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京城胡同考) `4 W1 [, K1 J1 r7 X% c
& n# |! f: D3 r1 d6 A9 p4 Z4 s
/ o. C' e, Y" B5 y% K
9 v2 z _0 I: d # M9 y8 Y3 a4 g1 Z9 D! P
% L( e1 V/ b$ O. {1 o
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故宫东南侧,是皇城的一部分,曾作为官署和库房用地,后发展成为以居住为主的街区。该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为34.5公顷,居住用地17.92公顷,居民4351户。该街区内现有皇史宬、普度寺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处,登记在册文物6处。
6 K; x: _9 S+ h ' C4 F+ Q2 q& p! a: R& _& N
一道高墙屏蔽了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使得该街区在喧嚣的都市中仍不失幽静与安宁。虽历经数百年风雨,该街区仍保持了北京传统居住区的风貌、格局及氛围。作为故宫周边的民居建筑背景,该街区对故宫的保护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M; ]8 r# _$ Q0 F c" z
: A# P. T3 D4 ^ b北京正在对位于故宫东南侧的南池子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使区内普渡寺所承载且正在逐渐消失的历史信息得以挽救。- Y* ?2 L# V' S" V+ W8 L! @- _& h4 W
+ W& `3 k7 j. s; w$ O
目前该街区内公房的人均居住面积仅六点六平方米,区内上水、下水、供电、电信等设施有的已年久失修,有的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区内无燃气和热力管线系统,居民自装的土暖气污染了周边环境;绝大部分住户无单独卫生间,居民上厕所最远要走一百多米。
, t5 t) }( E+ c: Z& ]2 B" E4 m ( O3 T" A) M, F. m( o5 [( N# u
在进行了三次专家评审会,对规划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后决定,改造中将重点保护普渡土等文物,尽量保持原有街巷格局,不搞大拆大建。对居民的安置,实行就地留住、外迁、房屋置换相结合,鼓励外迁。
0 }" H' _1 V% i! z1 p [
! |6 Z( d; N" |; @' w改造后的南池子街区将在空间、尺度、体量、色彩上充分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民居风貌,并对故宫起到很好的环境衬托作用。. N% p; p6 s, l: m# P1 ~
% O$ {- D! U: c规划部门简易,更新的居住建筑基本遵照原有的宅基地,其走向形式大致不变,最大限度保持街区肌理,保证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持续发展,也使得原来的胡同得以保留。更新建筑檐口不超过6米,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风格、体量、尺度等方面保持协调。如使用与街区原来的风貌与色彩相协调的建筑材料,露明的部分保持其外观的传统特征,不露明的地方则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方法,以解决传统木结构建筑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 j) {$ D# r8 R$ _# s
7 H/ x. x2 U& P0 z( X0 d改善后,该街坊在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有的街区肌理、胡同格局和外部空间特征的同时,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了现代化的居住条件,该历史街区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 v s* R8 \0 e* E4 F9 r5 q ! r- }9 ^. o( W
3 X* f( S, |: D4 U% ]9 p1 B6 B+ B; C9 |7 J2 p
/ C3 L0 v; x4 l! J: Y4 H% _% K但是,具体负责实施的单位没有执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尽量保持原有街巷格局,不搞大拆大建),没有执行规划部门的规划,对格局完好的四合院进行强行拆迁。引起居民强烈不满。
\ b' t+ y! X9 u6 i Z6 m* h) f3 x3 {* ~/ I0 ~- m( t
由于南池子是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试点片,又是紧靠皇城,如果按目前的做法,多少有识之士千辛万苦争得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将成一纸空文!
. b# h8 _; b, e6 [% a6 \2 | ( F; O: i, @, s) X8 S9 T$ F
幸好在当地群众和专家及文保志愿者的努力下,市政府有关领导已经过问此事,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关注。% J1 |# _1 y: p4 ^7 ?5 [1 I H2 ?
" V3 G# M/ r) T# M( p
- r# u7 | [, ]$ y
南池子地区地图—清代 : K3 t% ~1 J \( A _
+ U4 b9 B1 z3 W- M. S
南池子地区地图—民国 / d( `) l+ s) K6 [5 f
$ F! q. J" ]9 k9 V
南池子地区地图—90年代
7 ?/ ?, e8 [2 u
- u9 O2 Q$ [2 W t* c
5 @- B) k( r: Y# O- D
6 i1 ?0 e( Z% b/ O
4 J, h; A: n- n7 |% F1 x2 `过不了多久,天安门旁就将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流过,在继皇城根遗址公园之后,对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另一项工程——菖蒲河公园建设工程正式开工。8月底前,这座环绕红墙,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绿树花卉遍布的精品园林将为古城北京再添一景。
4 n$ t1 f& o% b9 V& W" Q6 ^. ?
1 v$ v) Y' P0 Z0 w6 h据了解,此次启动的菖蒲河公园建设,西起劳动人民文化宫,东至南河沿大街;北起飞龙桥胡同、南湾子胡同等,南至东长安街北侧红墙。全长约510米,总规划面积3.8公顷。公园建设将分为河道复建、绿化,市政、道路工程,夜景照明,雕塑、小品制造等阶段。复原后的菖蒲河长约500米,水面宽9米,水深1.5米至2米,4座形态各异的人行桥横跨河道之上给游人带来行走方便。整个公园的绿化率将达到65%,并形成"红墙怀古"、" ' a7 p3 N! y/ {6 s4 O
1 m9 K3 x9 \; m; A+ s! t3 H
《北京青年报》 8 g% X) ^8 p7 c+ t7 `' V
8 c1 W/ R# \! P7 D2 |9 n
+ V9 ?9 H. A# X. G5 v2 W* ]2 ]. S , R, U( o8 U1 Z3 M5 {( s# S
! q2 }6 `$ l% x7 \% U0 U
% @* Q k- F- \- H$ C- F
7 d' }: b+ v6 y) u5 u% k
! h+ C3 w% f* q* b
( j8 T+ r/ S3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5 12:45: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