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京小白 于 2022-3-25 10:42 编辑
9 p# f" ~+ m; S6 f7 ^3 G! J' X( P: Y. M
每一位来华国外摄影师及其影像作品,所承载的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他们的身份、来华原因、在华经历、摄影思考和拍摄成果等,都作为发生在中国的历史的一部分,提供了诸多近代中国历史的图像佐证,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档案。 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1947年成立,是由摄影师共同拥有、风格多样,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的一家摄影图片社。创办者有知名的新闻摄影师罗卡蒂埃·布勒松,他于1948年8月至1949年4月跨越中国长江南北,所拍摄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政治交接的历史时刻。1952年,布勒松出版了代表作<决定性瞬间> ,为影像的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格南图片社一直在变革,但永不脱离关心政治、社会变革的传统。 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 1913年生於美国,1957年加盟玛格南图片社,成为该社第一个加盟的女摄影师。十年里,她年年都向中国大使馆申请签证。1979年,她获得极其难得的长期签证,并可以到中国各地旅行。阿诺德带了一箱胶卷,长途旅行两次,行程4万英里,拍回来的照片日后刊登在<星期日泰晤上报>杂志和她的作品<在中国> (1980年)一书中。在她出版了她的“中国之行”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杂志摄影师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莱恩·布雷肯 (Len Bracken) 的文章谈到他去中国的历史背景,就是追随布勒松,来中国拍摄影像反映时代变革。 北京的建筑、街道和人文有关的照片,蕴含着摄影美学,也是北京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时代纪录。如何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摄影美学和摄影记录,应当有读者的自由,不必冠之以可怕、可悲之类的评价。
1 v6 C% a8 q/ C4 L- @; x9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