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25|回复: 25

绒线胡同小学放学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1-12-17 1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假北京人 于 2021-12-17 19:57 编辑 # }; `2 B5 }6 f) n
( W' _" q* {5 c& N
绒线胡同小学放学了9 Q' ]( O' |3 E4 `

8 }& I- l& ^9 `2 m* o8 @& w' r/ B* N

绒线胡同小学放学了

绒线胡同小学放学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7 1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接吗?
发表于 2021-12-17 2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包月在校门口等着。
发表于 2021-12-17 2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们出校门向东,第一条胡同就是川店胡同。
发表于 2021-12-17 2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17 21:28
* t+ e2 L2 G6 S5 N1 V学长们出校门向东,第一条胡同就是川店胡同。
. H5 v7 o" W/ o" O, a" M$ l1 b
您瞅准喽,这波大多是学姐!
发表于 2021-12-18 0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17 23:41
5 L( e1 M, J* Q* b您瞅准喽,这波大多是学姐!
1 ?: C" a8 S7 g- _
从狭义上讲学龄较长或高年级女生应叫作“学姐”,但从广义上讲,高年级或学龄长(与自己比)的学生不论男女都可称之为“学长”。与您探讨。
发表于 2021-12-18 0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18 00:11
- v3 w8 n4 P' z从狭义上讲学龄较长或高年级女生应叫作“学姐”,但从广义上讲,高年级或学龄长(与自己比)的学生不论 ...

2 u% A, O+ i, w. U和您开着呢,您还真认真琢磨这事儿啊。. K: |3 w# V3 ]& \
我觉得所谓“学长、学姐”是近年来由日韩、港台漫画、二次元、Cosplay等等带来的新名词(很可能是台湾自创名词),大都伴有青春萌动色彩。过去咱们的标准称呼是高年级同学、校友,像同志一样没有性别指向。至于您谈到学长可作为高年级无论男女的统称,从字面上理解肯定是可以的。可细一琢磨也不全对,学长和学姐是并列使用的称呼,有现成的女性高年级同学的专用称呼学姐,何必将学长再次分成男学长和女学长呢?反正我听过看过使用学长这个词是专指高年级男同学。真没听说过不分男女统称学长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我接触的少,孤陋寡闻了吧。
发表于 2021-12-18 0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18 00:11
- Q# y/ H( u7 `- G2 e* u( i从狭义上讲学龄较长或高年级女生应叫作“学姐”,但从广义上讲,高年级或学龄长(与自己比)的学生不论 ...
$ V! S# q) F% w9 j* s5 M7 D6 I8 [! o
董老,我刚查了百度。您对学长一词的理解以及“狭义、广义”的分析与百度百科完全相同。的确是我孤陋寡闻、信口开河了。 234703qavvywahkzf24du4.gif 4 ^5 a  _: |8 P1 Y! |4 }
没想到学长一词的原产地是我们中国大陆。只不过咱们用的少,这两年又出口转内销了。
发表于 2021-12-18 1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1-12-17 20:15
" l; @4 G: S( {1 N3 f5 S有包月在校门口等着。
, r- j6 `/ Q* `( y) n$ c
穷苦人家就得自个(脍)着了!
发表于 2021-12-18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18 01:09
4 a3 \) C; s* \8 s, q# u董老,我刚查了百度。您对学长一词的理解以及“狭义、广义”的分析与百度百科完全相同。的确是我孤陋寡闻 ...
- Y2 b) B, q* k9 o: L, i- e) w
华老,七、八两楼给您一并回复吧:有些词儿确分广义狭义,除了“学长”一词,再如“先生、他们”等。先生一般特指男性,但对德高望重的女性也可称先生,如“宋庆龄先生、谢冰心先生”;“他们”这个词也有这个属性:他们,泛指一个群体,无论男女。一个大部为女性的群体,哪怕只有一位男性,那么既可称之为“她们”,也可称之为“他们”,但这个群体全部为女性时就使用“她们”一词了。* R" g+ m- J7 `
中华语言经琢磨,与您探讨很有意思,您千万别用“孤陋寡闻、信口开河”这样难听的词儿自贬。
发表于 2021-12-18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18 11:10
0 G% H- n+ r+ X" ~# a2 Q6 O华老,七、八两楼给您一并回复吧:有些词儿确分广义狭义,除了“学长”一词,再如“先生、他们”等。先 ...
" O$ p5 E% l- O/ T
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和查找资料,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只凭主观印象和道听途说发言,可不就是孤陋寡闻、信口开河吗?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凝聚成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我个人能够学习掌握的不如沧海一粟。因此,今后必须戒骄戒躁小心谨慎,以免出丑露乖,贻笑大方! 234703qavvywahkzf24du4.gif
发表于 2021-12-19 0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正 发表于 2021-12-18 21:58
; v: E2 ]  j( a$ z- q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和查找资料,对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只凭主观印象和道听途说发言,可不就是孤陋寡闻、信口 ...
! _, j4 n" f# ^8 v8 e
您太过自谦了,通过对一个词语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OK了。
发表于 2021-12-19 0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1-12-19 00:03+ m% V3 n1 V) I1 V# W
您太过自谦了,通过对一个词语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OK了。

5 @2 U3 j" A% s  c. D2 ]本应当“吾日三省吾身”,可惜总忘!
发表于 2024-9-2 1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y; |6 C+ G0 H8 ?( q. t- E! ?
不知这是哪个绒线胡同小学?
1 J$ l( L" R# s- }4 q这孩子们够民国了吧?: ?, d% k# J4 o6 Z9 W
长时间不来,真是找不着北了:)))
发表于 2024-10-8 2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东绒线胡同路北有座很气派的大院子,高台阶,广亮大门,里面住的军队高干,至于是谁就不知道了。路北只有这家最牛叉,路南唯有高台阶上的二院分院还算气派了。再就是十字路口东的八十六中,不过十字路口偏南还是很繁华的。6 B' v( d( h+ D* K3 _
这个小学恕我无知了,还真没有印象,不是东绒线?可西绒线小学不是这个样子呀。
发表于 2024-10-9 0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9-2 19:31
1 V" Z; {/ d  \  j3 @$ _& K$ x晕————
$ }! c/ @- R5 L- v/ t不知这是哪个绒线胡同小学?
- f8 P  f4 P0 p4 Q' k3 v% t, U这孩子们够民国了吧?
' @3 `0 s. o8 k- b5 O% ]  j( R! a$ v0 R
这些孩子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少爷,我发的照片是我母亲1948年在东城区宽街小学任教时初小毕业生合影,男孩子有些木讷,女孩子好一些。' M# p% h% a$ R
7b7b0c1ae3fe33c793476127c1e0f2a.jpg
发表于 2024-10-9 13: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4-10-9 09:576 B2 H4 @' b3 N
这些孩子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少爷,我发的照片是我母亲1948年在东城区宽街小学任教时初小毕业生合影, ...

" C2 Q& _; x3 S3 z* c7 b9 p7 L好壮观呀——居中的是令堂大人么?这学生够四十多人了。
; t" p9 D9 o8 D1 n+ K- u我曾在东棉花胡同上了近十年的班,对宽街一带还算熟悉:)
: U: k: x% q' X) t) y谢谢回复:))
发表于 2024-10-9 16: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10-9 13:533 _! f; k1 E4 @" [+ s! A! W
好壮观呀——居中的是令堂大人么?这学生够四十多人了。# t/ K8 S8 c8 ]! d; E5 Z$ F& _
我曾在东棉花胡同上了近十年的班,对宽街一带还 ...

/ u, F- P# ^: p$ [, O' b$ V5 q是的,这是我母亲在通州女师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4年),后一直在东城区小学任教。
发表于 2024-10-9 16: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4-10-9 16:01
( Y7 f( h8 H& c/ M; r) f是的,这是我母亲在通州女师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4年),后一直在东城区小学任教。

3 I- `+ D7 F4 S5 A$ A0 J( ~% L文革前的小学老师们。
5 u7 ^: k# {. M# Z& a$ {: L
a61b3675e99d6b496c93ed6b9dd35e7.jpg
发表于 2024-10-9 23: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g9061 发表于 2024-10-9 16:040 |7 z8 o; S. o  Z* O$ e
文革前的小学老师们。
8 L) i' Z. p4 `) F
那也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园丁”了。$ [0 A. C, U, Q  ?
小学老师最不容易了,带低年级的是一个老师半个妈,等带高年级时又有升学率评审,压力特大。! o* _+ l, b. V5 [# x
现在还好多了,早年间,有贫困生,老师除了照顾还得往里搭钱。确实是不容易:))
发表于 2024-10-9 23: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10-8 20:54
- c4 I$ r; ?$ w) \9 i6 s5 A3 d0 a记得东绒线胡同路北有座很气派的大院子,高台阶,广亮大门,里面住的军队高干,至于是谁就不知道了。路北只 ...
. }: [( t/ u: ?+ P# Q3 e! z  W
这所学校就叫绒线胡同小学,我在这所学校上了一年,后因为搬家就转到南长街小学了。
发表于 2024-10-11 2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10-9 23:44
% h& s8 E; ]/ n6 `: x  O这所学校就叫绒线胡同小学,我在这所学校上了一年,后因为搬家就转到南长街小学了。

; ?% e1 ]0 _. L# S! q' D嗯,明白了,回那个帖子时我还刚回来不久,没仔细看前面的帖子,看了就会知道您说的肯定是东绒线小学了。西面是东拴,东面是川店,再东是石碑了。" ]  G+ X* K7 d# ]1 H" [
抱歉,谅:)))
发表于 2024-10-11 23: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10-11 22:25! k4 |2 A$ n# [1 P; q& B
嗯,明白了,回那个帖子时我还刚回来不久,没仔细看前面的帖子,看了就会知道您说的肯定是东绒线小学了。 ...
+ l  L9 P  l  A4 z* u. l
您提到西面的“东栓”,早先从绒线胡同北侧进口往北再往东一点儿还有所东栓马桩小学,后来改称东栓小学校。
发表于 2024-10-13 0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10-11 23:30
0 ]: Z) n3 a& [; F  [5 \' t1 ^您提到西面的“东栓”,早先从绒线胡同北侧进口往北再往东一点儿还有所东栓马桩小学,后来改称东栓小学 ...
  f& A$ O" y* P- P3 d2 C9 Q9 C
回您,说得是,大概是觉乎着叫拴马的桩子不好听吧,减成俩字儿,齐活:). `" ~. G) f% L8 g7 f- D5 O# c6 ^, B- }
就是让不明就里的外人可就一时半会儿整不清了。
! V, n' G# f" p& W
发表于 2024-10-13 13: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24-10-13 00:10
- ]" I/ S3 P! s5 y7 k% E# |& S回您,说得是,大概是觉乎着叫拴马的桩子不好听吧,减成俩字儿,齐活:)
$ F( x2 J" ~8 X* v) Z0 {就是让不明就里的外人可就一时 ...

% \3 x$ E: g$ T 1965年胡同改名那一次,好多胡同都改乱套了。
发表于 2024-10-15 23: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24-10-13 13:08: U8 Q. Q  ^  ^$ V: R7 k
1965年胡同改名那一次,好多胡同都改乱套了。
/ d7 N% q) {+ _# g4 c+ B  x
要不说怎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04:11 , Processed in 1.20727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