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z+ o! m9 H1 p5 a( G, ^; w" K0 d
# L4 L7 A2 x/ T: _ W3 X9 {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说起老天桥,市场、戏院、曲艺、杂耍、茶棚、书棚……可谓应有尽有、异彩纷呈。
不仅货物齐全,杂技繁多,老天桥还美食如林,集中了各种北京小吃,出了不少名家老号,可谓劳动大众的乐园。
作为一个吃货,有责任有义务带大家了解几家老天桥的名小吃,不知道您吃过几家?
鸿兴饺子馆鸿兴饺子馆,北京“八大楼”之一,是北京最早以卖饺子为主的饭馆。鸿兴饺子馆的原名叫鸿兴楼,原址在宣武区菜市口,后来迁到天桥,座落在万国轩剧场南边路东。
: O) ?! `# M4 Q4 f7 k+ e& ]
$ i/ f4 N+ n6 e" z
当年北京流传着一句口头禅:“要吃烧麦到都一处,要吃饺子到鸿兴楼。” 鸿兴楼迁到天桥不久就顾客盈门,每天卖一百袋左右面粉的饺子,仍是供不应求。有各种菜蔬的肉馅饺子,还有各种海鲜馅的饺子。热气腾腾的一盘水饺往桌上一放,香味扑鼻,咬一口出油,无比鲜美,真是“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
鸿兴饺子馆不单饺子出名,服务态度和卫生状况也是名列前茅。1958年,鸿兴饺子馆率先采用“公用筷”,即一人用两双筷子,一双入口,一双“公用筷”用于夹物,不能混用,因此杜绝了食物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在当时是一种移风易俗的创举,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都进行了报导。
鸿兴饺子馆的服务员也都非常热情,在人多情况下仍是服务周到,还为带小孩的顾客准备了玩具。
豆汁舒记豆汁儿,是北京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街头巷尾,日日夜夜都有卖生熟豆汁的。
上世纪30年代初,北京豆汁儿店铺兴起了四大家:琉璃厂的“豆汁儿张”,天桥的“舒记豆汁儿”,东安市场的“豆汁儿徐”和“豆汁儿何”。
“豆汁舒记”座落在天桥东市场,丹桂戏院的北边路西,有四家门脸房,从早上一开门就满座。在天桥喝豆汁的人都知道这么两句话:“诚招天下客,一碗豆汁心常舒。”这就是专指“豆汁舒记”铺的。
& I4 b$ @, T" e& \7 y6 a: {# P
% V4 z% S: Q& [+ J R$ B一进舒记豆汁铺,那酸甜热豆汁味,新烙出的烧饼味,刚出油锅的薄脆、焦圈味,喷香喷香的扑鼻子。屋里一张张八仙桌,刷洗的倍儿干净,把桌面擦得翻起白茬毛刺,没一丁点儿油泥。甭说在这儿喝豆汁,坐这儿看一眼那窗明几净的环境,心里就格外舒坦。
! U& L! ]# ]& T6 R9 i3 g6 v r
% I, Y7 n; P% T
您刚一进门,伙计就让座擦桌子,问您都要什么。言谈话语透着亲切劲儿。转眼间,热豆汁、烫手烧饼、脆焦圈、小菜、酱瓜、辣椒油芹菜端上桌来,红的、白的、绿的、黄的在那儿一摆,甭吃就受用啦。
喝一口热豆汁,那味儿叫地道,酸溜溜、甜滋滋、热乎乎的,那疙瘩丝细的像头发一样,翠绿的芹菜配上鲜红辣油让人提神,热芝麻烧饼少说也有二十层,再夹上咯嘣脆的焦圈,别提多香啦!您就喝吧,喝一碗,想两碗,三碗接着还有四碗, 不把肚子撑圆了,就休想出这舒记豆汁铺。您刚吃好,伙计就赶紧送来热手巾把儿让您擦脸,随后又端来漱口水。自然,您要给伙计点儿小费,要不您心里过意不去哇!
" h4 Y0 ?6 j) q- R( a" T$ t& [
爆肚石记爆肚石记座落在天桥公平市场,天桥影院的后边路北。过去有不少老北京人逛天桥,就是为了吃爆肚石记的爆肚。它那儿特别招人,不少著名的京剧演员如马连良等,还有天桥不少卖艺的都是这儿的座上宾。
/ G6 U4 H! H( u$ i6 S) C
4 [) Q7 ~/ |+ v+ q& E4 @% K爆肚石记的东西,那叫新鲜、干净,不论怎么吃,没一点脏腥味儿。切出的肚丝宽窄、长短都一样,绝对整齐。将肚丝入锅微煮,水沸即成,往盘里一放,都是水灵灵的提神,简直就是工艺品。
吃爆肚吃的是佐料,爆肚石记的佐料地道,他们采购的都是上等芝麻酱和好酱油,配上高醋、辣椒油、细葱花和香菜末儿,香气袭人,引人注目。
刚出锅的爆肚,夹一筷子往佐料碗里一涮,吃在嘴里一股清脆的香味,那叫一个地道,嚼起来富有音乐感,再来二两老酒助兴,您就是活神仙啦!本想吃一盘就行了,可是您走不了,才逗出馋来,非得接着往下吃不可……另有散单、肚领、肚仁、肚板等,也都清香爽口。
人叫人不语,货叫人自来。这里的回头客、老主顾太多了,总是顾客盈门。
卖羊霜肠的魏占才天桥卖羊霜肠的一份挨一份,很多人都围着羊霜肠的车摊,人手一碗羊霜肠,吃得津津有味。有一份围的人最多,那就是在天桥出了名的魏占才的羊霜肠。
9 v$ {! _) c+ J2 V% o
' ?# d" O J: X. Y+ l
羊霜肠也叫洋霜霜、羊肚汤。卖羊霜肠的小贩在叫卖时,都高呼:“羊肚儿开锅!”羊霜肠的做法是,用羊血灌肠子,灌好之后,放一大锅水,把一根根肠子码在铁锅里,用开水煮沸,羊血就凝固在肠子里。肠子表面呈灰白色,有如霜包血肠,这就是羊霜肠名字的由来。
等到卖时,先把羊霜肠从滚开的锅里提出来,放在小木板上面,用刀切成寸段,然后再放在碗里,用铁勺从锅里盛出羊汤,来回在碗里涮两次,一碗热腾腾的羊霜肠就完成了,再配上芝麻酱、红辣椒油、青酱油和香菜,灰白的羊霜肠上红、黄、绿相交,非常喜相,顾客接到手中,转眼就吃光了,往往回碗,或者再浇两勺羊汤。
魏占才的摊上总是非常洁净,用具都发光闪亮。他出售的羊霜肠,经沸水煮过,大多带有肠血蜂眼,这类血肠很容易进味,吃起来自然更为鲜美。
! {! y, }$ D. J B0 H* z
, F( E: V$ s% Y魏占才切肠手法熟练,富有节奏感;浇佐料时给人一种飘动感,好像那小勺一挨佐料罐,那红的、黄的、绿的佐料就突地飞起来,飘进汤碗里了。
羊霜肠类似豆汁,不仅天桥有,各个庙会也有,大街小巷也常过推车卖羊霜肠的。小贩高呼:“羊肚儿开锅!”锅中飘起一股特有的鲜腥味,引得院里的大人、孩子争先购买。
* v9 Z1 S1 O; Q
# C! N4 b' h- O: F4 {- ^$ K) L过去的羊肉铺,人们称之为“羊肉床子”, 也卖生的羊霜肠。但羊肉床子卖的羊霜肠都细,不如专卖羊霜肠的好吃,更是远不如魏占才的羊霜肠。
羊霜肠当年吸引了很多的北京人,是物美价廉的解馋食品。解放后不知怎么断档了,如今再也见不到羊霜肠了。
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做梦都想吃这一口。我先后听说和见报上刊登过,一些老人临终前想吃羊霜肠,子女们转了大半个北京城也没有找到,深为遗憾。
不过也有网友说,什刹海东北角爆肚张还能找到,但毕竟是时令食品,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您要想吃,还是先听清楚再去。
/ r7 T$ J9 `8 T Z% B8 F. j·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转自《北京档案·老北京天桥名吃(有删改)》,作者崔金生。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