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690|回复: 42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3-4-15 1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南北沙河没有桥,架木桥则夏季被洪水冲毁,只能秋季架桥春季拆毁,劳民伤财。正统十二年(1447年),刘思义出任昌平知县后,即上奏朝廷:“沙河等处,当天寿山及居庸关道。旧桥用木,每岁秋架春拆,徒劳民力,况圣驾谒陵、官军经行皆不便。乞如清河,甃之以石,庶得坚久。”朝廷采纳了刘思义的建议,决定在南、北沙河上建造石桥。正统十三年九月初八(1448年10月5日),朝廷派遣工部尚书石璞祭司工之神;九月十九日(10月16日),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督工建造南北沙河石桥。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春,南北沙河水上建起砖石联拱桥。北桥七孔,命名为“朝宗桥”,南桥三孔,命名为“安济桥”,安济为济水安生之意,朝宗则朝拜宗陵之意。到了嘉靖十七年(1538年)夏,山洪暴发,将安济桥冲毁,重建时增加六孔,改为九孔(注:昌平州志记嘉靖二十四年重建)。
安济桥,俗称“南大桥”,为九孔联拱结构,全长114.7米,宽13.8米,中间高7米,全部用花岗岩石建造而成,异常雄伟壮观。两座石桥相距5里,成为进出沙河店的门户;也使南北交通免受水患的困扰,一年四季成为平安的坦途。
因年久失修,1947年安济桥已成危桥,遂禁止通行。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库的护坡,在原安济桥西侧百米左右新建了水泥大桥,1996年兴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再次拆除重建。时至今日,再也无缘看到原装的安济桥了。
安济桥曾经是“燕平八景”之一的“安济春流”。“燕平八景”分别是:松盖长青、天峰拔萃、石洞仙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龙泉喷玉、安济春流、居庸霁雪。“安济春流”是燕平八景中唯一受文人墨客作诗咏颂的河流景观。
昌平名士崔学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多次伴驾至昌平视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一月,陕西临潼人曹光祖聘请崔学履修纂《昌平州志》,崔学履写诗赞美“安济春流”:
沙河南去锦帆稠,春水偏宜估客舟。
共指灵源通潞水,喜看幽脉即沧州。
尽多沙渚眠鸥鸟,欲傍星槎犯斗牛。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
这首诗中说,春回大地冰化河开,南沙河上船帆相属。因为此河与潞河相通,所以买舟而下,可达河北沧州。人工疏浚之后,南沙河水面宽阔流量可观,岸边沙渚水鸟众多,有如江南水乡。这首诗还证明了一件事:当时的南沙河不仅有运军粮的货船,也有可供人搭乘的客船。明朝中期至清朝初年,是“安济春流”景致最美的时期。当时,南沙河河宽水深,西衔远山,烟波浩渺,九孔石桥横卧在碧波之上,既似青袍腰际扎束的白玉带,又象九天的彩虹垂落人间。泊岸上人来人往,搬粮运货,商旅队队,驼铃声声,一片繁忙景象。碧波上客舟点点,商帆片片,首尾相连,不见尽头。风静水清,鱼翔浅底,岸上绿柳垂荫,含烟笼翠,莺鹊在枝头鸣啭,鸥雁在草间悄语。好一派南国水乡的秀丽景象!
“安济春流”经历了300余年的繁华秀丽,随着各种建筑设施的残毁已黯然无光。

& f# K* \+ z, \% [- _9 v2 h" t
5 }- p, y6 ~" I$ F! ]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沙河安济桥老照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4-15 1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库的护坡,在原安济桥西侧百米左右新建了水泥大桥,1996年兴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再次拆除重建。时至今日,再也无缘看到原装的安济桥了。
发表于 2023-4-15 1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可悲可叹!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2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4-15 11:03
, f0 ~2 l' d5 b) S$ ~+ p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库的护坡,在原安济桥西侧百米左右新建了水泥大桥,19 ...
: O) m) ^0 P- U
安济桥还留有几张老照片,马驹桥连老照片都不好找。
) A/ K+ M- l. q2 u7 w, m
沙河安济桥远眺.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2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3-4-15 14:12" W8 O+ x% q4 P( k, O) z. j' H) W% l4 l
“畿辅名区多胜绝,楚云湘月共悠悠。”可悲可叹!
5 ^- z' K5 H9 h- w. L, z+ |
畿辅名胜被拆毁的不知有多少,安济桥1959年才拆,时间太近了,实在可惜。
9 {) Q. `. [) z  d  |- b
发表于 2023-4-15 2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5 20:10
: v; l" O1 E* }) e" M安济桥还留有几张老照片,马驹桥连老照片都不好找。

& Z9 c9 g; h5 n# c% |0 {
发表于 2023-4-15 21: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4-15 11:03
! g% T$ b- t! f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库的护坡,在原安济桥西侧百米左右新建了水泥大桥,19 ...
( D! `- b. r0 F: e8 b! n! f
桥东侧的沙河水库一直挺神秘的,风景不错被部队占用,就一条路进还不容易发现。1980年亲戚给了一张12寸三洋黑白电视机票,就是在沙河供销社提的货,当时的沙河别提多荒凉了。) s4 \% G% X) ~3 i1 j4 F
发表于 2023-4-15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5 21:00
* @' F$ o/ g, g9 b4 ^0 |: Z桥东侧的沙河水库一直挺神秘的,风景不错被部队占用,就一条路进还不容易发现。1980年亲戚给了一张12寸三 ...

& x3 q$ Y, ?6 N. d从前巩华城不错
发表于 2023-4-15 21: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桥东侧的沙河水库一直挺神秘的,风景不错被部队占用,就一条路进还不容易发现。1980年亲戚给了一张12寸三洋黑白电视机票,就是在沙河供销社提的货,当时的沙河别提多荒凉了。
沙河水库有啥神秘的?就是水库呗,有啥神秘的?现在大坝上也可以走车。难道您说的是几十年前刚修好的时候?
发表于 2023-4-15 21: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老照片真是头次见,没想到泥沙淤积的那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2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5 21:00
5 E( N. i$ Q) p: G2 Q桥东侧的沙河水库一直挺神秘的,风景不错被部队占用,就一条路进还不容易发现。1980年亲戚给了一张12寸三 ...

5 `; P; W" E6 B沙河水库南侧现在为“碧水山庄”,有点神秘。单层联排别墅,看当代版的“安济春流”很方便,春季水面有许多天鹅、沙鸥等候鸟。看了一下“碧水山庄”二手房的出售介绍,没弄懂别墅中为何要设“8卫”。
% K; r7 g. C3 A$ w" X. P9 d/ T! C0 b* |  S- y: j

( t# ?# w# u* W
沙河水库碧水山庄.jpg
发表于 2023-4-16 18: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myusername 发表于 2023-4-15 21:52
0 C3 f  ?2 ~/ u1 r1 w$ x# ?沙河水库有啥神秘的?就是水库呗,有啥神秘的?现在大坝上也可以走车。难道您说的是几十年前刚修好的时候?

  \" }& a1 D8 _6 c8 w$ E在几年前水库才被游客“醉石”发到网上,是部队基地冬天排的废热水到水库里形成“醉湖”,昌平本地人也不到这里来,因为一直是部队的地方,还是回龙观和天通苑的新北京人才把这里成为一景。
; P- n& i6 r, `5 X, g: S6 c, |, b
发表于 2023-4-16 1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6 18:003 u5 U8 v& }- ?) `% k" A
在几年前水库才被游客“醉石”发到网上,是部队基地冬天排的废热水到水库里形成“醉湖”,昌平本地人也不 ...
  u6 c  a' j6 H0 }: o. a* H; W4 H

, L0 E+ q' T) q7 a" B  _2 k/ U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沙河基地,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小沙河328号(沙河南大桥碧水庄园院内)。基地后面不远就是沙河水库。0 [4 ?% w$ j8 d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位处北京市区北部,离闹市有些远,鸟巢正北大约15公里处。北京的大部分部队驻扎在沙河镇,沙河军用机场、沙河二炮、沙河总政基地等。. {' U; B! a' s5 R
  初夏时节,地处京郊的总政沙河培训基地芦苇摇曳、莺飞草长。
$ Y) h1 T4 ]9 M2 b1 g" ~; m5 S1 k+ _) {! C' I+ W+ a

6 m" r3 w( K  v+ @) r. e9 I* i
发表于 2023-4-16 18: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5 20:14
% H. p4 A) l' H+ C, {7 Y畿辅名胜被拆毁的不知有多少,安济桥1959年才拆,时间太近了,实在可惜。

( {9 p3 k: e) U$ O$ ]8 T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改造又一次证明他们的确善于砸烂一个旧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1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3-4-16 18:44, s/ j3 B* [) `, y) X+ L. B$ S! f( u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改造又一次证明他们的确善于砸烂一个旧世界……

+ W# M8 Z' B& D+ l4 q5 I7 G  主要是国家的文物保护法核心原则修订滞后。2017年文物保护法进行修订,才增加了文物保护措施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工建设的禁止性条款而城市中很多“旧世界”,都已经被砸烂了。
$ F6 e- i3 b- x- B- `. E+ J
 楼主| 发表于 2023-4-16 1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6 18:15* ~- @% Y# C( T8 }, Z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沙河基地,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小沙河328号(沙河南大桥碧水庄园院 ...

2 G3 o. D( i0 F- R9 H碧水庄园在沙河水库南岸西侧,沙河培训基地在沙河水库南岸东侧。
发表于 2023-4-18 15: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6 19:19- ]. e: n# b6 M' h  X* U1 U" U
主要是国家的文物保护法核心原则修订滞后。2017年文物保护法进行修订,才增加了文物保护措施未经批准的 ...

6 q" ?/ d4 P3 }. E玻璃幕墙,千城一面。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6: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3-4-18 15:03
" R+ e$ r% V5 Y8 N3 V# d, t( K玻璃幕墙,千城一面。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 Z! p0 a& ]% E, T" w    悔之晚矣的原因主要是北京胡同保护相对完整的理念形成太晚。
  在2021年最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对于老城的重点保护内容进行了增补,其中包括“传统胡同、历史街巷和传统地名、胡同-四合院建筑形态、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等内容。
  现在官方认为:北京自建城以来,北京四合院的发展史伴随着一部北京城的发展史。四合院始终是一种传统建筑形式,胡同则是由若干四合院边界围合形成的街巷空间,也是北京传统街区的重要构成元素,具有极大的社会和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胡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强化胡同四合院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彰显胡同丰厚的价值与内涵,留住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老街坊的邻里情谊和人们心中的乡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更新复兴,保护胡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同时改善胡同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 Z+ r2 T6 y: F5 [# y
发表于 2023-4-19 14: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4-18 16:14
# A7 t" S* h6 L& R% k( _悔之晚矣的原因主要是北京胡同保护相对完整的理念形成太晚。  在2021年最新修订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
7 q1 d7 y0 |6 G0 d
感谢您的回复和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8: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安济桥一带一直是古渡口。早在元代,朝廷就曾多次疏通南沙河河道,并在后来的明代安济桥北面巩华城东南7丈处修建了临水泊岸(码头)和储粮仓台,以卸运、储存军粮,供应居庸、白羊等长城沿线关隘的军需。明隆庆六年(1572年),皇帝朱载垕采纳蓟辽总督刘应节、顺天巡抚杨兆的奏议,派遣3000名士兵疏通安济桥至通州渡口的河道,全长145里,以运长陵等8卫官兵每月所需的4万石军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沙河水路停航。
  杨增新墓碑。杨增新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已丑年间进士,后任新疆省主席兼边防督办等职,卒于国民17年(1928)。卒后葬于沙河镇南大桥南端东侧,墓碑立于民国19年(1930),汉白玉碑质,龙首龟趺,碑身高3.1米、宽1.14米、厚0.5米,碑文2500多字,记载墓主生平简历。80年代末扩建公路时,此碑移于南大桥北路东。
8 U" v4 s; |% I8 ~. i" D

$ J7 t3 U2 B* ~0 h; B

! L; W: I& t- q) q# S" ]
清代沙河安济桥港.jpg
杨增新墓碑.webp.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19: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罕见的一张安济桥老照片- n; ~! {. Y/ U/ D* K1 _  r- F: ]# z0 B

2 Q. t3 l6 T( h/ N' @% }
& h' g! I6 E' h# D; x  n2 ?2 j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2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发了别人的小图,重发一张大点的。
. I# g* ~6 i* N
- ~9 V3 B7 i; j7 z1 {0 [

* |3 O: l8 `5 b) X# N& k8 D& a2 i
沙河安济桥(九孔)桥下在南沙河枯水期开辟为农田.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18: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宗桥七孔,安济桥为九孔石桥,老照片数桥孔可将姊妹桥加以区别。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安济、朝宗,二桥皆正统十二年(1447)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是说在南北沙河上营建石桥二座,南沙河上称安济桥,北沙河上称朝宗桥,两桥可曰姐妹桥,安济桥为九孔石桥,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
+ F$ g! b8 ?; Z% O5 l

. C$ [0 M: }( c' ]  ~, ?$ k( v% V
七孔的北沙河朝宗桥.jpg
七孔的北沙河朝宗桥2.jpg
朝宗桥丢失的桥西南镇水兽.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1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学履所编明隆庆《昌平州志》还收录了一首无名氏的五言绝句诗《安济桥》。清朱彝尊编纂的《明诗综》第96卷收录了这首诗。
安济桥 [明] 无名氏
石梁跨飞虹,水清鱼可数。莫谓非通津,亦有江南估。
“通津”指四通八达之渡口码头。“估”古同“贾”,商人。
诗中描绘安济桥这座石桥似一条银色长龙迤逦而来,长桥卧波,似蛟龙游动,宛若一道壮丽的“飞虹”横跨南沙河两岸,突出了它雄伟的气势与典雅的风韵。桥下的河水水流平缓,清澈见底,可以看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只见一河春水东南流,水面上船只点点,桥边不远有一座长长的码头,不要说这座码头不能四通八达,你看码头上泊靠的从南方来的楼船,上下两层,上设彩阁,一看就知是江南商船。江南的商人千里迢迢沿着大运河,经过通州顺温榆河逆流而上抵达安济桥码头。商人正从楼船上层贴着琉璃的窗户欣赏“安济春流”的美景呢!
温榆河水运的开发,促进了大江南北的物资和人员交流,使昌平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沙河镇也得到了燕平八景中的“安济春流”的美称,温榆河漕运直到清末,由于京张铁路的开通,才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0 M# ]5 F+ G3 U* M: e  U- l% H4 i
4 [% c2 h" B' D: |. j
% ?  q; @# p! `+ F( w- V
安济桥诗歌.jpg
发表于 2023-7-15 0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3-4-15 21:00. v* y) l$ g0 U* k& \7 N' j4 k% m
桥东侧的沙河水库一直挺神秘的,风景不错被部队占用,就一条路进还不容易发现。1980年亲戚给了一张12寸三 ...
+ t0 K0 j) v5 D8 R1 R6 G
只记得内一带竟是天线!
$ R) k8 a0 G1 b R0030024_副本.jpg
, Z! R) ^( n2 z$ Q) R/ @9 T( l1 P+ V0 w0 I5 i/ G
: ~- c( H8 I8 l/ V/ y) _
; c  o( c$ b* J1 N  T% m
( x+ z$ d2 c* n7 b4 m& _
 楼主| 发表于 2023-7-15 1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3-7-15 08:51
3 m/ o0 z* H7 G0 G2 P( u$ W' n- y只记得内一带竟是天线!
  B6 ^1 S: j* |3 Y+ Q& \' f+ I& J  m
  现在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沙河校区),有信息对抗技术等专业,军事院校提前招生。80年代听说这里航天某些支援技术的培训基地0 E, ~8 p0 t4 c8 N% M7 K; N
 楼主| 发表于 2023-7-15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水库南岸东部一直是与空军有关的军事用地,沙河水库北边过去有训练用的沙河机场。
 楼主| 发表于 2023-7-22 0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昌平诗人崔学履所撰《燕平八景》的另一首《安济春流》五绝诗:
  野岸莎明雁,河桥柳转莺。
雪消春涨稳,渔艇去来轻。       
  荒野的南沙河岸边莎(suō)草繁茂,飞往北方去繁衍后代的鸿雁歇息降落在河岸的草丛中,不时显现它们的身影。安济桥边的垂柳万千条,随着春风舞动,黄莺在柳枝上婉转动听的鸣唱。河面与河岸早已冰消雪融,融化的冰雪使南沙河水位上涨,经过一段时间河水已经平稳下来,清澈的河水中可见鱼儿游动和潜底。打渔的轻舟在南沙河水面上往来,在渔夫撒网抛网的一瞬间,身影无声地融入安济春流”意境淡雅清新的画卷之中。
  明清时通州每年农历三月一日为“开漕节”,届时漕船可以从通州运粮抵达安济桥。诗人崔学履撷取一幅“开漕节”之前的“安济春流”特定时段的画面,“开漕节”之前南沙河尚未通航,避开了为守卫的官兵运送漕粮的带有战争氛围的场景,着意描绘了春天秀丽的南沙河风光,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晓畅简洁,生动地表现了沙河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向往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 E; g% J9 j; x
4 |& m4 u9 Z2 W3 o2 f
) T* a  ^4 V& Q$ q6 N' D
光绪昌平州志--安济春流(崔学履).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7-29 17: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诗人杨自牧,昌平人。官华亭县丞。有《潜籁轩稿》。其七律《沙河》诗:
人家寥落戍城荒,安济遥连潞水长。
屡过石尤沙四起,空思清樾柳千行。
河鱼春至收罾网,塞马西来结帐房。
试问提诗桥上客,可曾凭吊立斜阳。(见下图1)
注释:
1、戍城:巩华城。
2、石尤:即石尤风(可查其典故),逆风﹑顶头风。
3、罾(zēng)网: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4、樾(yuè):树荫。
杨自牧的七律《沙河》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善于运用对比与衬托的手法,将沙河镇的城(巩华城)、桥(安济桥)、(南沙河)、人(渔夫)的明代历史与清代当时的事物具有明显差异的变迁做了强烈对比。
世宗(朱厚熄)嘉清十七年(1538 年),在安济桥南侧扩、接六孔,改建成为九孔联拱结构大型石桥。同年在沙河建城及修建行宫,嘉靖十九年(1540 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驻兵防卫(见下图2)。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1572年),蓟辽总督刘应节修温榆河漕运水道,使漕船和商船可以从通州到达沙河安济桥港(见下图3)。
夕阳西下,诗人漫步到安济桥上举目四望。桥东北方向的巩华城由于明清易代,已不再是皇帝巡狩的谒陵的重镇,城内升起的炊烟寥寥,住户稀少,官兵营房大多已荒废。安济桥下东南流往潞水的漫长水道,已经没有了转运长城边关漕粮的重任,安济桥港也已经安静了许多。迎面阵阵强风吹过,河岸白沙四起,岸边垂柳的树荫下是对明代已消逝的“安济春流”美景的追忆(注:清康熙《昌平州志》的“昌平八景”已取消“安济春流”)。春日又是南沙可打捞进贡的金红鲤鱼的季节,水中的鱼儿减少而不再从渔船上撒网,渔夫在岸边收起支在河中的方形渔网,不知今日有几多收获?塞外商客骑马从西边来到这里,在河边搭起了帐蓬。请问那位在安济桥上吟诗的游客,是否会立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凭吊被时光抹去的安吉桥畔曾有过的辉煌。
清代昌平诗人杨自牧的七律《沙河》咏古诗,选取了春季一个日暮下的安济桥画面,夕阳洒满了安济桥和巩华城各个角落,朝代的变迁抹去了属于它们的时代。诗人以沙河镇兴建安济桥、巩华城和开温榆河漕运等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反复咏叹史实、怀念巩华城古迹来达对故乡安济桥畔昔日辉煌的深切缅怀,诗中没有对现状的怨尤,但处处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寄寓着诗人对“安济春流”美景消逝的伤心痛惜之情,巩华城兴废、盛衰之慨。在今昔对比中,引起了诗人世事沧桑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故城的挚爱。

4 J4 A$ q& x$ Z- a) z# h0 ^8 Y' Z
" w% W7 V* O' s/ x6 v; ]
图1 光绪昌平州志--沙河诗.jpg
图2 清巩华城示意图(副本).jpg
图3 隆庆六年总督刘应节修温榆河漕运水道(光绪昌平州志--大事记).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4: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其一)
屈大均
湿馀诸水落,南北作沙河。
夹岸离宫起,飞桥御辇过。
巩华天险在,威漠羽林多。
此日馀烟树,徘徊奈夕何。
注释:
湿馀水:今温榆河,古代又称㶟馀水。㶟馀水误为湿馀水。
飞桥:指安济桥
威漠:巩华城西门,有火炮墩台。
羽林;守卫首都的军队。
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号莱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的前半生致力于反清复明运动,16岁率兵攻打清军占领的广州,为清军所追杀,为躲避追杀,1650年(20岁)到番禺海云寺削发为僧。1652年,22岁的屈大均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他去北京,登上景山寻到了明朝崇祯皇帝吊颈自杀的那棵树进行哭拜。又去昌平沙河走安济桥,凭吊巩华城,写下了五律《沙河》咏古组诗四首。此诗为组诗其一。
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立经过安济桥,回想当年明代皇帝的御辇在桥上经过,谒陵队伍浩浩荡荡。往北凭吊巩华城,重温这里的地理形势,温榆河流经沙河店一带形成北沙河和南沙河,明永乐十九年(1421)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嘉靖十九年(1540)明世宗在南北沙河之间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御赐名“巩华城”。辟四门,西名“威漠”。巩华城建在南北沙河之间,犹如天险。威震漠北的威漠门城楼和城楼前火炮墩台上,守卫这众多的勇猛将士。如今夕阳洒满了南沙河云烟缭绕的树木,朝代的更替已逝去明王朝往日的辉煌。诗人在安济桥、巩华城一带反复徘徊,深感已无力回天,心扉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切叹惋。

: g2 M/ `% K& H  J& d' a4 g  b

3 Y! Z* b3 g3 a7 u$ i$ p/ F- B) C" d

4 s  N5 J: O3 d# s4 ^2 C: g; E9 w
巩华城威漠门炮台(2023081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9 23:24 , Processed in 1.20692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