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30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兄,做得不错,代表娘子军谢谢你。

发表于 2009-4-30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若水养鱼点滴

# E9 X0 S. j& F; d

 

/ K0 Q6 \+ E. j4 m+ Y& q& z: P2 _

他养热带鱼,文革停课时期最上心,天不冷的时候,窗台上永远放着一两个罐头瓶,晒水,据说自来水里有漂白粉,鱼受不了,用太阳晒过,水就熟了,对鱼有好处。一次,邻居一个孩子对他不满意了,抄起一个瓶子,把水倒掉,空瓶子放回窗台,善若水对此耿耿于怀,“这是我晒了三四天的水”。你别误会,善若水人非常好,以后我会说的。

- O" f, M6 ^" `3 F/ {8 Z/ ?

 

5 b( ]* W Q8 q& r- {+ E

% _0 }+ g. g( k/ e8 v

6 X) `; s$ @; W" P- |& d; s1 {

又有一次,一个同学来找他,说着说着这个同学问,
“厕所在哪儿?”
他正给鱼缸换水,腾不出手,却顺嘴先说出“就在那边,”
“奥”他同学转身向厕所而去。
此时善若水也抬起头,“咦,他怎么知道我想说在哪儿?”

5 X+ O! N+ N& ~3 M2 P" U' T


 

' o9 t- b- @9 t$ k6 b& f" D


那时的鱼,这么漂亮的不多。

发表于 2009-4-30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一:再次问好!

4 q. r- |) d7 [: h: H

 很确切地记得,在64年入学时,班长叫“班主席”。至于65年改了否,不得而知。66年就文革了,小学停课没招生。“滑楼梯”确实漏了题,学兄好心细,我在《滑楼梯》拙文中发现这一点,并力图修饰,改后未改前。一改就顾此失彼了,或因小失大了。因为它太名副其实了。谢谢!

发表于 2009-5-2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5-2 7:47:00的发言:
% a- \$ y: ~5 B7 [& U

没错,是《井冈山道路〉里的歌。此歌是“春伢子”在行军休息时唱的。我记得接下来的歌词为:

4 f7 U- M( V. H7 n9 s0 |0 q

 

6 t) C# J. ~ {, v1 t# i" I; m

·····城市设防严,敌人兵力强,现在我们力量弱,攻城不应当。

: }4 ?! G7 I0 V. n) l

                 农村,建立根据地,壮大,壮大咱武装。

2 l" Y3 z2 h% e4 L x

                    血海深仇定要报,要把天下受苦的穷人,都解放,都解放。

8 W- T/ k- ?1 r! Y7 O

 

8 K' a2 Z3 j K9 x2 z

老江:“春伢子,你知道那位大叔是谁啊?”

6 ^6 ? y6 }& d- |0 J* k

春伢子:“是谁啊?。。。”

+ p+ P* h! r4 u3 M7 h

老江: “他就是我们的。。。。。毛委员! "

5 u) _! L1 U/ q

春伢子:“啊。。。。”

0 L5 `$ _: x0 u6 n$ w9 d

 

. @0 j2 n1 X1 s3 O" g

我说,我说——

8 P. e9 w# C7 c2 N" V

姐们哥们,有好戏唱也不叫上俄,惹得俄喉咙痒痒的,俄也凑个热闹,续貂清唱“老江”“咏叹调”的片段:

% @% I6 l/ j: N- _6 n

 

) L) `. a, ^# s& b8 x. z

“毛委员教导我们,农村是敌人的薄环点”

( i3 S8 x7 b% s3 r4 z

。。。。。。(忘了)

- c' u% x# J7 l, R; l m) O3 L

“最后胜利属于我们,最后胜利属于我们!”

$ d" B9 b) B) h: i, d8 _. F7 Q# _

 

* p! h8 N2 ^" G* n4 u$ H

我还记得几句经典的,完全是口传耳听心记,这几十年来我还是第一次付诸文字,觉得没把握,请大家补充修正:

7 I4 d' B0 s/ X& B

 

3 n# w. g! I# ?

。。。。路漫漫,滔滔湘江流不尽,谁是我们的掌舵人,谁是我们的掌舵人?

8 \- a+ Q2 X# T+ `7 i; [9 ~

怒火烧红江南雨,热血凝成愁和恨,愁和恨。。。

" N. \+ K; v o' |

 

/ P7 q+ Z4 J0 H

各位,是不是这样?

' V* p) Z, s0 l7 U0 ]. Q1 l& e

记得最清楚地当然是脍炙人口的《八角楼的灯光》,我们还改装过“山寨版”,加点零碎,就不赘言了。另外,献上《紧紧地拉住亲人的手》,(啡,啡,刚才把“亲”字打成“情”字,这样上帖,后果不堪设想。。哈)

9 g3 f6 Z3 @. k) A: F

 

, S0 Y6 Z' _! }% A/ f% ?) i. `

老妇:紧紧地拉住亲人的手,亲人的手,多少往事涌心头,涌上心头。受苦人世世代代做马牛,一天天,一年年,愁和恨压心头压心头。

8 f) M* s, V. Z1 {1 e# `4 t% F0 N! I6 x$ @

        两年前,湘江风雷吼,毛委员发动群众闹革命,一轮红日照九州,一轮红日照九州。照亮了井冈山,人民翻身抬起了头,成立农会掌大权,一轮红日。。。。(又绕回来了,和上句重复了,这句哼不出来,忘了)

. T9 ^2 f3 X3 _0 n% X

        可恨那陈独秀,可恨那陈独秀,他让解散农会把抢丢。乌云重来水倒流,白狗子,似豺狼,家家失去亲骨 ,可怜我那时六岁的孩子也入牢房。新四军打下沙家浜。。。。不对了,怎么转到沙奶奶哪儿去了!

. H$ R, Z0 y/ q1 ?8 n

 

1 e5 K8 m1 ^" s0 [, k

发表于 2009-5-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金海岸在2009-4-13 13:33:00的发言:
每日隔海观望这几千楼的贴子看了两周,看到那麽多上传的照片让我终于忍不住要加入跟贴。感谢“开心”学姐提供的那麽多高保真的照片, 让我在网上频繁的见到我的老哥和老姐,也看到那麽多熟悉有些却又叫不出名子的学长和老师们,还有我们末班车这一届的发小同学们。我虽在大洋彼岸,也难免为之激动和动情。老同学们常聚聚,感觉真好! 感谢组织这场盛况空前聚会的学长和老师们!笑一笑十年少, 愿大家笑口常开。
- S( ?9 j% y' ~) e1 R8 p; q

 

9 t5 E8 _6 p+ v* A$ R. S$ |

刚注意到你来自大洋彼岸,欢迎游子,不管是到哪里,也没忘记当年听到的“八角楼的灯光”。

& I" a" o/ B$ B. H8 f

 

( b, [0 P9 @1 t) ^+ o

给大家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讲讲你如何知道这个帖子?

( w; F* Z' M% F3 s

 

发表于 2009-5-2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2 10:4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北楼见证历史-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K) I! i$ k% L; {

 

0 i# Z7 S. K7 _" M( Y D Q+ G

为什么说是主楼? 机院的主楼应该是21号楼(教学楼),这是附小北面的7号楼。

3 e ^6 D" [" D' j8 W" r( ^

 

发表于 2009-5-2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1 23:25:00的发言:
. U& d, Y: A0 [( F

 

2 Z$ v' j( X7 q& ]% B- C1 p

         

% e5 Y& ^# O; h" d1 f; U

     【葡萄园友人:5、我曾带我妹妹们与老三去景山公园玩,碰上拍《小铃铛》中石小满与其妹妹在游乐园相找的一场戏。第二星期六又碰上在华侨大厦路口西南侧警察岗楼拍其妹妹席地而坐一场。】

& p" ^; i- E! @' x, c

 

2 k/ B" N" ~+ D' T

      今夜重看校友记述,想起我也在那个周六下午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去景山公园逛,进大门左侧有“天桥”、滑梯的一处娱乐场所,遇到《小铃铛》摄制组……于是,大家好奇围观。我看见石小满和马佳,谢添导演……有一个镜头马佳拍了几条都不行。然后,她指着我们说:“都是他们……” 我们赶紧后退……

9 A! g- R. w7 Q# x" x

 

2 p1 g& V' s" @) e* W4 e' l+ z

      今日一看,老三也在场啊。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第二周六,该剧组在美术馆处那个十字路口拍哪,“马佳迷路”一情节……对吗?

* b! e8 \# ?( G% c+ w* y6 _3 Q& X

 

" M7 g# H8 S J1 a' O. m6 b( z

       老三:“或者是我们二人的审美取向不同?呵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7 Z- D) R V4 M3 i: h) N

 

9 p6 I( Q) o8 m2 B, X

        可能是显示器的问题(我是“液晶屏”)。喔考?居然还有这样的差别?!那也挺麻烦。本来自己觉得做的挺好,像朵“花蕾”,别人那边一看成“脓包”了,哇噻?!晕!!!

$ c Z' G$ v& y# T& q& V! z9 @) {

 

; C' r. K& {6 Y

 

) J" ]7 z6 D0 e" M

       听松老哥合成的图片【“刘家兄弟”在“子弟校小学操场”】——我猛然一看,还以为真的哪—— 它怎么……还在?!晕!

! H0 z4 m' E* L M" d

      再细细看,细细品味,忽地一下,思绪被记忆崩到了四十多年前……太多、太多的回忆,一下涌现……唉,一场梦!不错的梦!回味悠长的梦!谢谢,听松老哥提供的“时光隧道”。哈哈哈……

8 i* [, ]2 g2 ]* Y

胡老弟,我们真的是有缘分!呵呵......四十多年的缘分啊!缘分啊!缘分!只是当年相逢不相识,遗憾!

6 Z( ~. W" E8 X, K1 K/ ]

如何做亮?在PS中: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

' K3 x) G! E! c1 B! ^% ^

期待老弟新的作品问世。

发表于 2009-5-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3 T* w& x* h* y, T

哪位知道,两枚校徽上的字是同一个人写的吗?谁写的?

3 b8 O7 f9 Z- o9 {1 [% c( T$ D# f' q

 

) d: l* g! @! _$ L7 U4 [3 {7 G


发表于 2009-5-2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兄:你好!

: n7 h/ f; ]$ c' K

  正在躺卧在网上呢吧?!昨个校庆,主席台上一色儿的New noblemen ,据说大都是former schoolmates。昨天发帖提Lao Shao -hua ,并非一时偶然想起,而是他也来了,还那么高,只是沧桑了些。他没有作为特别嘉宾被邀上主席台,按说以他的名气,怎么也绕不过去,最起码在学校的校史或文革史。。。他倒乐得自在,拜谒师长,会晤同学,以及“旗友”,看来暂时把什么都看淡了,趁机带着老婆旅游。。。。。可叹呀。。。

$ y" K; i% t2 w* @6 K9 P( g: l

Zhang guo-bao 记得吗?“东方”的,现在掌国家Energy 局。。。原在发改委,。。。。。

. K0 `5 J5 v7 V+ u* ]' w

  还记得同学Kang xiao -xiong 吗?据说早已改名。这都是从他爹写的一本自传性质的书中得知的。不知老兄读过否?

^' P. v2 I" E! L

  不见老兄继续忆旧了,俄竟有些若有所失,粉丝已备,来他个“猪肉炖粉条子”。。。。。

发表于 2009-5-2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闹腾在2009-5-1 22:11:00的发言:
玩玩流浪:左四是大名鼎鼎的马永明吧?钮依群显得很年轻,除了411见过的,其他就都认不出来了.钮身后是吴吗?
8 Z, G& d# Z) U, C; r% a

    不错你都认对了,我现在有事回头我慢慢告诉你

发表于 2009-5-2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雪花飘在2009-5-1 22:31:00的发言:
# Z" w0 g: J7 \2 k* F

        很高兴这么及时的就看到你们的照片.见像如见人,问你们大家都好啦!

6 c3 Z! O- i1 T5 U8 E4 x5 K! h

    虽然照片已够大够清,可我还是戴上老花镜,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瞧了个仔细.无奈,岁月太久,记忆又差,我还是无法辨清没有参加411的那些同学.尤其是男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除了大名鼎鼎的吴总,曾在电视节目中已看到过).     刚刚认出马永明了.

0 B: @0 c; f# s i, |- O V

       在张宁和扬南莺旁边的两位女生也是我们班的吗?很抱歉,我怎么也回忆不起.  能指点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o" w) ]' ?( m

             (此照自然是存挡了)

: b8 [. i+ I3 N! ^0 f" P! i. m

    全是我们班的

发表于 2009-5-2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兄,经你的妙手娘子军果然旧貌换新颜。一日,去贺朋友乔迁,见她家一面墙上摆满了靓女的艺术照,我冒然相问:你家怎么不挂你自己的照片?她让我细看那些靓妹,我不由得惊呆了。哈哈,但愿从美容院出来,大家还能找到自己。再谢老三兄!

* q E. @9 Y: u9 a8 b5 V# l, K

 

0 z. I5 g2 S/ v$ o2 L I D% m4 j

想不到那么多人都是大型组歌《井冈山的道路》的粉丝和“包厢”的观众,俺们娘子军中的许多人当年也翻上了侧屋顶,不仅站在窗边场场不落地看了《井冈山的道路》,还在那儿看了《静静的顿河》等许多少儿不宜的内部批判片,可以说是“包厢”的常客。《井冈山的道路》俺们当时最爱看的是《毛委员回到故乡来一场》,因为郑尧老师的女儿朱敬礼在那一场跳集体舞,她的舞姿轻柔而妩媚,在众多舞者中一眼就能将她锁定,在那个青春萌动的年代,看她跳舞可说是一种享受。她飘逸的舞姿,伴着我心中的歌,4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是驱之不去。那里面的歌,现在娘子军聚一块仍能哼出个十之八九。在北大荒的日子里,我和几个北京知青常躺在场院的粮垛上,望着天上的明月和北斗,高唱“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呀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啊... ”,“紧紧拉着亲人的手,亲人的手,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2 v7 E( O7 L3 c0 o/ y% G8 ]

水小子,还记得吗?《井冈山的道路》有这么几段歌: 

. l# K* p) _* p4 H6 \ D2 d

1 怒火烧红湘江西

9 i% T- ^& @# S( i

2毛委员回到故乡来一场

8 T3 b- X. J" M4 {

3 红旗飘飘到浏阳

" d; g( x( S* T* a$ E! v

4 党支部建立在连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 P4 B% L/ C" x* a6 J

5 赤胆忠心永不变

* O+ t7 H) H! s) @2 C( f: ?* ?

6 攻城不应当

+ i6 b/ z% z+ z, \0 W

7 井冈山,星星火

* w( N0 t& K: t: e0 W( w

8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 p( e' Q* i3 M5 |3 V7 }

9 十六字诀是法宝

- d& |8 Q, J6 c0 I% C5 }; B

10 毛委员的游击战

4 h! c5 J5 {4 P9 l

11 以少胜多军威壮

- w7 P$ ^ o# _/ `- z' i5 U0 ]

12 八角楼的灯光

9 o- G6 P% I7 ?, Y* q

13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8 t( w( `' D, o2 V: A' ~: k6 p( N


 

发表于 2009-5-2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5-1 21:57:00的发言:
流浪学姐,我看出照片中有王汉生,张宁和钮依群,还有你。大概还有一个是皇甫凯?
$ q4 H6 `4 D$ _% M5 q

        皇甫凯不是我们班的是济生一班的

发表于 2009-5-2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这几天在忙着校庆,忙里偷空给你们发几张照片欣赏欣赏。这次校庆非常隆重来请来了海政的演员来庆祝。看看现在的学校咋样 ?这组照片大都是新校区。欢迎你们来看看[em68]
发表于 2009-5-2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5-2 11:31:00的发言:
# n! `: E b& P1 T: X

 

: r" T) B! J3 k& g5 n4 L3 Q! d

哪位知道,两枚校徽上的字是同一个人写的吗?谁写的?

& y) |, V( F8 f+ L

 

+ s8 X; r: b P) p, j0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7418105739203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 P3 j$ n. ~* j: m; G$ @

应该是一个人写的吧,标准的50-60年代的毛体字,但十有八九是凑的,不是一气呵成写就的。

( ?' t; @8 e' `, F" o# D* C/ ~" s& e

发表于 2009-5-1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弟,用PS处理照片的效果可能与使用的显示器有关。你说的“亮”的那张,我看起来有些发灰、发白,反差不够,效果并不好,感觉上还不如原照;而那张棕色的,在我的显示器上看起来效果还不错,没有感觉“恐怖”。或者是我们二人的审美取向不同?呵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em55]
发表于 2009-5-1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看看我们班今天的合影,你认识几个你们班同学的哥哥姐姐。

9 y( W* i i2 ~0 S5 |

   

发表于 2009-5-1 2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片的大小应该多少合适,他给个叉有时可以上去,有时却不行
发表于 2009-5-1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军
发表于 2009-5-1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学姐,我看出照片中有王汉生,张宁和钮依群,还有你。大概还有一个是皇甫凯?
发表于 2009-5-1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411的东风我班同学今天聚会,我压缩后发上来
发表于 2009-5-1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记忆兄,你的“我入队了”照片里除了邹老师,还有哪些老师呀?能一一介绍吗?我看有一个好像是金老师,不敢肯定。[em6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9 13:56 , Processed in 1.24819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