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北京的春节,火药局前母子晒太阳,崇元观里女子花枝招展原创2023-01-22 10:29·风吹草语
5 j5 R4 [$ K( g8 c, f1909年1月,一位法国旅行家阿尔贝· 肯恩(Albert Kahn)来到北京,此时正处于春节期间。大年初三这一天,他和助手阿尔弗雷德·杜特尔特(Alfred Dutertre)前往位于西直门附近的崇元观,用相机记录下了当年庙会的热闹景象。  西直门
3 `. s, J1 l6 K8 n% w! i1909年的西直门内景象,因为正处于春节期间,门前有扛着长枪的清兵在站岗巡逻。一辆驴车载着一家五口人,在驴夫的牵引下走进城内。注意看,车子上一名男孩似乎戴着眼镜,有点匪夷所思。  出城的人
; `+ @6 b( c$ o* O: S# k迎面走来的是一群逛街归来的男女,小孩子手里拿着刚刚买的纸鸢。城墙之下精致的小庙是西直门瓮城内的关帝庙。从前北京城的瓮城之内都建有关帝庙,故有“九城十座庙”(加上正阳门瓮城中的观音寺)之说。  瓮城一角
; }2 l$ ^1 c& s3 E西直门瓮城的东北角,这里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关帝庙的一部分,墙上还有一个破损的“聖”字。人群里走着一对母女,女儿的脚非常的小。一名幼儿骑在父亲脖子上,很威风的样子。  火药局胡同
0 G# q' [+ C0 R7 A1 z! t2 z! _$ Z G当年的火药局胡同口立有牌楼,路边的墙上也钉有“火药局”的路牌,两个旗人妇女带着孩子坐在房屋前的晒太阳。当时的胡同内设有大、小火药局,负责夯药、军需药、演放药等火药的生产。  街头行人 # L+ r2 Z" H. J0 l9 }$ F' G
前些天北京下了一场雪,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天气非常寒冷,照片中的小男孩都被冻出了鼻涕。在他身后,站着两名旗人女子,其中一个还穿着男装。此时的北京清政府已如风中残烛,时日无多,但一些旗人依旧有老妈子伺候,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新街口 ( N- }9 f( [/ X- C& F* v; l }) r
新街口西大街上的各色行人,很多人被洋人手里的照相机所吸引。一名旗人女子扯着孩子走在人群中,孩子身上过年的新坎肩因为淘气撕破了,母亲走在前面满脸的不快。  北京商铺
5 V- ~, [! h" I) ?& L' f+ h( d. c新街口西大街的一家传统商铺,木格门窗繁复规整,门前竖着带有冲天柱的牌楼,这是北京老字号店铺常有的设置。冲天柱因柱顶向上突出似直插云霄而得名。柱子的顶端装有云罐(又名毗卢帽),一是为了美观,二是可以防止雨水对柱体的侵蚀。  旗人母女 & S. l: {1 y7 y' e6 b- ] M
逛庙会的旗人母女,母亲头顶大拉翘,女儿戴着风帽,两人都化了淡妆,很漂亮。旁边一个小贩正忙着往竹竿上捆扎糖葫芦。  崇元观
4 B" A! Q- V) _0 Q S. o( H沿新街口西大街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崇元观。此时正是大年初三,是北京最热闹的时期,城内的寺庙和道观都在举办庙会。崇元观也不例外,门前的道路两边摆满了卖糖葫芦的摊点,长长的糖葫芦串的顶部还插着各色的旗子,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  路边小摊
3 j7 m9 p& `& S0 S北京的糖葫芦很长,所用的材料并不是冰糖,而是麦芽糖熬成的糖稀。路边的小摊不但插满糖葫芦,还挂着各种颜色的纸灯笼。男女老少挤满了整条街道,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的女子显得特别靓丽。  年轻母亲
3 _2 q" K+ Z4 ]- P3 k/ \9 w, D一名年轻的旗人女子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戴着风帽,这是那个时代北京孩子在冬季常戴的一种棉帽。  蒙古族女子
7 O) {8 i W1 t+ g3 z( e; a! f8 x& N这是一名穿着传统服饰逛街的蒙古族女子,在她身边,一名穿着带毛领绸子大袄的女子正在和摊主讨价还价。小贩在人群中大声吆喝招揽着顾客,他手里的糖葫芦差不多近三米长。  旗人姐妹 8 {& l1 S$ B- }# K" D
一对牵着手逛街的旗人姐妹,姐姐的唇间点着胭脂,这种化妆方式叫做“点唇”或“绛唇”,在清代晚期非常流行,可以让女子显得娇小秀气,玲珑动人。  小吃摊前 K' X0 m5 F1 z! W! u3 k8 G! x) z
小吃摊前围着不同民族的妇女和儿童, 脑后挽着发纂的汉族女子,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女子,节日的时候戴花是必须的。  都留着辫子
+ n" i& o, p' |1 `0 C& V一名旗人女子扯着孩子逛庙会,旁边是一个提着鸟笼子的男子。街边的小摊上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男子的脑袋后面都留着辫子,大人留长辫子,小男孩留短辫子。  新的一年 : z7 V8 b" k+ q: k4 }7 e
富人们穿金戴银,散发着珠光宝气。穷人们身着布衣,力求干净整洁。所有人都期望着新的一年能够交上好运气。 * d9 s; T' h! a9 m#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