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 L+ P: B5 r: ?% O, J
查了一下京报网,没有介绍过西直门大街的横桥,下面简单说说横桥,桥图在前面,不单贴图了。 横桥始建于元代,金水河从渡槽跨越元大都西护城河从和义门(明西直门)南水关入京城,到西直门大街东段偏南之处折向南流,元代的金水河是供皇宫使用的。和义门与南水关距离120米,金水河在和义门大街折向南流的拐弯处与和义门大街的距离大于120米。也就是横桥距离金水河南拐处不少于120米,元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在和义门大街建横桥呢? 金水河在和义门内南拐后,地势平缓,河沟较浅,水流速变慢,河两岸均为民居,夏秋水量大,如遇大雨,河水易溢出河岸,因此在南拐处设一减水河渠,水大时将水向北、东北排往海子北部(今积水潭),北京城北高南低,水如何向北排呢? 根据地形高程来看,西直门内大街北侧以马相胡同、北草场一带为一高地,大街南侧则以官园为中心北至半壁街以北、南至宗帽胡同和玉皇阁以南为一高地,东边自新街口东护国寺和厂桥以北为一高地,西直门大街的横桥就处在三大高地中心(海拔49--51米)最低处,为海拔48米,与金水河高程拔48米持平。横桥东北方向的积水潭为海拔46米,因此,将金水河南拐处向北挖一渠至横桥,再至积水潭,水多时就可以将水排进积水潭了,因此增修了一条从金水河南拐处向北再向东北至积水潭临锦堂北侧的减水渠,在减水渠跨越和义门街的地方修建了横桥(虹桥,红桥)。 明代以后,西直门南水关至金水河南拐处水源断绝,河道填平,横桥下面不再排水,横桥下减水渠与金水河连城一条河,成为排水防洪的大明濠,清代称北沟沿,是为京城重要排水的防洪措施。 横桥从元、明、清至民国初年,一直是西直门大街的标志性古建筑,也是西直门大街与新街口西大街的分界线(后来两街合并成西直门内大街),民国初年北沟沿改为暗沟,民国十年(1921)始辟筑成路,横桥被拆除,路名仍沿用北沟沿之名,抗战胜利后,北沟沿更名为赵登禹路。 (地图附后) k" i2 c% G1 F5 {+ E9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