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S6 G& N; {% N/ S G法制晚报: 王小峰 2005年01月11日 1 I/ k$ }. f6 U: x
2 o: @/ P7 ]2 }4 i: B
& h% R' k) o3 ?( g# Z; d# w: ^ 现在人们爱说“城市记忆”,那就是给抹去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记忆越来越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 ?. D h% o7 K* E 有一次打车,跟司机师傅说去一个地方,师傅说:“我是平谷的,市里的路不熟悉,您帮我指着点。”但是要去的地方我也不熟悉,于是这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停停走走,不知绕了多少弯路,还是没有找到。最后我只好下车,再换一辆出租车。一上车,我就跟司机师傅说:“我是平谷的,市里的路不熟悉,您帮我指着点。” ' u% _% F7 u7 ~7 q' P4 z
我越来越不喜欢北京了,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每次出门都感觉像个外地人,好像除了天安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还有一次打车,路过宽街的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身边的司机师傅突然感慨了起来,指着路边的一家门脸说:“这家店怎么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我小时候看见有这家店,现在还有,这样的店真是不多了。”司机师傅唏嘘不已。我说:“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故宫。”师傅说:“照这样下去,我看故宫过几天也没了。”
$ r/ j) m: K/ M) ], A- R* H' g: [ 现在城市变化很大,一个地方几天不去就日新月异,让人跟不上。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好多年的朋友,回国后一下飞机,傻了,还以为飞机落错地方了,差点转身回去。这种变化也培养出来一批人,就是路痴。比如一群人聚会吃饭,总有个把人要通过手机的时时指引才能到达吃饭的现场。
) k9 B; n+ q( N' M6 v 路痴有两种,一种是生来就分不清方向的人,就是缺少方位感。还有一种路痴,就是像我这样,对新的地形有种陌生感,这种陌生也让我对现实产生了混沌和怀疑。明明这里有个超市,怎么转眼成了写字楼了?以前,一张北京市地图,可以用两年,现在可能连两个月后就面目全非了。对生活的城市越来越陌生,我也便有了新的口头语:“你们北京如何如何。”
( k% a* i" X G _9 L m 因为陌生,所以路痴,因为陌生,所以便有了更多的回忆。现在人们爱说“城市记忆”,那就是给抹去的东西太多了,这样的记忆越来越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要记住那些不存在的东西,还要记住那些刚刚出现的东西,我该记住哪些?而且,我该先记住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