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9068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5-2
最后登录1970-1-1
|
0 Q# _5 d1 _0 e
(转发)亲眼所见阜成门门洞刻有梅花- V, G# l4 ?7 n
' \1 T* C, \" I( G
* S, u! ^0 B5 Q
作者:汪纪亮 o* n% Z/ w& Z
来源:北京晚报& y0 g' [: W/ ?5 x
% u; J; L( M' S! ~, M& W u! \2 H
前段时间,北京晚报“文史”栏目刊登了《阜成门门洞里真的刻过梅花吗》一文,看了这篇文章,使我回忆起小时候的阜成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记忆就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阜成门门洞里南墙中间的位置,我们亲眼所见,在城砖上确确实实刻有一朵梅花。需要指出的是,梅花刻在阜成门城楼门洞南侧中间位置的城砖上,而不是刻在瓮城北月墙闸楼的门洞里。
; M! n* Y" l' D- E* X' N
_+ F9 ]$ I2 S7 V" _ 美国汉学家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古都旧景》一书中提到“在内门通道的内侧约6米的地方,可以看见一些刻有花的砖”。根据我们小时候所见,看到的只是一朵梅花,并不是如阿灵顿所说的,“看见一些刻有花的砖”。4 `6 N( N" C* h3 \0 V' H i
5 W e8 K% V, p: }- I2 ? 我们家祖上是满族厢红旗。清代,白塔寺周围是正红旗和厢红旗的区域。我们住在阜成门内宫门口东岔有90多年,我们家紧挨着白塔寺,距离阜成门城楼不到700米左右。我从小就在阜成门这一带长大,今年我已经75岁了。小时候我们经常到阜成门的城门楼上去玩,可以说对于阜成门城楼和阜成门周边非常熟悉。
c3 m& ~8 [5 f) i4 S$ O
2 d: `6 C) R; Y# J8 b; i 我和我哥哥(如今78岁)都亲眼见到过阜成门门洞南墙中间,大概在离地2米多高的城砖上刻有一朵梅花。# o; B3 s+ O3 w
2 w( I/ [- L' }- C( C& N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一天,父亲带我们小哥俩到住在阜成门外老街校场口附近的叔叔家去玩,在经过阜成门门洞时,父亲告诉我们的。
4 F/ ~# A3 o4 y
+ S# d; ~9 z# S0 h! g 我记得那朵梅花有五瓣花朵,梅花的长和宽大概都在12厘米左右(北京城墙的城砖与城楼门洞里的城砖大小不一样,门洞里的城砖大一些),它刻在城砖的表面,梅花是凹进去的(阴刻),工艺精细,雕刻工整,砖雕的手法属于浅雕刻。( V K C9 R2 B
5 ^ N" Q. o [: Z* O! s 父亲还给我们讲了关于这个梅花的故事。他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后,在紫禁城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由于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满清多尔衮的联军打败,回到北京不得不败逃陕西。他逃离北京时,是从紫禁城经北海东、西三座门、西什库、西安门往西。据说,李自成走到西安门时,还往西安门上射了一箭。他再经西四牌楼、帝王庙、白塔寺,然后从阜成门逃出。
5 ~1 H0 P" i- Z3 h3 @9 p+ _) [* c; f
由于李自成逃是从阜成门逃出,因此那时有人说这个城门有罪,故刻有梅花,因“梅”与“霉”是谐音,以示这个城门有霉运。不过,这个“阜成梅花”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已无法考证,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历史文献和文字记载。
; [& o; z5 Z* S* W, v
; I: n7 U* {& S, T' P 值得一提的是,阿灵顿于1915年拍摄的北京阜成门瓮城的那张老照片(《阜成门门洞里真的刻过梅花吗》一文的配图)非常珍贵。从这张阜成门瓮城的老照片可以看出,当时阿灵顿是站在瓮城西北角月墙上拍的,也就是阜成门角楼与北月墙上的闸楼之间取的景。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出阜成门城楼左下角的建筑,就是瓮城的关帝庙,它坐北朝南。照片拍摄时是清末民初,因此可以看到,阜成门瓮城里的商业,还没有形成气候。
3 o# L; `( a) c+ N6 Y! r$ R- h/ ]
- ^' Y2 x! F& J$ |* y1 b |) { 明清时期,唯一有门洞的箭楼就是前门的箭楼,其他八个箭楼都没有门洞。小时候,我们去阜成门外,首先要进入阜成门城楼刻有梅花的门洞。出了门洞正对着的是阜成门的箭楼,城楼北边是关帝庙。关帝庙西北方向是阜成门月墙上的闸楼,闸楼的上面设有千斤顶,是关城门用的,闸楼下面是门洞。这个门洞就是阜成门唯一的出入关口。
% _* L+ [' M3 p7 b, w+ ^+ y* \; @/ `. {/ s" E& Q4 }* B5 x' D# t3 T! D
# r2 W: y1 i. q$ v8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