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琉璃河,世外桃源般的小众古镇原创2023-10-11 17:04·北京纪事
) {4 U6 H3 a& k; }1 N; Z/ N8 E+ Q* e4 f* V8 u% p6 X" _; x! @
- r/ N" y @- S原标题《生生不息的琉璃河》
' [+ {7 [ _1 \/ r) ^
M6 \4 c3 O# T9 e# x/ j琉璃河历史悠久,发源于京西房山西境的百花山西麓,经霞云岭、佛子庄、河北庄、磁家务,沿西山诸泉到坨里流出山谷,汇集成河,又至涿州东北码头镇注入拒马河。这样一条长达129公里的河流不仅滋养了流域内的土地,还为行船和漕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两岸风景秀丽,吸引着文人墨客前去观赏游玩,如1933年发表在《艺林月刊》上的《琉璃河至上方山道中》描述河流盛景:“琉璃河畔晓停车,小憩聊寻卖饼家。径狭驯驼知让道,年丰村女喜簪花。苔多转恐溪将涸,寺远还教树半遮。斜日未沉枫欲赭,上方高处是红霞。” 一、历史上的琉璃河‍历史上的琉璃河又称刘李河,据《光绪顺天府志》所载:“四十里琉璃河镇,亦名刘李河,又曰燕古店,把总驻焉,有铺。”“琉璃河,即古圣水。”其中的“四十里”指的是琉璃河距离良乡城的距离,“把总”系管理河道的官员。所谓“圣水”,即大石河,隋朝时期因为此河流经防山窒息,遂改称为“防水”,唐代时复称为“圣水”,五代因其水流清澈,水底石子清晰可见,故名“石子河”,金代又改名为“龙泉河”,民国时期改称“大石河”。据《隋图经》载:“防水在良乡界,在今房山区北,亦谓之龙泉河。”《清史稿》载:“龙泉河,古防水,二源,出西北大安山,东南流,曰卢河。有沙河,环城,合坝儿河注之,是为琉璃河。” 《日下旧闻考》记载“琉璃河原出房山县西北,东南经良乡县西南,又东南经涿州东,又南入保定府新城县界,即古圣水也”。又载:“琉璃河原出房山西北黑龙潭及孔水洞,俗名芦村河,入良乡县始名琉璃河。范成大集中之刘李河,宋敏求入蕃录谓之六里河。圣水即今琉璃河。金史谓之刘李河,又作留李。名称互异,其实一水也。琉璃河在涿州北三十里,水极清泚,茂林环之,尤多鸳鸯,千百成群。” 上面提到“黑龙潭”和“孔水洞”皆为房山盛景,据《房山县志》载,“黑龙潭”左右皆山,下临绝涧,潭南是黑龙关村。村南一侧山崖上尚存一段古关城墙旧址,建于唐朝末年。潭的北侧是悬崖峭壁,崖下平台上有一座龙王庙,潭水从庙前流过。“孔水洞”古称“龙泉”,是一处自然形成于奥陶纪的巨大溶洞和地下暗河。有“湛湛秋波,沉半江之桂月。清冷滑甘,可引为曲折之渠次”的描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圣水》记载:“傍水入穴,三里有余,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诣。一穴西南出,入穴经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数日而返,人有采捕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类也。是水东北流入圣水。”除“圣水”外,琉璃河还有“燕水”“圣聚”之称。据历史考证,此河位处西周燕国始封地。《天府广记·形胜》记载:“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琉璃河之水流经燕山山谷并汇聚到燕国都城之下,因此,人们把琉璃河称为“燕水”。而“圣聚”之称,即指古圣水汇聚于此。 琉璃河发源于房山西部山谷,系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水量充沛,每逢夏季,山洪暴发,河流泛滥。春秋季节,河流水势平缓,游人可泛舟于此,欣赏美景。辽代以后,随着漕运的发展,琉璃河成为沟通京津的一条水上通道,其流域内也陆续形成繁华的商业集镇和水陆码头。 - `$ P8 f* R6 O; Q. h! Z4 @
- ]+ X# b" z* o- I) R5 Y, j
二、依水而建的琉璃河镇‍传说五帝时期的颛顼曾到“幽陵”祭祀。夏商时期,古燕国在董家林、黄土坡一带建立。西周时期,燕国日益强大,都城设立在今琉璃河镇董家林古城。战国时期,琉璃河一带成为燕国中都属地。《太平寰宇记》载:“良乡燕为中都县。”秦朝时期,燕国域内设置广阳郡,此时的琉璃河一带归良乡管辖。 在此后的朝代中,古燕之地,随着朝代的更迭,区划不断变化。依水而建的琉璃河镇位于房山区东南,南与河北省涿州市接壤,北与窦店镇为邻,东与交道镇、东南召镇交界,西与石楼镇、韩村河镇接壤。琉璃河镇因河而兴,依靠琉璃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发展了农牧业和果树栽培行业,同时也因其便利的交通成为贸易往来的集散之地。随着公路、铁路的修建,琉璃河失去水运码头的优势后,人口、经济、社会的流动性较之以往都有所降低,但业已形成的文化网络和信仰场域并未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而消失,琉璃河流域中存续的民俗文化并非静止呈现,而是始终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栖身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 如琉璃河镇域内很多村落的命名、来历均与琉璃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万里村为例,原名为“湾里村”,即指此处一段弯曲河道;南洛、北洛村则取名自当地对“涝”的特殊读音,这两个村子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故得名。再如务滋村因其与小清河较近而得名,小清河在此地设有码头,漕运的繁荣带来商业的发达,因此命名。还有以传说故事命名的董家林村,明代万历年间,有董林城,后一度称为等驾林,还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巡幸良乡弘恩寺的时候,随侍的人员到村外密林中等候,其后移为村名。 琉璃河的流动造就了“流域”空间,人们依赖于运河形成聚落,漕运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是带动了文化的兴盛,河流泛滥带给人们的创伤记忆也进入了民间文学文本,以期“消解”或表达民众的“创伤体验”。以韩营坐腔戏为例,坐腔戏,是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种子戏”之一,演出时对人数、场地、舞台、服装等均没有特殊要求,只需简单地演唱和伴奏。 琉璃河镇韩营村的坐腔戏兴起于1939年,那一年永定河泛滥,西岸南蔡(今涿州市)段决堤,在经过了近半个月的抗洪后,决口的危险得以化解。人们在金门闸搭上戏台,请了天津、保定的梆子剧团唱了6天的大戏,这给当地的群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后,一些村民嘴里就开始哼唱戏腔,这不仅是在农闲时节的休息,还是一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1940年,在韩营村村长唐怀的组织下,第一出坐腔戏《三疑记》在年三十晚上为村民们带来了有别于洪水肆虐之后幸免于难感受的温馨记忆。自此,演唱坐腔戏的传统被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1 |+ V: z- L7 |# R. f: _9 U7 A$ m$ R1 N
三、“四大鸣山”与琉璃河桥‍琉璃河地区流传着“四大鸣山”的故事,在琉璃河老公庙门通往琉璃河古桥的中间地带有一座拱形的一孔汉白玉石桥,在桥的南北两头,分别有两块太湖石,石高约2.5米,宽约1.5米,通体黑黄灰杂色,石上的蜂窝麻眼纵横交错。传说这四块石头是八仙中的韩湘子准备献给皇上的,他看到这桥雕刻精美,便将石头赠与此桥,发水的时候,石头就会发出一种很好听的声音,清脆悠扬,很像钟声,传得很远,所以人们称其为“四大鸣山”。 还有一说称这四块巨石是鲁班修筑赵州桥的下脚料,由张果老和柴王爷在一夜之间运到此处。所以琉璃河人都会唱《小放牛》里“赵州桥是什么人修,玉石栏杆是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如今此桥已荡然无存,四块鸣石有三块不知去向,其中一块被埋入公路下面充当基石。与四大鸣山相关的还有一则风物传说《“鸣山”奔波》,其中提到四块巨石相助百姓的故事,民众对超越日常生活的朴素愿望转化成奇思妙想,平淡无奇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异的功能。民间传说所携带的历史记忆和个体经验仍在默默涌动。 上文提到的“琉璃河桥”,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嘉靖二十五(1546年)年修建完成,此桥建成后,虽然便利了南北交通,但因选址地势偏低,每年一到汛期,洪水漫溢,交通依旧受阻。明世宗时期,此桥的两端增筑路堤2000米,堤宽19.8米,高近4米。路堤与石桥连为一体,使琉璃河变为南北通途。琉璃河桥三孔拱券的券脸上雕有豁鼻瞠目、栩栩如生的吸水兽,起到分流的作用。 琉璃河桥为“良乡八景”之第一景,“燕谷长桥”即指此桥,它的长度仅次于卢沟桥,是中国桥梁史和明代京城南方之交通的重要实物资料。琉璃河桥全长170米,宽11米,高8米余,共11孔拱券。桥体用巨大的块石砌筑而成,气势恢宏。关于此桥的修建,当地还流传着一个“铁帽将军”堵泉眼的故事。 / K0 r7 S: F9 R; H+ E
# P5 G0 d6 Z' p/ K. u0 j; E工匠们在修建石桥的时候,河中有一水流湍急的泉眼,十分影响桥基的挖掘。这时,听说有一壮士架桥技术高超,于是请他来设法堵住泉眼,壮士让工匠们准备了一口大铁锅,将铁锅扣在泉眼之上,泉水果然不再外涌,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壮士,给他起了一个“铁帽将军”绰号。另有一说这个用铁锅堵泉眼的人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是神匠“鲁班”。琉璃河地区的桥梁传说以琉璃河桥为中心点,鲁班、韩湘子、张果老、柴王爷等神仙“在地化”之后的神异事迹成为地域传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叙事与地方风物的“共生”维系着民众的历史记忆,对地域文化和村落共同体的凝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琉璃河地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漕运的兴盛也使此地成为很多文人墨客游历山海湖海时的必经之地,“官柳两行”“轮蹄络绎”“商贾冲繁”“帆飞篷转”的地方风光,在文人的诗作中被视为超越世俗的存在。如“若有桃花逐流水,渔人疑到武陵源”“绿荫深处宜携酒,闲数清溪贾客舟”;他们感叹于琉璃河的汪洋壮阔,发出“一水东南去,汪洋壮大观”“燕南三百里,胜迹古桑乾”“万国梯航归孔路,千秋砥柱峙中流”的感叹;他们亦有感于历史的无情,借文字来追忆古今,如“白发苍颜老侍臣,又随豹尾踏芳尘。琉璃河畔毵毵柳,应识三朝扈跸人”。琉璃河在流动中带来了商贾的通行,文化的交流,建构了超越地域的文化认同,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作者✎张歆 【文章来源:《北京纪事》10月刊】
% L8 s" U* K. r5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