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雅)6月21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了第一批429处北京市历史建筑,其中包括被称为“特楼”的中关村街道科源社区13号楼、14号楼和15号楼。
8月9日到11日,新京报刊发系列报道,系统回溯“特楼”的过往与现状。
对于“特楼”的保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叶堂林认为,“特楼”代表了北京科技发源地,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在保护“特楼”建筑主体的同时,对电线路、管道等方面进行改造和升级,让建筑能够“活”起来。
科源社区13号楼内没有电梯,还是传统的楼梯。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特楼”作为历史建筑被保护起来,意义是什么?
叶堂林:中关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栋“特楼”又称得上是中关村的科技发源地、代表地。“特楼”是中科院很重要的发展历程所在,“特楼”也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所住的地方。
三栋“特楼”象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家们艰苦朴素、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保护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新京报:怎么看待对现代建筑的保护?
叶堂林: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不能不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的。如果缺乏保护,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建筑的流传。
新京报:对于“特楼”保护有什么建议?
叶堂林:北京有很多名人居住过的地方,如果把这些地方全部保护起来,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保护和发展并存”。把有意义的建筑留下来好好保护,没有价值的就进行拆除。
至于,中关村“特楼”的保护,我建议让它“活”起来,体现建筑的价值才是关键,单纯的闲置并不利于“特楼”的保护。没有人住的房子会因为失去人气而衰败更快。
如果一定要腾退住户,也需要对房屋再加以利用,让建筑和人有互动。像是继续用于居住或者是改造成图书馆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认为,将历史建筑保护下来,是为了留下历史印记,说到底还是为了人服务。只有让历史建筑有意义,才能更加利于保护。
科源社区14号楼老式风格的阳台设计。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目前“特楼”存在电路老化等问题,应如何做?
叶堂林:北京的城市化建设速度很快,城市更新快,“特楼”的混砖结构以及装潢,现在住起来已经不那么舒适,老楼需要改造升级。“特楼”的保护并不是维持现状,而是要有合理的更新。
在保护建筑主体的同时,楼内的电线路、管道、热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造和升级,以便延长建筑寿命,减少安全隐患。在不改变主体框架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设施,让老建筑有现代化气息。让住进去的人也能有宜居的感受。
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修缮保护制度并投入专项资金,对保护建筑进行有系统的维护和修缮。
新京报记者 张静雅
编辑 郭琛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