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籍丛书出版的历史 ; M! B/ L4 n. e
作者李忠义 ) |) j$ r/ Y6 e1 ^# {- M( X
0 z6 ^0 c( P# {# k' Y: ^北京古籍丛书是由北京出版社及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北京历史地理等地方文献的系列丛书,是博大精深北京悠久历史文化典籍中的精华,是饱含古代先哲心血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当代古籍整理专家不懈努力的硕果,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掌故轶闻、名胜古迹、诗词杂咏、人物传略、物产风俗等十分丰富的宝贵文献。同时,北古丛书的装帧设计淳朴典雅、京味浓郁。至今,北古丛书已出版了《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等七十余种,曾受到国务院原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李一氓先生的赞许。北古丛书的收藏价值也逐渐显现。
$ K7 A+ _' ?. E* f' X5 l }饱含古代先哲心血智慧的结晶,其中有:“孤心留取照幽墟”的孙承泽,从贬谪中克己发奋的朱彝尊,幽囚悲愤中著《酌中志》的刘若愚等。 : H; ?' O3 ]& `
凝聚当代古籍整理专家不懈努力的硕果,这些当代古籍整理专家有:北京古籍编辑部的总编辑赵洛和杨璐,北京师范学院教授雷大受,明中都研究专家王剑英,红学研究专家顾平旦,古籍版本研究专家李致忠,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荣孟源,文物考古研究专家赵其昌,古籍整理研究专家、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古籍整理研究专家、市科委副主任康奉,北京地方文献研究专家王灿炽,清史研究专家秦宝琦等。
: f7 G# f7 y- l4 R1 C: m北京地方历史文献,主要指记载北京地方历史的专著。北京最早的一本地方历史书是《燕春秋》。可惜已经失传了。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文献书是清代孙星衍辑校的《燕丹子》。从汉代到元代的北京地方文献,大都散失无存了。如汉代的《燕十事十篇》,隋代的《幽州图经》,唐代的《蓟门纪乱》,宋代的《平燕录》、《入燕录》,元代的《皇元建都记》、《大都志》等。
. B5 W! |% l& }1 t$ w" c/ m到了明代,记载北京的专书日益增多,《光绪顺天府志》统计有121种,当时存而可见的却只有十余种。如宛署杂记、万历顺天府志、燕都游览志、帝京景物略、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故宫遗录等。到了清代,研究北京历史的风气日盛。先后有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朱彝尊的日下旧闻等。 + z) b. {" i7 k \4 V. |
《光绪顺天府志》中的《记录顺天事之书》,是最早的记述北京地方历史文献的专题书目。1958年首都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整理了《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在这以后,影响较大的北京文献书目有张次溪所编《辛亥以来记述北京历史风物书录》、《记述北京历史风物书录补》和《记述北京历史风物书录补遗》。20世纪80年代以来,则有王灿炽《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和《燕都古籍考》、首都博物馆资料室编制的《北京古代史论著资料索引》,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郗志群主编的《北京史百年论著资料索引》。还有,市志办谭烈飞的《北京方志提要》。目前有,首都图书馆正进行《北京历史文献要籍解题》、《北京史料报刊资料类编》、《北京文献工具书辞典》三个课题的研究。《北京历史文献要籍解题》对历代以来记述北京历史的重要文献进行准确著录,并在解题部分考证作者简况、成书经过、主要内容、著述体例,并对文献进行整体评价;《北京史料报刊资料类编》以全文形式收录20世纪前半叶报纸、期刊所载北京史料,按专题分类编排;《北京文献工具书辞典》收录反映北京文献的工具书700余种。 ( u' G) V6 p I" y z
北京最早的历史风土丛书是1925年方志学专家瞿宣颖编辑的《北京历史风土丛书》。后有1934年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张次溪编辑的《北京史迹风土丛书》,1937年张次溪编辑的《北平史迹丛书》(二种),以及1938年张次溪编辑的《京津风土丛书》。 % ?4 I6 R+ \3 Q0 |& ^
北京出版社整理出版北古丛书始于1958年。1958年邓拓从《人民日报》调任北京市委书记主管文教,要北京出版社整理出版北京古籍。从1960年到1964年北京出版社共计出版了北古丛书19种,13册。1979年北京出版社建立了副牌社北京古籍出版社。从1981年到2005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北古丛书52种,45册。 47年来,不包括再版的印本总计出版了71种,58册。如果把再版的印本加在一起,再加上全册书的册数,总共有220余册。 3 K3 R9 |% q4 M4 u9 `
北古丛书大部分是易于阅读的点校本。例如,《帝京景物略》,原刻本少见,过去常用的多为几种删节本,特别是纪昀(字晓岚)删节改订本,与原本相去甚远。纪昀删去了《帝京景物略》全部的附诗,于石鼓篇中删去五百多字,首善书院篇删去一千多字,灯市篇删去二十多字,李卓吾墓篇则全删。纪昀删削或有他的道理,但把《帝京景物略》全部的附诗和背叛封建思想的李卓吾的记述全部删削,实在使人感到非常遗憾。北京出版社则据原刻本整理点校,堪称为较原本更上一层楼的精本。
6 k9 c* [2 T7 p. |) |: o; `8 P9 r富有鉴赏品位的影印本有:鸿雪因缘图记、唐土名胜图会、北京风俗图、泛槎图等。
. C$ a) n0 F/ L. s* z }7 m北京出版社及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古丛书的装帧设计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1960-1964年出版的素面、古籍书签题写书名和有北海小插图设计;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60年代设计基础上添加云纹的设计,以上装帧设计人是北京出版社的美编侯叔彦;三是,书内衣蓝布精装设计,浅米黄色纸制书外衣。装帧设计人是北京出版社的美编巢志龙。四是,带有古图画图绘的封面设计,以鸿雪因缘图记为代表,装帧设计人是北京出版社的美编陆健秋并获设计大奖;五是,2001年再版的新式设计,装帧设计人是王晖、岳伦、湘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