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千秋雪3在2009-5-2 12:57:00的发言:" G+ C3 y5 j. {0 c
老三兄,经你的妙手娘子军果然旧貌换新颜。一日,去贺朋友乔迁,见她家一面墙上摆满了靓女的艺术照,我冒然相问:你家怎么不挂你自己的照片?她让我细看那些靓妹,我不由得惊呆了。哈哈,但愿从美容院出来,大家还能找到自己。再谢老三兄!
# V1 K u- V/ X {/ ]
& U- ]2 D7 L# C* F9 o2 q1 V" f想不到那么多人都是大型组歌《井冈山的道路》的粉丝和“包厢”的观众,俺们娘子军中的许多人当年也翻上了侧屋顶,不仅站在窗边场场不落地看了《井冈山的道路》,还在那儿看了《静静的顿河》等许多少儿不宜的内部批判片,可以说是“包厢”的常客。《井冈山的道路》俺们当时最爱看的是《毛委员回到故乡来一场》,因为郑尧老师的女儿朱敬礼在那一场跳集体舞,她的舞姿轻柔而妩媚,在众多舞者中一眼就能将她锁定,在那个青春萌动的年代,看她跳舞可说是一种享受。她飘逸的舞姿,伴着我心中的歌,4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是驱之不去。那里面的歌,现在娘子军聚一块仍能哼出个十之八九。在北大荒的日子里,我和几个北京知青常躺在场院的粮垛上,望着天上的明月和北斗,高唱“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呀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啊... ”,“紧紧拉着亲人的手,亲人的手,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 H' ?+ W0 Y' ]0 ~- _7 t+ a水小子,还记得吗?《井冈山的道路》有这么几段歌:
/ f5 ]% J- V5 e$ h& N1 怒火烧红湘江西
7 d# H+ @& n2 d6 D2 {2毛委员回到故乡来一场
& c' ?" Z$ d; E+ e8 w7 H3 红旗飘飘到浏阳 : f f& m2 m/ S/ O0 U
4 党支部建立在连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 t$ I# h7 U5 t( r" g8 x/ Z
5 赤胆忠心永不变
. P' ^1 |1 X8 i9 ?6 攻城不应当
, }6 e2 w) }7 T3 f8 |& Y) h7 井冈山,星星火
. V) C) e" x: M; i3 Z2 S- [8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9 A: j( f S6 G% i; @! k$ s* K
9 十六字诀是法宝
! p" ]- r/ e3 h; j9 \8 v% K7 y10 毛委员的游击战
: @1 }6 w( z. V5 M9 o11 以少胜多军威壮 6 I: S4 Z) V8 B! ?3 P8 f8 m" v- x7 q) g
12 八角楼的灯光 # `- j/ y7 \/ M+ s n1 A; M
13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 ^' D9 W$ \% w4 f, e. \# T) q
; s! k4 q: g" N5 w一个“八角楼的灯光”,开启了千秋雪学姐的记忆库,引出了这么多的歌曲和自己的故事,太好了。不过我一般唱歌从来记不住歌名,唱起来也属滥竽充数。记得家里曾有一本《井冈山道路》剧本,可惜搬迁弄丢了。
; J# r n' H: X, U' i除了《井冈山道路〉,机院还排演过《红灯记》,也在大礼堂上演过。我记得小学有哪位女老师出演过卖粥妇人,有谁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