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1|回复: 4

我所知道的鲁迅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4-5 08: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交华盖欲何求4 R9 R7 K# _% {: j0 |+ h7 ?: a6 n# s, ]
未敢翻身已碰头! R1 O5 v0 d: c: Z) N" o
破帽遮颜过闹市: v) r2 ^# l" Y1 S
漏船载酒抵中流( S7 g' y, `2 J+ }+ j, d0 Z( ?/ n9 g
               
# Z" i* P( u/ [; K0 v: T3 d# k横眉冷对千夫指
" X' h- n" _% b$ Q& q$ Z俯首甘为孺子牛5 Q6 `/ q3 @* p& r6 ?- j8 A, P9 n, A
躲在小楼成一体" `' S# f8 d6 H; Q2 j; P0 o( k
管他春夏与冬秋
! }7 Q* j$ Q' ^8 L- Z 7 Z! p; h! y4 c) g9 j' A" e

7 x2 k; e- ]9 u4 _7 V& g5 J万家墨面没蒿莱
7 a3 q. C' @% C" `敢有歌吟动地哀+ x" k" G: V7 M) L4 K* Y
心事浩茫连广宇7 `: k) X' d9 I8 Z
于无声处听惊雷( N5 M: G' g) u  D9 R+ _( r, x
( n, y! t9 t6 b. I/ z0 L
这是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习的两首鲁迅先生所写的诗歌,虽然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我至今都还记得,甚至还能够回忆起语文崔老师教我们朗读和背诵那诗歌时的场景。
. A2 }8 w3 {0 {$ z7 \- a& q: D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以及他老人家的杂文比学习他所创作的诗词还要更早一些,记得小学六年级时,班主任郭老师就开始在语文课上教授我们鲁迅先生所写的杂文和小说,由于那时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没有鲁迅先生所写的杂文,于是我还专门跑到南礼士路新华书店里买了两本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一本叫“呐喊”,另一本是“朝花夕拾”,但具体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哪一篇杂文?我已经记不清楚了。1 M1 T: k# P3 E
但在我们中学的那个阶段,我们曾学习过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及诗词,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两首诗以外,现在还能想起来的还有小说“孔乙己”,“故土”,“藤野先生”,“一件小事”,及“答徐懋庸的信”,“驳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从鲁迅先生的身上,我学到了鲁迅先生的杂文的写法和他身上的那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傲骨。
  a2 u( h7 M# W- V) \5 x1 d其实,知道鲁迅这个人,还要更早一些,当年,在我们的报纸上和收音机里,重复率比较高的就是鲁迅先生的姓名及他老人家的事迹等,为此,学校还专门组织我们参观了坐落在阜成门内大街上的鲁迅先生的故居,特别是那间被他称之为“老虎尾巴”的书斋。" E- t/ M, s5 w. i, @, u4 Z
还曾从原本就不多的零花钱里省出了一部分去书店专门买了一本由十一歌撰写的“鲁迅的故事”来阅读。也曾听过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现场朗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比如那篇:何家生了个大胖小子……等等。5 m' d. K* E. o1 }3 [7 g! E
由于鲁迅先生的杂文多是讽刺文学,文中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不好读懂,所以,当年学起来一知半解,并没有完全读懂,就是现在重新拾起来再学,恐怕也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对于鲁迅先生当年与左联之间的恩怨与争论也没有完全搞清。比如,当年鲁迅先生称夏衍、田汉等人为“四条汉子”,但那汉子从哪个方面来看也看不出是贬义,是句骂人的话,更多的意思应该是褒奖。还有就是那“国防文学”与“民族解放战争的大众文学”即两个文学口号之争,更是让我如掉入了迷雾之中,现在想想,这不是“阿庆嫂与沙奶奶”之间的争斗吗?
, f" p$ L4 M; a( R" e当年总以为鲁迅文中所提到过的“四条汉子”、“徐懋庸”等都是坏人,文革后这些人又都重新走到了中国文学界的前台,想必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吧。' m0 n) ?- j) z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当年我在北京的某汽车制造厂学徒的时候,车间里的团支部组织过一个学鲁迅小组,我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活动,但我与那小组里的部分成员比较熟悉,也经常与他们争论有关鲁迅先生的问题。1 f  X  j% l) K2 l5 i
那时文革之前的老电影又开始复映,电影院里正好放映由李仁堂先生主演的“甲午风云”,在我们看来,这电影中的内容虽然窝囊,但作为驾驶着致远号军舰去碰撞日本旗舰吉野号的舰长邓世昌是条汉子,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但经过那学习鲁迅小组的成员们一讨论,那邓大人却变成了舍命为延缓腐败的清朝政府消亡的狗奴才了。记得当年我们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就更不服了。难道说,这就是他们学习鲁迅的结果?我无言以对!- \% x1 y, H" z6 f$ C7 c
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学史里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学家,是那个时代的一面旗帜!. C& |' g% M! w) A# p1 J; x( [
让我们记住他!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1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拼打的001!
发表于 2016-4-6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我所知道的鲁迅

    “呐喊”应该算小说集,“朝花夕拾”算散文集,应该都不属于鲁迅的杂文。
发表于 2016-4-6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呐喊”应该算小说集,“朝花夕拾”算散文集,应该都不属于鲁迅的杂文。
发表于 2016-4-6 16: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我所知道的鲁迅

   “呐喊”应该算小说集,“朝花夕拾”算散文集,应该都不属于鲁迅的杂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00:18 , Processed in 1.13862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