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3|回复: 5

【京油子侃大山之二】墩饽饽前几[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6-1-13 09: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1-14 08:45 编辑
6 ]* F1 r& J1 e9 h! r4 D% ?( L# a- P6 o$ l! G! v' O/ n- s! R
         墩饽饽,曾是北京城的一种独特小吃。我小时候口舌不利落,总把它叫成“灯饽饽”。这是一种发面做的小饼,直径约五厘米,厚约三厘米,两面扣着红圈,很象一个大的象棋子。外皮很劲道,里面较软。微甜,但不是加了糖,而是面粉发酵产生的甜味。就是这小小的墩饽饽,在我久已尘封的记忆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1 H3 W8 S& w) W# F' Y. }2 r& I      在昨天的《大变活人》一文中,我说到了老北京的天桥。天桥,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到永定门之间,东邻世界闻名的天坛。这里是老北京最热闹的场所之一。小小地面上拥挤着数不清的茶楼、酒肆、饭馆和店铺。这里又相当于现在的迪斯尼乐园一般,容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艺人在此表演。变戏法儿的、耍中幡的、拉洋片儿的、摔跤的、说书说相声说快板的……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齐聚于此,构成老北京最具民俗的风景。旧社会这里是穷人刨食的地方,人力车夫、三轮车夫、摇煤球卖苦力的……多了去了。也有不少卖假药骗小钱的、乞丐丐帮的、开暗门子的(下等妓女)不一而足。当然也少不了流氓无赖地痞混混儿一类人等。解放几年了,通过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消除了社会毒瘤,这里成为人民的乐园。逢年过节的日子,京城里的平头百姓便来此逛逛,寻个乐子。
# E7 N  J& x4 v$ C* b8 g* O      接着说1953年春节吧。妈妈领着我在天桥跟着马二爷演了几天“大变活人”之后,妞妞的病好了,我就不再演了。那一年的春天格外寒冷。妈妈那单薄的身子瘦削的脸看上去总是病恹恹的。一天中午,在外边儿疯玩了半天的我肚子饿了,四家吃午饭。推门一看妈妈还在炕上躺着睡觉,我一边用手使劲推着一边大声叫着,但她一直也不酲。没辙,我只好到同院的三姥姥家去找吃食。老人问了情况后,塞给我一个墩饽饽,就急忙出门到我家去看。只听见三姥姥在院子里喊了一句什么,各家的人都出来上我家去看,全院都乱了……没有人顾上我。我一直傻呆呆地坐着,啃着那结结实实的墩饽饽……后来我才知道:

【京油子侃大山之二】墩饽饽前几

【京油子侃大山之二】墩饽饽前几
我亲爱的妈妈就在那天上午因病离开了人世……
0 h% B9 O- Y" X) h! w' _! K, \
+ t8 v2 ~9 l, e8 a. u6 g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美文,拜读!
8 h5 C! K4 p" u- j& L9 u9 @( `
发表于 2016-1-13 12: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眨眼间一甲子。
发表于 2016-1-14 0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G1 {$ b  y; h5 U! [  Y
人世几回伤往事,读你的文感觉特别真切!

+ d; W: I5 m2 z6 U! ~
- ]3 t# ^5 T; u! }: u
发表于 2016-1-14 01:2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通您母亲怎么能忽然去世呢,您文字写得这样平和就如同在说别人的事,读起来却让人感受格外真切。
发表于 2016-1-14 07: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1號兵站 于 2016-1-14 09:21 编辑
8 u9 e. d9 ]' `: j' @' _; L
9 R$ _& q8 S1 F* D3 g$ a% Y7 P: n   2大拇哥.gif 写得好!您内墩饽饽把网友们带回了五十年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2 18:10 , Processed in 1.17776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