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译厂“65岁”啦!有人问乔榛还有没有这个厂,他说我很伤心失落原创2022-11-21 19:26·娱文娱视
/ o8 _* A; T; M# n$ L用心原创,敬请关注! 说起当年曾风靡一时的《佐罗》《追捕》《苔丝》《简爱》《罗马假日》《魂断蓝桥》《茜茜公主》《虎口脱险》《巴黎圣母院》《斯巴达克斯》《安娜·卡列尼娜》等译制片,那一串串精彩绝伦、有声有色的对白,那一部部喜闻乐见、百看不厌的电影,许多人一定记忆犹新。 每一部电影,都如雷贯耳;每一个名字,都令人神往! 你知道上述曾为几代国人打开了解世界窗口的经典外国电影,是由哪家电影译制厂翻译、制作的吗?告诉你吧,他们都出自电影译制“老字号”品牌——上海电影译制厂。 11月18日下午,“译声言心,守正创新——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5周年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老中青电影工作者共聚一堂,回顾上译历史,畅谈上译辉煌,共商未来发展,为“上译品牌”出谋划策。 0 ]+ a" n4 \! } P$ R. i
% S7 C2 z; q) y. b7 n

3 b& ~( S! i/ o+ C. w
1 S- J; e8 n7 i8 k" @. S可以说,上海电影译制厂是海派文化的亮丽名片,一代代 上 译 人用语言的神韵和声音的魅力,赋予了角色新的生命,为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和永恒。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于1957年,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可以说,这个翻译片组完全是白手起家。 1949年的一天,第一任厂长陈叙一与3位同伴一起,到长影译制片组取经。从长春回到上海,他们租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成立了上影翻译片组。 现在看来,在当年,长影的译制片总有一股抹不去的东北味,而上译厂的配音则标准、规范。不得不承认,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雄厚的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下图一为陈叙一与外国友人) % R& C0 s1 [. d/ x
1 e+ s2 U, y9 X6 c( X5 a
5 z3 e4 ~0 x. R1 G
, U7 Q# e0 e" K8 A' Q# v3 @上译厂第一部译制片是前苏联影片《 团 的 儿 子》,该片是一部二战题材老电影,根据苏联著名作家卡捷耶夫的同名作品改编。当时,条件十分简陋,只有一个旧话筒、一架旧录音机、一个皮包放映机,陈叙一硬是带着翻译陈涓、杨范,译制导演周彦、寇嘉弼,配音演员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以及录音师、放映员等10多个人,完成了该片的各项译制工作。 65年来,上译厂经典佳作频出,如除去上述电影外,该厂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如《尼罗河上的惨案》《叶塞尼亚》《冷酷的心》《基督山伯爵》《望乡》《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远山的呼唤》《英俊少年》《国王的光荣》《马可·波罗》《飞越疯人院》《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诺丁山》《哈利·波特与密室》《哆啦A梦》等近千部译制片。 8 J. W5 z6 e" p0 l6 Q1 b
. k/ Y+ f- t9 K1 w 0 F0 |% H- ~# _- B
$ d) m! `' h9 X O4 J几十年来,上译厂获奖众多,如《追捕》《啊!野麦岭》《国家利益》《胜利大逃亡》等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真实的谎言》《诺丁山》《哈利·波特与密室》《功夫熊猫》等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 黑 郁 金 香》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译制片奖等等。(下图一:上译厂配音演员,左起:苏秀、胡庆汉、丁建华、尚华、乔榛;下图二: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组合影) 
6 E$ ]& j5 j* S0 s2 N5 o; y( D! [ q" K8 j5 v5 p
8 y; s# z, ]( z. r" N
( `6 W, g4 |/ H' r# p9 p3 Q2 D上译厂更涌现出了无数深受观众喜爱的配音明星,如邱岳峰、李梓、苏秀、赵慎之、毕克、孙渝烽、乔榛、丁建华、曹雷、尚华、刘广宁、童自荣、富润生、杨成纯、于鼎等。(下图一:邱岳峰;下图二:童自荣) / v) s5 E6 X) e) D. ~/ H( r9 k; I
/ I7 d$ y+ }2 R$ I + I7 |; V. k6 \) A1 f1 b; e
|; b8 |7 o& o' t+ K. I
上译厂曾经历过辉煌,但因为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进步,如今该厂正经历涅槃重生。 在本次“65周年学术论坛”期间,著名表演艺术家、配音大师、原上海译制片厂厂长乔榛说道:“我们曾经有过辉煌,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有其深远意义的。但是,我们也曾经经历过非常艰难的低谷,我自己甚至一度绝望。很多人都问我,还有没有上译厂?译制还有没有存在意义?”然后,他无限感慨地说:“我如此钟爱的艺术创造,竟然被问了这样的问题!我很伤心,很失落。” 
( m$ V/ I* \# p+ q* x1 m$ Y% W
/ Q; {) W2 p" c# n; z0 p( b # E# v8 H8 I6 _: p
' W% G& {+ l2 P1 V+ G2 ]- g* @不过,众多配音艺术家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现上海译制片厂厂长刘风就说:“美影厂有自己的IP,到现在也非常好。译制片这么多的艺术家,没有自己的IP,今天有声剧,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名著入手,确立我们的行业地位和行业标准,未来我们会开发新的IP,从游戏开始,过渡到有声剧,以后的影视,大电影或者网大、网剧,都会启动。2023年会推出原创的作品,可能十个到三十个。” ! G9 l1 U5 Y, @" O$ @ L+ T; {
3 i/ X5 ~9 V4 P8 |
5 s, ^5 }7 P* V+ B) Z; D3 l: ^
O- q1 u% F: M0 I4 H* k. f
祝福上海译制片厂未来更加辉煌! ( d; R6 q1 L3 h) e3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