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8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1-27 20:41:00

: V6 t- B0 R- E) t2 l% g8 b1 j/ J _' b9 Y- E: K6 U& a4 X! u$ {* a1 d! C( _: I& z2 O
& @* l2 ^4 H6 k! i7 G% @
7 n; r t2 a! K6 T" F3 \, H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8-9-2 18:59:00的发言:
- ? I! u' R+ l

3 q6 f r, M! Q F: x: g! V E

照片的方位非常精确,“背景里的楼是教室楼的东西走向部分,可见到教室楼南门楼梯间的窗户.”但是“右侧的人身后可见南边的足球门.”我有点对不上号了。我们的校园是非常典型的五十年代寄宿制学校格局,宿舍楼,教学楼,食堂,足球场,学校建校时直属机械部,有教师宿舍楼和校医院。校园绿树成荫,恬静幽雅,富于书卷气。可惜这样的老建筑已经完全见不到了。

, L/ o" p5 g8 `( b+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届.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d+ |# h! t9 g. y: N* F

! {# ?' ?2 s2 G# X' I0 [ C$ I% R

     这张照片发表时我没有看到。今天见到了,还是令人感叹,因为在这上面我又见到了我熟悉的老师,这里有张薇老师(照片第二排左起第13位),我们那一届她是六一班的班主任、宁玉珍老师(第二排左起第17位)是教我们算术老师、陈秀芳老师(第二排左起第18位)是我们班六二班的班主任、于老师(第二排左起第19位)。1954年时一机部子弟小学还没建校,北京机校建有机校子弟小学只设有一、二、三、四个年级各为一个班。于老师当时教我们四年级的班主任,于老师名字当时就不知道。还有教唱歌的郭老师(第二排左起第22位),也是名字不知道。不过照片郭老师是侧一些,我又有些拿不准,请了解情况的校友指正一下。其中张薇老师与陈秀芳老师都已去世,她们在子弟小学的辛勤耕耘早己结出硕果,作为她们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社会和人民正是她们的精神永存的最好体现。也正因为如此这所小学的大楼不仅不会倒下,而且会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4 ]. v+ A$ e, d$ z) G) j



  从左到右为宁玉珍老师、陈秀芳老师和于老师
张薇老师
郭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院附小论坛主题鲜明,内容详实,丰富多彩,有大队辅导员胡老师为代表的老师们对论坛的关心;有laojy、千岛玉叶为代表的第一届学长和我们的坛主听松大哥的深情回忆;还有广大机院附小各届同学的辛勤浇灌,使本楼越盖越高、越盖越好,就连我们的花骨朵也为我们“荡起双浆……”图、文、声、情并茂,是难得的跨世纪的回顾。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为机院附小论坛加油!为老北京网添彩

发表于 2009-1-28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N6 `0 c; P5 U$ n

机院附小食堂的伙食质量是没得说,饭香味儿正,而且我记得没怎么吃过粗粮(像窝头,玉米面发糕,棒子面粥。。。)。那是不是附小食堂从哪儿拿到粮油补贴了?文革开始时,班里的住校生陆陆续续都转走了,高年级情况也是一样。自从66届学生毕业后,学校住校生数量急剧减少,学生来源基本就是机院子弟。没有住校生的支撑,附小食堂的功能基本丧失,也就是面向小学教师卖个馒头,包子什么的。文革中红卫兵搞大串联,附小食堂还做过接待站,有红卫兵在里面打地铺。那时附小食堂是否还向红卫兵供应饭菜?记不清楚了。。。。。不过我曾经看见他们很麻溜儿地把库房里几桶芝麻酱分吃得干干净净,。。,最后大概实在是没人光顾,不知何时(可能在67年底或68年初),附小食堂大门终于关闭。门窗都被木条钉死,大厅里堆放着破桌椅板凳,灶房烟囱再也没有冒出过青烟。而附小食堂的大师傅们最后则转到机院教工食堂工作。。。唉,让人怀念的机院附小食堂。。。。。之所以这么留念它,是因为从附小食堂一下伙回家,就开始每月吃定量粗粮,而且一吃,就吃了十几年。

" o, ~8 L( N4 h7 I* i

没有了住校生,11号宿舍楼也空了,那些负责管理住校生生活起居的阿姨们和工友们则面临“失业”问题,还真忘记当时学校是怎样安排他们的工作, 反正宿舍楼没专人管了。记得我和几个一块儿玩的小哥们儿想亲身体验住集体宿舍的滋味, 于是撬开一间房子,每人从家里搬来被褥, 就那么住上了, 很简单的哟。 到了晚上大家都很兴奋,不过基本就是瞎吵吵,乱捣蛋,谁也不好好睡觉,结果没折腾两天全都被家长拽回家了。我还记得当时机院里一位大哥大级人物---陈家喜在11号宿舍楼三层住了一间房,里面放了一台天津产“北京”牌14吋电子管黑白电视机,他还养了许多鸽子,品种有点子,两头乌,铁翅乌,紫环,。。。每当天空碧蓝,云白风暖时,陈大哥的宝贝就冲上天空展翅自由飞翔,阵阵鸽哨声萦绕着小学操场上空,。。。。我等众小厮则翘首仰脖,欣赏着鸽子的表演,无忧无虑地消磨着童年美好的时光。。。。

发表于 2009-1-28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44]要担心!如果大家都遵守道德规矩,不在坛子里乱放菜就会永远保鲜@

# g9 U) I6 V5 w U0 {# X) b' C# H

 

' j1 K; |5 F; l. b

[em53][em69]

发表于 2009-1-2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nsit在2009-1-26 22:19:00的发言:
. C7 K% {3 y3 x; \

这张照片是66届6.2班的部分男生      前排左起   魏振国   周阿姨    康伟伟    2排 张建 郭换民 王京建  后排 杨一平

% w' r& s# A- H0 p- H6 R' i- z

 王朝林  潘盈盈

9 E! i( p) O! q6 Q: T3 y$ E s% M

照片说明都是按左起的吗?

发表于 2009-1-27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生再补充一个:曹建平

. G; q- t: W) `5 `% n- Z

    总结一下,经过两天来的回忆和询问,六三届毕业六三班同学的姓名有---男生:马永明,董亚东,任登陆,吴卓,聂振东,郭砚农,刘一帆,何小阳,韩志军,周大可,晏晋生,朱小明,章小维,王浩,甘强,张强,刘庆周,储小毛,何建平,张维加,陈丹广,王朝民,杨小毅,王汉生,崔惠民,朱长发,吉小靖,安明,吴振海,魏际超,南平,肖力亚。女生:王滨,吕庆,张宁宁,毛静中,马海涛,张小秋,魏荣乔,安莉莉,杨南莺,莫霓舫,钮依群,程正年,吴小绿,曹建平。

6 X+ U# T) W- u9 y& e! _) P

    上述同学中途转走的有:陈丹广,吉小靖,安明,吕庆,王滨,王汉生。

x9 }: W/ A8 b$ d

    还有的请大家补充。


发表于 2009-1-27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8-9-2 18:59:00的发言:
% W. @8 a4 ^* G8 Z; u6 r! X7 `1 v

9 f* A. D, j0 O+ u

照片的方位非常精确,“背景里的楼是教室楼的东西走向部分,可见到教室楼南门楼梯间的窗户.”但是“右侧的人身后可见南边的足球门.”我有点对不上号了。我们的校园是非常典型的五十年代寄宿制学校格局,宿舍楼,教学楼,食堂,足球场,学校建校时直属机械部,有教师宿舍楼和校医院。校园绿树成荫,恬静幽雅,富于书卷气。可惜这样的老建筑已经完全见不到了。

! l# M) g, h) O9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届.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J8 C# k Q M% g m% q. D$ S- P

发表于 2009-1-27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5 15:16:00的发言:
4 l! t' A# S# E) T3 X- r8 w

   补充:六三班的男生还有孙进京。

: u6 s1 i6 ?/ |+ ~* M0 t! k- f- P

   六三届毕业照上,我认出了我们班的一些人,前排:右2 纽依群,右4 安莉莉,左11 毛静中。第二排:右8 郑尧老师。第四排:右8 马永明,左8 孙进京。第五排:左1 吴小绿,左30 任登陆,左34 晏晋生。

6 W! B0 d3 {& [7 Q' x

发表于 2009-1-27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少人问学校歌咏队的男高音领唱是谁,请看六三届毕业照上第四排右数第八人,马永明,六三班的,就是他。电影花儿朵朵主题曲:“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你看那,满山遍野处处春光......”,唱得很有激情,各位有印象吧。

1 w& Z. }( y. I& ^

 

发表于 2009-1-27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学长的鼓励,现在正加油回忆呢。
发表于 2009-1-27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nsit在2009-1-26 22:19:00的发言:
4 {$ _) V+ a5 k: h2 t0 Z, ^

这张照片是66届6.2班的部分男生      前排左起   魏振国   周阿姨    康伟伟    2排 张建 郭换民 王京建  后排 杨一平

2 B* J- ?7 ]# z

 王朝林  潘盈盈

1 l& b* U& e$ ~- v4 g/ @0 k

第二排的张建应该是66年毕业,那届有两个叫张建的.这位象我单位的张建,其父亲是老汽车局的副局长.

& e* B$ T9 t v. F

该张建现住复兴门南与象来街那的高层楼里.

发表于 2009-1-27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6 8:41:00的发言:
现在想起来,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叫南平,他妹妹叫南恒,也在机院附小。南平68年报名去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先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培训2年,后来就去了陕汽,估计也早已回京了。
2 U/ b6 G) H* D; G1 R$ K1 f* u& Q

   据说现在船舶总公司

发表于 2009-1-27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经过两天来的回忆和询问,六三届毕业六三班同学的姓名有---男生:马永明,董亚东,任登陆,吴卓,聂振东,郭砚农,刘一帆,何小阳,韩志军,周大可,晏晋生,朱小明,章小维,王浩,甘强,张强,刘庆周,储小毛,何建平,张维加,陈丹广,王朝民,杨小毅,王汉生,崔惠民,朱长发,吉小靖,安明,吴振海,魏际超,南平,肖力亚。女生:王滨,吕庆,张宁宁,毛静中,马海涛,张小秋,魏荣乔,安莉莉,杨南莺,莫霓舫,钮依群,程正年,吴小绿。

- v9 L7 @8 G) \

    上述同学中途转走的有:陈丹广,吉小靖,安明,吕庆,王滨,王汉生。

: y. w( ^0 A4 t. `& ]) H9 B

    还有的请大家补充。

发表于 2009-1-26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3]校友们[em100]大家好[em23]

$ R0 s; w: {" i% Q


发表于 2009-1-25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5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延边知青:你好!你的妹妹是叫吕庆,是我们六三届三班的,因肝炎休学,不知现在怎样了?

发表于 2009-1-25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我们班的女生还有吴小绿。

发表于 2009-1-25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 热烈欢迎feibai校友加盟论坛![em68]
发表于 2009-1-25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玩流浪:你好!崔惠民是我们六三班的,确实是回民,我记得他爸爸是回民,妈妈是汉民,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听说是后妈),姓名忘了,但绝不是金久雄。

- Z; l( \5 u9 T8 I: k

另外,王汉生原来是我们班的,后来留级了,去了下一班。据说后来上了37中,是听我们单位来自37中的人讲的。

发表于 2009-1-25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1-25 12:3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7%a5%9d%e6%9c%ba%e9%99%a2%e9%99%84%e5%b0%8f%e7%9a%84%e5%9d%9b%e5%ad%90%e6%b0%b8%e8%bf%9c%e9%b2%9c%e8%8a%b1%e7%9b%9b%e5%bc%80.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z5 J s5 `. L$ i. p: n

4 E1 c3 y" `! \1 ~# I

    ok 顶[em68][em80][em111]

发表于 2009-1-25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5 7:20:00的发言:
& m. y: K8 j/ a- }: @+ ?5 D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小明和邓济生应当是六一班的(六三年毕业)。当时从转亭上摔下去的事全校都知道,因为他们的事作为反面教材,被老师警告给所有人。

1 m' o4 [4 V. Q8 r# m2 j" U8 r

  我的印象:他们两个都极淘气,但张小明比较彪悍,力气大,而邓济生比较瘦小,所以受欺负。关于张小明,虽然在在外面表现乏善可陈,在家里却是个好孩子,极为孝顺。我母亲与她母亲相识,老跟我夸张小明,说他懂事,懂礼貌,帮家里做事等等,老让我向学习。

[5 |$ u6 `8 M6 Y; C/ J

  学校歌咏队我们六三班绝对是主力:马永明是男一号,手风琴伴奏是吴卓(有人说他现为航天老总),还有很多人合唱和口琴伴奏等等。

" a4 s" a2 C( e; `: A: f+ n

 

8 l; c! p( d% y2 X; T; d p9 i

 

- F4 d. s8 D( c M7 g8 i1 J4 E

 feibai 学长,后来邓济生留级到了我们班。邓济生看似弱小,骨子里渗透着强硬,非常调皮的。哈哈……

发表于 2009-1-25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更要感谢机院附小的美术老师!
发表于 2009-1-25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在这向全体老师和校友祝贺新春!祝大家牛年牛运,发牛财,牛气冲天,一个字牛!

, P& B7 _4 U* N6 D+ w& X

 

; l' g0 p+ |0 x2 p

送一段FLASH给大家拜年!

8 @0 i$ T. ? k) j%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r2b8YY44KM

发表于 2009-1-25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六三班的女生还有莫霓舫,纽依群。
发表于 2009-1-25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六三班的男生还有孙进京。

$ H5 E/ F! B/ n/ E

   六三届毕业照上,我认出了我们班的一些人,前排:右2 纽依群,右4 安莉莉,左11 毛静中。第二排:右8 郑尧老师。第四排:右8 马永明,左8 孙进京。第五排:左1 吴小绿,左30 任登陆,左34 晏晋生。

发表于 2009-1-25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5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5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5 12:38:00的发言:
5 [; r+ R4 W" ?' _

延边知青:你好!你的妹妹是叫吕庆,是我们六三届三班的,因肝炎休学,不知现在怎样了?

2 n( d8 r& I5 J5 F$ i

你的记性真好。我妹妹已退休,她现在河北省一个县里,不会用计算机。不能上网。

发表于 2009-1-25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5 7:57:00的发言:
1 Y3 a; T4 B0 M$ Y

   六三年,我们六三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大门内东边的一块空地上,每人种了一棵桃树,当时我们憧憬着会长成一片桃树林,若干年后再回来看一定很壮观。听说随着时局变化,那些桃树早没有了,唉,可惜呀!

4 {) p0 k; E9 R& N: e2 U

    如果你是63班的而且是63年的前面我发的我们班女生的相片中的你还能记得吗

发表于 2009-1-25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ibai在2009-1-25 12:38:00的发言:
5 s2 ?+ `! R \3 @+ e6 x; X

延边知青:你好!你的妹妹是叫吕庆,是我们六三届三班的,因肝炎休学,不知现在怎样了?

! P% W% u8 M6 W; ~) A

     想来了是有一个叫吕庆的女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7 17:07 , Processed in 1.23305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