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8-12-23 22:31 编辑
) o1 ^$ a. U$ S
5 i' S8 W. ?" `3 u5 L) k折箩 早上遛弯,碰上了过去的老街坊升子,在公园聊了一会就散了,临走我说“中午上我那去喝点”,升子说“不啦,我那有昨晚上带回来的折箩热热就行,折箩我就不请您了”得,哥俩道别各回各家。 说起这“折箩”很多外地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折箩”是老北京以周边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北京土语辞典》解释为:“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也叫‘折箩菜’。”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人还就喜欢吃这口。 “折箩”这东西现在还有各大饭庄酒楼都是按泔水处理了有点浪费了,为什么如今餐饮界提倡食客“吃不了兜着走”就是杜绝浪费,这办法挺好,基本上去饭馆吃饭的食客都要打包回家,三五种剩菜倒在锅里热热再吃味道别有风味很不错,其实这也是“折箩”。 过去老北京有一种吃食叫“瞪眼食”,何为“瞪眼食”就是各个饭馆食客吃剩下的饭菜倒在一起如同泔水一样的折箩卖给那些做“瞪眼食”的人,所为瞪眼就是食客要围着翻滚热腾的大锅手里拿双长筷子瞪起眼睛瞪着锅里翻动食物,要稳准狠的下筷子,这一筷子下去兴许您能逮着个丸子兴许夹块骨头,撞大运呗。锅主也得瞪起眼睛盯着食客收费标准一大枚一筷子不能拉了空儿。吃瞪眼食的人大多是穷困潦倒的主儿,比要饭的叫花子强不了多少。 还有一种折箩是我喜欢的,那就是困难时期和用粮票的年代糕点的折箩非常受欢迎,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凭票购买的东西太多,唯独主糕点折箩不要粮票还便宜,不过这折箩不是天天卖什么时候您赶上了您就能买点回去,那时候折箩可是好东西,点心渣里时常有什么碎蜜供,核桃酥,江米条,酥皮等什么都有什锦味道不错。 如今生活好了,人们不再为吃而发愁了,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折箩这词也不常用了,每当我走到小时候常去的点心铺旧址,虽然铺面不见踪迹可仍然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诱人的折箩,那感觉还真有点意犹未尽。 九城了然 2018 冬至
* s6 o2 d$ z.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