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7|回复: 9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2-8-4 1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8-4 15:23 编辑
. V% b* R# L3 v2 ]3 u
, c0 n6 C& s$ I2 T" @
  今天是2022年的8月4日,阴历七月七日,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在古代被称为“乞巧节”,或者是“少女节”,可以说是“中国式情人节”。明朝时老百姓过七夕节日,古代少女展示自己的“技能”,用自己的巧手打扮自己,或者做手工,吸引同龄的男子前来提亲,可以更快的找到如意郎君。
  北斗七星崇拜的道教信仰是七月七节日兴起的一个最根本原因,早期的七月七最早祭拜的是北斗星,后来民间才祭拜牵牛星与织女星,相对而言是晚起的。中国早期的七夕节并不是爱情的节日,而是与道教长生有关的节日。明代的道院仍过七夕节,要举行星祭,拜北斗。天坛七星石畔的拜北斗在京城非常著名,后文会聊及此事。
  今天的天坛七星石前有一块说明牌,称七星石象征东岳泰山七峰。清入关以后,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亦华夏一员,乾隆皇帝将视为“亿万年发祥重地”的长白山也置入七星石之列,在原“七星石”的东北角,只是这第八块石头比原来的七块小了一些。自此,天坛的“七星石”就成了八块。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
  清朝入主中原,视为“亿万年发祥重地”的长白山,是泰山的龙脉。康熙刊布所作《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一文(收入《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四集》卷二七《杂著·康熙几暇格物编》,此文习称《泰山龙脉论》),编此故事,无非是宣扬满人统治全国的正统性,但康熙是说泰山与长白山的关系,与天坛七星石无关。
  泰山有112峰或156峰之说,但从不存在“泰山七峰”之说。实际上七星石不可能是东岳泰山七峰的象征,否则,就应当叫“七峰石”,而不是称作“七星石”。如果长白山是泰山龙脉,做为祖山,应当具有十足的统治地位,理应最大,不可能比泰山七峰的任意一座山峰还小。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嘉靖皇帝改祭祀天地的大祀殿为大享殿,建成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在大享殿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在它们的东北隅还有一小石,共为八石,上刻山形纹。
北斗七星,中国古人并不把它当成水舀子,而是当作一辆车,叫“帝车”,玉皇大帝坐的车,坐上它去巡游四方。所以《史记·天官书》当中就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吉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的中心位置,在星宿中属于紫微垣。古代人常以星象的变化来预测人事吉凶,紫薇垣对应的就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的位置,因此,极星北斗又被称做是天帝的居所。封建的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主宰人间一切的神灵,他们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并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天庭联系在一起。紫禁城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对应,俨然是宇宙的中心。认识到北斗七星的重要,于是特意安置了七星石。把天枢、天璇连成一条直线并向前延伸,就可找到一颗晶亮的星星——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又是天帝所在之处。古人观察北斗七星,七星上边有一个比较暗的星,叫“辅星”,所以开阳星和辅星构成了一对双星。北斗古人当初对天象观测是非常准确,“北斗七星”实际上就是八颗星,所以嘉靖设置“七星石”就搁了八块石头,并且在七星石畔设置了祭拜北斗七星的七星坛(见图1)。
  天坛神乐观的道士属于道教正一派,“正一”的“正”,它含有道教本身的意味,因为“正”本身就是天地万物背后运行的统一规律,这与大享殿所蕴含的天、地、人和万物运行的统一规律是一致的。天坛神乐观的道士通过“心印”与天地万物沟通。正一派的心印在《天坛玉格》里有细载,共计有七个,它们对应着北斗七星,也就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由于习惯,通常会采用北斗七星的别称,便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星,简称为贪巨禄文廉武破(见图2)。
  到了七月朔至七夕之夜,神乐观道士先立好七星灯,然后祝祷被用事者的信息,从本命灯上点起,先通过金光咒护持,然后用北斗真言感应,最后取天门气布在灯上,布气完成后,然后再接引北斗七星之光,进行天地相接,这样处理之后的七星灯,方才开始有与人感应的能力,之后便可以根据灯的变化情况用来对事主的情况进行判定,其中更有秘窍,可以通过施以不同的气反作用于人。这种“星祭”被称为“七星斗坛”,明清时期成为道院重要的民俗活动。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星坛》:“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天坛之南北廊及斗母宫尤胜。”天坛神乐署的道士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七日到天坛长廊外七星坛祀星。(附注:斗母宫在天桥西北侧)
  民国时期,七星石畔七星坛已不见踪迹,七星石四周杂草丛生(见图3、图4)。天坛开放之后,七星石旁树立了说明牌,介绍了《史记·天官书》将北斗七星为“帝车”的说法(见图5)。
  解放后,天坛公园管理部门也是将七星石当做北斗七星的。制作了北斗七星说明牌,并且给七星石编制名称,称“天枢石”为“北极石”。文革时期,“天上的北极星最明亮”有了一定的政治意义,有人故意破坏七星石。《天坛公园志》第45页大事记载:“1974年1月24日,昨日至今,‘七星石’两次遭到破坏,有两处较大面积砸伤,十余处小面积砸痕。其中,被称为‘北极石’的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被砸掉。”除了加强对七星石的巡视保护,还决定更改七星石的说明牌。如果有人对七星石说明牌更改一事有兴趣 ,可以去北京档案馆查档。档号: 098-002-00418-00007 《 北京市天坛公园革命委员会关于天坛七星石说明词问题的请示及北京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的批复》。后来就有了“华夏一家、江山一统”的“泰山七峰”说明牌。
  解放后,天坛七星石四周杂草被清除,四周种上了树,树在不断的长大(见图6-8)。比较有意思的是,天坛七星石四周成了北京有名的“婚姻角”,与民间的“七夕节”有了点内在的联系。

4 B" w' h6 C* W: G' Q
  z/ a0 w, T1 D, X% U" Z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天坛七星石与七夕节星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16: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18: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22-8-4 16:28
  S' A) R2 Y* L. @& X5 {学习了!

+ U- }# i, b& u* i! A5 t相互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 j- x, B+ T* F6 S) a; ?( ]
发表于 2022-8-4 18: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8-4 18:01
( t; j( \; K4 s- c1 E0 t相互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
- }' y# {* c. N5 E2 R; [" O" h0 ^6 d
IMG_7257_副本.jpg
8 I/ f; ?% W$ L( |1 N4 E6 ^  Y3 D$ K- C/ D7 y# f) J

7 w4 H' t- W; |, I& K+ @% D# i/ |) A  q/ n/ b$ d0 C( N7 S

) K( b/ |# k3 m+ E& |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19: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 E& Y9 X) m4 L. F# S1 O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明代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
1 l* R/ n* ]+ f- i! `- c
" e' a; O' O* K8 I) v
* V! K9 c% X1 A# b! c/ m
乾隆十五年的皇穹宇.jpg
发表于 2022-8-4 23: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经常在七星石、回音壁玩,那时候人少,除了二分钱门票外去哪都不收费,随便进。
 楼主| 发表于 2022-8-5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8-5 08:15 编辑
( g( u% Z8 I  V& P
了然客 发表于 2022-8-4 23:06; N, q* Y) W1 }. x
小的时候经常在七星石、回音壁玩,那时候人少,除了二分钱门票外去哪都不收费,随便进。
& _) N7 R/ z$ u, W3 b
那时,神乐署是生物检定所的宿舍,有一小门可通斋宫后面,一分钱不花可进天坛。人到中年,秋天骑车走天坛广利门东的绿化机械站,跟门卫说一声进天坛拉苹果,骑车就进天坛了。
2 q0 o, `, I$ `
发表于 2022-8-5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 B8 T7 N# i1 b4 i4 @
 楼主| 发表于 2022-8-8 1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2-8-5 16:13
. J0 R3 L* B- d& W; b1 C7 u涨知识了
) i' ~. F' _6 }: i( ~; L
交流一下观点而已。# B: r1 U8 [! P% d* w. l$ ~, f
  天坛里有的解说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天坛丹陛桥的桥面大道分为三路,中间以巨型艾叶青石板铺砌是神路,神路怎么使用就有不同的说法。- u' n2 }6 V/ W! Z, O
 楼主| 发表于 2022-8-28 0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陛桥实际上共有五条道,而不是三条道。中间石板宽大隆起,为“神道”,神道两侧左(东)为皇帝所走“御道”,右为王公大臣所走“王道”(右、西)。甬道两旁稍低处东西各有从祀官员所走之道(见《明史》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吉礼一)。
现在一般解释为:丹陛桥神道供皇天上帝神灵行走,起象征作用。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丹陛桥规制为明太祖创建南京大祀坛时所设,为皇帝合祀天地所用,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依南京大祀坛规制新建北京天地坛。天地坛大祀殿中石台设上帝、皇地祇座。如果神道专供皇天上帝神灵行走,皇地祇的神灵又走哪里呢?(真正祭天的圜丘是不需要丹陛桥的)
举这个例子,是说天坛的一些说明,与“七星石”一样,并非来自明史明会典等历史文献,而是当代人因各种原因而给予并非本义的解释的。
) Q. G/ _7 T/ g4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8:18 , Processed in 1.15461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