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12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上有俺啊!

8 Z8 T/ r$ t4 ~: r

 

9 _7 o D4 [, }; j4 v' ^1 Y

水小子:看得清楚吗?都认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即将举行之时,在下不揣愚陋,客串一次“说书人”,说说

3 F# S; G3 P" f F/ J
E9 j y+ S/ Z3 r
   在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即将举行之时,在下不揣愚陋,客串一次“说书人”,说说北京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之始末:
; x% ] W! r0 l
 
$ Y" n) |; h6 S
    原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将于2009年4月11日上午8点30分举行。一般来说,所谓师生联谊会,当然是提倡尊师重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等,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类似这样的活动每天不知有多少。但有传言说,北京机院附小的这个联谊会已经把整个北京都嚷嚷动了!或者不仅仅是北京,全国乃至海外都嚷嚷动了。为什么区区一所小学的师生联谊会能如此热闹? 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 [+ {2 m% X% [0 ~. z! N6 R# J) ^0 o

    欲知此事,须话从头。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在“老北京网站”的“寻找老街坊”栏目中,有一个精品帖子。从2006年12月底一位网名叫做“古刹听松”的网友发出了第一帖到如今2009年4月中旬,点击数量已经超过了十八万,总计每天将近200次点击。而最近这段时间,每天点击量将近1000次。而注册网名并跟帖的人也纷至沓来。总页数达到160多页,帖子总数居然已经达到4000以上,而且还在与日俱增。

    这并不是一个追星帖子,八卦帖子,绯闻帖子,帖子的主题和跟贴也没有那些时尚、流行、惊爆、搞笑等等所谓低俗的东西。帖主“古刹听松”曾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市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后更名为“北京机院附小”的学生。在2006年的时候,已近退休之年而深深怀念着母校的这位“古刹听松”搜遍了互联网,却没有找到多少与这所小学有关的信息。

    失望之余,他于2006年12月4日在“老北京网站”发了一个帖子,内容非常简单:“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第一机械工业部子弟小学建于五十年代初,后于六十年代解散。是当时北京朝阳区最好的一所小学。有哪位或者哪位的前辈在这所学校读过书的吗?”

    帖子发出的第二天,就有位网友“风雨踏歌来”飘然而至。这位网友说,一机部子弟小学在朝阳门外红庙位置,这个学校是五十年代学习苏联建立的,学生全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机关单位的子弟。来自北京各地方的一机部所属单位的子弟,每周由单位派车接送回家一次,其余时间全部住宿,吃食堂,伙食很好,由国家补助,从部长到普通炊事员的孩子一律平等,每个班都有专门生活阿姨照管。学习,生活,文体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是完全苏式的教育,体育,文娱表演年年都是朝阳区第一,这是一所模仿苏联,提前进入理想共产主义的学校。。。。。。。

    言毕,“风雨踏歌来”即飘然而去,恰似其飘然而来,而且以后竟杳如黄鹤。而人们见到姗姗来迟的第三个跟贴,已经是在两三个月之后的2007年2月底,名为“4局男孩”等出现之后的事儿了。之后,这所小学的众多校友从海内外纷至沓来,集合在这个帖子下。如今已经形成了如上述的滚雪球般的效果。

    因这个帖子的推动而导致的最新发展,当属小学当年的大队辅导员胡世坚老师牵头,集合众多师生员工和校友们筹备在2009年4月11日上午,在该小学原址附近召开一次师生联谊会。

    师生们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这是该小学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样的活动了!这不仅是因为,曾经在小学工作的教职员工基本上都已经年过古稀,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从1966年文革后,这所小学几经变化,几易其名(其间,有很多老师学生随原北京机械学院迁往西安组成了另一所学校)。目前虽然在原址上还有一所小学,但校名已经不是“北京机院附小”,校舍也是拆后重建的。原来意义上的“北京机院附小”已经一去不复还。当年李后主词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而机院附小的旧貌已无处寻觅,连那座给几代校友带来无比欢乐的、珍藏在记忆中的标志物---单独竖立在操场东北角的一座巨大的水磨石滑梯也无影无踪。真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无怪乎屡有校友痛心地发问,谁把我们的大滑梯给弄没了?
& p" ~2 \# {9 E) F0 ?1 W
 
$ @( @0 i+ z9 H) ?# ^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联谊会更显得弥足珍贵。为了参加此次联谊会,有些家住外地,年事已高,健康欠佳的老师都已经做了来京的打算,甚至还有一些远在海外的校友也已踏上万里归程。但为什么这些师生校友会对这样一个似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封之中的小学如此一往情深?答案也许就在那一张张的跟贴之中。


    “机院附小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深刻的记忆。长辈们、师长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春蚕和蜡炬精神镌刻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不曾显赫、不曾辉煌,却在平实和宁静中感到生命的充实;我们没有荣华富贵,却因拥有忍不住想拨的电话和忙碌中不忘的牵挂而感到富足。这大概就是机院附小给与我们最大的人生财富。谢谢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 a; L) @2 W2 \1 ]8 k7 S2 u
 ---- 千秋雪(网名)



 我与一机部子弟小学的情缘
9 S# \( k- V/ F
 
5 O8 Q% h2 z, v, I5 q6 N
“五十年代是中国近代最美好的年代。父辈们经历了战争的创伤,长年的征战,他们充满了对和平的珍惜和幸福生活的渴望,整个社会都把最大的关爱倾注在我们下一代的身上,一机部子弟小学就是在当时这种社会背景下,由部长黄敬用部长基金创办的。我们在这所学校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童真和喜悦,幸福和欢乐,构成了一幅幅诗情的画,一首首难忘的歌”。。。。。
" X. R7 E$ k; a* e8 R3 q5 b8 q" F4 C$ g
----古刹听松(网名)
; c; O& H7 A4 z1 o& ?' N3 ]) h
(注:古刹听松是比较早期的校友,是他在“老北京网”上首发回忆母校的帖子及长篇回忆文字)
6 Q% d3 z) j6 v' M2 W

    人们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成功,可能会着眼于该校出过多少多少名人,比如被津津乐道的美国之哈、麻,英国之牛、剑,中国之清华北大,等等。而曾在机院附小就读过的学生中,虽不乏如今还活跃于政坛上的高官政要,或以《相信未来》等诗作影响了一代人的诗人食指这样的所谓知名人士社会精英,但一般师生校友并不以世俗的观点看待母校。胡世坚老师的帖子非常有代表性:

    “在老师们看来,无论是精英学子,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的后生,你们在老师的眼里和心里没有精英学子和螺丝钉之分,都享受到同等荣耀和骄傲,你们都给了老师们无尽快乐和欣慰,由于有了五彩缤纷的你们存在,才使老师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使我们活着更有底气,使我们感到老来更有盼头更有希望,老而不知老,生活更有意义。”
1 g; W$ n7 S/ t
----胡世坚老师
W8 m/ p l/ O

    而同学们对老师们的敬意,对联谊会的期盼,也在下面这张帖子中得以充分表达。

胡老师,您好。
    向您致以少先队员敬礼 !!
    40多年过去了,你的精神还是那样饱满。这次您发起的聚会,引发出我对当年附小许多老师祥容笑貌的回忆以及在附小度过的幸福童年时光。。。。谢谢胡老师!
    师生友情,天长日久,还望老师多多保重身体。
学生:水小子(网名)

    从1955年创建到1966年文革结束,这所令广大师生校友难以忘怀的小学校仅仅完整地存在了十二个年头的时间。但谈起这所小学的教育和环境等各方面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影响,校友们的深情溢于言表。

    校友“4局男孩”说 “机院附小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文体等方面在朝阳区学校中也一直名列前茅。尽管学校各方面条件比当时一般学校要好一些,但学校对学生绝不娇生惯养,在三年困难时期也一样吃不饱钣,也要靠吃野菜,地瓜面填肚子。与现在的贵族学校不可同日而语。”

    校友“古刹听松”这样写道:

    “母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尤其在素质教育的训练方面,使我终生受益非浅,这也是格外怀念那段岁月的原因。”

    校友“千秋雪”曾这样深情地诉说:“当年红领巾的誓言,以一代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铮铮铁骨得以实现,即使是远在他乡的儿女,也有着对抚养自己的大地的无尽眷恋;当年播种的理想,在大雪纷飞的北国的疆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大风刮过的黄土高坡飞扬四溅,最终又在无数的平凡的岗位上得以实现。”
; U0 W+ d; {! v& p7 d- S, v
 
( J* T+ E7 m' l2 M% |
    校友“辛辛”说:
9 x9 x* W3 s% S3 s. n: S8 p7 g
    机院附小,刻进我骨子里的四个字!永远不能忘怀的是老师们亲切的笑脸, 永远不能忘记那教室,那灯光,那操场,那食堂,那谆谆教诲,那天天向上!
    谢谢老师!谢谢机院附小!谢谢留给我金色童年的每一寸土地!谢谢让我们一同走进机院附小的伟大时代!
3 H" i3 W: r6 A; b- S8 P


    上面这些回忆文字,非常直观生动地显示出当年所谓理想主义的教育成果。  尽管人们后来也对当年那种理想主义教育模式进行反思,认为那种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但无论如何评价,纵观机院附小十余年所教育培养出来的校友们,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的螺丝钉,基本上都是当今和谐社会的促进者。时至如今,不少校友在回想起当年那种仪式化的语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和“今天的红领巾,明天的红旗手!”等豪言壮语时,随美好回忆而产生的一股奋发向上的劲头还是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理想主义教育的成功体现吧!因此,虽然机院附小早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广大师生校友们对这所学校的怀念及由此而产生的归属感和光荣感,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都是激励人们永远进步的动力。

    说到这次的师生联谊会,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师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筹备工作,并准备邀请一位老校友,即在老北京网上发出第一个设问帖子的“古刹听松”到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他却突然消失了!从2008年12月在网上最后登录之后,这位“古刹听松”就再也没露面。不再发帖,不再回复大家给他的电子邮件。他过去可从来不是这样的!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虽然很多校友同“古刹听松”在网上已经交流了两年多时间,而且相互之间的发贴应答和电子邮件往来非常频繁,但却无人知道其真名实姓。校友们一旦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寻他,却突然发现,除了网上发帖子交流和电子邮件,他没有任何其它联系方式和线索!

    大家焦虑万分,担心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于是开动脑筋回忆与“古刹听松”交往的各种有关细节,似乎是要给他画一幅轮廓图。有人回忆说,“古刹听松”似乎在某处任过教,还有人提议用网络搜索的极端方式来寻找。终于,在“古刹听松”消失了三个多月,联谊会临近召开,大家正不知所措之际,2009年3月底,突然有消息传来了。。。。。。
' P6 T, s9 O, q7 h7 A
 
8 q0 {8 H& R4 a4 q1 Z1 P* U6 _/ r
    现在,师生联谊会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据了解,联谊会的内容有发放纪念徽章,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致辞,师生合影,师生共唱昔日曾广为传唱的少年儿童歌曲,等等。
: ^" U* x' Z- V3 f, b; z9 D
 
' V) V1 j4 D* s. M' }' t1 r: h9 _
    以上就是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的概略情况。
' y$ q4 L$ D3 \+ u$ p7 W
 
6 c9 C% H i. f1 B$ Y8 s. H
   咱们下回再说。。。。
* d2 e& {: Y* x2 J1 n& f
 
' v6 w9 W: I7 G3 s9 V8 c+ z
beiwei 匆就于 2009-4-11 凌晨0:03:00
+ A+ a5 `/ q1 R. x- C, }
 
! ]8 H. O/ p$ z# y
     
8 j* e7 _; O2 K Y8 U& `2 {% @8 [

 

发表于 2009-4-10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4-10 13:29:00的发言:
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磷.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 f7 G$ u4 J& S3 V

男生里没认出来的:张军右边,吴建中左边的那位。

1 W9 E: U9 [; g5 d9 J+ ^ e R

女生没认出来的:前排右1到右4,连续4位都认不出来,很惭愧。。。。

发表于 2009-4-11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4-11 0:03:00的发言:
9 i6 a: U$ o+ O& O+ n
# P4 d! X' T! r" W2 o( a4 Y, P
4 p1 o F$ G1 X5 y* W3 ^9 m' z0 @
   在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即将举行之时,在下不揣愚陋,客串一次“说书人”,说说北京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之始末:
, d2 l$ m9 B k/ R. f$ X+ i
 
3 @7 f. F |4 O% q2 f& V
    原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将于2009年4月11日上午8点30分举行。一般来说,所谓师生联谊会,当然是提倡尊师重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等,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类似这样的活动每天不知有多少。但有传言说,这个联谊会把整个北京都嚷嚷动了!或者不仅仅是北京,全国乃至海外都嚷嚷动了。为什么区区一所小学的师生联谊会能如此热闹? 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9 `8 u) M3 H. b- ~% [1 v: p
。。。。。
  以上就是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的概略情况。 ( I4 K( S! W7 @. Z8 R) V( ~' O2 h
 
# O% k0 U- G$ U
   咱们下回再说。。。。
 
9 q* N$ e D* ~( z* S6 P

嘿,好,嘿。。。

& y# n% o/ j4 x( {# x

说得太好了! 等着听下一回。

发表于 2009-4-11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

8 U; n, q( h( r' E3 R

直播呢?  就没有几个在cisco and huawei工作的?

发表于 2009-4-11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这样,我就去了. 咳,又让丫头骗子给骗了.
发表于 2009-4-11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09-4-11 0:03:00的发言:
7 J; C0 x! N! L% e2 f/ l0 y
; c) I( ]: `2 |; I. F
4 P3 O3 i# T8 E
   在北京机院附小的师生联谊会即将举行之时,在下不揣愚陋,客串一次“说书人”,说说北京机院附小及其师生联谊会之始末:
6 S, Z+ { \0 r$ W
 
# o) A" M/ W4 i2 s- B
 .... 为什么区区一所小学的师生联谊会能如此热闹? 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 q# Z3 Q) D8 V: ^3 w/ Z

    欲知此事,须话从头。
! v* S% U3 t% ^ c1 c
 
7 O9 P5 d5 U* V# Y+ X
  ....
8 M9 O# H3 m: x: U4 [

 

M1 y$ M- r7 A% c. c- o2 s

谢谢代劳,这事儿工作量非常大,没有足够时间的网友和局外人,能用比较轻松的方式了解整个脉络,很有帮助啊。

+ ], D$ u/ X" l# K5 D. N9 M

 

发表于 2009-4-11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18 20:10:00的发言:
4 l1 A' E- I" _8 z

 

( b+ X5 s4 X- G* ~, x1 Y, c( D

 

4 ?" ^5 }4 V: }: d6 t- |) T% V4 Y

记得当时学校放学后,走校生不许回家,一直到大人下班。北面有一道铁丝网大门,学校放学后此门由高年级同学把守,出门人必须持有通行证他们才放人。我曾经和另外一个走校生想提前溜出去,就经常在门口附近假装玩耍,伺机行事。终于有一天看见把门的高年级同学在集中精力查看证件时,身后的铁丝门没有关紧。见此时机,我俩快速迂回到门边,趁人不注意,“嗖,嗖”窜了出去。。成功了!。。但得意的心情还没建立,就听一声“回来,那跑。。”

3 s2 u0 |( U+ Z& I- p" I

紧接着就觉得领口一紧,人就生生被拽回。我艰难得回头一看。。。,先看到是一头长发,再看到左臂上佩戴的带有一道红杠的塑料牌(小队长职称),接下来看到是一双因愤怒而竖立的丹凤眼。我有些傻了,我知道她和我哥是一个班,人很厉害。她的名子是-----桑小英。

! t: W; v! P7 r5 D! w( J( X/ ?

她可能不记得这件事,我可是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她执法,我犯法。

4 K- p7 [$ Q4 `

 

0 T5 _) ]0 A3 t8 Y4 z4 Y

刚上一年级时,父母就让我在小学食堂入伙。那时小学食堂管理和饭菜都很不错。低年级同学在食堂大厅吃,高年级同学在大厅主席台上吃。低年级同学坐着吃,高年级同学站着吃。学生按年纪和班分配四人一个桌子。菜一上来放桌中间,阿姨上前用筷子在盘中横一划,竖一划,菜分四份,个人自扫门前雪。看似公正,有时非也。比如肉片的多少分布,肥瘦肉片的分布。。。等等。吃完饭后,每人把碗筷都拿到门外的洗碗木盆中,由高年级同学负责清洗。

5 P9 J' r0 M$ D

为了照顾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学校还设有清真饭菜。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林某一开始就发现清真饭菜内容和质量比非清真饭菜好。一打听才知道,只要家长给学校写一份证明,说明孩子不吃猪肉,就可以转到清真饭桌。于是我两人密谋弄一把,我学着写大人笔迹,给林某同学写了一份假证明,然后由他交给阿姨。阿姨也就信了。结果他被转到清真饭桌。为了表示谢意,他时不时的从清真饭桌偷偷给我带一些好吃的东西,像果酱夹馒头,鸡蛋卷大饼,清真点心等。看到他经常吃香喝辣的,我气不鼓儿,自己为自己写了一份证明,心里忐忑不安的交给了阿姨。阿姨看完证明,眼睛乜了我一眼,说“你不吃猪肉?哪次吃肉你不把盘子舔的干干净净的。啊?”我一听,心想完了,阿姨要是告我爸就惨了。要是以欺骗罪论处,肯定挨大耳儿刮子。还好,估计阿姨念我幼稚,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不过我还是经常偷偷享受

) M, W3 J% n& z/ I$ ^( H

到清真饭菜。我儿时朋友林某还是很够意思的。。。。(未完)

- P. n9 D, e g5 z$ V- a7 [

Leizi, 写得太生动了!桑小英看了这段没有?她要笑死了。你多保重!

发表于 2009-4-11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凑个热闹。我出生于北京机械学院搬迁到陕西的那个年份,据说我们全家上火车时,我才三个月。4310楼、4311楼的照片里就有我的两个老姐。我曾经是她们身后的跟屁虫。我至今还记得看着姐姐们排练节目、我在旁边摆弄她们的演出服的情景。
发表于 2009-4-11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我想到现场直播问题,想说怕来不及了。我因有事去不了现场很遗憾。祝聚会圆满成功!


发表于 2009-4-11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是董小杰,女生右一分别为马滨滨,沈静敏,韩国俊,苗静
发表于 2009-4-11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今天的“聚会”场面很是为学哥学姐们高兴同时也为机院附小而骄傲!!我是机院子弟68年在附小上的学。
发表于 2009-4-11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ngjianjun在2009-4-11 11:14:00的发言:
中间是董小杰,女生右一分别为马滨滨,沈静敏,张国俊,苗静
5 x1 q6 B$ A+ k. @- z& j

经你一点,全想起来了。谢谢!

& J7 s& a! L+ ?( |/ h/ X

 

发表于 2009-4-11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直关注你们坛子的旁观者,你们能有今天的聚会真是不易!衷心祝贺你们师生聚会圆满成功!
发表于 2009-4-11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怎么传不上去啊?急S

2 n( F7 {; R9 A+ o; J9 Z1 Q: n

 

发表于 2009-4-11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蒙在2009-4-10 19:50:00的发言:
你好老同学!你能告我们你是谁吗?
" g& M, G/ U5 u V1 j( G+ U

照片发你QQ邮箱了。

发表于 2009-4-11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聚会人出奇的多,超出了组委会的预期,阶梯教室里里外外全是人,有坐着的,许多人站着,有的干脆就进不了教室。师生见面,同学见面,分外亲切,感人的场面比比皆是。

发表于 2009-4-11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70届小学毕业班1班的参会同学,水小子你猜他们是谁


发表于 2009-4-11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1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70的小豆包传上几张怀念的相片
发表于 2009-4-11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4-11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猜!

' I, ^. S( W3 Z! h9 q9 `

 

X. F0 Y4 J# ^# u; X6 E4 }" ]

 

% v4 w/ ~4 `5 [; G/ ~

 

8 m d2 I ?5 w) J g


发表于 2009-4-11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成功!

祝贺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成功!劳驾诸位校友!烦把姓名标在照片旁,以便海外游子辨认故人!谢谢了!故国神游http://ziranshehuiren.blog.163.com
发表于 2009-4-11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09-4-11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09-4-11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难忘的师生重聚,回味无穷的激情岁月!

6 K+ H& {" ?8 E; ?) ]3 n0 r, _/ @- Y

 

- Z) _7 A# Q& [# H0 t( J


2 i% a6 j3 J( l: X2 Z

 

, y0 c. {) m$ t7 k. P

 

/ l+ I) U# W* `. o* ~, R, b2 p

' x: k) Y$ [% ~

 

$ p) L. R# `7 ]7 m( U7 l


 


发表于 2009-4-11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R8 k" Z% @# r2 E1 M: z

 

# A$ U& B u8 s* A


 

9 Q- ?# ?9 r e

 

3 p% | D$ A. ], c

( ^5 O: X4 f/ @& I. ?+ U

 

( q. q# _% j! b8 |- C% E Y+ G" V: r


 

9 F3 j- \9 I& k% I! r


. c% T, Q& I/ y0 X1 W

 

' X9 w+ s0 c9 B1 R" ]

64届4班的曹姐姐和许哥哥的照片已发邮箱,还有要照片的请给我邮箱地址。

发表于 2009-4-11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09-4-11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









发表于 2009-4-11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1 02:24 , Processed in 1.1934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