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灯市口二郎庙“疑团”的一些结论和其他看法: 1、灯市东口二郎庙的两尊石兽是石狮,不是哮天犬。民国初年庙宇调查登记为:“二郎庙,东四南大街一七三号。山门向西,对灯市口。……门前有宝鼎一,石狮二。” 2、狗神庙的得名。民国初年庙宇调查登记为:“内供二郎泥像,金面黄袍。天兵天将四,童二。又犬神在下面盖被内,有小犬无数。”人们供奉二郎神庙,是用香火钱请狗神的泥塑小狗治病,因而称为狗神庙。 3、重修碑文载:“京师朝阳门内灯市口有二郎神庙,神即清源真君也,相传唐贞观二年(628年)始创,元延祐二年重修,明万历甲寅(1614年)复修。” 李冰一系是二郎神原型中出现最早、史料记载最多的一大源头。李冰次子作为"二郎神"而存在,最早出于北宋蜀人张唐英的《元祐初建二郎庙记》:"李冰去水患,庙食于蜀之离堆,而其子二郎以灵化显圣"。 最早记载赵昱的,是托名柳宗元的志怪杂事录《龙城录》。所谓赵昱在唐太宗时期如果被封为神勇大将军,那么唐人杜光庭为代表的道书中,为何全然不见赵昱踪影?朱熹认为《龙城录》为宋代伪书,赵昱此人也是虚构人物,绝不能将"赵昱斩蛟"视为唐传奇。如果二郎神庙确为唐贞观二年(628年)始创,当时小庙供奉的肯定不是赵昱,也不会是宋代才出现的李二郎,供奉的只能是李冰。秦代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治理岷江水患,建都江堰,后人感李冰父子之功绩建庙祭祀。 《宸垣识略》:二郎庙在灯市口大街东,仅一小殿,康熙间重修。仓场侍郎石文柱碑云:据道书称二郎神为清原真君。唐贞观三年创庙于此。原按:二郎神为秦蜀将李冰之子,凿离堆江,有功于民,蜀人祀之。本朝雍正五年,诏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 灯市口二郎神庙从供奉李冰,再到供奉李二郎,元时,在道教徒的不断努力下,赵昱终于成为新的二郎神主流。《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作者对《龙城录》的赵昱传奇进行了再创作的加工处理,演化为清源真君赵昱。最后受《西游记》《封神榜》的影响演化为杨二郎杨戬。 4、二郎神庙的“回光返照”景观,由于庙基与紫禁城内的中和殿正好东西相对,金黄色宝顶。据说每日清晨日出时分,中和殿殿顶的正中有一个三米高的镏金的宝顶,晨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再反射到仅有二里之遥的狗神庙内,便形成了“回光返照”奇妙的景象。这一景象被京城百姓纳入了“小燕京八景”。 这种光学现象不会每日清晨日出时出现,因为太阳四季会从地平线不同位置升起,只有春分、秋分时才会将阳光正对反射。正如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时分,阳光照射到乾清宫内地面金砖后,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上;正午时分,阳光照到天坛皇穹宇光滑的地面,然后反射到“皇天上帝”的牌匾上。这种光放射现象只会在特定时间才会出现。 5、1961年东单北大街东侧建筑档案照片证实:上世纪六十年代,二郎庙门口确实有两座金元时期石狮像,而不远处还有一座类似的石像。也就是说,如今人们看见的得以保存的石狮像,并不是二郎庙门口两座石像之一,在如今大致相同的位置(二郎庙北侧约30米处),本来就有一座石狮像。 后面将继续推测分析三座金元时期石狮像的来历。
$ [! _" c# R0 ?3 X& h+ Q0 R: d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