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年代到90年代,追逐昔日的城市记忆与味道原创2023-05-20 18:06·北野仙人7 J# |/ V' D$ c9 Z5 ?
“江南鱼米之乡、布码头、丝都、米市等等,对于无锡的称呼太多了,悠久的文化历史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浓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不朽的人文,“小桥流水人家”,在无锡的生活中表现得相得益彰,我们从过去的文字可以感受到它的悠久,在无数张照片里可以见证它的发展,70年代到90年代,无锡也收藏了几代人的回忆,在照片寻找过去的记忆,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无锡站
3 I% v4 a. ]+ |$ \70年代的江南水乡,临水而砌的房屋,每家每户的墙壁都刷得雪白,运河里的船只总是忙碌得不停,一艘接着一艘,远处的台阶上,还有一群人在洗衣服 ▽  70年代,运河里忙碌的船运送货物
- s) u( x h5 S) F% P ! C/ O4 J- Y3 @2 ]
; n8 z# {. h _4 x) E) a/ d * n& {5 {& t5 ^; N. ~7 a3 j
& b. o, M+ K g9 \( n6 H* h2 F9 p△ 这可能就是临水而息的天然优势吧,走出家门口几步路,就可以清洗衣服,瓜果蔬菜,还有洗头的,赤着脚站在小河里,旁边还会有小鱼儿,拿簸箕往河里一扫,就有好几条鱼 7 q" Q( R& w; S; K7 P6 ^
" W7 \' F4 ?3 A! w$ e$ ]2 [& x△ 水边的楼房与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仔细数了一下有八层高,成排的瓦房在它面前,就显得格外低矮了 " E% Q' X3 W# `' A4 t Y# P4 G
. ]" G1 f- ]8 V5 u# G% I
 70年代当时无锡惠山泥人厂 ' I8 G5 L$ X% \
70年代的无锡惠山泥人厂内,老师傅正在雕刻泥人“大阿福”,那时的“大阿福”在很受欢迎,逐渐的惠山泥人有了粗货、细货之分,粗货就是模型印制的,细货就是用手捏出来的,“集中人八百,童叟献神工”,这句话就是郭沫若在1959年参观泥人厂写下的题词  这是排队吃什么呢? 6 q' D" ~$ |) V, K! j$ O% c
 70年代,无锡河埒生产大队缝纫女工 " I4 A0 L$ s2 u1 C8 G4 Z3 W0 p& b
 1972年,无锡的一家餐馆 ; ]0 P. a. A A4 H0 L
 围观的人群 9 o8 e# f; P( [8 N
1972年,美国访问团到无锡新风饭店(即聚丰园)就餐,引来了很多人围观,双节的辫子车似乎都像是停靠在路边一样,每个人探着头想一睹为快,在如今看到一个国外人都比较好奇,更别说70年代了,更是一个稀奇事了  1972年,美国访问团到无锡 ( l! z7 k" i% F. c' J- I
 饺子馆
* S) j) x5 p6 s N) K6 n$ _5 P△ 1978年,大家聚集在小吃店里吃饭,清一色的建设服,一碗鲜肉水饺2毛钱就能吃饱了  无锡太湖(摄影师:Nik Wheeler)
; P2 F; N+ j. t& U* H△ 1979年无锡,太湖上远航与归航的渔船,在夕阳下砥砺前行,金黄色的打在湖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  80年代的锡山大桥
, P* l% V7 Y4 k7 z( Y1 h△ 那时的锡山大桥上的汽车很少,放眼望去很是空旷,据说桥对面的红砖房子是第一中学,锡山大桥在1978年开工,1981年建成的,是陆地上建的,因为那个是时候新运河还有开发到这里 % E% I4 c/ \" B2 R: |# w% P
4 R- j3 U3 M; `3 Y- w$ V
△ 东方红商场前的城市街景,曾经无锡最大的国营百货公司,也是曾经的地标之一,七八十年代,来这里买东西的无锡人不计其数,现在这个位置又是什么商场  80年代的大转盘 6 n* K$ k! W7 F2 C n" h" P
△ 一过梁溪大桥就可以看到这个大转盘,小时候喜欢绕着这个转盘走一圈,与它接壤的就是无锡大饭店和美丽都 4 h, @+ F @. N0 H9 O2 ?5 [
' X f; {* T# h1 |) ?△ 80年代的无锡汽车站,这里是老北站,曾经接待了无数归去归来的游人,如今已经不在了转到了无锡火车站的南广场附近,当时无锡还有的汽车站,还有人记得吗  1982年,无锡市民在惠山头茅峰凿石造林(摄影师:张兴和)
* p% u! {# P" j8 D7 q 无锡第一百货商店
% ~- O8 y8 X( t [+ v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一百货商店,无锡也是一样的,80年的第一百货三层楼高,看起来很普通,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是最受欢迎的地方了,闲暇时光总会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上新  80年代的京杭大运河 ' g9 [! R# y" \+ H9 H0 r4 \: {5 G1 r
△ 80年代的京杭大运河,码头旁停满了休息的船只 
0 Q1 w1 p& [) m" |. ?5 v/ \6 E5 e" Z* Z$ a9 u) [$ T7 v: q
△ 80年代后期,无锡东方红商场更名为无锡商业大厦,宣传的横幅挂满了一面墙,在街道拐角处非常引人注目  1988年,南长街跨塘桥之间的自行车车流(摄影师:席建南)
; a) k" y) w5 b _! t. W 80年代的八士桥庙会
$ r- G( f5 i' s" ]% k△ 无锡八十年代的八士桥庙会,人山人海,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全家老小一起出动 0 A9 [6 H% ~. w5 L S
. D' J& H0 B+ Y% q
△ 转盘是工农兵广场,现五爱广场,对面楼工农兵电影院,那个年代无锡人很喜欢的一个电影院  80年代的无锡洛社影剧院
9 j4 y4 p& Z* j, A, ]( g2 W% S1 f! ^& F
 解放电影院
3 p/ a8 X: n4 j" r: A. [) E4 e( }1 E' b3 o4 Q* |0 _
 80年代的无锡迎宾楼 $ q) y: }& }/ t6 r) t
△ 以经营京苏大菜为特色的迎宾楼,成为当时上流社会宴请聚会最高档的场所,在八九十年代非常火 
/ Y8 x0 B% G& |/ j3 U( d
4 ]8 {& Y+ `; {- \/ j- l 无锡轻工业学院 1 Z3 }" p: r& d2 B# q+ `2 M
- e1 U0 a2 m% d8 m5 |# I/ C
A7 U8 u) H, u; A, R△ 无锡的街头景象,一名长者用板车拉着满满一车的竹编制品前行着,周围房屋门口还有聊天的几个人 ; R/ P" o9 I2 N2 c
4 ]* h! C W# X) ^4 u+ ]0 _ 无锡水乡民居
# x A+ a- Z2 B! `$ H△ 白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沿河而建,常年流水的冲撞与浸透下,表面已经失去了光鲜的颜色,有着浓厚的斑驳感,跨河而建的石桥,人来人往,有点惬意 * f' T8 j# m; Q; a/ I6 r
- T# |4 J! A C$ u" y5 o! _
△ 无锡妙光塔,该塔位于无锡南禅寺内,始建于北宋年间,高高的塔在周围一系列建筑中非常出众  锡惠公园
% L- S6 b7 k- p坐落在江南地带的无锡,从不缺少水域,也正是有了这些水域成就了无锡的江南风情,在曾经的画面中,我们便可以看到过去的大美无锡 ▽  80年代的水乡美景 * }7 J) \$ Q4 ]

q& B4 H" V+ G. L7 t/ d4 T7 F
9 d1 i/ s" w4 W' M( U- d△ 无锡清扬新村,无锡第一个现代化的居民新村,配套设施样样齐全  90年代的运河东路
" z9 r T( R- e( l2 m 90年代的街景 ! Z5 u( s" n5 `
△ 90代的无锡街头景象,一辆装满了货物的板车从路边经过,一个学生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后面是一辆客运车正在揽客,售票员把半截身子都探出了车窗外,拉大了嗓门招呼群众上车,手上拿到牌子写着“无锡”两个字  90年代的无锡大戏院 ! }9 p) m& }5 R" e% v
△ 这时候的无锡城市规格更加明显了,大戏院的可口可乐的招牌,比大戏院的招牌更加醒目 $ l, J0 k( H/ B2 b; x& }: f
% z% f! j- |- E3 G Q3 N7 m5 n E
1993年,无锡第一家肯德基开在无锡第一副食品商店的二楼,无数儿童梦寐以求的店铺 
; I* o# \4 \$ H5 k( r7 }4 f
- w5 |* `7 @! A# u' |0 @△ 90年代的皇亭美食城,红山椒火锅城,那时候公花园门口还有豆腐花油酥饼的,还有健康浴室  无锡市第一百货在大街上宣传 ; A$ t. v1 p- e ~9 A+ E
 五爱广场
, [1 _ _) j3 _# v7 T; u8 l6 N 90年代的无锡站 $ F% B8 m( F# a! {2 B
△ 无锡站是一座百年车站,站前广场处停满了各式的小汽车,眼见的繁荣与匆忙  90年代的街景 9 i. K0 n6 E# i' t8 \4 `; X
: U9 P: [# W# @# F6 q2 a |; V7 W
- r1 v" q. [7 {7 A# ]- D, I
△ 第二百货注定给无数无锡人的年岁里留下了深深印记  这个图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吗 + Z& _+ S9 I8 k# p6 c
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不仅仅是数字的飙升,房屋从低矮到高大的转化,穿着打扮从蓝白灰到丰富多样的变化,是几代人共同记忆的一个沉淀,无锡从不缺少美,更不缺少水,用水滋润了生活,用水孕育了悠久的江南文化,不管是什么年代,每一批照片都有着无锡城中水域生活,一漂一泊,桥头边岸,滚滚清水流数着无锡的历史,在不经意的瞬间,那座小城一样城市就这么变成了一座人文兼并的大城
. d' q {7 l" q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