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街拍北京——东德共产党代表镜头里的新中国2023-05-05 17:09·云志影藏# N. \* W/ \; W1 |1 ~9 l
( U* O# g4 z5 ?2 H- z3 Z2 O5 l
0 K9 B# x; c3 ?. v" \1954年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中共中央邀请了9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庆典。这本相册的主人就是东德共产党代表的一员,相册里保存着几件难得一见的实物,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筹备委员会”的大红请柬,请此人于10月1日上午10时“光临”天安门参加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再如国庆观礼台上的绿缎胸条,上面标明其座位在“左台,贰陆捌叁號”;还有中国军情部门最高首长招其于“西历九月廿五日(星期六)下午五點半鐘”到“西长安街全聚德饭庄”的请柬。虽无从知晓相册主人的姓名与官职,但看这几件实物,即可窥知此人与新中国的某种特殊关系。
1954年的德国共产党,亦即1946年以后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在1990年10月东德并入西德(联邦德国)之前,统一社会党是社会主义的德国的唯一执政党。
1 K. W6 q- {" z- B/ W3 ^+ Y, h6 e5 }
: E- M( {0 d1 c* c( t/ {9 w
4 w' V& D0 u6 _1 e
" y) N4 f4 ]- k/ A. | ~/ m* Y' V8 r
在北京颐和园,相册的主人(左一后立者)与本代表团的人合影留念。
+ u R) ^/ n$ S5 w
东德和我国一样,都是1949年10月才建立的新国家,而且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国家。但是建国仅四年,每个出访者就有一部照相机了,而且相册的主人还拥有一部mini型相机,可见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东德的物质文明已经远超兄弟国家。
难能可贵的是,在华访问期间,相册的主人还用他的袖珍相机,无所顾忌地在旅游景点和大街上随手拍照,把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的真实风貌定格在了胶片上。从专业角度看,他的照片说不上有多考究,而且洗印和保存得也不够好。但是,从记录真相、保存历史的意义上翻阅这些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和国初期京沪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这里展示的是北京的部分照片。
位于长安街和王府大街交叉口的北京饭店,当年是中国最高档的宾馆。
/ ]) f0 i$ ~2 s$ o1952年,为了迎接两年后的国庆5周年大庆,接待空前之众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的贵宾,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审定了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1954年上半年,北京饭店扩建工程竣工。金秋,前来参加共和国5周年庆典的各国来宾,就住进了焕然一新的北京饭店。
那时的长安街,还跑着民国时期的有轨电车。北京饭店前,有个车站。饭店前的长安街上,骑行者众,步行者稀,行驶中的汽车只有远远的一辆。骑行者又分骑自行车者与蹬三轮车者。看骑自行车的男子和坐三轮车的女子的穿戴,个个都像是“公家人”。唯一的步行者是个军人。
那时的交通信号灯,就立在马路边上,而且,三色灯下还有两个警铃,一个是人拽的吊钟,一个是电控的警铃。那会儿的交警,既要根据车辆的方向手按电钮以决定红、黄、绿灯的变化,又要敲钟或按铃提醒行人注意车辆。城市里行人看信号过路口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儿。从前,只有驾驭员才按信号灯行止。好在那会儿车很少。
照片上的这些人,现在若仍在世,都已是耄耋长者矣,他们当年能想到六十多年后的长安街,会被汽车堵成什么样吗?
行人走到北京饭店主楼正门前,可以随时驻足围观,等着看贵宾们的出现。
0 e" @* f) B% Z
对照近日报纸的报道和图片,他们或会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孔。彼时虽然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仅5年,但社会稳定状况可窥一斑。从这些人的衣着看,他们多是上班一族,而非无业的胡同串子。
$ g' {1 {' k* S, t2 \
' z0 a+ s5 U- t5 u6 a& V, S+ |初抵北京的外人,哪有不先看天安门的?这位摄影者和他的同志们当然不能例外。从他们下榻的北京饭店,到新中国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和中南海,步行只需十几分钟。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新皇帝继位、册立皇后等国家大典时颁诏的天下第一城楼。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天安门成了新中国的最具政治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注意到了吗?天安门城楼正门之上,只悬着国徽,没有毛泽东的画像。而且,城楼上的红柱之间,也没有垂着灯笼。看来,拍摄者来天安门拍照的这一天,是9月下旬的某个日子,当时,节庆的布置还没开始。
( t5 y x) h' c) S" O7 f; _7 I7 x+ w* v, v; E2 |$ T
在某个景区里,他们遇上了一个劳动的场面,一群男子正在打夯。画面上那么多的古树表明,这里曾是北京城里的某个皇家禁苑。
: M3 p- C/ `+ I& O. [+ O6 U8 ^) L+ I. H2 S( N
三个僧尼走过镜头前。至于其中的两位以扇遮面,是遮挡阳光,还是挡外国人的镜头,不好说。
拍摄者在街头抓拍的一张共青团员们合影前的照片。
( d$ p; r& {" u% }6 ~1 c6 {前排已经就地坐好的和立着的女子们,大都笑逐颜开。她们都剪着时尚的齐耳短发,身穿制服,上衣口袋都别着钢笔,显示出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
看到了吗?有个正对镜头的女子,即上装翻出白领的那位,她穿的就是时尚的“列宁服”。该款女装是“一边倒”的新中国城市女性最心仪的时装,都说是革命导师列宁生前经常穿的一种双排扣并带腰带的西式上衣。到了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迅速冷却,“列宁服”也不再有人穿。
此人的身边,是一位烫着头发、穿着旗袍的少妇,她的神情与装束与其他人并不相融,倒是颇有民国范儿。这倒不免让人想起傅作义将军的女儿傅冬菊一类的前地下党员,1949年以后,她们融入了体制内,但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后排是举着团旗并立的男青年们。看这张照片,难免想起小说家王蒙写于同时期的成名作《青春万岁》。
, h6 b: }9 |$ `9 @
1 J3 W; I" T" k+ A看得出相册的主人非常喜欢孩子,不然,他的相册里不会有那么多少年儿童的照片。这似是在一个被有安排参观的幼儿园拍摄的照片。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为外宾们表演舞蹈。看幼儿园的楼舍、凉亭、草坪,再看孩子们和阿姨的装束,你就会知道,这是一所高等级的幼儿园。现在,出现在他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矣!
2 A$ v8 P% ~6 v
+ m8 ?" ~) i; K+ H$ G这应该是拍摄者路遇的一队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无论保育员还是孩子,都是统一服装,而且,保育员居然还穿着皮鞋!要知道,六十多年前,大部分人穿不起皮鞋。
9 O/ t& r. `1 d- J# s1 g6 i( W' P
1 t- m4 a6 j) {/ q+ W" ?, @7 O( p% b在昔日的皇家园林里,他们又遇上一队可爱的孩子。还是统一着装的小朋友。他举起了相机对准了孩子,孩子们则朝他举起了小手,不知是在模仿少先队员向他敬礼,还是在向这位外国爷爷挥手说再见。
2 y- T: R6 |, `
- b* b* v7 Z& R4 m7 \竹制小推车里的男孩儿要喝牛奶,坐在门口的女童则口含冰糕。这位大姐姐,和两个幼童的年龄差得太大,似是带孩子的保姆。看这家门口的标识,可知这或是鞋店老板的两个孩子。姐姐的发式,正是中国少女几十年不变的标准发式,即中分或斜分,两边各梳一条长辫。中国少女的长辫子,一直要保持到结婚,才可以剪掉并盘发或烫发。直到19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少女们才让自己的发型与服装一样多样起来。
" H4 F& C+ S$ H7 m2 l$ B& P, O! O/ q
4 j" q: j# p, l7 d* G1 k' f- C" w! e1 x \+ {
男童与女童,从穿戴与所在地看,应该是老北京城里普通百姓的孩子。瞅着长相奇怪的外宾,面对瞄向自己的照相机,他与她都有些羞涩地笑了。让半个多世纪后的笔者颇感意外的是,镜头里的中国儿童,无论是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上不起幼儿园的居家“散养”的孩童,个个都是衣着整洁,营养良好的样子。
9 b! {* O) Q7 s( x
3 S+ V! Y- ]4 f
观察北京,不能不去逛大街,尤其是前门。那儿,才是老北京人气最旺的商业街。而且,逛北京,还不能不去串胡同,胡同才是体察古都民情的最佳地点。好在北京饭店身后就有最地道的北京胡同。一条条胡同次第排列,除了有几座紧闭不开的“广亮大门”乃旧时富豪与今时高干的住宅之外,其余的那些“如意门”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百姓。相册的主人前前后后转了大街转胡同,拍了很多市井掠影。从北京饭店,到东单大街,拐弯就是。去前门大街,也方便得很,出门南行,不到2公里的路,步行的话,溜溜达达,半个钟头足够。
1954年9月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写上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三大改造”——用15年的时间,把农业国改造成工业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镜头里的“三大改造”实施前夜的前门大街,确实要用“繁荣昌盛”来形容。
) @4 @/ E) q; T; c: a
% x* B D; S% `$ r, c, n" t- I街上有公交汽车,也有载了客的三轮车,但都很难前行,因为街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行人。近景处,这位刚买了新暖水瓶要回家,那位白胡子老爷子则拉住报贩在选买报纸。
国庆节前,新中国首都的商业街的人气,旺得能让老外懵圈儿吧?
! L+ R# u" `. |! e# ~7 u" ]+ h) o
5 B" G! R' B; h: N) e2 M招幌栉比鳞次,顾客摩肩接踵。各色人中,多是穿中山装的“公家人”,也有佩戴胸章的军人,当时,军人的白布胸章上印着两行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形色色的商店。
1 ~7 g1 ~5 m: Y" L' G; t, Z* J B“公私合营”之前的沿街商店,大都由私人居家经营。
n3 v; C2 J1 M大街上有看不完的光景。
3 ~/ v2 J& }- t6 [& _$ @! H
" u( L- i+ M$ n! P+ _# F; c9 u' y9 }9 y! |( X3 j+ B3 G
三轮车即当时的出租车,有高低档之分。高档的是三轮自行车,座椅和靠背是皮革包裹的软席,座席之上有可收放的遮阳(雨)篷。低档的是人力车,是硬板座椅和背靠,而且,四轮是铁轮外裹一层胶皮,可想而知,坐在上面,并不舒服。
8 x: o4 ]2 j4 S) @/ A( z2 @9 N3 m9 n J. S1 x9 x z$ U
比三轮车更低档的出租车,是两轮的人力车,旧称洋车或东洋车,因系清末从日本传入而得名。老舍的名篇《骆驼祥子》,写的就是一个叫祥子的北京两轮人力车夫的苦逼人生。
三轮车普及了以后,两轮车逐渐退出城市街头。但相册的主人告诉我们:至少在1954年下半年,两轮的人力车还在京城的街头运营着。
( l3 p4 Y/ W8 R( ?$ S# v
) C6 f4 S& W0 i* P: w( L2 V o2 R: U' d9 i: |5 Y- s1 Y% X
) J6 V* `% |" [! z北京城里的民间运输工具,分为牲畜拉的牲口车和人拉的地排车。牲口,是汉语对被驯化并役使的骡、马、驴、牛的统称。不过,人们习惯上把在城市役使的家畜拉的车,都叫成马车。这是因为有的车伕为了提高本车的动力,常以骡、马、驴混搭。图24即是骡与驴搭配的马车。牲口车也分高低档。好的马车,是胶皮充气轮,通常配备一至两匹,有时甚至是三匹牲口。低档的马车,则是木轮+铁箍的旧式马车,配备的是一头马力较小的驴。车把式行走于闹市的神态,也因自家车的档次而表现出来。
) w, V1 k$ @ N; O$ `5 _/ d4 p% n6 R' s( ~; P0 r3 c5 m6 E: `8 g
在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时代,居民的粪便都是靠专业的掏粪工和运粪驴车上门处理的。
& R5 G1 H" e* v" `: P- r2 h7 q' F
& L% @3 @- Z) I r1 g; Y北京城里,还有比雇用牲口车更省钱的运输工具是人拉的地排车。地排车,因其车身有一排木楞而得名,俗称大车。
从这张照片可以窥知,无论大街上还是胡同里,人拉大车都是一道风景,不过,这是一道让人感到辛酸的风景——在劳动力低下的六十多年前,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拖拉着如此沉重的货物跋涉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 A4 y; y$ `' n* G8 a I, S4 B: R0 ^. f7 b& f7 p
中国人的吃,也让德国人大感兴趣。相册里,就保存着不少与吃有关的照片。一帮北京爷们儿在街头吃饭,大锅里也许就是让外人看目瞪口呆的卤煮火烧吧?
这个鞋匠身后,就是一家肉饼铺。肉饼是北京人爱吃的主荤合一的食物。
E; O4 z! n8 g* M, A在粮食欠缺的时代,糖炒栗子一直是城里人补充体能的重要辅食。
8 q) Z; S& L+ G) K( j
& X. `" i( C( d" X8 G( F' j, U
% P/ E8 X$ t5 [/ D- H) B! D! k/ i相册的主人,还拍摄了许多北京市民的生活场面。街头剃头,是城市最常见的风景。比之门外旋转着两个螺旋型上升的红蓝色带的理发店,收费很少的剃头摊儿更受市民的青睐。彼时的剃头匠,不仅会剃头和刮脸,而且还会按摩脑袋和肩膀,堪称一专多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 \- d3 d6 L$ `3 b z# x, {' F; ^+ u& j! s" k
那时候,每个城市人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铁匠的帮衬:磨剪刀、镪菜刀、做烟筒、锻打火钩子和煤铲子,哪样儿离得开铁匠?至于沿街游走的铁匠的那一声“磨剪子来——镪菜刀——”的揽活儿叫喊声,更是城市街头交响曲中最嘹亮的一支短曲。
推着小车卖货的小商贩。
" l1 A" E f! M' A6 W% @黄昏中,闲坐在大街上的京城老爷们儿。
# L) i& ` Y' h: A& _) u; E4 \* Y
. ^$ \4 C; X& A$ Q0 J, Z9 R3 a+ E2 b4 e7 R
从穿戴上看,这是一位进城的河北省的农民。在没有严格的户口管理的时代,农民进城生活与定居是寻常之事。
相册里的北京照片还有很多,笔者只能选出部分照片予以诠释。
德共代表团离开北京之后,去了上海。
不过,那是另一种风景和另一个题目了。
作者:李洁
图片收藏:云志艺术馆
) i2 a0 {; u3 |' R7 {- r/ o
" n6 i! z9 N O4 H* n+ A' S' |- q6 s/ z, U6 _) s- F/ l Z, l" a* Z
+ l- P7 m# N" e" ]" p, b5 }4 X- _' F8 w
* P( {0 o: k0 K3 g* n5 N
7 v' U- |6 r+ a8 g" T3 ^* L
- v6 b& T2 P! ~7 L4 W/ J1 _7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