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5-24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3-10 21:24:15的发言:

机院附小是1950年代成立的,大概是1958年,是以一机部子弟为主的干部子弟学校。学校是由当时的部长黄敬动用部长基金设立的。校址在朝阳区北京机械学院内。目前这个院子是人民日报社的了。当时可乘9路无轨电车到小猪店下车,再向北(沿现在的金台路)走几百米就是学院大门。学校在文化革命中解散,老师大部分到呼家楼中心小学,也有的在一机部安排工作。当时学生大部分住校,每两周回家一次,后改为每周一次。1961年以前,学生是各单位派车接送,后汽油紧张,改为乘无轨电车。当时学生的家大部分集中在百万庄;甘家口;三里河一带,无轨电车沿现在101路去动物园的路线走。

机院附小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文体等方面在朝阳区学校中也一直名列前茅。尽管学校各方面条件比当时一般学校要好一些,但学校对学生绝不娇生惯养,在三年困难时期也一样吃不饱钣,也要靠吃野菜,地瓜面填肚子。与现在的贵族学校不可同日而语。

3月发过一个帖子,现在看来有不少地方要订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好久没来了,很忙吗?看看咱们的人气多旺。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5-23 23:27:47的发言:

听松大哥讲,学校为黄敬部长哀悼之事,这可能是子弟小学独有的。不由得想起60年代从大人那里或隐或现,很神秘的谈论黄敬的死因,主要是说长期精神紧张,无法入睡,得了精神病,在广州休养期间跳楼自杀。这些传闻到了文革都写成了大字报,言之凿凿,弄不清是真是假,至今印象很深。

(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干部跳楼死亡,现在的结论一般是说大概得了抑郁症,如山西的组织部长在北京开会期间跳楼死亡,就是这种说法。)

[em06][em06]

虽然年代久远,当时我们还小,但是记得学校从校长到一般老师,阿姨也影响到学生,对黄敬都非常崇拜,而我父亲机关也并没有那样。可以推断,学校是黄敬创办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5-24 6:10:22的发言:

有几天没有来了,各位兄弟姐妹都好,坛子里还挺热闹。首先恭喜马达登上500楼,听松大哥完成自传体小说。我们这些后来者很惭愧,没有好的文采,写不出听松大哥那样好的文章。

印象中60年代小学伙食费是每月15元,学费每年(还是每学期?)5元,在当时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已是相当高了,一般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负担是有困难的。因此听松大哥在自传中提到许多同学转学是可以理解的。记得上中学时,教我们班有一个北师大的实习老师,他们的生活费是由国家负担的,每月15.5元,其中伙食费大概12、3元,其余是零化钱,买笔、纸、牙膏、肥皂什么的。

讲起六十年代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很难理解。记得有一年暑假,北京市照顾中小学生,给每人增加一斤鸡蛋,由学校负责发放。我从家里坐了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学校拿鸡蛋,没有包装,10个鸡蛋用一个手绢包起来拎回家。尽管我一路小心翼翼,轻拿轻放,回到家仍然损失过半。

[em04][em03][em02][em01][em05][em06][em07][em12][em13
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被文革割断了,资料很缺乏,很多学校和单位现在都重点征集那个年代的历史资料。老三和其他几位学弟讲的故事很值得回味。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5-23 16:46:48的发言:

我的印象中,小学生60年代的伙食费大约每天4毛8,乘以26天,约为12.5元,另加2元住宿费和5毛管理费,每月共计15元。

(0.48×26+2+0.5)≈15元

那个时候由于要退4个星期六晚饭,经常去总务处因此有些印象。有的同学生病,要退伙食费和粮票,但不退管理费和住宿费。

这些情况年代久远,若不是看这些帖子,很难想起。 

[em05][em05][em05][em05]

马达学弟算得那么清楚。

我们比你们早,父母工资扣,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手续了。但是退钱估计是你们六十年代的事情

我们没有交住宿费用的通知之说,可能也是六十年代开始的

自从学校变革以后,男同学没怎么变,住宿的女同学明显家庭经济显现得宽裕,比以前的女同学穿着华丽多了

发表于 2007-5-25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各学校食堂的伙食费为4毛5,一个月12元多,加住宿费管理费共15元。上中学后也是每天4毛5,这个水平与部队相当。
发表于 2007-5-25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佩服你们这些学长,竟然能记得那么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清楚记得校长说我们的实际花费是26元,也就是部里补助10元,所以我们那时候吃,住的很好,当然也没有退钱之说

但是六十年代后情况就不清楚了,可能部里补助10元取消了

我们经常吃鱼,做的不怎么好,挺腥的,我不爱吃,有时饿肚子。

发表于 2007-5-25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初,有一次,机关讨论给职工困难补助,知道北京家庭人均生活费不超过8元的由政府给予补助,由这个标准可以推断,当年子弟小学的生活标准是较高的。
发表于 2007-5-25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又想到,文革中把寄宿制学校统统列为贵族学校,说培养的是修正主义接班人,从生活标准看,应该是高于当时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当然我们不会同意这个说法,虽然年纪小,也知道,这毕竟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em08]
发表于 2007-5-25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十年过去,想对母校说的全是感谢!!!!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3-10 21:24:15的发言:

机院附小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文体等方面在朝阳区学校中也一直名列前茅。尽管学校各方面条件比当时一般学校要好一些,但学校对学生绝不娇生惯养,在三年困难时期也一样吃不饱钣,也要靠吃野菜,地瓜面填肚子。与现在的贵族学校不可同日而语。

前一个帖子关于贵族学校的话题,是我在3月份没有展开的一个题目,母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使我们终身受益,几十年过去,想对母校说的全是感谢!!!!

发表于 2007-5-25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5-25 12:04:46的发言:

前一个帖子关于贵族学校的话题,是我在3月份没有展开的一个题目,母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使我们终身受益,几十年过去,想对母校说的全是感谢!!!!

学长们好,对母校的教育让我们终生受益很有同感!母校在当时的教学质量、教育学风对我们影响很大,学校对我们每个学生的关心爱护、认真负责让我们的少年时代过的很快乐!很难忘!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做人做事打下了一个好基础,对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

当我们走出校门上初中时,就为我们是机院附小毕业的而骄傲,当时大家认为机院附小的学生无论是爱学习的精神,还是本身的气质、学识都比非机院的学生胜出一筹,基本上在各班的学习都处于中上游。

大家记起了不少老师,都印象很深。还有我们那时的少先队辅导员胡世坚,圆圆的脸,年轻活泼,浑身洋溢着火一样的热情,每当她主持少先队活动,我们都很兴奋,很认真,很喜欢参加。那时很傻,真的认为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非常崇敬,每天睡觉前都要抚平叠好,还不让妹妹摸。胡世坚后来又当了教学老师,是我妹妹的班主任,对学生非常好,对我妹妹也非常关心,记得冬天的清晨还摸黑骑车到我家接我妹妹到校参加晨跑,我妹妹现在回忆起来还总是印象深刻、感激不尽。

很佩服各位学长,知识渊博。马达大哥的脑子实在太好了,什么都清楚,问不倒。听松大哥的自传体小说非常引人入胜,文笔自然流畅,太精彩了,每次进来都希望能看到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真可以和作家刘一达的小说比美。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校友对我的回忆的支持。我的初衷就是想把母校辉煌的教育的诗篇展现给大家,我觉得只有在那个纯情的年代里才会发生这一切。因为篇幅,记忆,和某些隐私的限制我写的不够全面,希望校友们继续补充,让我们的帖子永远更新,我们的母校长存。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7-5-25 11:54:45的发言:
由此又想到,文革中把寄宿制学校统统列为贵族学校,说培养的是修正主义接班人,从生活标准看,应该是高于当时市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当然我们不会同意这个说法,虽然年纪小,也知道,这毕竟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em08]

在解放初期,北京确实有些干部子弟学校报考时需要出示父母的职务级别证明,要求处级以上干部子弟才能报考。我哥哥报考某中学时,就是开了我父亲处级干部证明,才允许报名的。后来遭到广大工农子弟的强烈反对而取消了。他们称这些学校为贵族学校,这就是贵族学校提法的由来。

发表于 2007-5-26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初期的干部子弟学校确实不能和国内今日的贵族学校相比,一个是以革命队伍划分,一个是以金钱为标准。

当年这些干部子弟学校的存在和战争年代有关,也和供给制有关,49年进城后,供给制延续了到55年完全取消,这些学校也逐步对普通市民子女开放。其实毛主席52年就对干部子弟学校有批示,要求统一学生待遇(过去实行供给制,学生待遇与家长职级挂钩,在学生中产生差别),逐步废除这类学校,与市民一样。我记得过去看过这方面的论述。

[em05][em05]) b0 h# v, h- \8 K$ h; ~2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6 23:22:5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5-27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5-26 22:56:49的发言:

解放初期的干部子弟学校确实不能和国内今日的贵族学校相比,一个是以革命队伍划分,一个是以金钱为标准。

当年这些干部子弟学校的存在和战争年代有关,也和供给制有关,49年进城后,供给制延续了到55年完全取消,这些学校也逐步对普通市民子女开放。其实毛主席52年就对干部子弟学校有批示,要求统一学生待遇(过去实行供给制,学生待遇与家长职级挂钩,在学生中产生差别),逐步废除这类学校,与市民一样。我记得过去看过这方面的论述。

[em05][em05]

子弟小学当然不能和贵族学校同日而语。后来到三线参加工作,在山沟里,工矿企业都要自己办社会,子弟学校也要办,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同甘共苦。
发表于 2007-5-27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山沟里的这些子弟学校也不能等同于大军进城后的干部子弟学校,它是全体职工的,很像延安时期,从党的主席到炊事员的子女都可以有份。
发表于 2007-5-27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

以下资料来自教育部的文献、论文,大致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运动轨迹。只是④中说 停止招收住宿生的说法,似乎与大家的经历不同。

以下资料来自教育部的文献、论文,大致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运动轨迹。只是④中说 停止招收住宿生的说法,似乎与大家的经历不同。

  ① 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团体得根据需要,设立干部子女小学干部子女小学的设置、人事配备、经费,由设立机关或团体负责解决”;

  ②1952年6月14日    

周總理:
  ()如有可能,應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學。()干部子弟學校,第一步應劃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級﹔第二步,廢除這種貴族學校,與人民子弟合一。請酌辦。  毛澤東  六月十四日


    這是毛澤東在中共北京市委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一日關於中小學生費用負擔及生活情況給中央和華北局的報告上寫的批語。北京市委的報告說,目前中小學生所負擔的費用,對於勞動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員來說,是相當重的。目前中學的人民助學金標准低,名額少,小學根本無助學金。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計劃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學,公私立中小學一律免收學雜費。報告還說,目前干部子弟學校中,學生所得待遇極不一致,一是學校之間伙食費和津貼費的標准高低不同,二是同一學校之內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干部子弟入普通學校的設有公費生,其公費補助按家長革命歷史和職位分為三等。上述差別對干部子弟和一般學生都影響極壞,應該改變。 ; ~5 a6 P3 \: h

    ③据1952年底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有干部子女小学42所,学生13 084人,教职员工2 975人。由于它只对本系统的干部子女开放,具有明显的特权色彩,引致普通市民的不满。它引起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警惕。

    ④195510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报告,决定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从1955年暑假起,北京市所有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从1956年春季起,全国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逐步改为由普通小学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各部门办的干部子女小学交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接管,以便统一管理。

 

[em07][em0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宿生没有停招,向全体平民开放,不再专门招收干部子女,在1955-1956年执行的

我们学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成立的,学校丝毫没有门第之分,平等对待

发表于 2007-5-27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④195510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报告,决定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从1955年暑假起,北京市所有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从1956年春季起,全国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逐步改为由普通小学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各部门办的干部子女小学交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接管,以便统一管理。

 

用现在的眼光看历史,1955年教育部“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的文件是落实毛主席1952年的批示,后来也部分落实了,之所以没有完全落实,恐怕是这个文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把特殊化、贵族化、干部子弟学校混为一谈,把干部、职工、市民实际需要的寄宿制,与特殊化(或曰贵族化)混为一体。在实际执行中行不通,于是打了折扣,机院附小有两个班保持住校就是折衷的结果(我在的小学也是两个住校班,两个走读班。)。

[em07][em05][em0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马达看法,机院附小有两个班保持住校就是折衷的结果

在我在回忆录中说的学校重大变革后,除机院子弟外(可能机院自己有补助),其余住宿生全是清一色的干部子女和高知子女,男同学没怎么变,女同学穿着华丽的很多

发表于 2007-5-27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5-12 6:55:28的发言:

当时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也好奇的在嘉兴寺殡仪馆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个和尚,庙宇深堂,好象只有小人书里能看到的景象。但是其他的设施,如供品,蜡烛,香炉和祭拜场所等等都照常依旧,就是没有和尚做法事了。

一般的平民百姓喜欢这种民俗化传统仪式,应该恢复做法事。

当年提倡破除迷信,国家干部办丧事,自然不会请和尚作法事,此外,请和尚是要另外花钱的。现在其实很多地方已悄悄恢复了做法事的民俗。

[em15][em15][em15]
发表于 2007-5-27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5-27 15:00:05的发言:

同意马达看法,机院附小有两个班保持住校就是折衷的结果

在我在回忆录中说的学校重大变革后,除机院子弟外(可能机院自己有补助),其余住宿生全是清一色的干部子女和高知子女,男同学没怎么变,女同学穿着华丽的很多

我们上学时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家庭出身做出规定,必须是干部或高知子女,只是由于住宿生的费用相对于一般学校要高一些,加之当时多子女家庭普遍存在,所以,许多一般家庭学生不能来这样的学校上学。我们班上就有一些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的学生,也有孤儿,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来到我们班。所以说凡是寄宿制学校就是贵族学校是不合适的。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学校也组织我们去周围的农业社挖野菜,挖洋白菜的根,捡拾地里挖剩下的白蓍。学校食堂经常给我们吃白蓍面的窝头,还吃过大麦粥,野菜稀饭等等。我本人有过因吃不饱饭而半夜跑回家的经历。

文化革命中把这一类学校统统归为修正主义温床,我认为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要打倒这样一批当权派,而并不是因为这些学校真正培养了修正主义苗子。文革后期,这些人陆续上山下乡,当兵,上学走入社会,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历了许多常人不曾经历的事情。事实证明,其中大多数人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现在仍有许多人在重要的社会岗位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北京有做法事地方吗?上海有的,在寺庙里。

老北京嘉兴寺殡仪馆是寺庙,肯定从前是有和尚做法事的。

发表于 2007-5-27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现在寺庙里的香火旺得很,善男信女多得不得了,上学求子升官发财许愿还愿,也不知是真信还是...。何止是和尚做法事,北京本来不多的大小河湖里,每到周末都有放生的,乌龟泥鳅大小鱼等,都是从农贸市场买来的,放在充气的塑料袋中,在岸边排成一排,老和尚煞有介事的双手合什,口中念念有词,折柳沾露,广播圣水,信徒们也双目微闭,也跟随着念着什么...。所有放生的仪式完成,有人把塑料袋中的小生灵放入水中,和尚信徒们则继续念着经文,直至放生完成。真正等得不耐烦的一边上的一帮手执家伙的看客,早有人拿起鱼钩、抄子等在水里打捞放生的小鱼泥鳅。尽管我不信佛,但看到眼前这非常不和谐的景象,还是对这些看客作为看不下去,世风日下,世道如此,人心不古,难怪现在提倡复古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5-27 20:06:34的发言:

我们上学时学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家庭出身做出规定,必须是干部或高知子女,只是由于住宿生的费用相对于一般学校要高一些,加之当时多子女家庭普遍存在,所以,许多一般家庭学生不能来这样的学校上学。我们班上就有一些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的学生,也有孤儿,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来到我们班。所以说凡是寄宿制学校就是贵族学校是不合适的。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学校也组织我们去周围的农业社挖野菜,挖洋白菜的根,捡拾地里挖剩下的白蓍。学校食堂经常给我们吃白蓍面的窝头,还吃过大麦粥,野菜稀饭等等。我本人有过因吃不饱饭而半夜跑回家的经历。

文化革命中把这一类学校统统归为修正主义温床,我认为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要打倒这样一批当权派,而并不是因为这些学校真正培养了修正主义苗子。文革后期,这些人陆续上山下乡,当兵,上学走入社会,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历了许多常人不曾经历的事情。事实证明,其中大多数人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现在仍有许多人在重要的社会岗位上。

学弟很高见。从你们几个学弟的帖子了解到困难时期母校的情况,很受启发。比较我们那个时候,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很难想象一些孩子完全脱离父母,在学校能度过如此艰苦的生活,这也是你们积累的宝贵财富。

我跨越了学校从公费到自费的历史时期,确实后来的同学家庭经济要好的多,但是学校革命传统和艰苦朴素的教育始终没有变,大多数同学穿着朴素,礼貌和平等待人。女同学主要是后转来的一些,穿着很鲜艳,出手也大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老生们看不惯,有时需要老师调解关系,她们逐渐也注意朴素起来,现在观点好象不应该,但是当时学校的风气就是这样的。

我后来接触女同学主要是机院的,风度雍容,知书答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发表于 2007-5-27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说的没错,六十年代的世风就是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华浪费为耻。我们小时候,都不喜欢穿新衣服,主要是太与众不同,总要把衣服弄出皱来再穿上。文革中接触到一些其他地方的同龄人,才知道北京的学生是多么的土气,穿着是多么的不上档次,外国人对中国人在解放以后的印象是一片蓝或一片灰,主要是对北京人的印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北京学生没档次,全中国人民都公认北京人在天子脚下,天生高人一等,言谈举止还是很不俗的。
发表于 2007-5-27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所引用的资料似乎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据我所知,至文革前北京的寄宿制子弟小学至少有十几所,包括有中央机关的,军队的,部委的,并且都在正常招生,真正打乱这一秩序的是文革。大家都知道,文革中机院附小就解散了。[em01][em03][em08]
发表于 2007-5-28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5-27 22:26:38的发言:
马达所引用的资料似乎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据我所知,至文革前北京的寄宿制子弟小学至少有十几所,包括有中央机关的,军队的,部委的,并且都在正常招生,真正打乱这一秩序的是文革。大家都知道,文革中机院附小就解散了。[em01][em03][em08]

你说的不对,文革开始机院附小并没有解散,只是住校生都不在了,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68年复课闹革命时我们还在学校上课呢,廖老师就是那个时候教我们的。69年机院搬迁到陕西汉中,但是还有留守人员,所以机院附小一直存在。只是什么时候改为“针织路小学”,并且面向社会招生,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另外住校生和走校生在听松大哥那个时期是混班的,什么时候分开的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们这届又是混班的,我四年级的同桌就是就是住校生(蔡公平)。可是我从来没有问过他父母的工作单位,也不知道他现在在那里,真希望他能看到我发的帖子。同学们都很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em0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8月我回母校过,学校空空荡荡,没有看到一个同学和老师,我直奔我的宿舍309房间,正对楼梯口三楼一上楼的房间。当时心情激动万分,在门口站了半天。整个宿舍楼都静悄悄的,下楼时才碰到一个校工摸样的人,他说这里住的是机院大学生了。我一个人把学校整个逛了个遍,最后在领操台前呆呆的坐了很长时间,我想起了我的老师,阿姨,同学,想起当年在球场上气吞万里如虎的踢足球的情景,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足球场什么都依然如故,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校园里静的要命,那么,老师,同学都到哪里去了,总不能一个人也没有吧。

最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照相,我其实带了相机,老120的。但是让跟我同来的一个机院的一个毕业生借去了,还我的时候胶卷全让他跟他同学照掉了。我没有带备用的。给我留下终生遗憾。这也是我见母校的最后一面。

8 L0 O5 m$ C9 L! ` b/ j& S; Z+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8 12:33:2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4 04:26 , Processed in 1.173839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