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4-19 01:53 编辑 0 h6 U% r- K2 J4 b' M" u8 K% q% t2 _
6 V9 h5 x5 ?0 ]2 U3 X3 o! _8 ^2 X洋溢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起崇文门内大街,东至原闹市口南小街,(后通至北京站街,再后位于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西墙),呈东西走向。北与洋溢后巷相通,1965年并入洋溢后巷。洋溢后巷原名银碗胡同。据传,明代奸相严嵩住冠帽胡同,被罢官后,持银碗在巷口讨饭。后以此为称。胡同全长519米,均宽6米。 洋溢胡同在元代,位于元大都南城墙东段基址之上。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在《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一文中写到:“1965年我调查元大都南城垣一线,发现今东、西长安街以南,自东向西,东、西裱褙胡同和水磨胡同、洋溢胡同之间,是元大都南城垣的东段。这两条胡同之间的距离约为20--30米,恰在元大都城垣基寛24米的范围内,当是明初拆毁元大都南城垣后,在其废址南北两侧形成的两条平行的胡同,即东、西裱褙胡同和水磨胡同、洋溢胡同,这两条胡同之间的民居是建在元大都南城垣旧基上的,残存的城垣夯土尚埋藏于地下。” 洋溢胡同在明朝属明时坊,称扬州胡同,它与不远处的苏州胡同、镇江胡同等都是为安置应征来北京,为明成祖营建新都城的江南工匠而形成的。清朝属正蓝旗,扬州胡同读成了羊肉胡同。民国谐音为洋溢胡同。1949年后沿称。
, c; l+ b. b3 {# i, a, y洋溢胡同的肃亲王善耆十七格格宅院与益康餐馆 洋溢胡同中间路南有一倒座小院,为肃亲王善耆四侧福晋所亲生儿女的宅院。后来因善耆最小的女儿十七格格(gēgē)金默玉曾居住于此而出名。上世纪30年代初,金宪立辞去伪齐齐哈尔市市长后,带了几个弟妹离开旅顺回到北京,住在洋溢胡同的这所宅院内。 金宪立,善耆第十四子,其母张佳氏,肃亲王四侧福晋,为肃亲王生六子三女,金宪立为四侧福晋所生子女长兄。其胞妹川岛芳子(金璧辉)在十七个闺女中排行十四,故有十四格格之称;最小的胞金默玉(爱新觉罗·显琦)是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孩子,称十七格格。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本读大学的金默玉辍学回国,回国后不愿住在川岛芳子在京居所,而是投奔了大哥宪立。 1948年秋天,大哥宪立陪日本籍的大嫂回转日本定居。大哥大嫂留下一儿三女托她照料,二哥宪方也把两个小孩放在她这儿,再加上老保姆娘儿俩,统共九口人的饭食归她操心。而此时此刻的金默玉只有大哥留下的100块钱。金默玉后来在洋溢胡同西口的东单广场上,将家中物件一堆堆往外卖,以维持生计。
+ v, s8 |3 ]1 R9 J6 [一年后,大哥宪立寄来一笔钱,金默玉用现成的房子开餐馆,赚钱养活侄子侄女。经营西餐厅失败后,1951年开始经营正宗川菜,名曰“益康食堂”,后机缘巧合,被齐白石大师改成了“益康餐馆”。因为益康餐馆的四川菜做得地道,郭沫若、艾青是益康餐馆的常客,位于西裱褙胡同的北京日报编辑也常在此就餐。1954年,36岁的金默玉与著名书画篆刻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结婚。公私合营以后,金默玉告别餐馆,考入北京编译局工作。1957年,为了帮助丈夫卖画,金默玉便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到昔日在日本的友人,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售卖马万里的画,经商定,日本将在东京和名古屋两地举办画展,专门展出马万里和齐白石的作品。 由于与日本人频繁接触,同时又是川岛芳子的妹妹,金默玉终于被误认为是“现行反革命”。1958年2月1日,金默玉被逮捕入狱,从此离开了洋溢胡同,开始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金默玉晚年经常被采访,直到2014年才离世。 0 K! z. h; }7 W/ g- J
洋溢胡同中的宿舍 1946年至1949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1946年徐悲鸿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在徐悲鸿的感召下,同时代许多艺术家,如吴作人、王临乙、叶浅予、滑田友、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蒋兆和、李桦、黄宾虹、董希文等进入国立北平艺专任教。 洋溢胡同14号院和47号院曾经为北平艺专宿舍。洋溢胡同14号住过吴作人、李宗津和宋步云。47号住着冯法祀、艾中信、董希文等。1946年,洋溢胡同14号,北平美术家协会成员合影。其中有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王临乙、董希文等。 1948年3月25日美术节,徐悲鸿曾在洋溢胡同14号召开北平美术家协会会员大会,告诉大家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获得王府井帅府园的新院址。 1948年,董希文由原来在洋溢胡同的北平艺专宿舍,搬到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几年后,他绘制了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王临乙(1908.8-1997.7.16),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央美院教授、雕塑系主任。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惨案》等。1946年,王临乙接受了徐悲鸿聘请他为北平艺专教授的邀请,与其夫人,法国女雕塑家王合内从重庆搬回北平,在洋溢胡同安家置业。王临乙、王合内先是住17号,后来自己买下了35号小院,此后便一直住在洋溢胡同。一九九四年夫妇俩将洋溢胡同35号188.3平方米的住房和200平方米的院落产权一起捐给了中央美术学院。
; i) y- w& \' H: s$ B/ F( \洋溢胡同55号是同仁医院宿舍和天坛口腔医院宿舍,位于胡同中间北侧。旁边53号是同仁医院一处旧址。
. T! k! z& [) G洋溢胡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电台所在地。 刘仁领导的华北局城工部先后在北平建立了三处地下电台,每一部地下电台工作人员由报务员、译电员、交通员组成。其中一处设在东城洋溢胡同36号,报务员是艾山,译电员为方亭,交通员为李彬。在北平解放前夕,由于电报业务量太大,形势变化太快,报务员艾山、王超向(宣武门外西草场12条的报务员)和译电员方亭曾经短时间住在一起。这一时期通过电台发往后方许多重要情报并接受上级工作指示,对北平解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4 X- `9 m! ]' m& g( ~0 o0 {( i解放初,洋溢胡同西端曾经有一重要的军事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驻京办事处。
8 i: y: ? J( g9 u F" O该单位位于胡同最宽路段的西端,刚解放时是“华北军政大学办事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驻京办事处”。办事处是一座有三层小灰色楼房的大院,正门是南门,宽度可供可容一辆汽车出入。建筑样式很洋气,在北京历史地图集文化卷标注为近代建筑。楼前台阶很高,前廊也很宽阔。走进小楼,中央是大厅。楼前是一条宽阔甬道,道路南侧是一片开阔场地。大院北墙是西观音寺胡同的明明小学南墙,也就是说该单位与明明小学仅一墙之隔。办事处于1959年撤销,在洋溢胡同存在了十年之久。 从这座近代建筑向东走,离胡同东口个一百米左右,北面是个深入向北的平房住宅直道,有一座钟楼。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最新详细帝京舆图》标注这里有一座火神庙,火神庙东墙位于并入洋溢胡同的洋溢后巷北支(北银碗胡同),这座钟楼可能为火神庙遗存。
' f' A0 |) ]* M5 }" G X$ A谢冰心、吴文藻夫妇曾秘密入住洋溢胡同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谢冰心、吴文藻夫妇是著名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1946年年初,吴文藻出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长,兼任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冰心在日本东京大学任讲师。冰心一家因此在日本旅居了5年时间。1951年,美国的耶鲁大学聘请吴文藻到该校任教,吴文藻把赴美的申请书寄到台湾,不到一星期便被批准了!谢冰心、吴文藻夫妇即刻离开了日本,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安全部具体实施营救和迎接。罗青长帮助他们经过香港回到祖国,到北京后周总理派人专门为他们买了一所小房,在东单洋溢胡同,并暂时对外保密。在洋溢胡同的那个四合院里,海棠花在暖融融的春光里盛开,每天都有成群的蜜蜂恋着花枝,嗡嗡之音足可盛满院落。脱下冬装的两个女儿,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父母常常倚立窗口,望着她们背了书包走出院门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愉悦。 1953年九十月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她的名字、她的发言,出现在大会简报上,出现在各大报的名单中。消失了两年的女作家冰心,在北京“浮出了水面”,并且是以大会亮相的“华丽转身”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香港《大公报》以北京专讯的方式,首发署名耕野的报道《女作家谢冰心回到了北京》,立即在海外引起反响。吴文藻于1953年任民族学院教授,谢冰心、吴文藻夫妇后来搬入中央民族学院的公寓。 0 c& ?% C! q/ O
洋溢胡同口东口与西口 1958年修北京站之前,胡同东口外原是东城闹市口(南小街),全都是土路,街面不宽。胡同口北侧第一家是小人儿书铺。小人儿书铺的门脸和屋子里挂满了用小人儿书封面贴成的广告,花花绿绿的。那时孩子们的零花钱很少,家长偶尔给几分钱,大家宁可少买些零食,也要省下一两分到书铺去看或者租小人儿书。大些的孩子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什么的,小不点儿就看各种彩色童话故事。胡同口的南边是一家百货店。 1958年扩宽东延伸长安街马路时,原东单十字路口东边那条老胡同“西观音寺胡同”及“官帽胡同”被拆除,融入东长安街沿线马路中。洋溢胡同成为东单十字路口东南角的第一条胡同。胡同西口对着东单体育场,体育场南边就是东单公园。胡同口南北分别是东单文化用品商店和祥泰义食品店。 祥泰义是家老店,由天津人韩邦泰在天津创办。韩邦泰和同族兄弟韩邦祥、韩邦义合伙摆在天津法租界内开了一家专卖洋酒、食品的杂货店,并以兄弟三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组合成店名,即“祥泰义”。后来韩邦泰独自到北京做买卖,1909年,他在原“西观音寺胡同”西口开了一家一间门脸儿的店铺,名称依然叫“祥泰义”。到了1950年“祥泰义”经营困难,便关门停业了。1951年,韩邦泰的儿子与另外两个人合资重新使“祥泰义”开业。重新开业的“祥泰义”,改营自己生产的糖果、南味食品和中西糕点等,很受人们欢迎。 1956年,“祥泰义”公私合营变成了国营食品店,并曾一度改为“东单食品店”,改革开放后,该店店名又恢复了老字号名号“祥泰义”,且生意越来越兴旺。改革开放后,“祥泰义”经营的食品品种也与时俱进。卖的“奶油卷”酥脆松软的皮儿内是奶油,特别是那被人们称作“树根儿”的巧克力蛋糕,滋味和口感非常好。因拆迁该店已经永远消逝了。
v/ V; ~" a4 Q4 C$ V9 V$ f 附图8 t# t' ~1 Z; H" E* ~. h, d
- {' M" d9 E1 k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