4. 对于数字化质量有问题的,重新制作
5. 对提供者提供技术帮助

2 K% o# ?1 _ R% T% c

 

' X5 ?% U& T. [

三、标注
6. 每张图按统一标准唯一编号
7. 每张图建立对应文字说明,有提供者、图片内容的时间、地点及内容说明,供查找用

3 z; \; j& f _+ T2 }5 B/ T7 q

 

# f! y5 u) B8 H- w. _

四、分类
8. 分门别类,可以是人像、校园及周边环境、附小文物照片、今昔对照等

" t+ y4 h' c( A. c! P3 s$ ~4 J+ F& P

 

" h3 U1 \: t0 @+ X3 \+ u2 R

五、管理
9. 专人管理,妥善保存,多处备份

& M$ V3 s' t- w- p3 D9 ]" u

 

4 J, }4 Y# b7 v2 G

六、使用告知
10. 在其他场合使用时通知提供者

/ o" c! Y& O$ O0 e( s7 r. U: O1 L p

 

& {( \- T1 f+ x6 P& J9 K3 t* _' Y

七、征集
11. 继续号召校友提供
12. 定向寻找藏宝人

, ?6 L9 u( [: D y4 G2 v) t! m$ Q/ h

 

! I) n) S; H; v, E


以上是建立档案库,后续还有使用发布,也会有许多事情。

4 T ?. A- ^2 R' r, K6 J' v

 

" V/ e( D, k+ w- I4 x( U0 j

提议者 心一 2009.5.11

- X) z8 C6 n' |" Y0 G


==================

5 s* ^" w9 B1 f# K; C! ]9 J, E

 

9 Y" E/ ^' F2 O% D( |

再次为昨天用词不当表示忏悔,看在我的真心文字,别计较啊。

1 ^9 b$ m& h# A3 _7 ]3 M6 s

 

, u% T( N1 H- x t2 O( ], A$ @2 m

建议非常好!支持!

# }& @/ z6 l& J4 k

发表于 2009-5-14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5-13 23:56:00的发言:
. L$ y) b# ^9 u " H# B7 l9 {2 m5 L! q + w) M" v4 `9 J9 e+ ?

 

0 J/ u" W' o6 t" x8 B4 I

 这种问题多年前中文系统不成熟的时期可能发生,很可能你现在用的是美国的邮件系统。建议,

j" M$ }8 i6 \% ^6 I# Z, ^ q% e, I

1. 注册一个中文系统的邮箱,比方163.com的。

- }- Q0 a5 x- {# L# |/ d, N

2. 测试一下,用中文给自己发个邮件,看看收到的是否正常。

9 E; D- m- `2 E" o) y9 Z

3. 写信尽量在本机打底稿,一旦邮件系统出问题,不用重写。

: W2 l( _, s& h, R6 a. c& I

4. 假如和对方邮件系统传输时出现问题,还可以两人共用一个邮箱的办法,即注册一个两人共用的邮箱,密码双方都知道,自己发给自己。就像同住一个宿舍,留便条。

% t" ?' y6 z+ V$ e

 

, i8 w) ?# L4 [# K % B1 ?3 c, L9 s* ^1 j+ x6 Z R

感谢心一学长的指点。也有可能是霏霏的 "View text Code" 没设好?我发给其他朋友的中文邮件都没有问题。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电话沟通吧。 再次感谢费心指点。
发表于 2009-5-14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anzhaoyugon在2009-5-14 7:06:00的发言:
- R2 u; e7 m/ f; X! J0 r7 N8 A 建议非常好!支持! 9 P+ B& X4 j: {$ @' l+ W0 i ; C9 O3 {; w g+ s; P

! t5 F- k% U0 Z3 @$ t' P0 F8 w0 \* }+ H. A 2 P5 t( d( ~ D% z6 e2 D

这建议本身就已下了很多工夫做调查研究,实在是有心和用了一番心思。赞!
发表于 2009-5-14 0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anzhaoyugon在2009-5-14 7:06:00的发言:
% a: T$ A+ d; M0 d 建议非常好!支持!7 U' L* \; \ O! m" J5 H 1 X6 y. }* b0 x# I8 {

1 G6 I& \8 x! B/ O2 h6 _! a1 s+ R$ r+ W. O) M) x A! }, [ 8 d c7 z2 T* o8 E

这建议本身就已下了很多工夫做调查研究,实在是有心和用了一番心思。赞!
发表于 2009-5-14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65届2班的同学:

2 h' g4 V5 }* z/ a6 i' `

    俺将咱们班已收集到的少年照片整理了一下,可在“机院附小-搜狐博客”中的“动感相册”中查看。

5 v4 e- g/ n w3 b0 @! @: @

    望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

& k3 [3 I* S' `& c k, _7 N

    多谢!

发表于 2009-5-14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丁锡珉在2009-5-13 22:54:00的发言:
) }: M% ^* \( H+ S ~

我心中的胡老师

* i* \. e, C4 E) L# ]% f* x7 U7 U$ C


      机院附小成立于1955年的2月,58年以前,为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后改为机院附小,简称:“机院附小”。仅仅14年的历史,师生建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友情。
      66年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把正常的教学秩序打乱了:停课啦。老师们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学生不知去向。69年这所学校被迫解散,老师部分去汉中,其余被分配到四面八方。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直到退休。......

向胡老师致敬,道一声您辛苦啦!
发表于 2009-5-14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兄:小字辈在打听徐老师的电话,能否告知?
发表于 2009-5-1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黄金海岸

上个月和继辉聊小学的事,我记得我跟一个女同学同桌,她大个爱跳皮筋学习特好。我那时特捣蛋,但是不敢招惹她,她个子大不怒自威,不象有些人真打。别的就记不起来了。欢迎有时间来西安聚会,这有你很多同学!
发表于 2009-5-14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3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JIMLEE

老弟不闹了,咱们说正事,谁有徐文英老师的电话地址,我们可能是徐老师在机械学院附小带的最后一个年级吧,69年12月9日 我们离开北京。82年我去北京找过徐老师,可是没见到!这次在论坛上看到了徐老师的照片,非常高兴!!40年!
发表于 2009-5-1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你们哥俩了!

牛子:你好!刚刚在照片中看见你们哥俩了(经曲敏祥指点)。说真的要是在大街上我是认不出你们的了,毕竟我们有三十五年没有见面了(1974年).......wang xi
发表于 2009-5-13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字辈在2009-5-13 14:29:00的发言:
就是那傻小子!
" M3 ^$ ^& ]! n) P( C

 原来是你呀,搞什么搞,晕菜,看到电话才知道是您老哈哈!!

8 E/ t6 m% ^6 x4 y2 O

你说的这傻小子是谁呀,大哥是不是搞错喽!!

发表于 2009-5-13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金海岸在2009-5-13 12:08:00的发言:
7 q( g) T" @5 Z6 Q6 w) J# v

6221 楼第二张照片中左一那位俊男是吧?
3 q% K. T. m: H

您老是不是认错人喽黄金海岸老姐哈哈,小字辈说的是傻小子哈哈!!你说的那张相片,我找了半天,里面没有一个是傻小子,全是帅哥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22:27 , Processed in 1.21922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