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菲fay菲_tbgiO 于 2016-3-9 21:50 编辑
& D- V+ f6 l# f: D1 t1 s" U1 {& G. ?, q2 _! z
瓷枕是中国古代汉族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瓷枕形制有很多形制,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那著名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同时,其他造型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等,烧制起来难度甚大。其中当属长方与腰圆形最为常见。就目前存世的瓷枕来看,宋枕数量最为庞大,而存世中宋枕十有八九归属磁州窑。至于瓷枕的图案,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而这次在河北博物馆展出的瓷枕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几个文字纹瓷枕。 枕头与人关系密切,要睡觉难免先看一眼枕头。故很多制枕工匠将”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等醒世名言写于枕面之上。 但有些,蕴意深厚,余味缥缈的诗词用潇洒笔触泼洒于枕面之上,想必,更容易能换来一夜安睡。尤其那器形与诗意契合紧密的佳作。比如,下方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展,览——“榻乘清风伴君眠”宋金瓷枕
& `; d7 u: b" a3 Q
" k4 D1 b! C2 l# y, \: L1 w; D/ c: G& A8 q. N6 C1 V6 g3 E3 W, T% x! o
玉蝴蝶 作者:柳永 朝代:宋 : d* Q2 H1 T: z4 K$ E* T# U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4 t, h' r/ e: \6 {6 Y9 ~3 `
“榻乘清风伴君眠”宋金瓷枕
8 h. W2 |+ c( i
“榻乘清风伴君眠”宋金瓷枕
# W0 h/ b$ T% [- E
“榻乘清风伴君眠”宋金瓷枕
, E; b) b2 V" i5 T; @
“榻乘清风伴君眠”宋金瓷枕
* b/ p$ k: B- ?1 U0 @
7 x+ g- s* v6 d9 c% C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