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北京人还记得蒜市口儿?2022-03-16 14:24·老北京故事
% D ~9 g) V' q; e1 r
8 k: \8 M' d+ y w% E/ S0 |% c# ?6 l# U
在老北京,叫口的地名,大多都是卖东西的市场,像菜市口、灯市口、吉市口,鲜鱼口、珠市口、羊市口、磁器口等等,这些带口的地名大多都在北京市原崇文区,今天咱们来说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的、几乎已被人们淡忘的“蒜市口”。 
5 r4 E7 w' _/ ]3 G
B5 K$ C+ c- e0 A蒜市口儿位于老崇文北部,崇文门外大街东侧,地名已并入广渠门内大街中;这个位置属于崇文门外街道办事处辖区。虽然地名已经消失了,但历史的痕迹无法湮灭。 
" W/ ?* Y6 @4 i% \
% X2 D6 z; s8 m+ f* }当年,蒜市口是一条古老的商业集市。明代正德年间,每天早上,这里的街道两旁都摆满了蒜摊。所以,这里叫做蒜市。虽然当年的蒜市为季节性集市,但影响力巨大,并且留下了地名,使用了几百年。  清中期北京崇文门蒜市口 $ _3 d# ^" w' O/ }: n
当时,每到新蒜成熟后,京郊附近农民就将蒜扎成辫,运到蒜市上销售。蒜为烹调五味之一,并具有药性,用途很广。因此,京城居民每到夏至后必储备大蒜,以供四季食用。一些大饭店、饭馆也定期到蒜市上采购大蒜备用,特别是北京的涮羊肉更是离不开糖蒜为佐料。 
' H! Z* o c, y5 l4 `% c* d# n2 x" B8 s9 f0 ] h
1965年,蒜市口大街和榄杆市大街、大石桥大街合并为广渠门内大街。蒜市口这个古老的地名,从此从地图上被抹掉了。但直至现在,很多群众依然称它蒜市口,有的商店还用蒜市口命名,可见蒜市口这个地名的生命力有多久。 
* d, f& [- q+ d( V, n4 o* n) Z# F: ?% o, P: z
1966年前的原崇文区少年之家就在蒜市口大街路南,旁边的清真小吃店就是以卖豆汁而闻名全市的。 4 P* b8 n" U; e/ @8 S! f/ b5 V7 s
7 z3 J; t% S5 z6 H3 Q蒜市口也是曹雪芹的故居,曾有人回忆,当年的院落很宽敞,房屋均是青砖灰瓦,木格门窗,院落间勾连曲回。院中有屏,上刻“端正方直”。里院北屋上悬一匾,题四字“韫玉怀珠”。 
# C2 a5 d: a$ ?- X8 B3 q( K9 d& j' I# Z- g; N2 u
其实北京有很多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往往蕴含着很多文化信息,只希望那些充满故事的老地名能消失得慢一些,再慢一些,给后人多留一些文化,少一点遗憾。
9 \: _: |: _; L#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