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8 9:23:00的发言:: i, i; _7 U' N- G
$ R. v: i, ]$ u. e" d$ b! s 今番为我等愚鲁行经忏悔一刻,忽然想起自己早年写过的一篇评论,不禁脸热。我怎么也犯了那忌“无知者无畏”?!附下此文,自嘲尔。但愿,尔等先知耻而后勇。
+ {8 \+ k; S7 i- j
! A) ?" V0 x) p% C 无 知 者 无 畏
8 v6 |$ n4 @% ?5 `; h
7 F, |( J4 z5 D; x' A; i 有感于《风流才子纪晓岚》
/ G: u. K2 y6 ?$ {# G ) _5 E6 @0 Q! L% ~- @" N/ N
笔者不常看电视,那日攥着遥控器一通乱码,突然眼前露出一熟悉的面孔:柿饼脸、眯缝眼,头顶瓜皮帽,身裹素色长衫……这不是那“太监,三德子”吗?他身临闹市,正与一人高马大的爷们斗“对子”……这“三德子”如今唱得是哪儿一出?没成想那大汉出了一幅号称“天下绝对”,要“三德子”应对,他竟对得天衣无缝……
g. l' ^1 ~/ I0 R8 h
: [) ]/ k# H! M" \ 笔者还正琢磨那对子,忽然见大汉抱拳向这厮道:“不亏为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哦?这“太监”什么时候成了翰林学士?笔者还以为这是导演卖一个关子,真正纪公尚未露面。那“三德子”不过是纪晓岚的一个小厮。那知道这癫闹嚣扬的人物恰是本戏的主角纪晓岚。
- O, N& u0 A; @4 V# R, H! [! w / u5 {3 I) P' n5 t/ y
笔者心思这纪晓岚的扮演者赵亮在本戏中一改丑角儿的戏路,改磕文角儿戏,演活这位博学、幽默、儒雅、机敏、风趣的纪大才子,此人行吗?笔者将信将疑,结果越往下看,越令人败兴。这那里是风流睿智、24岁的第一举人?31岁进士入翰林的纪晓岚? " l5 w& J1 @* B2 x" O1 A d+ S
& M! m L0 s2 V 赵亮肤浅的表演表,一成不变的戏路子,活脱一个市井小厮,一个满脸俗相时时出乖露怯的“小太监”。这那里是满腹经纶、傲骨内蕴、藐睨世俗的当朝第一大学士纪晓岚?尤其那22集:皇后差兵突袭红莲庵,搅了“纪晓岚”的大婚,户外血光四溅,“纪晓岚”从香案上拔起一支红烛欲与贼兵拼命。 9 j* P; d9 I# S# N0 n* I! _
他媳妇一把薅住他:“你拿这个干什么去?”
* q7 B% G! m. Q “纪晓岚”吼道:“我拿这个捅他们的屁眼儿!”
8 B# v, B7 R% E% c 这么糙的话岂会出自纪公儒齿?未免太离谱了吧? ) Z0 h0 j _+ |" [" x
+ i8 E5 Z4 S5 q0 I
在笔者眼前分明是一个老天桥的小地痞吗。赵亮一向以演“小人物”见长,已经成固定模式,那腔那调,举手头足皆如斯。某个中学生说的好:“赵亮太平民化了。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就算他貌不惊人,也应该有几分儒雅的书卷气。”赵亮所扮纪晓岚,却见不到《四库全书》总编攥的饱学风范、《阅微草堂》大写家的诙谐幽默。 - e/ J- L4 C4 `
: a/ C5 i- T9 H: a* x% C
无疑演纪公者非一般演员所能扛,纪公历史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扮演者要具备厚实的文化底蕴、丰厚的生活积累、扎实的表演功底。然而,赵亮的演出证实了他远不具备这些素养,远不及张国立苦心经营纪公形象到位。赵亮还曾对观众有言:“据考证,纪晓岚外号纪大烟锅、纪大肚子、肥头大耳。据说长得比我还随便,在外型上,我更接近纪晓岚。” ! A( j- e& E1 ^4 c0 }2 k- `
- g6 j( a2 M& Z
笔者闻之啼笑不是,赵出此言实属是对表演艺术的无知。观众耳熟能详:我们的那些“大腕”在演绎历史著名人物时很少能够达到人物的神似,顶多是披着经过化装的一张与角色形似的皮。
. ]9 j; |! J5 q/ `' ~# E' X( x 4 b' P' C8 @! }8 F- o8 c6 p6 X
笔者以为选赵亮演纪晓岚是该戏的败笔。赵亮斗胆敢接纪晓岚的角色,是他没有自知之明、不自量力。然而导演和制片人在选择演员上的失察与无知,也惊得笔者瞠目结舌,直到该剧制片人邓建国对观众坦言:“我也是一个高中没毕业的普通观众……” $ m. Z* j1 \& i3 P( S9 z' C2 m# L
& h' V( K& N+ @( q9 b 笔者这才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文坛一勇王朔的名言:“无知者无畏”。 , |, ?/ x: b- f, z: D
! }! [' Q/ u1 f6 z
今回顾当年自己写的这篇小文,已无地自容。
/ x3 k( B& f% |# E* \( z8 y
9 C. [( N$ I8 e) _老兄:老兄言重了!至于如此自贬吗?我挺喜欢您的帖子和照片的!!
6 O4 I/ K8 O: N" E; v+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