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6|回复: 17

变了味儿的京腔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7-1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 I; n3 `# ]0 F" _+ q
近日,微信热传一篇《凭啥北京人缴纳拥堵费》的文章。内容大致是以北京人的身份反对收取北京人拥堵费的表述。
$ @2 B2 S* V% V/ e0 H; [
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撰文者应该一定是北京人,外乡人怎么能替别人鸣不平呢?可一看标题…….,就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您是北京人吗?

% J2 [5 m3 g9 `" o% z* z
“啥”,至少在老北京城区当中是不用这个字的。北京人应该用“凭什么…..”来说这个事儿。
- v- I6 u' C$ f5 b/ O
老北京人很少或几乎不用“啥”这个字,都是用“什么”来代替。例如:“凭什么你不排队?”“您拿的是什么呀?”常用“啥”这个字的几乎都是外地人或北京郊区县的人。所以,有时候老北京妇女“踩祸”人的时候会这样说:“还啥啥的呢”,以表示那个人很怯。“怯”也是北京人贬低人的一种方法,意为:不入流。

/ I3 d$ w% e# c
“拎”,这个词儿,近年来几乎替代了老北京原来用的“提搂”(di lou 读音:滴漏)一词。我想原因就是由于地域往来频繁和媒体传播有关。现在的北京人会说或常说“提搂”一词的不多了,都被这个“拎”代替了。某些标榜自己是纯土著的北京人,也会不自觉地冒出几个外来语,倒是也无可厚非。
+ v  B( w( n$ |' J  P  P
由于经济发展和地域往来频繁,很多外来语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本地区的语言中。越是发达地区越不容易保护。
% D7 t' x4 V9 B9 k/ k
老北京方言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味儿文化的源泉,应该努力加以保护。想证明自己是老北京人就用纯正的北京词儿才是。

# U# J) E8 j/ t& `" y, Z* p$ L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北京从出生到被驱离只有二十五年,却在外地生活了五十年,我真的不想学外地方言土语,即使是北京话里没有的语汇,我也不想学他们的方言。至今还是一嘴的京腔。我以我是北京人而自豪。
发表于 2016-7-1 0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止北京,随着人员大量流动,各地的方言都在向普通话靠拢。尤其是年轻人,能讲纯正方言的没了。
发表于 2016-7-1 1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染啊!
发表于 2016-7-1 10: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叫北京话回来,
发表于 2016-7-1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现在的语言环境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非常不利,小孩好奇、好学,家长再忙一点注意不到,久而久之学的满嘴南腔北调再改就难了
发表于 2016-7-1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都快没了,谁在乎咱的乡音土语啊
发表于 2016-7-1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城胡同 于 2016-7-1 10:55 编辑 * ]  o! W% R: ~: A( F1 d

7 v8 Q4 x. ?7 j- \  A5 u# H* v与lz同感,究其原因,我觉得第一是王德彪的大量涌入,试想80后,90后一落地周边就这种南腔北调,那就可能被误导为这就是北京话。) s5 ^  ^7 v; p5 H$ l5 }# C' g7 Q
第二要归功于东北小品的效应,归功于各种赵本山们,网络上的各种东北段子传播,他们的文化侵蚀了北京话,以至于有些小孩儿认为这是流行语,很有幽默感,不说就显得自己不够时尚。我一个同事也4张多的老爷们儿了,北京人。动不动就很夸张的说啥,好几次想提醒他一下,这样说并不露脸。
# j* k$ l! K5 U- Y" g! k支持北京人要讲北京话,要传承北京话。
发表于 2016-7-1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先生说得有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的流动,各地方言也在“流窜”。年轻人里面说纯粹方言的已经不多了。  北京的外来人口太多了,京腔京韵受的影响就更大。随着老人不断的离世,年轻人说的北京话早已变味儿了。这恐怕谁也没辙!
发表于 2016-7-1 17: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年  广东话,东北话 ,差点把北京话 ,淹了,
发表于 2016-7-1 1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变了味儿的京腔

语言是活的 不可能一成不变7 |, ~% t: w7 x$ M. m5 E; j
发表于 2016-7-2 14:3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儿挤兑新来的、自古如此!北京不老、北京人何必装那个老。
发表于 2016-7-6 15: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变化是人口流通带来的附属品。
发表于 2016-7-7 08: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文宣武都没了,还保留什么京味儿,满大街的老北京炸酱面有几个北京人开的?管自己的爷们儿叫“太监”不也成了时髦的用语吗?北京人您得“包容”,真不知道是哪孙子给北京人戴上包容的夹板,好坏您都得受着!
发表于 2016-7-8 12:0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家里有那隔夜粮、所以活着轻松、满人进京了、立马的把官话和满人话、结合了、八国联军的一句搂克、北京人愣给它说成了搂搂、而且一说就是一百多年!爷、什么是爷?!海纳百川、用句老话儿说、什么东西到了这儿、都得让它化了!现而今的主儿、动不动的把老北京挂在嘴边儿上、您抹澀心脯说、除了您那户口、您那身上、那点儿还有从前北京人的德行!别提那喝豆汁、外府的人、滋溜滋溜的喝的棒之哪!泡书馆儿戏园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去那不看户口本、您到有那本儿、您去过吗?您听的懂胡琴的过门儿吗?!兜比脸干净、传承什么呀!诗、琴、书、画、鱼、鸟、花、虫、二黄、岔曲儿、、、" B( P, U/ q, ~. X4 N1 g9 ~  B. w
    得了、妈嘢、什么都值钱、就拍老腔儿让人看不起!
发表于 2016-7-9 23: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变了味儿的京腔

本帖最后由 还在吹绵 于 2016-7-10 07:31 编辑 . t! Y: ?# \/ o( X6 `
! H6 k+ l2 u/ e( ~; x+ @$ d3 E
这是个现实问题。眼看常住外地人在北京都溢(淤)出来了,那北京话自然要被淹没了。现在在公众场所能听到一口纯正的北京口音已经成了一种亲切的享受。不过正如坛子里老几位说的,语言是活的,流动的。习惯用语的变化也是必然的,我们左右不了也不必过于担心。我现在抽不冷子也冒出“忽悠”、“咋样”之类“土鳖语”(这儿没外地人吧?开个玩笑)。其实,“胡同儿”、“猫儿腻”在早也都是“土鳖语”。这种事想开了就得。谁让咱现在是弱势群体呢。
发表于 2016-7-10 07: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北京人除了豆汁、卤煮也喜欢川、鲁、粤…外地中国名菜!
发表于 2016-7-10 0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方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话,不过入乡随俗也是人之常情,来北京您讲自己的家乡话无可非议,但是一些与本地方言习惯相抵触的词语就要尊重所在地的方言习惯,何况在北京这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老公”就是太监,北京小孩子都知道,无根之人废物,骂人最狠的话却成了时髦的用语,老北京人怎么听怎么别扭,还有那不伦不类的什么“小鲜肉”“小萝莉”“屌丝”等等让人真受不了,我的一个台湾朋友特别喜欢北京话,羡慕北京话,他说这是文化至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00:40 , Processed in 1.15420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