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楼主: 京小白

陕西巷[含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4-3-20 22: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20 22:21 编辑
/ J2 I! i+ K+ d6 C! T1 P9 S+ S4 D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0 19:510 x- @9 Y; E6 f, O: D( D2 o- N
上文《京城百姓吃西餐兴盛于何时?其中原因您可能想不到》的作者在写完“北京最早的番菜馆开设在西直门外 ...
! J- X* E) c, A1 p
看到《老北京实用指南》上这份1923年的番菜馆名单,我想到了两个问题。其一,1923年时万牲园畅观楼中的番菜馆没有出现,它是倒闭了还是不够登入这份名单的条件?其二,益铝(为何是金属铝而非伴侣的侣)所在地西单牌楼大楼在哪?会不会是西单牌楼大街误写成了楼?我曾经在北京档案馆看到过一张1927年李大钊出殡队伍行进至西单路口西南角的照片。那里有一座洋式建筑标明“大美番菜馆”,也就是一直坚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拆掉的同春园饭庄。但是它的名字并未出现在1923年的名单中。难道大美是由益铝改名而来?或者1923年大美尚未诞生?益铝在西单地区的别的地方(比如东南角后来大地西餐厅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0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0 22:19) S) o& j5 P- P1 D' T% u5 W2 j
看到《老北京实用指南》上这份1923年的番菜馆名单,我想到了两个问题。其一,1923年时万牲园畅观楼中的番 ...

! m- y; x9 }% q: G* r+ V5 I: k( v
1923年时万牲园来远楼中的燕春园番菜馆没有出现,肯定是倒闭了,燕春园番菜馆的一些信息都是清末的。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这座动物园管理混乱,经费紧缺,动物数量越来越少,游客也越来越少,番菜馆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倒闭是很正常的。
《老北京实用指南》原名《实用北京指南》,该书初版于民国九年(1920),增订三版出版于民国十二年(1923)。《实用北京指南》这本书可以查询民国初期的老北京面貌。作者徐珂(1869—1928),《清稗类钞》的编者。光绪年间(1889年)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
您对西单牌楼大楼是西单牌楼大街之误的判断是正确的。“益锠”番菜馆是在西单一带,不是“益铝”,“锠”是“昌”字用在店铺字号的专用用法,“益昌”番菜馆在《鲁迅日记》中有记述。
周树人工作的教育部,原是清学部旧址,位于西单附近,离“益昌”番菜馆不远。从海天春退订午餐后,周树人和同事发现一家两间门面的小番菜馆益昌号不错。1913年11月4日,周树人与同事钱稻孙第一次去益昌号吃午餐——“牛肉、面包,略饮酒”。也许感觉不错,11月21日他又跟钱稻孙、戴芦舲两位同事去吃了一顿。此后,周树人经常光顾这家小番菜馆。1914年3月26日起,他与钱稻孙索性便在益昌号包午饭,“每六日银元一元五角”。算起来,在益昌号包饭比在海天春每餐贵了点,但番菜馆铺着雪白的台布,顾客大多是知识分子,环境也不像海天春那样嘈杂,总的来说物有所值。
“大美番菜馆”出现在马芷痒编写,张恨水审定,“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一书中。(1935)《北平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查询民国中期政府南迁后的老北京面貌。“大美番菜馆”1923年时还没有诞生。“益昌”番菜馆1913年时只有两间门面,能否发展为“大美番菜馆”,以及两者的经营人、经营地点是否有关系,由于无法查阅工商经营档案,只能查阅各类报纸,工程量巨大而能否得到查阅结果难以确定,只能作罢了。

5 }) i5 R, Q9 v- P! m/ U& e) t
发表于 2024-3-21 17: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1 08:04( G, u- U, q' w: ^3 y; F
1923年时万牲园来远楼中的燕春园番菜馆没有出现,肯定是倒闭了,燕春园番菜馆的一些信息都是清末的。民国 ...

4 i/ H$ w- ?2 X4 E2 k; o真棒!与您笔谈我的感觉总是:开卷(网页)有益,获益匪浅。3 K' i) v3 {, ~5 W8 A
周树人上班的教育部街就在我家牛肉湾胡同西口的马路对面,直到今日这条叫教育部街的胡同还幸存着!这里距同春园(大美)非常近(步行5-10分钟)。可这益昌号到底在什么位置呢?
 楼主| 发表于 2024-3-21 2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1 17:42
! l, l3 [; T( N* V5 Z9 O真棒!与您笔谈我的感觉总是:开卷(网页)有益,获益匪浅。
* w- ~& y9 Y* H) R3 H8 L2 n' z周树人上班的教育部街就在我家牛 ...
, G, r# @& D1 f  |" }
您高看我了,益昌番菜馆的具体位置难以定位。当年的北京指南这一类书不标注街巷具体号码,就失去了单双号和前后左右与顺序定位,后人要想细致了解相关情况,只能依靠住在当地的亲眼所见的人不太准确的回忆了。
" b8 u! \3 `" o. @' |+ P# i+ |1 F  y
发表于 2024-3-22 04: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1 23:512 t2 `+ U* z" R
您高看我了,益昌番菜馆的具体位置难以定位。当年的北京指南这一类书不标注街巷具体号码,就失去了单双号 ...
6 b  u- J3 C3 M# N- L
实事求是而已。我明白您谈到的难度,没关系咱们能碰上更好,碰不到就存疑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0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2 04:08
! `" V9 f$ S5 Q3 i' X实事求是而已。我明白您谈到的难度,没关系咱们能碰上更好,碰不到就存疑吧。

0 H- |' P' m$ q0 M" S西单牌楼大街益昌番菜馆的具体位置留给高人来解答吧!6 ]; C- B/ n) s1 w' V
在这里提供几张图片以期能抛转引玉。& k' k& K, @8 t# G* q

( ?8 h6 N; Q- v1 O# ^1 P$ |
, P1 j3 f& K' \! c8 t3 `) C
益昌番菜馆旧址在哪里?.jpg
北京大学师生为李大钊举行公葬(1933年4月22日).jpg
同春园饭庄3.jpg
发表于 2024-3-23 0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2 09:50$ J* [0 D$ c) a5 X, P
西单牌楼大街益昌番菜馆的具体位置留给高人来解答吧!, |/ z) G6 O- w
在这里提供几张图片以期能抛转引玉。

: ]% I4 U6 w* l1 r您贴出来的这两张照片都很珍贵!
( l! A2 K$ q/ k" g9 k我也凑两张同春园,凭吊一下它在西单躲过了五十年代拓宽取直,却没躲过九十年代城市改造的老命吧!
% J# G! Z+ J* j. z; s. z2 d/ v$ R. F' o: Z  T- X+ [0 U' c; o
同春园饭庄(宣内大街).jpg
$ e( n  s8 b& q* p* t% T0 o0 ~) O7 B4 S1 ^. ~/ u9 d2 ]8 g' ^! @
224048kvvg5qqzz995y8l3.jpg
" r  Y- Q' F6 C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16: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3 00:522 {2 F% R  l1 j# q. ?
您贴出来的这两张照片都很珍贵!
  ~5 v: T" p6 r! ]& f+ e0 n7 i) H+ G3 k我也凑两张同春园,凭吊一下它在西单躲过了五十年代拓宽取直 ...

% w, ?3 h: {' [0 h" m3 I
从益昌番菜馆回到醉琼林番菜馆。
下面有一道高中历史高考练习题,涉及到北京的西餐史,也谈到了“醉琼林”番菜馆,这道题的原话出自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第2版)》(2018年3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应当由不少届很多高中生练习过这道试题,了解到北京早期的西餐厅有醉琼林、裕珍园等,只是他们不知道醉琼林位于陕西巷,裕珍园位于劝业场而已。

9 o$ G+ `8 k( J4 c
; U- [; Y0 y+ Y+ x
高中历史多选题.jpg
发表于 2024-3-23 1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3 16:033 N0 e0 j2 z. b6 A5 P; Z+ c$ M/ N
从益昌番菜馆回到醉琼林番菜馆。下面有一道高中历史高考练习题,涉及到北京的西餐史,也谈到了“醉琼林” ...
; D9 a/ ]2 ]8 P" M) R
这道题简直就是白送分啊!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3 17:40
7 i" F) f8 C( ^$ q, ^这道题简直就是白送分啊!
4 g5 X5 J! k6 S9 a+ g# c
历史试题答案很简单,而试题所给的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知识很重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跟学生谈北京西餐史,就要说到“醉琼林”,而不会用“畅观楼”去误导学生。" ]+ \4 _1 B3 I
发表于 2024-3-24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3 20:06
: j  u& M2 |' A9 O6 L6 q历史试题答案很简单,而试题所给的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知识很重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依靠 ...

0 i4 v" G2 K( ]0 W' c误人子弟之事比比皆是。教育出了大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2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4 00:45: L5 X! _# Z* I; I) b  _
误人子弟之事比比皆是。教育出了大问题!
, U, H, A  S" Y
中国教育宏观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缺少创新、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已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等等问题,不是咱能管的了的事。
  上面举一道高中历史练习题的例子,是一个非常微观的社会生活史历史教育问题。主要是说“醉琼林”这个西餐馆的名字应该有不少年轻人还是听说过的。如果能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探寻北京的胡同这一古老的城市社区形态和历史文化,就更好了。

' i1 R0 K# C% O% Q! h! z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21: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试题还不止一道。* s5 `) ]- d  ^( ~& r( D: d5 |
) _# R+ [. {- [5 E* i
' x$ n+ j( C; B2 C
中国社会生活史多选题.jpg
发表于 2024-3-25 00: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4 21:30
% |. U9 Q4 P+ n) _+ e) X中国教育宏观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缺少创新、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已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等等问题,不是咱能管的 ...
$ N& N3 T5 [% B& U' m9 ]  E/ J# A
我弟弟就是高中历史老师。您的愿望很美好!
发表于 2024-3-25 00: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4 21:58) E1 V. G0 O! n
这类试题还不止一道。
9 G1 ]( ]1 c& O' ^0 H; v. a
出题的这位大爷不白给!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2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5 00:09
( T' _' [  p" C5 ^; @0 {( _8 j出题的这位大爷不白给!

8 ~3 Q2 o$ j; M7 U6 b
回到醉琼林

+ Q! e0 q/ ?7 B. r/ L
醉琼林番菜馆的房间较小,这与“上林仙馆”的房间大小很相似
参见;清代史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
光绪卅年甲辰 申刻至醉琼林,赴刘味霖侄婿之约。屋小人多,不能一刻居。
+ @3 Y( y- n& s" _5 f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2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番菜吃什么?
; d- N2 w# j# S- P! }2 N' B( j6 L  _' w3 M& L* h$ w; J- \1 d8 z$ k

$ a9 X# J8 p9 V2 Q9 S8 n. A
民国初年番菜馆通用菜品.jpg
发表于 2024-3-25 22: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25 22:35 编辑 4 g2 F$ O9 d/ Q7 F' G6 A. P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5 21:120 t7 l: K) j- }' \! v( p
回到醉琼林3 X# f# F- G/ N5 a+ m* C
醉琼林番菜馆的房间较小,这与“上林仙馆”的房间大小很相似参见;清代史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  ...
  ?7 ~( Z  E2 {+ O9 f
在欧洲吃西餐时用餐空间也是非常局促。桌子小人挤人,刀叉都摆弄不开,恐怕与邻座掣肘。因此不可能像中餐那样等菜上齐了一起动筷子,只能按照头盘或汤(开胃酒)→主菜(葡萄酒)→甜点(烈酒)→咖啡的顺序依次上菜依次撤换餐具。如此说来琼林番菜馆是照搬了外国的“先进”经验。
, _; \, Q4 J. [3 H; F' |: o107楼《增订实用北京指南》的这份菜单翻译显然出自大湾区人之手,局(焗)鱼、曲古(曲奇)、多士(吐司)茶都是粤语。0 t* D, W1 m) H5 ]( O9 p& U" h- \" m

* u! n6 U. }3 _( n$ X8 l3 @3 u. A4 }7 ^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0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5 22:34: N1 \4 a3 |/ Z$ f+ w+ p/ j, `
在欧洲吃西餐时用餐空间也是非常局促。桌子小人挤人,刀叉都摆弄不开,恐怕与邻座掣肘。因此不可能像中餐 ...

4 b( P" v( D/ w欧洲吃西餐时用餐空间局促,不在于房间或庭院大小,而是用餐习俗摆长方桌,对面坐,人挨人。2 E$ c4 _0 k8 H/ c1 Y4 T+ E% p; X. S

* @, W$ i3 [1 I3 K3 m
( Q4 ~4 t( L8 Y1 M. o! ^; S5 M7 G
晚清吃西餐的中国人。.jpg
清后期西方人在北京中式庭院内的西式晚餐.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09: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番菜大多是原汁、原味上桌,调味品主随客便,油盐、果酱、胡椒、芥末、柠檬等都由个人的嗜好取舍使用,进食的宾客各不相谋,更无相互夹菜的习惯。
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亦不相让,或一二人,或十数人,分曹据席,计客数不计席数……。”(池志澂:《沪游梦影》,《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合印本,第1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从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也不相让的食俗中可以看到西方人尊重个体自主的生活方式。这种进餐方式除了分餐有利于健康之外,还带来了社交中的平等意识,即使贵为王公贵族,在餐桌上也和宾客一样,来的都是客,不分贵贱。

6 @$ P8 M0 |4 q# r
发表于 2024-3-27 04: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华文正 于 2024-3-27 04:13 编辑 : ^! ^* r* P" S( q
京小白 发表于 2024-3-26 09:53
1 J4 v+ ?9 z7 }( A5 g番菜大多是原汁、原味上桌,调味品主随客便,油盐、果酱、胡椒、芥末、柠檬等都由个人的嗜好取舍使用,进食 ...
3 P: h" o, \/ a* ~
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亦不相让……”这本是吃西餐的规矩!可假如是一组国人(无论几人),在点西餐时无论头盘、主菜还是甜点,都尽可能不与同伴重复。目的特简单就三个字:都尝尝!/ {6 ?1 f0 I+ u
 楼主| 发表于 2024-3-27 09: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4-3-27 04:09
1 W5 l. v9 L$ D  `" n; P“人各一肴、肴各一色,不相谋亦不相让……”这本是吃西餐的规矩!可假如是一组国人(无论几人),在点西 ...

$ \2 K' r) d# I0 P
吃番菜也得入乡随俗“都尝尝”,朋友间轮番出钱请客的“宴席车轮战”,不就是为了尝遍佳肴吗?不同时代自有不同时代入席的风景。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 第四辑,《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右五首 有一篇王述祖《韩家潭词》。竹枝词写到:醉琼林与宴春园,隔巷笙箫不断闻。歌罢酒阑欢会散,灯火淡白月黄昏。”韩家潭的宴春园是中餐馆还是西餐馆尚未查明,西餐来到八大胡同,入乡随俗,与当时官商中餐宴席一样,就离不开“左拥右抱”,也离不开“笙箫不断。”

& c( Q+ B% f; g: `' b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巷有几个历史未解之谜,其中之一是赛金花的刑部供词之谜,赛金花为何供称自己是江苏元和县民人李春山之妻。注: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旧城区)。
% Z- U! y. `, e* {
% L: v+ ~4 N% \

) Z7 [2 I6 d8 K. D0 e' k) C: r  Q
赛金花刑部供词.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7: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巷的一个未解之谜也与赛金花有关,据说人力车作为一种商业服务出现在北京,已是1898年前后。赛金花在开设妓院时,也开了一个人力车厂,并找了一个叫于三的人给他看车场,赛金花逼迫良家女凤林姑娘卖淫,凤林服毒后立即抬至人力车厂救治,车厂应当就在陕西巷赛金花的妓院附近,但无法知道具体曾在何处。

- j9 j) s1 c2 v

3 A+ G, U8 I* x2 _4 _) E
陕西巷赛金花的人力车厂.JPG
晚清时期北京的人力车.webp.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巷还有一个历史之谜,为何日伪时期日本人将这条胡同的妓院全部迁出?
& K- r* f* C; G* _9 E一种可能就是将这条胡同的妓院变成日本妓院。因为日伪时期这条胡同出现了一座日本妓院,即67号。(参见:八大胡同的尘缘旧事)。. u/ F' W! H6 ]4 a8 f8 t
陕西巷67号原是日本人开的妓院.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13: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巷一个历史之谜就是梅兰芳学艺的相公堂子“云和堂”不知位于何处。
  戏班唯旦角行,非像姑出身,不能得到艺术的奥秘,这本是中国京剧发展史的常识。
  名列“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祖父梅巧玲,是咸丰年间醇和堂歌郎相公、像姑,同治年间他脱了籍,在八大胡同里铁树斜街自营“景和堂”,在当时的北京城里甚有名望。梅巧玲的儿子梅竹芬(大琐)、梅肖芬(二琐)子承父业,也曾经是光绪年间走红的“歌郎”,梅兰芳的父亲梅肖芬,在梅巧玲死后,成为“景和二主人”……“景和堂”曾经是当时出名的“堂子”,门下走红的歌郎不少,培养的著名伶人也不少。后来,“景和堂”在梅肖芬死后,由于家道中落而衰败。
  梅兰芳4岁丧父12岁丧母,伯父抚育几年后年纪稍长,便被送到了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里的云和堂朱小芬其姐夫)门下学艺,“云和堂”也是当时著名的“堂子”,他在那里工青衣,学刀马旦,刻苦练习昆曲、武功;加之获得了当时大官僚文博彦和银行家冯耿光的青睐,他们结成“梅党”,襄助梅兰芳挥金如土,不遗余力,梅兰芳这才终成一代梨园宗师。
  修缮梅兰芳祖居的工人走出院门闲聊,这里曾是“景和堂”旧址。
! X4 V* B1 E+ t( i0 t; B

: g3 \7 r- p5 n8 |* O# Q8 o
铁树斜街101号“景和堂”故址(202404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6-15 13: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8年(民国十七年)3月7日,《北洋画报》168期,刊登了一幅十二人的合影照片,题为“廿年前北京云和堂(位于陕西巷)十二金钗之合影”,合影照片中中排有两人姓名未详,(不知名姓之二人,望阅者见告)一周之后的3月14日,《北洋画报》170期,不知名姓之二人已知晓。图中(前排自右至左)小春林、梅兰芳、姚玉芙、刘砚芳;(中排)迟连和、姜妙清、小凤凰、曹小凤;(后排)朱幼芬、姜妙香、姚佩兰、罗小宝。而“十二金钗”则是指十二名“歌郎”
+ q- `* V8 [3 j7 b/ J! R, d8 w% x

! C  G* y$ e/ J& p) S* u
陕西巷云和堂十二金钗(前排右二为梅兰芳).jpg
发表于 2024-6-16 06: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巷。旧报曾有报道,赛金花“重张艳帜”据说就是在这里 DSC_4573.jpg
! j4 K: }  b5 K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0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鸵鸟 发表于 2024-6-16 06:13; z1 z$ ^2 q9 e" ~% ?0 W) g
陕西巷。旧报曾有报道,赛金花“重张艳帜”据说就是在这里

; v# k1 x) F5 Z& Y5 \5 u" }好拍!陕西巷内榆树巷1号云吉班旧址。
4 f1 q; O! S* l+ U9 n4 ~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错了,应当是怡香院旧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42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17:40 , Processed in 1.23560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