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有点意思也比较冷门儿(有关土地庙),特转过来供大家品鉴!6 D } h) ^- {. e6 |/ k7 S, r! a
2 c( D$ l: S. h
这条不知名小巷里藏着市府大楼?还有诸多重要历史在此发生原创我是胡同2021-01-18 12:44:438 i( y8 j! o; k
范家胡同与市府大楼 . @; T! Y5 ~9 s
今天“我是胡同”继续带大家逛胡同,但今天逛的不是我们常说的东四西四或后海鼓楼这些内城地区了,而是来到当年的外城——宣武门外长椿街附近。 长椿街 : u; J* L9 K5 f. g0 \5 y
来到这处目的地,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北京市政府在哪里吗? 咦?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啊。谁不知道市政府之前是在正义路,现在搬迁到了通州城市副中心呢? 其实呢,还有一处市政府办公地点,那就是长椿街西侧,槐柏树街和范家胡同之间的市府大楼办公区。 这里才是新中国建国后建设的第一处北京市政府大楼。 半个多世纪的市府大楼
! i3 N q/ h) k5 E今天的范家胡同东接长椿街,西连宣武艺园,总长也就200多米的样子。整条胡同其实就是市府大楼南墙外的道路。所以走在范家胡同,看到的满眼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历史建筑,红白相间,很有特点。这处建筑群已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市府大楼局部
* n! ~. M+ i% A0 j5 W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也是一处市府机关办公的地方。其实它的背后,折射着北京城的巨变。尤其是解放初期的城市变迁,在这片体现的十分明显。 我们先从“很久很久以前”的历史说起,由于这里属于外城,十分荒僻,甚至成了粪场、坟场、垃圾场的代名词。仅是清代,就曾有山西义园、云南义地等,即埋葬死在北京的山西籍、云南籍人士的墓地。后来时局混乱,更是沦为了杂草丛生的乱坟场。 晚清后,随着一些人群的聚居,才开始形成一些相关地名,其中就包括范家胡同,想必是有范姓家族居住于此。 当时的范家胡同、黄河圈、闷葫芦罐等周边地区,统称为长营儿。穷苦出身的时传祥,14岁逃荒时就是流落到“闷葫芦罐”,为“粪霸”掏粪而受尽歧视和压榨,是新中国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并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时传祥(来自网络) . l$ z% q% H( m, X
新中国建国后,1954年,在今天的槐柏树街和范家胡同之间建成了市府大楼,而由范家胡同、黄河圈、闷葫芦罐构成的“长营儿”,也经过改造后,建成了与市府大楼配套的职工宿舍,这就是长椿里的来源。 胜利一巷,两侧是一溜儿整齐的红砖房 3 k# ^, u5 s5 A4 s" C
另外,范家胡同向西走,走到头就是宣武艺园,它的南侧有个小胡同,钻进去就会看到一排排红砖房,既不太历史,也不太现代,这里被称作胜利一巷、胜利二巷、胜利三巷。这里也很具有历史时代特征。 为什么要特别讲一下这些连排砖房呢? 胜利巷的场景 1 E4 \6 O8 N7 L. ^) H* k$ Y4 I
这就得提到龙须沟。 龙须沟曾是老北京南城臭名昭著的臭水沟之一。解放初期,政府决定要把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作为头等大事,于是整治龙须沟提上了日程,也就有了轰轰烈烈的龙须沟治理行动。 在治理龙须沟过程中,一些市民需要安置。于是就在宣武艺园南边这片被称作“贾家园”的农田上,建起了宽敞明亮、水电齐全的连排小区。那个时候,从脏乱差的小破房搬到“高大上”的新砖房,对于龙须沟的人们来说,这无异于天大的“胜利”,这社区名字也就叫成了胜利巷。 胜利一巷的角落 ; m6 |. z5 e3 C
当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跟现代化楼房比起来,今天的胜利巷又显得破旧杂乱了。有人形容这里再次沦为龙须沟的命运,我觉得这一说法欠妥,性质上完全不同,但居住条件也确实需要进一步改善。 不过,我注意到,胜利巷毗邻的护国寺东夹道部分建筑已在拆迁: 护国寺东夹道一段
9 `0 x" r" H. q# s) N5 D护国寺东夹道一段 ' ?/ \! I0 ]7 U) _- R+ I
上面拍的护国寺东夹道的场景是2019年1月25日,不知如今如何了?也不知其拆迁是不是只跟宣武医院要扩建有关系? 提到宣武医院也得多说几句。 宣武医院建于1958年,跟上述市府大楼、长椿里、胜利巷的建设,大致都在同一个时代。医院的原址是初建于金代的都土地庙,到了清代成为北京四大庙会之一,每逢三、十三、二十三开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决定建设医院后,庙会才停下来,周边的小庙、老街也予以拆除。
+ l6 b7 p6 @/ D) {$ W; P& r) l2 |5 e8 Q
你看吧,就这么一小块地方,却关联这么多重要历史:建国后第一座市政府大院、时传祥的故事、龙须沟的变迁,还有宣武医院,等等。 胡同就是这样,经不住深挖,一挖就是道不尽的故事。
) @- u" j0 e( G$ s. K感谢原创作者! " t# t( c" D' O# e% @! Q L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