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首次试验性通航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互联互通原创2022-06-24 09:33·北青热点0 ?' u- w' U$ q+ R
6月24日上午,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承载市民、建设者、媒体代表的通州、香河船只相向缓缓驶过船闸,标志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试验性通航,北京与河北通过大运河再一次紧密相连,京冀协同发展又向前迈进重要一步。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条件允许后,市民乘游船到河北的愿望将得以实现。 千百年来,流淌的京杭大运河水八方汇聚,凝结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韵。北京市、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为更好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快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两翼齐飞,重点领域硕果累累,现代化都市圈加快构建。此次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推动了京冀两地河道沿线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加快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用绿水青山擘画美丽京津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加快推进游船通航工作,市水务局、市交通委、市文旅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制定了大运河全线游船通航工作方案,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2019年10月3日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实现旅游通航,2021年6月26日大运河北京段和河北香河段同步实现省市内通航。随着沿线船闸、码头建设、5A景区创建、跨省际水运启动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工作推进,京杭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的目标也如期完成。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实施的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甘棠、榆林庄、杨洼船闸等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完工。大运河北京段下游28.7公里的两岸“颜值”再升级,“一轴、两带、两山、十三节点”的运河风景线逐渐形成,筑山造景、山水相望的田园风光成为大运河畔的又一处网红“打卡点”。通航仪式前,杨洼船闸顺利完成带水测试和船舶过闸测试,全面通过系统调试运行。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薛文政说,大运河京冀段多处存在较大的水位差,游船无法直接通过,“就像上下楼梯一样,沿线船闸的功能就是帮助船舶顺利通过”。作为京冀交界处的重要水利设施,杨洼船闸的建成成功打通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最后一个断点,成为京冀协作治理大运河的典范,为打造旅游通航发展新格局,连起京冀两地的运河千年文脉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通航的顺利进行,还与大运河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密不可分。近年来京冀水务系统开展流域水系溯源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压实责任,全面落实“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要求。据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副主任窦艳兵介绍,通过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开展增殖放流,构建“水下森林”,布设水环境侦察兵,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生存和繁殖的栖息地。 大运河通航,给京冀两地水上交通运输业带来新业态新要求。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水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袁永军介绍,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标志着北京市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航道,第一次出现了跨省际水上旅游运输。市交通委着眼创建绿色航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严把通航标准,在游船的选择上,大力推进新能源船舶的使用和更新,现有运行船舶均为清洁能源船舶;持续加强京冀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在企业运营资质、游客实名制管理、码头安检、航道规划和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航调度、共管河段水上执法和搜救、船型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合作,建立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北运河旅游航运的综合效益。 通州区坚持把大运河文化带作为承接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旅游需求的重要载体,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为契机,以“三庙一塔”为起点,以运河文化为内核,有机串联运河商务区、城市绿心公园及三大建筑,构建大运河生态文化景观廊道,打造与环球影城相媲美的中国文化世界品牌,形成中外旅游品牌错位互补、交相辉映的联动发展格局,更好推动通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升沿线景观,打造生态小镇,挖掘特色路线,整合惠民服务礼包,全面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传承,延伸文化旅游体验,让运河动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未来,京冀两地将整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潮白河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资源,以大运河为主线,辐射沿线各地,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及其沿岸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采取“点线并举、长短结合、水岸相融”的方式,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沿途采摘、营地休憩、沿河骑行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构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山水蓝绿交织的大运河(京冀段)旅游带。 据了解,今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古老运河迎来世纪复苏。如今,大运河京冀游船互联互通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次迈出重要一步。在一船游两地的基础上,远期还将实现京津冀游船互联互通。历经千年、饱含历史文脉的运河水,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卷轴上留下一条流淌的生态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编辑/高艳 4 [2 l4 t s6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