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0419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3-12-18
最后登录1970-1-1
|
好消息
; C; o% v3 t, M! s) @1 U长存32年的东华门夜市,这个月就要彻底歇业了。为什么说是好消息呢?这个夜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交通问题。
& _# W- V6 m! D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个夜市说是经营北京小吃,实际上几乎与北京尤其是老北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什么炸蜈蚣、炸臭豆腐等等等等怎么可能是北京小吃呢?就连所谓的豆腐脑,也根本就不是北京的豆腐脑。北京的豆腐脑的卤先不说治疗和调料,就表面而言应该是稠稠的,不能找现在这样稀里咣当的,吃的时候和吃打卤面一样不能搅和。
: r" x! u' f% U% }. @对于豆腐脑,还有的商家叫老豆腐,岂不知北京豆腐脑和老豆腐是有极大区别的。刚才说的是豆腐脑。老豆腐要比豆腐脑点得老一些,不是浇卤,而是浇韭菜花。一些外地人烧饼和火烧不分,烧饼是要放芝麻酱,一面有芝麻。有些人叫芝麻烧饼,其实是画蛇添足。火烧没有芝麻,有椒盐火烧和糖火烧之分。过去北京有这么一句话,说是孝顺某人要买烫牙的糖火烧给他(她)吃。6 l, J# m( ]! z, l7 o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没有现在这样的油条,北京不叫油条而是叫油脂轨或简称油轨。油轨比现在的油条长,不拧花直的,轨嘛,两条是平行的好似电车火车的轨道。北京有油饼,油饼有不放任何东西的,有放糖的叫糖油饼,还有薄脆。, M, O9 W) w1 Y: N# q
北京小吃很多很多,有果腹类和点心类。果腹类就是为了吃饱,比如烧饼、火烧、油饼。点心类是吃着玩的,比如糖耳朵、艾窝窝。
( x. z6 o1 R( A! j5 e+ u现在北京的小吃,很多被一些外来商户给变形了,失去了老北京的传承。这种现象东华门夜市是最典型的,就连南锣鼓巷的北京小吃也失去了老北京的味道。
- @, l4 l# K, x1 d说了半天,我的意思是要传承老北京文化,包括小吃、礼仪,更包括北京话。普及普通话并不是与地方语言隔绝,地方语言是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t3 D9 H" d/ G
这里所说传承北京文化,并不是否定北京以外的文化,并不是排外。就拿小吃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外地小吃传进北京,北京人也非常喜欢。比如:烤羊肉串、麻辣烫、酿皮、煎饼等等。尤其是油条已经遍及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把北京的油饼挤兑的几乎绝迹了。7 ~/ L& ?' X& p3 W/ V7 D7 Z, g6 V" w
& q% L- J# f2 r& o; l
: \+ g9 J$ q, H) u, b' I
+ X a' x1 [; U- U
# w! ~* q- p+ t0 f& L) e/ l%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