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8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4-8 18:07:00的发言:
2 [0 l" g6 n( T 5 k2 T1 v, H0 I$ t& D6 A& e- i9 U- G 机院附小部分老师于2005年10月的聚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92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93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R7 c" g2 O7 l! ^9 k% p8 Y 0 z! I) O8 R$ ?3 x2 t

看见老师们心里忽的甜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4-16 15:24:00的发言:
, a$ U) w3 z t1 \5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舒曼丽的家,昨天还有同学看见她了.秦秦和刘允中原来就住在对面的楼上.
6 C5 u3 K# ~. u. y$ ^

这是原来机院的23号楼,原来楼前面是一片果树林,隔着树林就是24号楼,东边是25号楼,南边就是游泳池和卫生所。北边是合作社

发表于 2009-4-8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7-4-16 18:53:00的发言:
' f- M" U0 n6 _' Q. q

我记忆中的二层小楼是谁家呢?她家书很多,我们几个住宿生经常上她家看书的。

4 b; b; X5 H+ Q5 n! r& ]9 H0 l/ t6 ?, K

老哥肯定记错了,机院没有二层小楼。我原来住在8号楼,小学操场的滑楼梯对着的是7号楼,东边就是八号楼。

发表于 2009-4-8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4-18 10:47:00的发言:
0 e& x5 c$ \" ?% ?' F1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机院的教学搂的南面,看样在是早期的,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今年照的教学楼的北面.

. ?4 D4 ^6 B3 @' r! O; J

    真看不出它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岁月沧桑,只不过用老三大哥的话说"物是人非"了

* t2 ?& Q3 L, @' M

这应该是21号楼的北边,南面是南操场,南操场的东边是大礼堂,大礼堂北边是17,18号楼,都是学生宿舍,大礼堂南边是机院工厂。

发表于 2009-4-8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4-18 12:47:00的发言:
& U4 z9 {! q, n# B+ f5 C

请学友们注意一下:上面照片的左上角办公楼的后面有一个楼,我认为应该是我们的宿舍楼!请学妹确认一下。
/ @6 \; {3 y; b( l

这个是刚进大门北边的2号楼,就是当时的招待所。正对着的大屋顶是1号楼,在往前矮一点的那个楼是13号楼,13号楼北边就是小学操场

发表于 2009-4-8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4-18 18:03:00的发言:
+ T( @% Z7 t2 ^9 Q% E% a1 T

这下所有的空间关系都对上了。远处还有一根烟囱,是在小学操场东面的吗?印象中有一个,但不知是干什么用的,请指教。
. t P" S& V2 V0 L

那是三食堂的烟囱,上面是水塔,曾经上去掏过喜鹊窝。

发表于 2009-4-8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祝贺:

4 Z( c( \+ [1 b, d' |2 L

“北京机院附小”

5 K1 V. ~) t6 n& x; P' l W

4.11校友联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3 D6 _; x9 I5 |! T, M* W& j& t" a

同祝所有老师和学哥学姐们身体健康!

# b5 F- @4 a% B: f

西安小校友(三七小学)

- e( O: O& t% Z, b' R& V6 w

王京生敬贺!

6 f4 l! }8 S1 n% T8 u

 

# E8 X: \7 z4 J+ ~: l

 

0 X# ` Y# N& g8 m2 J, u

这是我收到的西安校友发来的祝贺短信,今天读给胡老师看。他们尽管不能前来,但也关注着这次师生聚会,在此胡老师向他们表示谢意!

发表于 2009-4-8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9-4-8 9:42:00的发言:
1 e3 E% w! v. e5 d' G* }: `( g6 {

前排中间是郝慧兰吗 请明示 真的感谢听松学长搭建的这个平台 让世界变小了

; v- b; T& P- }5 O$ i! r) A- z

玲:前排中间那位是郝慧兰。

发表于 2009-4-8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4-25 22:31:00的发言:
' {; G' f7 o7 `: i( @- f' x6 L

学校猪圈的位置在教工宿舍的北面,靠学院的北面围墙,好像常年养有十头左右的猪,学校每逢重大事情或节假日便杀猪庆贺。当时杀猪并不去屠宰场,就是在食堂外面的空地上。每到这时,我们这些爱热闹的都愿意围在那里看光景,里三层外三层的,说说笑笑也很热闹。有关杀猪的全套过程,我就是在小学了解的。但对于杀猪后先用铁钎顺猪后腿捅进去,然后用嘴吹气,直到猪全身鼓涨起来,再用木棒敲打一遍,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也不知是为什么。我以前提到的老蔡就是干吹气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Y* f( ?. F% e2 P

周六放学,对我们来说像是盛大的节日,尤其是在高年级以后,因为我们这些不坐集体车的同学是可以自由行动的。与葡萄园友人一样,我也不坐集体车而是自己回家。我与葡萄园友人一起走过,在景山看拍电影,还帮助拉三轮车的车夫送劈柴,但更多的时候是坐汽车在北京城遛车,沿不同的路线回家。另外,我还找到一个好去的地方,就是天桥。那时候天桥的场子还没有拆,各种杂耍、变戏法的,摔跤的,练武术的,卖唱的,说书的,算命的,各圈一个地盘,摆一个摊子就开练。我比较喜欢文静一点,就是看变戏法的,也就是中国传统的魔术。一个老者,拿一个空的玻璃碗放在地上,盖上一块布,再用一个金属环套上,然后边敲小铜锣边念念有词地唱着歌谣,一不小心,敲到布盖的玻璃碗上,把碗敲碎了。老者一脸的沮丧,准备收摊,但打开布一看,非但没有打碎的碗,连玻璃渣子也没有...然后,他又重新铺上布,套上金属环,用双手轻轻地从地上拔,再拔,直到拔出一个碗的形状,打开布:一个完好的玻璃碗,里面盛满了水,水中还有一条游动的小金鱼...。真是绝了!

- a3 c/ G- \) ~8 X7 ?* d& `- r: v5 v

% ]4 M9 [4 @2 n2 B0 \

养猪的师傅姓齐,我们都叫他齐大爷,杀猪就非老蔡莫属了。

发表于 2009-4-8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回善水哥哥贴

      . p7 J0 A* F3 w/ |3 l , G( Z t1 U; U; C! o4 ~: B8 H" Y3 w$ f! h. x5 F. ^0 c% u3 D# x
# o3 t4 R/ Q7 p# U7 g
+ |8 V1 }8 v: l0 @5 L, ]9 g

衷心祝贺:

- G2 `+ m* ~8 Y) d

“北京机院附小”

% o7 [, w+ O$ V. u# l/ L

4.11校友联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4 x5 d3 H0 V: R; g5 @2 a0 i. P9 n

同祝所有老师和学哥学姐们身体健康!

# s( l ~4 }7 \, g- d* ^( D5 a9 O

西安小校友(三七小学)

% ^3 S$ R. R# v( ?$ R% @' Y' S0 ~" G

王京生敬贺!

; U% r: S) q# M' K

 

0 h; X- }1 F; ^3 v6 I- i

 

! w1 ^- a* b/ C% c

这是我收到的西安校友发来的祝贺短信,今天读给胡老师看。他们尽管不能前来,但也关注着这次师生聚会,在此胡老师向他们表示谢意!


    京生、京芳、京力:我向你们致意!想必你们知道我是谁吧?呵呵.....
发表于 2009-4-6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4-6 2:35:00的发言:
  ' r/ E2 O/ ?# c- d- P

(11)操场周围那一圈体育运动器械

, o1 [, `8 t( |

不少校友都对附小操场周围那一圈用于锻炼的体育器材记忆犹新。我印象中记得:

5 ]9 s$ G/ `/ C

1.砖砌领操台后面,在马路西边是水泥兵乓球台。台面上常年摆着一溜砖头当球网用。以前没这些台子时,我们一般都到9号楼,21号楼或位于21号楼东北角的大学生俱乐部去“蹭球”玩。这些地方的台案是标准木制的,墨绿色的台面,白线围边,但一般不让小孩儿玩,因为在教学楼里影响大学生上课。看楼人见我们来就跑过来轰我们,可我们还是能抓住点机会来上几板子,即使被抓住,从中门被赶出来,又从旁门溜进去,或从一楼厕所翻窗户进去,。。。咳,条条大路通罗马,看楼人累死也赶不上我们这帮小崽子。可能当时折腾得过了,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这以后附小才有了自己的水泥兵乓球台。

' ^0 F6 F0 L# `' f* z" F; y! E; d

2.靠砖砌领操台南边,竖立着两架“云梯”器械,用于锻炼同学们登高爬低,翻上跳下的能力。在排练团体操期间,我经常看到高年级女生都在那练压腿,抻腰,拔筋儿,后来也见到一些上年纪的人早上在那练踢腿。云梯上下横杠的漆色长期一直保持天蓝色,中间横杠的漆色基本脱去,露出红色防锈漆和铁管本身黑色。可见玩爬云梯的人还是不多。

! N6 B, H3 k6 F$ D4 }

3.靠砖砌领操台北边,安装着两个好象称之为“转笼”的器械。一个用铁、木合成的大辊子横安在两个支柱间,支柱上方是一根横向铁杠子。玩的时候,人手扶铁杠,脚蹬木辊子使其转动,有点像现代跑步机的功能。转笼一个人玩没意思,一定要两人同时蹬辊子才有意思,可以说是一种比赛。当大辊子被两人蹬转得飞快时,总有一个人跟不上趟,一个失脚,双腿儿一软,俩小腿就搭在转动飞快的笼辊上,就听“嗤啦啦。。”,那两条小腿就当刹车片使了,这就意味着你输了,下去吧。。。而胜利者则臂撑铁杠,傲视周围,等待着下一个挑战者。。。冬天穿厚一点还无所谓,天儿暖了穿的薄时,那小腿儿磨得甭儿疼。我赢过别人,但也当过“刹车片”,合着什么比赛也不能总是赢,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嘛。记得那转笼上的木条被磨得油亮油亮的。。。

4 A5 W9 j9 w( Q3 \' j

4.转笼器械的北面应该是“沙坑”。沙坑前面有一块木制起跳板,坑的周围用木板包围。当坑里面的沙土很“新鲜”时,我们一帮小孩儿喜欢垒沙墙,淘沙洞,做碉堡,在沙坑里面玩得不亦乐乎。以后也经常见到幼儿园阿姨带小朋友在沙坑里玩。后来对沙坑不注意保养,慢慢地沙坑里的沙土变得越来越硬,风吹雨淋,沙土流失,印象中那沙坑最后几乎起不到沙坑的作用了。

$ X$ }! l$ w: j( w' c5 j

5.沙坑的东面就是机院附小最标志性的建筑—“水磨石大滑梯”。这是令许多校友最难以忘怀的体育锻炼器材。以后专门撰文对它进行回忆。

( L( X' Y6 {+ ~, w6 F

6.大滑梯的东面是机院电工车间,也就是本次“4.11”师生大聚会的会场—阶梯教室。顺着那一溜儿墙(过去有大学生三食堂时),从北往南看,就是那一套蓝色系列的各种体育运动器械。头一个是“秋千”。一个大木架上挂了三副铁链子秋千。架高大概2.5米左右。打秋千最感到害怕的是有时荡得太狠,身体位置变横向,脸朝天,脚比头还高,弄不好有可能从秋千上掉下来。那时打秋千还经常玩“高空跳车”,就是在秋千荡到空中最高点时,反手一转,顺势脱离秋千,“噌”。。从空中飞跃跳下,下去后是站着还是爬着,那是另一回事,关键在于敢不敢跳,那时谁都想逞能呗。另一个玩法是一只脚站在脚踏板上,另一只脚蹬地不断转圈,让两根铁链子铰在一起最后处于拧麻花状态,随后双脚站在脚踏板上,靠两根铁链子的反向松弛力,在空中转圈儿玩,很爽的啦。还有就是“蹿车”,就是当一个人正在荡秋千时,另一个人找准机会,看好落脚点,“唰”。。。上去了,。。。

: y9 h& s' R' c6 V: f! F( |

后来,三个秋千不知什么时候都被卸走了,横木架下留下6个挂秋千用的铁环。可不知谁又发明了荡铁环的玩法,继续让这秋千立架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其方法是,从侧立柱三脚支撑架站上去,一把抓住一个铁环,顺势身体悬空悠荡,再用另一只手抓住下一个铁环,接着再身体一悠荡,交替双手抓另外下一个铁环。。。。荡完了6个铁环,有劲儿的话,一个转身切换手,顺原路再荡回去。您甭说,这玩法真练胳膊劲。我一开始,荡三个铁环就掉下来了,后来天天玩,手上都磨出茧子,最后终于能荡一个来回。

" i% ^5 q% G {9 @+ L

7.秋千架的南面是一个更高的架子,上面挂着“吊环”,“铁制软梯”,“爬绳”,和“爬杆”。

+ F4 |& H; z' z$ S: |0 f; e

其中我玩得最多的是爬杆。记得过去看高年级同学玩爬杆时,只凭两只手就能爬到杆顶,我们称之为“干拔”。我一开始“干拔”到小半截就没劲了,但看到别人没几下就“干拔”到顶,心里不服气,只好不断操练。到后了,也将就着能拔到杆顶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6 c0 j! |) q2 a+ l# [+ a4 N2 {: C

8.吊环架的南面应该是“转伞”和“转亭”。我对玩转伞的印象不深,依稀记得在上面只是玩过倒立,即先爬到转伞上,然后用双脚勾住横杠,身体后仰头朝下,眼前呈现出11号楼和12号楼倒影,以及操场上倒立走人群。。。然后是倒立的7号楼,大滑梯,大学生三食堂,咳,那伞还转着圈儿呢。。。有关转亭的故事后面再讲。

+ ~& J/ a& a( X( X$ ~0 k1 U0 e

9.转亭的南面又是一个转伞,这个转伞的南面又是一个什么器械呢?从大雾山传上来的照片看(159页3958楼),那是一个大铁框架子。我记得应该是练臂力的“脚手架”(我在这先乱给个名字)。锻炼时,是用手抓住横方向的铁杠,身体悬挂空中,然后交替换手,从架子一端悠荡到另一端。不过那时,俺们个矮,轮不上玩这个器械。

z3 N1 t" O7 i- L' t, Q y3 b& v

10.脚手架的南面应该是“翘翘架”。其功能像翘翘扳,只不过翘翘架不是人坐上去,而是两个人同时要用手抓住架子两端,然后一拉一蹬,俩人便可以一高一低的玩“翘翘”了。我有时一个人时,抄起那铁架子,模仿战斗故事片电影里的情节,权当它像高射机关枪瞄向空中,嘴中“达达。。。达。。。”,自己在那玩儿开打仗了。这铁制翘翘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当它从动态位置回归静态平衡位置时,那铁架子与支撑立柱发生碰撞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哐铛”,。。。。就这一声,不仅周围几个楼内的人都听得到,顺风走,恐怕都能吹到水碓子去。。。不过那铁架子真结实,就那么碰撞若干年,也没见有哪开过焊,制作质量是真好!

$ q0 K! K7 _; y& G+ Y

11. 翘翘架的南面耸立着一个高高铁柱,柱顶上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斗笠形的铁盖,铁盖边上悬挂着若干条麻制软索绳,直径大概有3公分。索绳下端连箍着一个皮套圈。这器械叫什么,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名字,权当它为“转绳”吧。玩儿的时候是几个人一起,一绳一人,每人先把一条腿套进皮套圈,手拉索绳,一声呐喊,两脚蹬地,这铁盖带动绳子就开始转起来了。随着转速加快,离心力增加,人随绳子在空中上下飞荡,一会腾空,一下俯冲,大家在空中和地面互相追着,谁先被别人抓着,下一轮就被换下,嘿,当时玩儿的别提多来劲儿了。。。

3 P( h7 L6 x7 M( H( j% Y2 T9 T6 f- w

12.转绳再往南,就是摇船。我好像记得这摇船是后来换上去的。以前应是一个可以来回摇的浪木,有点像春晚最后撞钟的那个东东。这摇船很重,一般同学都摇不高,而最有挑战的动作就是当摇船摇到最高点时,站在船头往前纵身一跳。。。。可不是跳海啊 !


$ q. [9 m6 x- @

好了,下面再回头说说转亭吧。前面有好多帖子都提到转亭,而且特别提到有两位学长,一个亭里,一个亭外飙着劲玩,最后亭外的邓兄长被甩出去,磕了下巴,缝了针,还受到学校通报批评。这事主要是见了血,才致使两位学长上了学校“光荣榜”。实际上,在那亭子跟前栽面儿的人多了去,只是都记在暗帐上,校领导不晓得而已。想当年那情景,下课铃一响,各班各路英雄豪杰多聚集在转亭周围,谁都想在这亭子上一显身手,为自己亮底夺金。

) s6 d, P% J3 k3 n: k) U' Q7 x

好,话不多说,但见一好汉先声夺人跳入亭内,慢慢启动转亭至匀转速运动,引得外围各路英雄摩拳擦掌,拍马相随,人潮启动,亭外自然形成一道旋转人墙,每人都在运动中寻找着突破点,。。突然间,一矫健身影从人墙中窜出,一把抓住亭柱,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身体横向飞起,两腿呈飞剪形飘翔在空中,接着就听“噗噜,噗噜。。。。”原来是那一圈旋转人墙中不少人被飞腿击中,那真个是踢一圈,扫一片,人仰马翻啊。此时亭内的好汉见有人上亭,便使劲蹬地,推转亭子加速飞旋,现在好戏开始。。。。

N7 s& [: O6 ]6 y0 l; O2 K

说这亭内好汉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克服小半径回旋所产生的眩晕感以及跑龙套时的体力消耗。而这亭外豪杰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用那细瘦的小胳膊克服强大的离心力,保证身体在飞飘过程中不被甩出去。两者胜负决定时间不会太长,一般说,亭外好汉输的几率大,但也正是如此,才更有刺激,那要是赢了,面子上好风光噢。不过很惨的是,被甩出去的好汉还是占大多数。被甩出去后的情景有3种。第一种:踉踉跄跄几步后,方站定;第二种:踉踉跄跄几步后,站不稳,扑倒在地;第三种:直接平扑在地。我曾经以第二种方式败下阵来,严重的是不仅扑倒在地,由于惯性还在地上翻滚了几下,且后脑撞地,当时一阵眩晕犯了蔫儿。不成想这就落下后遗症,以后的岁月中就怕身体转圈,一转就头晕站不稳。这毛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上大学期间兴跳友谊舞,交际舞,开舞会什么的,得,我惨了。玩儿三步,四步,直着方向跳没问题,一到转圈就傻眼。您想啊,那舞池里哪个漂亮女生跳舞不想转圈,遇见我这光直走,不转圈的,头一把可以,下一次我都不好意思再请了。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别的男同学不断上演着一部部浪漫的舞池恋曲,。。。我当时都没地方郁闷啊。这转亭真让我一辈子忘不了!!

) Q! I% O L9 k# Z8 y& h% j

 

( `9 |$ p8 S! w' _

 

: N8 Q, v# A+ P# O [# P0 y; G

压板,压压板

; s0 e4 G7 ]* W1 C2 r" {) e- u

 

* Y' u- a6 e! i- i

压压板,两头翘,一会儿低,一会儿高

: X9 U4 ?% ^4 Y; e# K p

 

* V; K( w$ E& F, s ?/ l


( U+ n G, v2 @; b2 s7 {8 P

 

. o/ {; g! c# D( m/ Q4 M


3 D# ?9 |1 ^) Z: ~7 D @

 


发表于 2009-4-5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4-5 23:20:00的发言:
0 U, |0 i2 e) F + S/ ^" _/ d5 g3 p9 t- N ' Y+ Q2 D' P; A

德高望重的唐玉梅老师和栾兴家老师:您们对学生的真情感动着我们,但愿师生的聚会能减轻您们的悲伤,您们的坚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S8 Z/ q( o4 O2 L 6 W& N9 w/ U! B x& ?

愿师生聚会能减轻唐老师和栾老师的悲伤。
发表于 2009-4-6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搞错了,不知道怎麽引用,还没写帖子就发出去了,原谅!

X. W3 S$ `8 d6 B& A: b; j

联谊会筹委会的老师和学友们,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

$ w& N* L% j2 U& t0 m' a

真是一次难忘聚会,可我去不成非常难受.我想让我表哥(也是咱附小的老师)代我签字,按4月4日通知的第八条交款领纪念章,我感到这枚纪念章太有意义了,我实在想留有一枚做纪念.你们看可以吗?

3 E& v0 O2 j/ F- z4 U2 D/ c4 y

我是66届六.三班的

发表于 2009-4-6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遥知不是雪在2009-4-6 1:23:00的发言:
  0 ~9 f/ t3 W% j2 h


 

% f% B* w3 ~3 k: ~- @9 w

  ........日斗星移,飞机一抖翅膀把我抛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这才知道洋插队比土插队苦。其中的苦涩,自己知道。这时知道愁了,倒是心中的那支歌,支撑着我,爬了过来。

8 \8 e' Q3 }( A+ I$ r

 

* a! U5 Z2 @! y x2 E

  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只不过蓝眼睛和黑眼睛有所不同。斗胆写历史,写中美之间最残酷的那场战争。采访我们当年的敌人,面对向我们“最可爱的人”开炮的鬼子们,“风烟滚滚炮声隆,一道电光裂长空”的旋律在耳边回荡*。写作的六年里,人们问过我几次:“你的立场在那里?”还能改吗?胡老师早就给我定了调了。

- H/ R7 n0 C( d9 t

 

. \& b6 a ?% p8 e+ @+ l5 T6 D+ p

  胡老师,金老师,您们唤醒了多少“百花齐开放”,今天是你们“高歌欢庆新春来”之日。我不能飞回去赴会了,看见你们搞得风风火火,心里真遗憾。但我想让您们知道,您们的桃李满天下,您们的“香飘云天外”。我的儿子明天去中国,我让他带给您们一篇迟到的作文《美国兵眼中的战争》,这里有您们的心血。请再批改一次吧!

- H: |: e/ F3 u& V8 }

您的学生

( J4 b9 l# u& e' ~

 

1 c. @' z o2 o! i

 

2 I9 }% o# ^4 P9 ?

草于美国鹿野镇

! {2 J" x, {% x9 z, E4 i

 

* ?- `1 u; v, t0 s0 X

*注:我的软件里没有走之旁的回字。很多字没有,望见谅。

' I% v) R) ] Y

这里是《美国兵眼中的战争》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hengkaimei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06170
卓越网:



. D* n4 O2 Q" M3 M( @5 y2 n. p4 a

 


+ B8 V; ?: g5 Y

 

9 |0 U% K) q0 P7 j/ K

kaimei 学姐写的文章真好,水小子向您致意!

. Q, ?+ Y7 h) O2 A% [8 J

 

发表于 2009-4-6 0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遥知不是雪在2009-4-6 1:23:00的发言:
  . j9 r! ^% q9 `

。。。。  操场是我最眷恋的地方:那里有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滑梯,高大又光滑的石滑梯,好像还没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见过比这好的滑梯。最先进的铁质运动器械和悠千,还有不起眼的双杠。下课铃一响就奔双杠,两个同学比赛,各坐在双杠一头,“预备齐!”两人开始你追我赶,撑着双杠跳上跳下,看谁先追上另一位。。。。。

* k$ [+ C' g- i F6 y

 


& N6 m9 D+ {/ F, s5 Z* c) |6 O9 o

是有双杠,但在哪个位置呢?

发表于 2009-4-6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 M+ d& q b. m/ o( S. t

(11)操场周围那一圈体育运动器械

2 R+ Q" W: }: D* p

不少校友都对附小操场周围那一圈用于锻炼的体育器材记忆犹新。我印象中记得:

; H+ F) `+ `' E4 T; _

1.砖砌领操台后面,在马路西边是水泥兵乓球台。台面上常年摆着一溜砖头当球网用。以前没这些台子时,我们一般都到9号楼,21号楼或位于21号楼东北角的大学生俱乐部去“蹭球”玩。这些地方的台案是标准木制的,墨绿色的台面,白线围边,但一般不让小孩儿玩,因为在教学楼里影响大学生上课。看楼人见我们来就跑过来轰我们,可我们还是能抓住点机会来上几板子,即使被抓住,从中门被赶出来,又从旁门溜进去,或从一楼厕所翻窗户进去,。。。咳,条条大路通罗马,看楼人累死也赶不上我们这帮小崽子。可能当时折腾得过了,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这以后附小才有了自己的水泥兵乓球台。

. P4 V) B/ S# }

2.靠砖砌领操台南边,竖立着两架“云梯”器械,用于锻炼同学们登高爬低,翻上跳下的能力。在排练团体操期间,我经常看到高年级女生都在那练压腿,抻腰,拔筋儿,后来也见到一些上年纪的人早上在那练踢腿。云梯上下横杠的漆色长期一直保持天蓝色,中间横杠的漆色基本脱去,露出红色防锈漆和铁管本身黑色。可见玩爬云梯的人还是不多。

# {1 ~8 a9 |0 I

3.靠砖砌领操台北边,安装着两个好象称之为“转笼”的器械。一个用铁、木合成的大辊子横安在两个支柱间,支柱上方是一根横向铁杠子。玩的时候,人手扶铁杠,脚蹬木辊子使其转动,有点像现代跑步机的功能。转笼一个人玩没意思,一定要两人同时蹬辊子才有意思,可以说是一种比赛。当大辊子被两人蹬转得飞快时,总有一个人跟不上趟,一个失脚,双腿儿一软,俩小腿就搭在转动飞快的笼辊上,就听“嗤啦啦。。”,那两条小腿就当刹车片使了,这就意味着你输了,下去吧。。。而胜利者则臂撑铁杠,傲视周围,等待着下一个挑战者。。。冬天穿厚一点还无所谓,天儿暖了穿的薄时,那小腿儿磨得甭儿疼。我赢过别人,但也当过“刹车片”,合着什么比赛也不能总是赢,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嘛。记得那转笼上的木条被磨得油亮油亮的。。。

4 u g& l% o* N$ m8 m! I

4.转笼器械的北面应该是“沙坑”。沙坑前面有一块木制起跳板,坑的周围用木板包围。当坑里面的沙土很“新鲜”时,我们一帮小孩儿喜欢垒沙墙,淘沙洞,做碉堡,在沙坑里面玩得不亦乐乎。以后也经常见到幼儿园阿姨带小朋友在沙坑里玩。后来对沙坑不注意保养,慢慢地沙坑里的沙土变得越来越硬,风吹雨淋,沙土流失,印象中那沙坑最后几乎起不到沙坑的作用了。

9 z0 I5 C6 }6 a0 y( U

5.沙坑的东面就是机院附小最标志性的建筑—“水磨石大滑梯”。这是令许多校友最难以忘怀的体育锻炼器材。以后专门撰文对它进行回忆。

* q @; M' ^1 X6 c

6.大滑梯的东面是机院电工车间,也就是本次“4.11”师生大聚会的会场—阶梯教室。顺着那一溜儿墙(过去有大学生三食堂时),从北往南看,就是那一套蓝色系列的各种体育运动器械。头一个是“秋千”。一个大木架上挂了三副铁链子秋千。架高大概2.5米左右。打秋千最感到害怕的是有时荡得太狠,身体位置变横向,脸朝天,脚比头还高,弄不好有可能从秋千上掉下来。那时打秋千还经常玩“高空跳车”,就是在秋千荡到空中最高点时,反手一转,顺势脱离秋千,“噌”。。从空中飞跃跳下,下去后是站着还是爬着,那是另一回事,关键在于敢不敢跳,那时谁都想逞能呗。另一个玩法是一只脚站在脚踏板上,另一只脚蹬地不断转圈,让两根铁链子铰在一起最后处于拧麻花状态,随后双脚站在脚踏板上,靠两根铁链子的反向松弛力,在空中转圈儿玩,很爽的啦。还有就是“蹿车”,就是当一个人正在荡秋千时,另一个人找准机会,看好落脚点,“唰”。。。上去了,。。。

7 |! y, z: x; a% v d

后来,三个秋千不知什么时候都被卸走了,横木架下留下6个挂秋千用的铁环。可不知谁又发明了荡铁环的玩法,继续让这秋千立架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其方法是,从侧立柱三脚支撑架站上去,一把抓住一个铁环,顺势身体悬空悠荡,再用另一只手抓住下一个铁环,接着再身体一悠荡,交替双手抓另外下一个铁环。。。。荡完了6个铁环,有劲儿的话,一个转身切换手,顺原路再荡回去。您甭说,这玩法真练胳膊劲。我一开始,荡三个铁环就掉下来了,后来天天玩,手上都磨出茧子,最后终于能荡一个来回。

3 J$ T3 o0 G5 F+ [( _7 X

7.秋千架的南面是一个更高的架子,上面挂着“吊环”,“铁制软梯”,“爬绳”,和“爬杆”。

+ [' c$ Q4 B& t& I2 A

其中我玩得最多的是爬杆。记得过去看高年级同学玩爬杆时,只凭两只手就能爬到杆顶,我们称之为“干拔”。我一开始“干拔”到小半截就没劲了,但看到别人没几下就“干拔”到顶,心里不服气,只好不断操练。到后了,也将就着能拔到杆顶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 c3 G+ J; A' w4 [

8.吊环架的南面应该是“转伞”和“转亭”。我对玩转伞的印象不深,依稀记得在上面只是玩过倒立,即先爬到转伞上,然后用双脚勾住横杠,身体后仰头朝下,眼前呈现出11号楼和12号楼倒影,以及操场上倒立走人群。。。然后是倒立的7号楼,大滑梯,大学生三食堂,咳,那伞还转着圈儿呢。。。有关转亭的故事后面再讲。

& r8 B8 G( a8 N+ }9 f' D7 `& r" F

9.转亭的南面又是一个转伞,这个转伞的南面又是一个什么器械呢?从大雾山传上来的照片看(159页3958楼),那是一个大铁框架子。我记得应该是练臂力的“脚手架”(我在这先乱给个名字)。锻炼时,是用手抓住横方向的铁杠,身体悬挂空中,然后交替换手,从架子一端悠荡到另一端。不过那时,俺们个矮,轮不上玩这个器械。

1 ]. C! |& V5 \4 _" f3 E5 K$ K2 m

10.脚手架的南面应该是“翘翘架”。其功能像翘翘扳,只不过翘翘架不是人坐上去,而是两个人同时要用手抓住架子两端,然后一拉一蹬,俩人便可以一高一低的玩“翘翘”了。我有时一个人时,抄起那铁架子,模仿战斗故事片电影里的情节,权当它像高射机关枪瞄向空中,嘴中“达达。。。达。。。”,自己在那玩儿开打仗了。这铁制翘翘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当它从动态位置回归静态平衡位置时,那铁架子与支撑立柱发生碰撞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哐铛”,。。。。就这一声,不仅周围几个楼内的人都听得到,顺风走,恐怕都能吹到水碓子去。。。不过那铁架子真结实,就那么碰撞若干年,也没见有哪开过焊,制作质量是真好!

# ~; ?% b3 a" }. K# Z2 d0 p5 M

11. 翘翘架的南面耸立着一个高高铁柱,柱顶上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斗笠形的铁盖,铁盖边上悬挂着若干条麻制软索绳,直径大概有3公分。索绳下端连箍着一个皮套圈。这器械叫什么,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名字,权当它为“转绳”吧。玩儿的时候是几个人一起,一绳一人,每人先把一条腿套进皮套圈,手拉索绳,一声呐喊,两脚蹬地,这铁盖带动绳子就开始转起来了。随着转速加快,离心力增加,人随绳子在空中上下飞荡,一会腾空,一下俯冲,大家在空中和地面互相追着,谁先被别人抓着,下一轮就被换下,嘿,当时玩儿的别提多来劲儿了。。。

/ K0 g% b. {" E' X4 u

12.转绳再往南,就是摇船。我好像记得这摇船是后来换上去的。以前应是一个可以来回摇的浪木,有点像春晚最后撞钟的那个东东。这摇船很重,一般同学都摇不高,而最有挑战的动作就是当摇船摇到最高点时,站在船头往前纵身一跳。。。。可不是跳海啊 !


2 a2 X0 l+ n+ o+ f

好了,下面再回头说说转亭吧。前面有好多帖子都提到转亭,而且特别提到有两位学长,一个亭里,一个亭外飙着劲玩,最后亭外的邓兄长被甩出去,磕了下巴,缝了针,还受到学校通报批评。这事主要是见了血,才致使两位学长上了学校“光荣榜”。实际上,在那亭子跟前栽面儿的人多了去,只是都记在暗帐上,校领导不晓得而已。想当年那情景,下课铃一响,各班各路英雄豪杰多聚集在转亭周围,谁都想在这亭子上一显身手,为自己亮底夺金。

; N, s6 r3 ^# G9 W0 ^* B

好,话不多说,但见一好汉先声夺人跳入亭内,慢慢启动转亭至匀转速运动,引得外围各路英雄摩拳擦掌,拍马相随,人潮启动,亭外自然形成一道旋转人墙,每人都在运动中寻找着突破点,。。突然间,一矫健身影从人墙中窜出,一把抓住亭柱,随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身体横向飞起,两腿呈飞剪形飘翔在空中,接着就听“噗噜,噗噜。。。。”原来是那一圈旋转人墙中不少人被飞腿击中,那真个是踢一圈,扫一片,人仰马翻啊。此时亭内的好汉见有人上亭,便使劲蹬地,推转亭子加速飞旋,现在好戏开始。。。。

) Z" ], H& X) C2 L

说这亭内好汉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克服小半径回旋所产生的眩晕感以及跑龙套时的体力消耗。而这亭外豪杰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用那细瘦的小胳膊克服强大的离心力,保证身体在飞飘过程中不被甩出去。两者胜负决定时间不会太长,一般说,亭外好汉输的几率大,但也正是如此,才更有刺激,那要是赢了,面子上好风光噢。不过很惨的是,被甩出去的好汉还是占大多数。被甩出去后的情景有3种。第一种:踉踉跄跄几步后,方站定;第二种:踉踉跄跄几步后,站不稳,扑倒在地;第三种:直接平扑在地。我曾经以第二种方式败下阵来,严重的是不仅扑倒在地,由于惯性还在地上翻滚了几下,且后脑撞地,当时一阵眩晕犯了蔫儿。不成想这就落下后遗症,以后的岁月中就怕身体转圈,一转就头晕站不稳。这毛病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上大学期间兴跳友谊舞,交际舞,开舞会什么的,得,我惨了。玩儿三步,四步,直着方向跳没问题,一到转圈就傻眼。您想啊,那舞池里哪个漂亮女生跳舞不想转圈,遇见我这光直走,不转圈的,头一把可以,下一次我都不好意思再请了。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别的男同学不断上演着一部部浪漫的舞池恋曲,。。。我当时都没地方郁闷啊。这转亭真让我一辈子忘不了!!

发表于 2009-4-6 0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leizi, 带我问候你的父亲。在我采访美国兵的那几年,经常想起他,想起他在朝鲜战场失去的那只胳膊。我的这本书是为他们这些在朝鲜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勇士们写的。张冀东的父亲是国防大学的退休老八路,上过朝鲜战场。他是我的第一个读者,为此写了一首诗呢,也八十多岁了。

' {* A8 X9 C0 q7 M

你的哥哥是我班的同学,想起他,心里揪着疼......

. [: ]2 Z& ^3 O- g/ J: u

带我问候你的姐姐。

发表于 2009-4-6 0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雾山在2009-4-6 1:28:00的发言:
. b! q n G! R! _4 X6 T

 

2 Z( F: b1 _) {, N9 O. U! O

又来一位66届,63班同学。人越聚越多啊。请和我联系,我们是一个班的。

4 I8 o; x* F9 N: [4 q3 H

 

9 R5 m7 V6 u' O- E! h: B s

 

, p1 n6 p0 `1 m2 M' D) X9 M

 

- C6 J8 ^& P1 b, Y7 k

你是鸭梨兄吗?谢谢你的相片,太好了!

发表于 2009-4-6 0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哥在2009-4-6 0:13:00的发言:
, @& k" T3 d7 F& K! _1 \1 q& I

不好意思!搞错了,不知道怎麽引用,还没写帖子就发出去了,原谅!

: Q) T+ ?* o R% S; c

联谊会筹委会的老师和学友们,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

/ Y, X* V. h* ]$ L1 l

真是一次难忘聚会,可我去不成非常难受.我想让我表哥(也是咱附小的老师)代我签字,按4月4日通知的第八条交款领纪念章,我感到这枚纪念章太有意义了,我实在想留有一枚做纪念.你们看可以吗?

2 Y3 a' R- f' \# d: R' j. i

我是66届六.三班的

$ B' M1 e5 H& |

 

6 H- G. n7 H8 x' t8 a, F i9 X

我已发了短信给你。

发表于 2009-4-6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哪位李哥呢?我也是66届63班的。我也回不去,但很想要一枚纪念章。

发表于 2009-4-6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Q& y$ E/ |/ B

胡老师,金老师,您们好!

- T! g/ ?( \' [8 m4 N+ U

  在网上见到您们的笑容,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机院附小的操场上。

5 R8 s, ^ j5 w7 M+ ]

 

- M" y6 }5 P5 }1 n6 Z( e4 k

  操场是我最眷恋的地方:那里有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滑梯,高大又光滑的石滑梯,好像还没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见过比这好的滑梯。最先进的铁质运动器械和悠千,还有不起眼的双杠。下课铃一响就奔双杠,两个同学比赛,各坐在双杠一头,“预备齐!”两人开始你追我赶,撑着双杠跳上跳下,看谁先追上另一位。女生跳皮筋,大多数孩子只能攒牛奶瓶上的皮筋,接起来跳,“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牛奶瓶上的皮筋爱断,老得接。如果家长给点钱,去买猴皮筋,花花绿绿的颜色,跳起来又爽了一些。花裙子,花皮筋,弹上弹下,边舞边唱,好看得很。最高档的是家长给买松紧带,十几尺,一绕一大球。松紧带结实,可以跳各种绕筋的花样,再轻轻松松地一环一环地在脚下优雅地解开,有歌有节拍。记得我们班的李小敏有这么一团令人羡慕的松紧带,她总是慷慨地借给同学们。我们的班主任金久雄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给我们上课,下了课她还和我们一起玩,没有师长的架子,可亲。这天,金老师课间与我们一起跳皮筋,一不小心,wai3(足 歪,我的这个软件里没有这个的汉字)了脚,疼得蹲在地上。我们傻了,不知所措,只能问老师:“疼吗?”偏偏此时,上课铃响了,大家本能的反应是飞快地奔往教室,金老师挥着手让我们去上课。我一边走一边回头,只见此刻,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过来,毫不犹豫地抱起窈窕的金老师,往学校的医务室跑。这位老师叫什么,我记不得了,只是那“骑士救美女”的动人画面,嵌入了记忆。

( _7 ]5 j% k( k- @" B0 n- v G

 

+ n @) s& [' g9 p5 h q7 r

  四年级时赶上为第二届运动会练团体操。为了参加团体操,我们开始练劈叉、下腰、倒立,大家比着。听说在宿舍里,大伙儿把床垫子铺在地上夜里练倒立,我就有些急,每天下课后就在教室楼和宿舍楼之间,对着墙根练倒立,练得鼻子流血,就是不长进。看我压腿练劈叉,平时不多言的外婆开口了:“女孩子练劈叉,要憋不住尿的……”我全当没听见。这么着混入了团体操。 说起排练,每天下午课后就练,无论烈日当头还是风吹雨晒,一个个都晒成了非洲朋友。华老师英俊威严,他往领操台上一站,一言不发,腮帮子一缩,我们这帮猴男猴女就肃静了。胡老师是总领队,给我们鼓劲儿,现在我才知道,她为了团体操,把一个儿子给流了产(胡老师,您换来了团体操的壮美,赢得了我们的儿女之心)。团体操的音乐美得入心,动作活泼。动作记得不多了,倒是音乐陪伴了我一生。后来接近运动会,每次排练时,每人给一个鸡蛋,一个圆面包。那年头是稀罕物儿,洋面包,好吃。我们组的胡小平(比我小一届)不吃鸡蛋,我就不时地捡点便宜。发的那双白球鞋,珍贵得什么似的,每次刷完鞋,还要打白粉。有时打多了,穿上一跺脚,直掉白粉(现在看见有些女人打粉过多,常常想起白球鞋)。穿上它,脚下生风,走起来趾高气扬,就怕别人看不见。

) p, Z# V" Q) z4 P9 U4 w% ]

 

- Y1 N E& f9 U. A6 f8 w! H; ?

  有些记忆,是再粗砺的沙石也磨不掉的,而胡老师您的歌声就有这样的神奇。

2 K- T* E: S! o+ P3 d8 u+ D

 

, U4 Z, @: @; p7 K; P

  大概是我们上三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个新的辅导员。她,圆圆的脸蛋,黑亮的眼睛,油黑的大辫子,两团抹不掉的青春红晕挂在腮边。嘴边一颗小黑痣使她的笑容越发阳光。她像一块磁铁,把我们这些丫头片子吸引在她的身边。她爱唱歌,唱得比鸟儿亮。常常在晚饭前,我们围着她,一首一首地跟着她唱,从《英雄儿女》到《江姐》,从双枪老太婆到小罗卜头,委婉壮烈,催人泪下。有一天下午,她教我们唱了这么一首歌,结果这首歌不弃不舍地陪伴了我一生。

! X/ ]) Q$ z) A) `! W

 

* W! Q( V+ h0 B! w7 n+ N1 m* t4 _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她唱得激昂豪迈,夕阳映在她的脸上,胜似绽开的梅花。

. ]9 b1 |! P! c' |0 r

 

8 U% ~( W" M/ w( ?4 b" ~

  这首歌刻在了我的心间,还有老师的笑脸。无论是在柳大林子的大烟泡中修水利,眉上结霜,脸蛋冻冰,还是在墙上结冰的礼堂里穿单衣为兵团战士演出,总是不知愁地哼着它:“三九严寒何所惧。”

4 I* t9 b" k5 k* y0 J/ t

  日斗星移,飞机一抖翅膀把我抛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这才知道洋插队比土插队苦。其中的苦涩,自己知道。这时知道愁了,倒是心中的那支歌,支撑着我,爬了过来。

% n- f% ^+ Q3 S- b

 

1 ~$ H0 Y! t4 x0 t& y: q

  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只不过蓝眼睛和黑眼睛有所不同。斗胆写历史,写中美之间最残酷的那场战争。采访我们当年的敌人,面对向我们“最可爱的人”开炮的鬼子们,“风烟滚滚炮声隆,一道电光裂长空”的旋律在耳边回荡*。写作的六年里,人们问过我几次:“你的立场在那里?”还能改吗?胡老师早就给我定了调了。

2 z' D, y, [0 u2 [

 

# {' `/ y: j- S

  胡老师,金老师,您们唤醒了多少“百花齐开放”,今天是你们“高歌欢庆新春来”之日。我不能飞回去赴会了,看见你们搞得风风火火,心里真遗憾。但我想让您们知道,您们的桃李满天下,您们的“香飘云天外”。我的儿子明天去中国,我让他带给您们一篇迟到的作文《美国兵眼中的战争》,这里有您们的心血。请再批改一次吧!

9 E% R. @. v0 p5 o; T2 z' P2 ~- `

您的学生

* ?. y% e0 o4 w. E* Z

 

5 [) ~! D; z" n- e5 H2 j

 

) A3 u. { _( R5 D* `* ]% p$ ]+ i

草于美国鹿野镇

" w j: m4 o% x5 h

 

& ]4 q5 s' k8 j _9 N) O1 m- D

*注:我的软件里没有走之旁的回字。很多字没有,望见谅。

6 |- t- K$ {; d7 c

这里是《美国兵眼中的战争》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hengkaimei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06170
卓越网:



7 |6 Y( a, ?1 D, `( ^. g: z

 


发表于 2009-4-6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遥知不是雪在2009-4-6 1:17:00的发言:
! O" d& N( F- f& h4 m

是哪位李哥呢?我也是66届63班的。我也回不去,但很想要一枚纪念章。

2 R4 T' O5 l; v" E3 T6 I# B1 M

 

3 h! m- L+ U' F; t" R1 H

又来一位66届,63班同学。人越聚越多啊。请和我联系,我们是一个班的。

! I* |/ X" I6 T3 i) J

 

* G* j0 s. L; ?: r

 

. d2 ]8 l/ z/ M+ O$ b

 

发表于 2009-4-6 0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为聚会辛劳的老师校友致敬

QUOTE:
天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4-5 0:07:00的发言:
6 y) W$ G0 K# Y

这是4日参加筹委(扩大)会的部分人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734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734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C! e' G; ^1 g8 }6 `

     昨天晚上看我们论坛的内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激动的心情不能平静。母校的师生为了一个期盼了几十年的聚会,都在不辞辛劳,忘我的奔波。深厚的师生情谊竞然产生这么巨大的神奇力量,没有政府指令、没有领导者的安排、没有利益与金钱的驱动、没有名位荣誉的诱惑、没有身负各种精神与经济压力的逼廹。在没有报酬,没有补偿,没有经费,没有赞助,没有场地,没有设备的情况下,不惜作出任何牺牲把这次聚会作为一项使命来完成,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随着时间的临近,一切都进展得这样完美。从会场的安排,会务的组织落实,到具体的徽章制作、音乐伴奏领唱以至颇费心力的视频录制都完成得天衣无缝,令人赞叹不已。这要归功于胡老师、变色龙、老三、糊涂人等一批师生的无私奉献。(这些功臣的名字全列出来是很长一串)他们的功绩与“4.11”这个日子将永远作为美好的记忆留在我们心中。我作为一个老少先队员向你们致以崇高的队礼。唐玉梅老师与栾兴家老师老年却遭遇丧子丧女之痛,还要坚持参加聚会,这种勇敢对面突发刼难的勇气,使我们深受感动,诚恳希望俩位老师节哀。


发表于 2009-4-6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遥知不是雪:

, Q H) [6 f/ j( N) G5 K+ k

你终于上来了。前天的会我也参加了,因有亲戚千里迢迢从外地来祭扫我父母,我便和我哥先走了。会上,安立堂和jiangyaoji问及你姐,咱们的同学问及你,在那张照片上你能找到咱们的同学吗?

6 d _1 y; N% a( `. B

遗憾的是4.11聚会的那天上午我出差赶不回来,大约中午赶回来,西安的几位同学也要来参加聚会(包括集芬),说好了都住我家,像上次你回来聚会后那样侃通宵。你还记得我们跟机院大学生一起下乡劳动晚上睡不着觉的那通神聊吗?还记得北大荒白雪皑皑中网上熄灯后集体宿舍常有的集体大合唱吗?这次大聚会,我们有了找回当年感觉的机会,可惜少了你这个永远活在激情中的人。

7 |8 [! S9 x( |

不能回来吗,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呀,回来吧!

1 T' Z6 K0 i% M/ q2 |

你的书铁锋、王学东都拜读了,他们赞赏你独特的视角。

发表于 2009-4-6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遥知不是雪在2009-4-6 1:17:00的发言:
5 b! l, ?7 D4 u! I

是哪位李哥呢?我也是66届63班的。我也回不去,但很想要一枚纪念章。

# G5 e2 \% p6 q* A

应该没问题。两位在外地(国)的校友只要委托你们的同学代为办理手续就可以。

发表于 2009-4-6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不知你出差前还来得及办这件事吗?长125毫米,宽90毫米的挂胸前的卡片,上面印有

7 [+ a8 G) x, Q# U$ n$ }

                                 

& R7 O$ w* v I) N8 h

                                        机  院   附   小

% ` U2 w& Y& I* l# L

                                     

5 l3 d- w$ c3 w

                                   师     生     联    谊    会

& W/ Z4 h' r3 A& J

 

: Y2 Y# j* @! p* {" r5 M: f. O6 R

                                                  志

& ?9 j: E" q, G) i5 c y& N7 `* E$ Y

 

5 l& q) J% u( N) T7 g/ R

 

- j( J* M2 ^3 g3 V" e

                                                  愿

, z% {, W$ y; G0 |

 

, v* y; v! P3 Z( `3 _. @: _. N

 

' ?$ _5 T4 e, a' l

                                                  者

& m! [0 ~. @2 D% A

 

7 Y! V- {' o" k- j, f8 Z

 

7 U# @" o& X- Z3 ~! V

 

! p4 b( S1 u G! [( d6 Q/ M

要印20张,插到胸卡里面。来得及就麻烦你啦!(不行我们再想办法)

% p$ }) J( i6 G0 G

                                            

( u$ p- t8 D1 f, s. `

 

% l) E5 ^3 L6 N8 s) z9 b P

 

3 N2 D/ ~& i+ _- j, M

 

6 {5 k( B0 R7 n( C. x" w

 

- y1 u3 o% k1 }- w! M

 

6 K( P4 t n- _2 t" _* | |+ n

 

& E& b ^ l& o+ O! N; K% X

 

3 }( [. R) J {

 

7 @& k0 I: |# Y6 X1 ]

 

) Z. q9 n8 b+ |1 _6 Y/ W

 

发表于 2009-4-6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laojy学长:我们期待您的到来!有事请及时与雨中漫步联系,她4日一早赶到北京,参加筹备会与志愿者。

+ h3 r3 Y! D& P5 G* ?. Y

 

发表于 2009-4-6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4-6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笑盈盈在2009-4-5 13:56:00的发言:
7 H5 v: W( ^# c& t' @; r; M) R

     善若水学长:你好!我不知到您是谁。但谢谢您的回贴。不知您联系上赵志文同学了吗?她能来?

; h3 e5 r7 p6 r6 N/ g

                 

) k& |3 B% m$ t7 b% ?, L9 P

已经与赵志文的哥哥(你姐sunli与我们同班65届4班)联系过了。

发表于 2009-4-6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0-11 13:19 , Processed in 1.2068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