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穎太世澤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6 [; v  [3 C* H6 A. _# F
! K% t+ X# o" S& Z
; h' J' G6 s8 A$ R7 Y
拔达山汗纳款图
绘稿者 安德义 (JoannesDamasceuns Salusri, ?-1781) 3 |, b: ~- ?. W+ e2 l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5 O, v+ y$ D1 U% ~$ {4 I锓版者 学法 Pierre-Philippe Choffard (1730-1809)+ j7 z5 a- [+ q. D7 F4 ^
完成时间 1772         平图021250
official13.jpg 9 D2 J! \- j) Y$ \. R
+ j5 D! z( {3 `6 K' C) D
拔达山汗纳款诗     
9 v8 X4 e: ]+ w2 W. |$ D& I
平图021249
poem13.jpg
/ S, m9 h8 {4 d" ]$ d: ~
. j0 D2 @, Y5 z! I3 ?# _0 v
6 @# `# r; K! {( C; Q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9 B9 d1 L7 m" i/ a6 u# M3 w& N
8 N5 h( S) J, o4 X2 m
平定回部献俘图
绘稿者 王致诚 (Denis Attiret,1702-1768)
( N" S- O: t+ h7 s! L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2 X" D- ~3 m8 C1 P/ R$ {锓版者 马克斯立业 Louis-Joseph Masquelier (1741-1811)
平图021252
official14.jpg
' _7 ], B+ \$ \, ?
! C  p  n' J$ H9 L) a4 C1 ~- x. X# z
平定回部献俘诗   平图021251
poem14.jpg

. f  B$ f# u- z- _+ Y) T! `' ~0 \( n8 C2 U. s- ^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l; o. F7 n8 _* x( E8 o" ]( a

  n/ B- I: ~+ H$ k
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图
绘稿者 安德义绘 (JoannesDamasceuns Salusri, ?-1781)
7 j8 }* }, R5 u. _* I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 L' ~7 V0 W$ q6 c, ]- y, |5 D( \锓版者 讷依 Denis Née(1732-1818)
8 d9 N  M8 m, G% b& y& g: F3 T完成时间 1772     平图021254
official15.jpg
5 n) ^: d0 }3 ^8 _5 _) n$ @# H

1 D! F% c; f, H+ h
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诗  平图021253
poem15.jpg
  F6 j* v: j8 N! s+ F. u4 I
* M4 c0 h0 p3 b, [. ]1 ]4 D3 z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c# v/ r7 Q, J* k' E
$ J. E: `/ w; M) f
凯宴成功诸将士图
不载绘者/ v# F' l6 a: R5 {( k
主持 柯升 (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
& A0 d! D; Q: [; c) a锓版者 勒霸 (J. Ph. Le Bas, 1707-1783)
  K4 \2 c; i7 R0 m% i) L+ P2 W完成时间 1770
平图021256
official16.jpg

: ]! u, `  a# X, l9 {* l2 X5 H' y  d: j1 X% J

# }& ]# e: x/ U7 g
凯宴成功诸将士诗    平图021255
poem16.jpg
$ Y6 b" R# z6 g# A0 z& {2 d1 V- l

. j9 \2 b5 x9 \# L3 `% Q9 u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x! T: C7 }% k

2 i4 J2 I$ ~7 d+ M, @' x5 y
臣工跋
清 傅恒等撰. d) S, f* |" e" ~, S
清乾隆年间
纵58公分 横95公分4 I; \% N# u( _% y% I
平图021257
prelude01.jpg
附于十六幅得胜图铜版画之后,是由大学士傅恒(1720-1770)领衔 所写的〈臣工跋〉。其余具名者包括:大学士尹继善(1695-1711)、刘统勋(1698-1773),尚书阿里衮(?-1769)、舒赫德 (1710-1777)、于敏中(1714-1779)等人。题跋诸臣,或曾经历战阵,或肩负调遣粮饷、或参与编纂方略,其中傅恒、阿里衮、舒赫德等人, 更被赏予绘画功臣像,悬挂于紫光阁内。
跋文写作时间约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左右,通篇内容虽不乏表扬君主圣明妙算,制敌先机等 歌功颂德之词,但也如实指出准回两部战争抵定后,清高宗为记录战争始末,先后制作许多珍贵文献、碑铭、御制诗文、功臣像等以纪念赫赫战功,而十六幅铜版画 的雕制,更是当时最具代表性以及艺术性作品。使参与战役的军士将领们,当阅图之际,彷如重回战场,其劘垒斫阵,为国宣力,当此庆贺武成,更能与有荣焉之 感。(郑永昌)
2 L5 w( L6 m+ r/ x( r

( t! _7 Y/ b! h! i" g4 |* ]" X0 e: X8 A! B

' B2 v2 S8 w3 x$ 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7-15 02:51 编辑
( H; M: F4 c2 E) F; H! i% g( U% V9 N4 ?" [! F) y  ~; [
* Z4 [: d: Y+ O7 A/ K$ h+ v  g

8 t/ Y& @) Z+ q9 V
  
康熙二十七年 (1688)喀尔喀
  
  
                                                                     
  
  
噶尔丹领兵三万东征喀尔喀,喀尔喀族逃入清朝领土。
  
  
康熙二十八年 (1689)内蒙
  
  
     
  
  
准噶尔汗噶尔丹入侵内蒙。
  
  
康熙二十九年 (1690)乌兰布
  
  
     
  
  
康熙御驾亲征,清军于乌兰布通击败准噶尔,但噶尔丹安然撤退。
  
  
康熙三十四年 (1695)昭莫多
  
  
     
  
  
康熙皇帝再度亲征,两军在昭莫多激战,准噶尔大败,噶尔丹仅率数骑逃走。
  
  
康熙三十六年 (1697) 宁夏
  
  
     
  
  
康熙三度亲征驻扎宁夏,擒获噶尔丹之子,噶尔丹势穷力竭败亡。康熙帝完全控制了喀尔喀蒙古,并免除了噶尔丹的威胁。
  
  
康熙五十五年 (1716)西藏
  
  
     
  
  
新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
  
  
康熙五十七年 (1718)西藏
  
  
     
  
  
康熙发兵入藏。
  
  
康熙五十九年 (1720)西藏
  
  
     
  
  
清军将准噶尔军逐出西藏,并派兵镇守西藏。
  
  
康熙六十年 (1721) 伊犁
  
  
     
  
  
允禵提议分三路大军进兵伊犁,剿灭策妄阿喇布坦。
  
  
康熙六十一年 (1722)北京
  
  
     
  
  
清廷遣使持诏书安抚策妄阿喇布坦。
  
  
雍正三年 (1725)北京
  
  
     
  
  
策妄阿喇布坦遣使入朝,清军撤出巴里坤。
  
  
雍正八年 (1730)阿尔泰山
  
  
     
  
  
策妄阿喇布坦之子噶尔丹策零,偷袭清军在阿尔泰山的驻军。
  
  
雍正十年 (1732)喀尔喀
  
  
     
  
  
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进兵至克鲁伦河为额驸策凌所败。
  
  
雍正十二年 (1734)北京
  
  
     
  
  
噶尔丹策零遣使与朝廷议和此后维持二十五年的和平。
  
  
乾隆十七年 (1752)准噶尔
  
  
     
  
  
新任准噶尔汗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准噶尔内乱。
  
  
乾隆十八年 (1753)北京
  
  
     
  
  
阿睦尔撒纳降清,被封为亲王,将准噶尔虚实悉数禀告清廷,让乾隆皇帝认为攻灭准噶尔时机已到。
  
  
乾隆二十年 (1755)准噶尔
  
  
     
  
  
以班第、永常各率两路大军征讨准噶尔。
  
  
五月准噶尔
  
  
     
  
  
清军进占伊犁,达瓦齐众叛亲离与残部退至格登山,准噶尔降将阿玉锡率领骑兵二十五人夜袭达瓦齐大营,准军惊溃,数千人不战自降。达瓦齐仅带少数人逃逸。
  
  
六月准噶尔
  
  
     
  
  
达瓦齐受缚,准噶尔汗国灭亡。达瓦齐被在热河朝觐乾隆皇帝,受封「绰罗斯和硕亲王」,居于京师。
  
  
八月阿睦尔撒纳
  
  
     
  
  
阿睦尔撒纳反叛,班第被叛军围困,突围不成,班第、鄂容安自刭。乾隆皇帝大怒以策楞为定西将军,发两路大军征讨阿睦尔撒纳。
  
  
乾隆二十一年 (1756)
  
  
     
  
  
三月伊犁
  
  
     
  
  
策楞再次攻占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斯坦。
  
  
十二月乌鲁木齐
  
  
     
  
  
受乾隆皇帝册封的噶勒藏多尔济、巴雅尔举兵反叛,攻陷乌鲁木齐。驻伊犁的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兵东撤至巴里坤。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北京
  
  
     
  
  
阿布赉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阿布赉归降清廷,称臣纳贡。
  
  
六月新疆
  
  
     
  
  
阿睦尔撒纳逃入俄国,年底染病而死。和卓后裔霍集占、波罗尼都在新疆回部举兵叛乱。是为大小和卓之乱。
  
  
乾隆二十三年 (1758)新疆
  
  
     
  
  
乾隆皇帝发兵征讨霍集占,清军先后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
  
  
十月新疆
  
  
     
  
  
定边将军兆惠在黑水一地被围困三个多月。
  
  
乾隆二十四年 (1759)叶尔羌
  
  
     
  
  
援军定边右副将军富德赶到,于叶尔羌东北的呼尔璊大败敌军。受围困的兆惠料援军已至,发兵与富德会合。
  
  
七月新疆
  
  
     
  
  
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入巴达克山,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清廷将新疆纳入版图。
  
  
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北京
  
  
     
  
  
皇帝谕示内务府,令传教士交由在内廷供职的欧洲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人,绘制「平定伊犁」等十六张得胜图草稿。两广总督杨廷璋和粤海关督监方体浴接到上谕,后转由十三行商找寻铜版画制作的国家。
  
  
乾隆三十年 (1765)北京
  
  
     
  
  
由潘振承等十位行商,代表清廷与法国东印度公司签定合约。将〈得胜图〉第一批四张画稿送往法国制作。两广总督杨廷璋和粤海关督监方体浴奏报交付法国委办。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北京
  
  
     
  
  
郎世宁于北京逝世,享寿78岁。
  
  
乾隆三十二年 (1767)法国
  
  
     
  
  
剩余十二张画稿运抵法国。
  
  
乾隆三十四年 (1769)北京
  
  
     
  
  
广东行商与法商合约到期。两广总督与粤海关督监咨呈军机处第一批铜版画延迟原因。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北京
  
  
     
  
  
九月初五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德魁向军 机处报告第一批在法国印成的铜版画,和郎世宁绘〈格登山斫营图〉画稿已送返中国,及其他铜板和铜版画延迟缴交的情形。法商为了表示诚意,先后由柯升回信说 明铜版画制作的技艺,并写信给在北京的法籍耶稣会士蒋友仁,特将回复两广总督的内容附上,使蒋友仁便于直接向乾隆皇帝说明铜版画延迟的原因。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北京
  
  
     
  
  
八月初三得胜图铜版画五百四十三张返回广州。
! q! O9 E' }, v6 q5 z  十月十八日,李侍尧等上奏,收到第三批铜版画二百七十二张,原稿一张。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北京
  
  
     
  
  
第四批于七月二十八日运来版画二百七十五张,图稿二张,铜板三块。" m! w- U& j; T
  第五批铜版画随后于八月十九日奏报运抵广州,版画共一百八十五张,铜板四块。同时载来了印法书籍和纸墨粉油及刷印器具,共七箱。
  
  
乾隆三十九年 (1774)北京
  
  
     
  
  
九月初一两广总督李侍尧 粤海关监督德魁奏为法国带到印成得胜图图画及铜版事:第七批法国运来铜版画,共有铜版画二百二十九张,铜板一块,画稿一张,图样四张。
  
  
乾隆四十年 (1775)北京
  
  
     
  
  
九月,第八批铜版画送到。
  
  
乾隆四十一年 (1776)北京
  
  
     
  
  
八月,第九批铜版画送到。
  
  
乾隆四十二年 (1777)北京
  
  
     
  
  
广东巡抚李质颖咨呈军机处,指出最后一批铜版画,包括铜版画一百四十九张,铜板一块和图稿二张,送回造办处。
  
7 I2 J- A- `3 h, T1 t+ E
  F/ e$ B. h5 Q" w( L9 N7 w- d2 M
; r: D' r9 f4 v6 W

9 p# p, d! U& |7 Z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h8 P6 t( B4 D# L

/ z7 F0 }$ W( W) T0 u% a
奏为办理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铜板四幅交法国刻制事〉
署理两广总督杨廷璋 粤海关监督方体浴等奏& J- v2 x" L8 n, q; w
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初一日
纵22公分 横126公分 12扣
* {& j5 u8 [% D+ |故宫046866(403021108)
archives01.jpg

" ~# o. }! N1 ]/ E* @. R
乾隆三十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皇帝为制作〈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发布上谕,由耶稣会 郎世宁修士、王致诚修士(1702-1768)、艾启蒙神父(1708-1780)和不履奥斯定会士安德义神父(?-1781)等四人,先绘制第一批四幅 画稿,准备发往西洋制作铜版和刷印铜版画。六月十六日,内务府造办处将四幅画稿,寄意大利信一件,谕旨及其意大利文和拉丁文译本呈览,乾隆皇帝命军机处以 兵部火牌寄往广东办理,七月初十日抵达广东。本件奏折是署理两广总督杨廷璋(1689-1771)和粤海关监督方体浴(1735-?)两人于八月初一日联 名覆奏办理情况。从奏报内容可知,广东官员们原不知道要委托给欧洲哪一个国家;经广东行商代为询问驻在广州的法国东印度公司大班哩,同时,法国神父 LouisJosephLefèbvre(1767-1835)亦请托与杨廷璋熟识的官员,力称法国雕刻术最善,总督等人才决定交付法国承办。同时预期首批铜版四块 将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运回。由于考虑海路运输危险,杨廷璋等建议乾隆皇帝将草稿绘制两份,分别送出,但乾隆朱批:「有一分已足,何必。」(周维 强)

  r/ S, X7 X6 X, X  d, }5 D- j; I: i# r- m+ m8 M, {$ y+ S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7-15 03:03 编辑
/ ?- X$ \6 Z- x: ?$ O; h5 ^4 H# o2 b$ L( o/ y

% H4 |2 Z/ \5 _, N( I, y
〈咨呈军机处奉旨传办刊刻得胜图铜版情形〉
粤海关监督德魁
5 o; E% Y/ S+ r, W+ c0 s1 x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本件 纵26.7公分 横123公分 10扣  f# b$ e8 D8 L3 p' A/ \3 ]
附件 纵26.4公分 横22.8公分 2扣5 t* K) c4 ]/ D3 [5 F
故机011252(011165)
archives02-1.jpg

" E% c0 k" R' Y, G: `. H' e
archives02-2.jpg
+ J' `% v: ^0 R5 h
第一批画稿抵法后,由法国马里尼侯爵(marquis deMarigny, 1727-1784) 领导, 刻工柯升(Charles-Nicolas Cochin, 1715-1790)等人负责刻印工作,而剩下的十二幅画稿,也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7月运抵法国。法国匠师在1768 年(乾隆三十三年)11月,完成了前四幅的版画。
乾隆三十四年(1769),是双方最初议定交回第一批铜版和铜版画的期限,但到了十二月,此时新任粤海关监督德魁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遂向行商查询,行商回复:
得胜图铜板肆幅,原限参拾肆年带到呈缴,业已镌刻工竣,本应带来。因该国王见其工夫粗率,且系天朝传办之物,理合敬谨办理,不敢遽为带缴。随严饬承办各夷,加意用工,再刻精致,是以不及带到。务于明年来船一准将此项铜板肆幅,连同第贰次领办铜板肆幅一并带缴,不敢迟悞。
德魁随即以咨呈向军机处报告。
咨呈是对阶级相同或较高的衙门的公文书。本件首末皆有「督理广东省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关防」的满汉文钤印,「督理广东省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即为粤海关的正式全称。(周维强)

! B7 ?9 A' D2 b& C/ z4 t; L( P* y: q5 V, L4 ^% M
( \: ^0 T/ K* F0 T. Y' F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8 p7 q9 P( j

: A8 R0 w& ?. k: A
为刊刻得胜图铜版洋客同班给官与两广总督回信〉
乾隆三十五年(1770.7.26)
纵26.4公分 横70.2公分 6扣
' g/ s3 Z+ |3 v+ h( T$ ?7 P  f1 m故机013261(013156)
archives03.jpg
在取得了第一批铜版画后,李侍尧对于法商延期交货十分不满,要求行商再次询问夷商实情。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月初五日,在广州的洋客同班和给官仔细回复了总督李侍尧的质问,并交给了通事翻译。这些回复内容解释了何以铜板和铜版画无法如期缴交的原因。
同班给官称:头一个铜板刷了二百张,第二个铜板刷了四张,第三个铜板刷了二十八张。不能比这个多刷的缘 故,因为洋船起身快。不送铜板,因为京城住的西洋先生们里头虽有画画儿的,恐怕不会刻铜板。我们佛郎济亚国会刻铜板的四百人之内,不过有四、五个很好的。 若不是头等会刻的,一定刷的时候坏了铜板。后来皇上如要比二百几张多,不能得到。刻铜板的头儿的意思是要都在佛郎济国刷,刷完了连铜板都送来,因为中国的 纸油墨等类与这样很细的铜板不对,他给我们的书子内说这些缘故,是不是奏明皇上?
在信中,夷商力陈雕刻必须精细,信中所指「刻铜板的头儿」就是柯升。(周维强)

8 H) h: T% t& I% o1 S) }. v; x- F: k5 \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 C/ I0 T: j
/ q5 _! q: n/ m3 a
〈洋商带回镌工首领柯升寄京书信呈览〉
蒋友仁、钱德明译
9 [0 V8 J. J, B( L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初四日
纵267公分 横67.8公分 6扣/ k% u. ?4 `, l5 z% v0 I
故机013260
archives04.jpg
本件说明了在两广总督李侍尧传达了对法商延期缴交铜版画的不满后,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 四日,广东进呈了法国内廷特等镌工柯升的陈情书(mémoire),军机处交由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①(Michel Benoist,1715-1774)和钱德明(Jean-Joseph MarieAmiot, 1718-1793)翻译。柯升在信函中指出铜版画制作工艺细致,中国制造的纸张无法用于铜版画印刷,必须采用法国纸张,而印刷铜板的油墨亦需要特别熬 制,以适应铜板上细微的纹路,油墨以葡萄酒渣为原料。而印前在铜板上敷摸油墨的功夫亦是印刷效果的关键,在法国数百名工匠中,也只有四五位熟练此一技术。 在考虑纸张、油墨、印刷技术等因素后,为求谨慎制作,必须耗费时日,故而延迟交件。柯升在信中亦建议印刷一千份铜版画随同铜板送回,同时承诺也会将铜版画 的做法详细注明。(周维强)
①蒋友仁,字德翊,法国人,乾隆九年(1744)来华。曾主持制造圆明园水法,并绘制〈皇舆全览图〉。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间(1773-1774),蒋友仁还主导了得胜图铜版画在北京重印的工作。
$ n- C2 x, ^. X& C/ h' n

5 @1 y- X  k# Q4 C( E6 C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5 B, o* ?" g" a! s; C
/ n/ J9 b0 _$ u
〈为刊刻得胜图铜版事洋商寄蒋友仁信〉
蒋友仁、钱德明译
1 m$ \* G9 ^; @* C, `6 X3 s0 t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十三日
纵26.6公分 横67.8公分 6扣
) y1 \! \/ Q. i8 W故机013262
archives05.jpg
此信系法商于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三日自广东发往北京,内容主要向法籍耶稣会士蒋友仁说 明制作和印刷铜板的进度,以备内廷询问。此信送抵北京后,被军机处交予蒋友仁和钱德明翻译。蒋友仁,字德翊,法国人,乾隆九年(1744)来华。曾主持制 造圆明园水法,并绘制〈皇舆全图〉。法商在信中并希望蒋友仁可以向内务府大臣询问印刷的数量是二百还是一千,以便回复法国国务大臣,并盼其考虑法国船只归 期在十月尾和冬子月初头,必须在此之前得到正式的回复。此信进呈之后,乾隆皇帝下令将每块铜板各印二百份,印完即与铜板一并寄来,纸张油墨则不必寄来。在 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间(1773-1774),蒋友仁还主导了得胜图铜版画在北京重印的工作。(周维强)

) @7 a: ?' a: d( X) `1 V
- `  S5 T+ ~+ P4 b5 n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v" I# [- R6 q( `* ]- I0 u
* W4 b3 H: I8 Y& P' K, n! H4 ?
〈咨呈军机处法商带回得胜图铜版第一次四幅并夷书一封〉
两广总督李侍尧 粤海关监督德魁) ?* A' j. l$ Y3 @4 F0 t% ~* ~
乾隆三十五年(1770)九月初五日
本件 纵26.4公分 横170.8公分 14扣3 ?8 Z6 ?; i7 j$ y9 F% g
附片一:军机处奏片 纵26.4公分 横23.3公分 2扣. l1 }/ O) S1 l9 R
附片二:总督寄洋客原谕 纵26.3公分 横35.4公分 3扣: t. K+ y$ q% b/ |; r6 f4 t; u+ k
故机013251(013146)
archives06-1a.jpg

0 ]& g7 ~, h+ o% J+ g
archives06-2.jpg

0 t8 z7 D5 d. M) C+ H
archives06-3.jpg
本件是乾隆三十五年九月初五日,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德魁向军机处报告,第一批 印成的铜版画和部分画稿已送返中国,及其他铜板和铜版画延迟缴交的情形。李侍尧等人奏报,法国船只带回印成铜版画图纸232张,内有〈格登山斫营图〉 200张、〈阿尔楚尔之战图〉4张,和〈平定伊犂受降图〉28张。其中〈呼尔满大捷图〉因尚需修图,故未刷印,以及两张画稿(图样)。由于数量不足,李侍 尧等饬令行商潘振承(1714-1788)等询问。据驻广东法商(公班衙,即法国东印度公司,Compagniefrançaise pour le commerce des Indes orientales)大班等禀称,法国来信表示:「铜板功夫细巧,只有肆伍人会做,略有不到,又须另刻,刷印不精,亦难呈缴。」所以只能呈缴此数。法商 考虑铜版运回后,中国的纸墨油水无法配合铜版印刷,因此写信询问钦天监画图人印刷总数,以便配齐印刷所需的纸墨材料。同时,李侍尧等令行商转饬驻省大班, 寄信回国赶紧办缴。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德魁随即咨呈军机处,军机处随后将已到画稿、铜板和铜版画、送钦天监画图人的信件以及行商结官转饬夷商之信 等,一并向乾隆皇帝具奏呈览。(周维强)
: v4 b' O# P" i1 \. p

7 X6 G- `$ S8 c, k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6 [! Q2 H' O* E- e1 A1 t
3 b! J3 y1 M& C1 z8 n$ [- s% N
咨呈军机处法国夷船来广带到印成得胜图五百四十三张〉
两广总督李侍尧 粤海关监督德魁! P8 s2 V! b. h% \' n: B
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初三日
纵26.7公分 横109.8公分 9扣
' ~5 X6 f, i" i% F故机014859(014737)
archives07a.jpg
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一月十四日,李侍尧和德魁接到了工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福 隆安寄来的皇帝上谕,指示铜版画每种刷印二百张,连同铜板送回,不必准备印刷用的纸墨油水。李侍尧等人立即找来商人潘振承,命其与法商谆切饬知,并将催促 完工的书信交与法国大班多林文,随哆地连号帆船返法。并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奏报乾隆皇帝。在积极催促之下,乾隆三十六年七月,终于送到第二批铜版画,共有铜 版画五百四十三张,印过样式共计五样,图稿三张。李侍尧和德魁于八月初三日咨呈军机处,并移送造办处,版画等物将随同粤海关年灯贡品进京。据《内务府记事 录》载,这批画在十一月十九日抵达北京,被送至启祥宫(今紫禁城太极殿)贮存。(周维强)
5 Y4 ^7 k- W7 e
. I0 @1 R# e' V- [( `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2 {7 @. h2 _9 B' p1 ~6 l/ u- g1 p6 R6 g( }8 h7 ]9 Q
为法国刊刻得胜图铜版情形奏闻事〉
两广总督李侍尧 粤海关监督德魁等奏
  V6 b+ m/ h! ]- v, w; @6 H4 ]' N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月十八日) o/ Y& W  |9 s1 n4 J
朱批时间:乾隆三十六年(1772)十二月初九日
纵25.7公分 横69公分 6扣: r) @) L. D; P0 h, I( i. S$ q$ V
故机015599(015473)
archives08.jpg
乾隆三十六年十月十八日,李侍尧等上奏,收到第三批铜版画二百七十二张,原稿一张。从 《内务府记事录》可知,十二月初九日这批铜版画由粤海关送抵内务府,由库掌四德、五德收到〈阿尔楚尔之战图〉十五张,〈平定伊犁受降图〉五十八张,〈鄂垒 扎拉图之战图〉六十七张,〈凯宴成功诸将士图〉六十六张,〈呼尔满大捷图〉六十六张。这些图都先收藏于启祥宫中。由于缴交的数量依然不足,李侍尧等人严饬 行商,行商在转询法商后,据法国大班柠檬等禀称,本国公班衙来信,本年只有两批铜版画,由于其他印刷不佳,因此将铜板留下。(周维强)

2 u! A3 ]4 k9 Y3 _6 k

% a! }" T" F. O
【释文】
. D; \* c- n' b8 a; A1 S+ n李侍尧等6 K1 O3 @- K  T- ?' g& W
奏  恭进得胜图由6 T+ X/ w5 u+ a) S1 d9 S, {
   十二月初九日( y  m; B( ?( k  |! Q5 ~
奴才李侍尧4 `; J4 [  |# }* X9 S" b/ B( a
      跪- S; S! M+ n6 ^; v
奴才德魁" b+ J: I5 |5 j: s) |9 n0 n
奏为奏闻事,窃照钦奉+ ], t3 R8 i/ D/ r
谕旨传办刊刻得胜图铜板一案,先于乾隆三十五年据咈
5 l5 R& O9 ]& f囒哂国夷船来广,带到印成图画二百三十二张! X# F) J, ?7 G
原稿二张,当经奴才等6 G' l9 j3 h5 L8 t, N, P! s% C
奏缴在案,嗣于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内咈囒哂国
6 X5 c+ l# W, @) w$ E7 ^& [1 J0 C5 a夷船来广,又据带到印成图画五百四十三" ^5 j% H* ]' D% r
张,原稿三张。先即移送造办处转为, Q. C5 y& x1 t
奏缴。前查续到咈囒哂国夷船,止据带刊印
5 @# b$ Y, h. \! J" B0 q+ A+ B- }成图画二百七十二张,原稿一张,呈缴前来。奴才& F  o; x! ]7 h( o. m
等随经将图画不全铜板不到迟悞年限各节" a; @% Q: g/ T4 C
情严饬行商通事等转询。据该国住省大班咛
3 j! M: `2 O! k8 d口蒙等禀称现接本国公班衙来信,本年止发船
% [" M4 T* J2 b$ J二只来粤,所刻铜板得胜图于印起内拣选,得
8 y! C8 b) E/ ~- s6 b3 Z八百一十五张,先付二船带来,其余印得不好故将
9 `" a& m. K8 n( x' p4 n$ I铜板留下,俟印得选足数目,下年发船来广,寄
  U* m+ w7 O; H5 l- h4 R4 O到,并上年十一月内钦奉1 J8 D% M) M* p  q2 N! ]
谕旨着将刊刻铜板每样刷印二百张,连铜板一并送
4 I0 ?8 C% j9 R' u. w! T1 O% D0 Y缴。亦经遵奉寄信回国赶办,但此信于今年冬间
7 K5 k" A7 Y) d% ^8 _' Z9 `* G方可寄到,须俟下年传来必得确实的信等语。
7 L3 ~4 j/ S! z: Z8 h7 I% t# U5 a) @奴才等复经诘询,原传得胜图铜板系乾隆三8 T; H1 C" W+ C6 K: k) N
十年发交四幅,限于三十四年缴到,又三十一年发交
7 ~1 k$ o: H% b( k3 ~! d) s十二幅,限于三十五六七等年缴到,通计于三十七年应
7 c. J9 R3 M) x: l; W$ P以全数缴清,何以本年带来图画连前共计止到
" m7 g. [6 d& \* w" Y9 v/ P六样,尚有十幅图样未到。是何缘故?据称经办原说
! g+ }6 G1 n3 m7 [! ^" ^8 ~铜板功夫精细,刻记看有不妥之处,又须加刻。如刷印) U* J. S" |/ r7 g5 z( F5 x! L* \
不妥不敢呈缴,并非赶办不力,总俟上年所发3 j7 t  F* M# U  T/ H
谕旨寄到本国,务必赶办带来,不致迟悞等语。奴才等伏查1 w/ m) a& }* \1 _
此项铜板交办已经数载,今所缴印成图画不全,诚& |: O9 v+ b0 h* R* ~
恐该夷商承办不力,复再诘询,实因加工精细,不敢5 o' G6 a2 t: F  K6 p* w) W
草率成就,与之往返需时,始终矢口如一。除再严饬行/ S8 z+ k- |8 n% K- E
商等传催该国大班,于本年回国之船寄信作速
0 m! i+ q6 h3 c: S( Q5 |9 X上紧赶办,务于明年发船到粤照数印足,连铜板; u( S8 W! f: k( ]& ?9 m" [+ `
一并带缴,谨将现到图画二百七十二张,原稿一张
5 I# ~! }: S. R, k3 N端差赍送造办处转为恭进外,理合会折,奏
: p# D: v; S. y( [( E6 N4 S闻伏乞* k: o* |0 s" p* `5 o4 n9 i; C$ B4 @
皇上睿鉴,谨奏' ^7 ?! |( ^/ Y) n7 n- t7 |
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九日$ O9 X  X5 j  X0 ^" f7 P! Y
朱批 览 钦此。

" j; P5 ?  z9 c. |6 T/ l+ n7 C, G; V& V6 ]$ X) q1 E/ i
% |3 l7 f% t  V  A4 m8 M; s

1 K. x# a/ ?% R- ]( R- Y. g0 |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T$ ]1 x% b- @0 Z
- @- Y3 r2 j! ]6 z+ g: [
〈咨呈军机处法国夷船带回得胜图铜版惟未能全部带回情形〉
两广总督李侍尧 粤海关监督德魁等奏
1 C5 E: K* [  `! O$ W乾隆三十七年(1772)九月初一日
纵26.5公分 横70.8公分 14扣
1 e- }' _: {; c故机018132(017997)
archives09a.jpg
乾隆三十七年,李侍尧和德魁再一次向军机处咨呈第四和第五批法船运来的铜版画情形。第四批于七月二十八日运来版画二百七十五张,图稿二张,铜板三块。于八月初五日 缴进。但这批抵达内务府的时间较晚。据《内务府记事录》载,十二月二十二日,库掌四德、五德将粤海关送到〈阿尔楚尔之战图〉七十七张,〈黑水围解图〉一百张,〈平定回 部献俘图〉九十八张,〈平定回部献俘图〉图稿一张,〈阿尔楚尔之战图〉铜板一块,〈鄂垒扎拉之战〉铜板一块,〈黑 水围解图〉铜板一块,还有一面粘金边玻璃平定回部献俘图画,交太监胡世杰呈览。
第五批铜版画随后于八月十九日奏报运抵广州,版画共一百八十五张,铜板四块。同时,也载来了印法书籍和 纸墨粉油及刷印器具,共有七箱。十一月二十日,据《内务府记 事录》载,库掌四德、五德和笔帖式福庆将这批铜版画进呈,共有〈阿尔楚尔之战图〉七十七张,〈黑水围解图〉一百张,〈呼尔满大捷图〉三张,〈鄂罗札拉之战 图〉二张,〈凯宴成功诸将士图〉三张,〈格登山斫营图〉铜板一块,〈平定伊犁受降图〉铜板一块,〈呼尔满大捷图〉铜板一块,〈凯 宴成功诸将士图〉铜板一块交与太监胡世宁进呈御览。(周维强)
; R! A6 o3 y$ u6 k$ a
' Q/ s$ U$ E4 B
- M7 a3 i# `4 H1 A: W! G

; L2 h0 k3 o; j$ A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F; v1 t& F+ {4 ?' D" ?0 ~# y
; `8 O6 j% V* K7 ?
〈奏为法船带到印成得胜图图画及铜版事〉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 ^* b+ d5 }" {3 y' A
乾隆三十九年(1774)九月初一日
纵22.4公分 横71.4公分 7扣( o0 ~+ n/ k  |( r5 D
故宫055537(403029716)
archives10.jpg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一日,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报第七批法国运来铜版画,共有铜版画二百二 十九张,铜板一块,画稿一张,图样四张。李侍尧等奏报,前六次已经自法国收 到铜版画二千一百五十一张、铜板十块和画稿十一张,另印图样四张。故现有铜版画二千三百八十张、铜板十一块。法方尚缺铜版画八百二十张,铜板五块。在此之 后,又于乾隆四十年(1775)九月送来第八批,四十一年(1776)八月送来第九批。四十二年(1777)九月二十日,广东巡抚李质颖 咨呈军机处,指出最后一批铜版画,包括铜版画一百四十九张,铜板一块和图稿二张,送往造办处。历时十二年的铜版画委法制造终于完成。(周维强)
3 P" I1 Q1 e3 r4 y" n

% ?) x4 d4 b+ U, k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0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7-16 02:36 编辑 & P+ ~. s+ b! b7 [: f' E. m: h
7 @$ [" s8 t  \' W( w
) e& g& a* x( A! w5 R2 ~
         赏给得胜图名单
2 ]5 l2 ^$ Y% r+ ~7 I3 S! k
赏给得胜图名单
乾隆朝
纵25.1公分 横230公分 20扣
$ B, K  _, V. E8 i2 m) d( r7 g9 h故机025758(025565)
archives11a.jpg
, g1 P2 {1 t& [" M# X$ @
院藏〈赏给得胜图名单〉记载了五次赏赐的对象。第一次送出了十八份,送出的对象包括了 皇子、皇孙、满洲亲王、军机大臣和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第二次送出二十四份,赏赐的对象包括了满洲亲王、郡王、贝勒和各地总督、巡抚。满洲亲王、郡王、 贝勒共有十三位,各地总督则有八位,但巡抚只赐给三人。第三次送出三十六份,赏赐的对象是皇孙和皇曾孙、部臣、巡抚与河道总督、将军、都统、各地办事及参 赞大臣等。第四次赏赐对象为功臣及其后代,以及方略修纂者。第五次,赏给为修纂《四库全书》献出己藏的四位藏书家。共送出了一百零一份。(周维强)

3 Y4 A1 z9 t! j% O* {% h( B2 ^

4 N- a6 W- J# H! [' J# `* \* L

! h6 k8 e, b8 c2 k/ H
誊录受赏人名单
5 L8 a+ h. w( a1 L
第一次   赏给得胜图册十八份
六阿哥、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绵德阿哥、绵恩阿哥、绵惠阿哥、庄亲王永瑺、阿桂、于敏中、福隆安、梁国治、和珅、袁守侗、扎拉丰阿、罗卜藏多尔济、鄂尔哲依特穆尔额尔克巴拜 等十八人
4 a$ v! r3 l/ u7 o7 c
第二次   赏给得胜图卷二十四份
礼亲王永恩、睿亲王淳颍 、郑亲王积哈纳、豫亲王修龄 、肃亲王永锡、怡王亲永琅、裕亲王广禄、诚亲王弘畅、理郡王弘㬙、恒郡王永皓、和郡王绵循、果郡王永瑹、贝勒永福、李侍尧、三宝、周元理、杨景素、萨载、勒尔谨、桂林、文绶、巴延三、单沅、李质颍 等二十四人

) w2 w5 `! |4 u; a) B2 I$ c
第三次   赏给得胜图卷三十六份
绵亿阿哥、绵聪阿哥、绵志阿哥、绵懃阿哥、绵懿阿哥、奕纯阿哥、郝硕、吴虎炳、福康安、和隆武、伊勒图、特成额、永瑺、索诺穆策凌、中保、崔应阶、拉旺多尔济、巴图 等十八人

( Q/ e+ b) ^4 O* G: H& D
第四次   赏给得胜图卷十九份
兆惠之子扎兰泰、班第之孙庆麟、纳穆扎尔之子保宁、策布登扎布、黄廷桂之曾孙黄文璟、舒赫德之子舒常、阿里衮之子布彦达赉、明瑞之子惠纶、来保之孙达春、刘统勋之子刘墉、汪由敦之子汪承霈、那延泰之子惠龄、刘纶之子刘图南、王杰、董诰、彭元瑞、沈初、钱汝诚、曹文埴 等十九人

9 S! n$ i6 v" G/ j2 i% i
第五次   赏给得胜图卷四份
范懋柱、英廉、程景伊、永贵、德保、曹秀先、蔡新、德福、富勒浑、嵇璜、奎林、金简、图思德 、李奉翰、鄂宝、杨魁、国泰、陈辉祖、王亶望、鲍士恭、汪启淑、马裕 等二十二人

9 p! T8 h9 n: D, m, i2 C
/ r2 Z. F, @# B9 d% v
附注:
关于〈赏给得胜图名单〉文中并未交代清楚,故特从文档誊录下历次受赏人名,据统计赏给得胜图册十八份,赏给得胜图卷八十三份,总共送出了一百零一份。但分册、卷两种,显见装帧有所不同。
在第三次赏给得胜图受赏十八人,但却送出了三十六份,显见每人不止收受一份,合理的猜测是每人收了二份。
在第五次赏给得胜图受赏二十二人,但只送出了四份,这怎么分法?颇耐人寻味!

7 Y4 M4 n) ]" }6 V0 t! a/ [3 X
4 o3 C) H5 j7 o. B: G& H; E

& b0 Z0 _5 @; K+ g: a( Q. t4 ?& @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23: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9-1-8 05:46 编辑 & c% F* _$ U* o; Q1 W$ ?
, o- P2 j9 S+ }( I
乾隆皇帝胄甲
乾隆皇帝胄甲在披甲末尾介绍有诸项原因,皇帝胄甲华丽珍贵,已超出作为武备的原始功能,它亦是象征天朝威仪的礼器,同时也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 Z; {; @8 s* Z/ t" N* u. \
乾隆皇帝大阅图
qianlonghuangdidayuetua.jpg
历代新王朝开国定鼎初期,皇朝的建立都是以武力攻伐取得,开国的祖宗皇帝都是御驾亲征,东攻、西讨、南征、北伐,率皆披坚执锐,铁马驰突。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祖康熙。一旦天下抵定国基稳固,后任的皇帝若无重大的外患或内乱,鲜少用兵,即使需要征伐,只须下令派兵遣将,代理征讨,毋须亲自披挂上阵,因而皇帝的甲冑渐沦为备品或装饰品,使用的场合多在大阅演阵的时候穿着亮相,其作为威仪象征的作用远大于征战。从皇朝礼器图式 皇帝大阅胄甲的记载即可明晰的了解,皇朝礼器图式里把甲胄列于武备篇,除表明其是武备同时亦是礼器。

/ p. m' R) B- {. o6 X# l
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了三款皇帝专用的胄甲,分别为「皇帝大阅胄甲一」、「皇帝大阅胄甲二」、「皇帝随侍胄甲」,前两款为皇帝大阅时着,后者平常穿着。把这三款胄甲摆在披甲项最后介绍的用意是,除了其华丽精致之外,在前介绍的所有各式官兵甲胄,甲装都只有正面图,缺少甲背图,惟独皇帝的甲装可看到背面的图样,参考皇帝大阅甲胄的图示,殊几可以窥知其他各式官兵甲装背部的样貌,因此弥补了甲装缺背的遗憾。
  {4 [' m6 q" ]- Q/ T% z/ n1 y; E
以下介绍皇帝大阅胄甲

5 H- H  ]9 J% ]- N) ]
胄目:
皇帝大阅胄一
皇帝大阅胄二
皇帝随侍胄

; Q9 U2 g; o# t' I. G
甲目:
皇帝大阅甲一
皇帝大阅甲二
皇帝随侍甲

2 y( [- p9 y5 J* {* I1 C
- ]3 L! i& [- P* Z: C4 a! V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0 00:26 编辑
. B' y- i2 U" [/ G
* l6 k0 q: H9 _4 ]+ Y8 k* U& e" E
皇帝大阅胄一

, E& u: u7 \( m4 h' A
皇帝大阅胄一
0_page1_image1a.jpg

4 |& v$ ~& B: X' e( z$ Y9 I) m
1_page3_image1b.jpg
9 I2 W8 W# \3 ~2 n
皇帝大阅胄一 谨按《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凡兵事韦弁服。 《贾公彦疏》以韦为冕,书《费誓》善敹乃甲胄。 《孔颕达正义》说文云:“胄”、兠鍪、首铠也。 经典皆言,甲胄秦世以来始有铠兠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葢用铁为之,而因以作名也。 诗《鲁颂》:“贝胄朱綅”,《毛苌传》“贝饰”也,以朱綅缀之。
 
本朝定制 皇帝大阅胄制革为之,髤以漆,顶东珠一,承以金云,下为金升龙三,各饰红寳石三。又下为金圆珠,镂龙三,饰碧䃁㺨三,珍珠四。又下为金垂云寳葢,饰青红寳石六。贯枪植管,镂蟠龙,周垂薫貂缨二十有四,长六寸五分,红片金里,管末承云叶五,亦镂龙。下为圆座,镂正龙四,饰珠八,红寳石四。座下金盘,镂行龙四,饰珠四,红寳石八。自顶至盘髙一尺一寸。胄前后梁亦镂龙,各饰珠三,猫睛石二,红蓝寳石各二,正龙衔黄寳石一。梁左右,镂金梵文第三重,上重八,次十有八字,间以金璎珞,次二十有四。前为舞擎,镂龙四,饰珠五,红寳石四。 䕶额髤金龙二,中间火珠,自胄梁至䕶额髙八寸五分。 后垂䕶项,明黄縀表,月白里,青倭縀縁,绣五采金龙。 左右䕶耳、䕶颈亦如之,以明黄绦四相属,当耳处为镂空金圆花以达聪,上绣金行龙各一,下绣金正龙各三,俱中敷棉,外布金钉,系青縀带六,胄衬石青縀表,红縀里,亦敷棉,上缀红绒顶
2 {/ q2 x4 [8 [: M+ _3 ~

: J& Y, O& X7 F# X( }$ K; \
- Q" `1 [7 C+ H. ?( Q
名词注释
【春官】,春官为礼部别称

' D# P- p9 d' J
【司服 】官名。《周礼》谓春官所属有司服,设中士二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员。掌管王之吉凶衣服,辨别其名号物色与用途。
4 Q" ]9 h  ]5 l
【王之吉服】 吉服即礼服,“王之吉服”即“王之礼服”

& {: \/ e# h6 o9 t: Y: O- i" e, E' `
【韦弁服 】是天子视朝、接受诸侯朝见时穿用的服饰。
5 L# h0 z3 s2 j- m( B$ _. E
【敹】“敹”音同“辽”,义 缝缀也:~贴边。~上几针。
  ]$ g/ y- O6 y/ o
【费誓】语出《尚书》:“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
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
“费”音同“毕”,《费誓》乃 尚书篇名,亦作“肸誓”。费为古地名,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鲁侯伯禽受封于鲁国, 徐、夷等部落不服从命令,相继作乱,鲁侯伯禽前往征讨,于费誓师故曰《费誓》。鲁侯说:欸!大家勿喧哗,听着。现今淮夷、徐戎都壮大起来。赶快好好缝缀你们的甲胄,绑好固牢你们的盾牌以备战。
: T9 l1 q* s" F: w$ z& Z
【敿乃干】“敿”音同“踋”,系连也。 “乃”义“你们的 ”。 “干”即“盾牌”。
“敿乃干” 义即“绑好固牢你们的盾牌”

) ~' d" ?# b; Y, `* y7 Q5 R  K
【徂兹】“徂”拼音“cú”, 注音“ㄘㄨˊ”,义“值”、“当”、 “际”。
“徂兹”意为 值此之时、当此之时、际此之时。口语即 现今、现在
" O. T- Z$ T; X$ _, E, H+ R* n
【朱綅缀之】 “朱”,红色。  “綅”,线也。 朱綅:红线。“朱綅缀之”即 用红线缝缀

3 z; U' L, R2 k5 ]  O3 m
' @8 M5 }6 a2 p1 E3 a# v4 u
4 i; Z8 n/ W6 N1 `$ ]
  `8 X0 W" J# M% U/ Y: @% l
皇帝大阅胄一上的珠宝与龙图驣
1_page4_image1aa.jpg

& p1 f+ W! U% Q% z9 `
皇朝礼器图式 皇帝大阅胄一记载,其胄上缀饰的珠宝与各种龙图驣:
$ c# E6 \* \- A  U
一 顶 东珠一,                            东珠x 1
二 下为金升龙三,各饰红寳石三。                 红寳石x 3 x 3。  升龙x 3
三 又下为金圆珠,镂龙三,饰碧䃁㺨三,珍珠四。         碧䃁㺨x3,珍珠x4。  镂龙x 3
四 又下为金垂云寳葢,饰青红寳石六。                    青红寳石x6
五 贯枪植管,镂蟠龙,周垂薫貂缨二十有四,管末承云叶五,亦镂龙。   镂蟠龙x 1  镂龙x5
六 下为圆座,镂正龙四,饰珠八,红寳石四。           饰珠x8,红寳石x4。  镂正龙x4
七 座下金盘,镂行龙四,饰珠四,红寳石八。           饰珠x4,红寳石x8。  镂行龙x4
八 胄前后梁亦镂龙,各饰珠三,猫睛石二,红蓝寳石各二,正龙衔黄寳石一。    饰珠x3x2,猫睛石x2 x2,红寳石x2 x2,蓝寳石x2 x2。黄寳石一1 x2。  镂龙x 1 x2,正龙x 1 x2
九 梁左右,镂金梵文三重,上重八,次十有八,间以金璎珞,次二十有四。
十 前为舞擎,镂龙四,饰珠五,红寳石四。          饰珠x5,红寳石x4 。  镂龙x4
十一 䕶额髤金龙二,中间火珠,                               髤金龙x2
十二 䕶项明黄縀表,月白里,青倭縀縁,绣五采金龙                   绣五采金龙x 1
十三 左右䕶耳、䕶颈亦明黄縀表,月白里,青倭縀縁,以明黄绦四相属,左右䕶耳当耳处为镂空金圆花以达聪。上〈䕶耳〉绣金行龙各一,下〈䕶颈〉绣金正龙各三。   行龙x 1 x2,金正龙x 3 x 2
                                 
总计各类珠宝包括珍珠、红、蓝、黄、青红宝石、猫睛石、碧䃁㺨共76项,各式龙图驣包括镂、髤、绣、蟠、升、行、正。 镂、髤、绣是制作的方式,蟠、升、行、正是龙的造型。各式龙图驣共39项

; t  A8 T$ E2 b6 M: y

& ^0 \0 j: e; \; Q% Z
皇帝大阅胄一 彩照
7cfba9ec8a1363274aa36259938fa0ec08fac736 - 複製.jpg

9 [' _0 B0 R. Q! w6 @
( J+ e  O% q$ Z. x
名词注释
【蟠龙】‘蟠龙’是盘曲回旋的龙,常见立在寺庙围绕着石柱上虬曲盘旋的龙即是蟠龙。如附图一
  Y+ k+ B+ i1 ]+ y
【正龙】正龙:是龙正面而立的形像,后两爪左右着地如脚 前两爪左右伸如手。如附图二
, x. g" Q; Y8 E2 ^
【行龙】行龙:造型丰富多变,标准的造型是四足俯地而行的形像。如附图三

6 J: I* H% i3 Z6 C
【升龙】升龙:是昂首拱立的形像。如附图四

8 I! `" c! I, [4 E
【髤龙】‘髤’是涂漆于器物上。‘髤龙’按字义是“用漆画的龙”或“用漆制的龙”。大阅冑上仅有遮睂〈护额〉是‘髤龙’,但考察 ‘髤龙’ 实际上亦是金制的,所谓的‘髤龙’可能是对比‘镂龙’,镂龙是立体的造型,‘髤龙’是比较平坦的,像漆在物面上,故用髤龙’来形容,这其中关键的征结还是在于其结合的方式与对象,镂龙是以焊接的方式与同类相结合,即金与金;而髤龙是用铆接的方式与皮革相接合。 对‘髤龙’非画龙之怀疑,是观‘髤龙’之质感与浮凸不似画的,进一步观察到‘髤龙’居然是用铆钉接合的。再进一步看到革上的大量的各式金作包括镂金梵文、金璎珞、金花文,等都是用同样的方式以铆钉接合,因此确定这个‘髤龙’是金制的,但不解的是为何独有它称作‘髤龙’?  参考附图五
$ D( F- _! D. ?$ M
【绣龙】绣:用针穿以丝线在锦、缎等布料上缀成花纹、图案或文字的工艺。绣龙:用针绣的龙
/ D  }7 T. h" m" b: a& e
【镂龙】镂是立体透空雕刻。‘镂龙’ 一般是用贵金属雕刻出的龙造型,实际上多是用黄金细丝条编织焊粘的,此工艺称「累丝」。
  z% d$ d) t; O4 R
【镂蟠龙】 ‘镂蟠龙’ 一般是使用黄金材料,运用「累丝」工艺制作的盘曲龙造型。如附图六、七

! E, _) X5 R* v) Y
【镂正龙】 ‘镂正龙’ 是运用「累丝」工艺,使用黄金细条编织焊粘,正面而立的龙造型。如附图六、七

  [3 ]. a1 x6 q8 L
【镂行龙】‘镂行龙’ 是运用「累丝」工艺,使用黄金细条编织焊粘,四足俯地而行的龙造型。如附图六、七

2 v# A- E' q) i; `
【镂升龙】 ‘镂升龙’ 是运用「累丝」工艺,使用黄金细条编织焊粘,昂首拱立的龙造型。
  D0 f/ [1 G/ c# Z, ?# M4 P
【累丝】中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
9 T+ Q8 O' |, K9 {
【火珠】龙图驣中龙竞逐的火球。非珠宝。 参考附图五
4 M: R9 N7 _( Q! X

% k  j& B# i) h" S: E
% [- i3 x  U! n: I/ x* J
    附图一 蟠龙
170420060242axv.jpg

% k- c% c% x) c$ ]! ?! ?7 \- {
         
* K7 Y  v$ G5 f) D4 M: E& U; m
附图二 正龙
timg (3).jpg

6 {1 @/ Q) z& P4 H; m* W
5 x" D% O" Q+ _' S, h/ k
     

: f4 b6 X6 e: Z; Z: W0 I0 L7 r
  附图三 行龙
sy_64513194925a.jpg
) K3 E* p: i# F1 L! Y: w' Q
      
1 W% H9 M4 M' ^% G) c
  附图四 升龙
01db8d554928440000019ae950bac8a.jpg
% @5 X8 V2 d6 a; ]& d

7 D5 T3 P7 ^  a

( l2 K! n8 L' Q" y2 D' h
附图五 髤龙,大阅胄〈舞擎下方之遮睂亦称䕶额〉䕶额髤金龙二,中间火珠
1BB36314885D95E91DAEF8CDB03E5F1AEA20C90D_size78_w900_h634a.jpg

: s: L; w" t) ]

9 k: l/ a" s5 u( j/ R. s, F' K
- O4 G0 o* E+ Z: P
附图六   
贯枪植管,镂蟠龙〈一〉。
管末承云叶五,亦镂〈正〉龙〈五〉。
下为圆座,镂正龙四,饰珠十二。
座下金盘,镂行龙四,饰珠十二。
v2-d707b1c290ce2d1791e7b08d47b49da8_raa.jpg

5 u! Y# \0 H+ F# U5 T
附图七
zax.jpg
5 A! [4 o  Z7 I# H* O

' c" T( e7 E: S% G6 w

1 c9 u& }' x" P$ D  ^  o

, J( P: y2 g% C5 a3 {3 e% b; U
) L3 ?' u# [, N6 L7 e* r
' n  X' N& r, W4 i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2: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1 14:45 编辑 8 Z, X) N& f: N, _  c: G3 x' c

) y+ n3 v7 h" j# }1 c; r
皇帝大阅胄二

' I; B7 e* ]* M+ R
皇帝大阅胄二
1_page4_image1 - 複製.jpg
$ j7 v1 o$ k2 y* x1 w; f
1_page5_image1 - 複製.jpg
7 S1 |% \5 o7 L! X, _4 q0 Q

6 ]( C9 H. d' \( O  r
皇帝大阅胄二 谨按乾隆二十一年钦定,大阅胄顶珍珠一,圆珠镂龙三,饰东珠各一,胄前后梁中饰金刚石螣蛇,梁左右梵文,上重十有二,次八,次二十有四,凡饰皆用东珠,馀俱如大阅胄一之制。

( {# b2 T' u6 t6 m) P
皇帝大阅胄二背面
1_page5_image1ab.jpg
# g6 ^3 X. u# G. ~& y) N& W" Z( B
, j  N- \9 @$ b5 `
+ \1 u% G$ r* F$ ~+ l: Z, n
大阅胄二 和 大阅胄一 的差异
" l, {2 H" p& t# Z) o
「皇帝大阅胄二」和「皇帝大阅胄一」明显的不同处有两项 :
一、 乾隆二十一年钦定
「大阅胄二」梁左右梵文三重,上重十有二,次八,次二十有四,而
「大阅胄一」梁左右梵文三重,上重八,次十有八,次二十有四。
9 Y, m# I! L* e' _
二、 乾隆二十一年钦定「大阅胄二」“胄前后梁中饰金刚石螣蛇,其馀凡饰皆用东珠”。 这与以各类珠宝装饰的「大阅胄一」是极大的不同点,大阅胄二的前后梁中饰金刚石螣蛇,替代了大阅胄一前后梁的镂正龙衔黄寳石。又以东珠替代了各类珠宝。在胄二的螣蛇周身与两翅布满镶嵌了紫、白、黄、绿等色的碎钻,头顶部与双目亦以紫钻镶嵌,状甚威凛,雄踞梁前 ,全胄配以东珠,珠的莹白 ,配金刚石螣蛇,显得高贵无比。

5 H4 L0 `/ l; k7 q# N$ ?$ h
$ N; f6 R0 N* p0 W! U% R
皇帝大阅胄二 及收纳盒
6ea097bbjw1f6057o95gdj20ns0l1juoa.jpg

5 w6 y; m& o! s" h+ R' p9 S
; d" p: z5 v  v( q( ~: e
  名词注释

3 u8 Q' s, _! O9 B) R& [
【金刚石】即 ‘钻石’ˊ
【螣蛇】 古神兽之一,有双翼能飞之蛇。
【金刚石螣蛇】如附图:
4 k) y+ w% c4 v2 g  y* p; d0 ^
金刚石螣蛇    以紫、白、黄、绿色的钻石镶嵌
62bdb211ly4fm5tc5hjq6j20ax0g1dgda.jpg

+ i8 R# k0 W6 s" ^3 q$ O( a& ?3 V
- v2 e  n- q( A+ D& x
3 u; f  l8 S' Z- }! ^: ?; }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2: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0 03:02 编辑 / b1 i1 _0 X/ j% \
& C9 a8 ~7 q$ Q
皇帝随侍胄
' z' G# w5 c% Q7 S0 o! A5 h/ t2 m
皇帝随侍胄
1_page10_image1 - 複製.jpg

% F3 l$ g& I" Y+ m& L5 u% G; z
2_page1_image1 - 複製.jpg
皇帝随侍胄 谨按本朝定制 皇帝随侍胄,石青縀表,加縁红里,如常服冠之制,中敷以铁,上缀朱纬,红绒结顶,檐绣金行龙四,中为金寿字篆文,环以金花文,后垂䕶项,绣金正龙,左右䕶耳绣行龙,亦环以金花文,当耳镂空金圆花以达聪,俱石青縀表,加縁月白縀里

5 w* m. b- q- Y! P6 e+ k
  N7 b. z7 b  h5 D1 o7 d
皇帝随侍胄彩照
07723e9b033b5bb5baed8ac83ad3d539b600bc90a.png

  K6 z; z1 ]5 q4 P

# c- i" B! R5 l
名词注释
! X& e4 Z# y+ S
; d6 f6 H/ _! a" a
【达聪】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 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 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 达聪:义即 让耳朵能清晰的听到。

# }3 J. w+ J; z4 {/ s. A' i; U" l
【当耳镂空金圆花以达聪】义即:在相当耳部的位置设金制圆形有花纹的镂空金属器以让耳朵能清晰的听到。

1 q/ U/ L& F/ P' K0 s/ _
【金圆花】金制圆形有花纹图案的器物。如附图:
1_page10_image1aa.jpg

) o2 u& L; R% \: m2 K

! Z% g/ _# X4 a$ n2 `4 Q
  i6 j( ?( B8 _7 E. a+ F
6 y& x: b' {. C$ q

* @8 Z- ^8 N  y8 `& a: _2 J+ @! j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6 03:58 编辑
& f" a" n% ~; e, w2 T% h" \6 i, d7 f% Z

& w, f5 z! {( V2 G2 a+ F1 [, |
甲目
. a" `0 ]3 A) w
皇帝大阅甲一
- H: U: R7 k2 y3 u' Q
皇帝大阅甲一
1_page6_image1 - 複製.jpg
& q6 }  u- V! F6 ~7 Y3 X( S
1_page7_image1 - 複製.jpg
  q: _1 z! f$ {/ }% H( [1 R4 _1 b5 H# {" f
1_page8_image1 - 複製aa.jpg
& ~8 T' P" z& e. R
皇帝大阅甲一 谨按《世本舆》作甲考工记:“函人为函,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贾公彦疏》:“上旅为衣,下旅为裳”。 《许慎说文》:“臂铠谓之焊,颈铠谓之铔鍜”。《刘熙释名》:“甲亦曰介、曰函、曰铠,皆坚重之名”。 《孔颕达尚书正义》:“甲之有鍱则考工所谓札也”。
 
本朝定制 皇帝大阅甲,明黄縀表,月白里,青倭縀縁,中敷棉,外布金钉,上衣、下裳、左右䕶肩、左右䕶腋、左右袖、裳间前裆、左裆、裳亦分左右,凡十有一属,皆以明黄绦、金铰聮缀,服之衣前绣五采金升龙二,后正龙一,䕶肩䕶腋前裆左裆各正龙一,裳幅金线相比为金鍱五重,间以青倭縀,绣行龙各二,四周亦如之,袖以金丝縀,下縁黄縀,绣五采金龙各二,运肘处为方空,纵一寸七分,横二寸一分,袖端月白縀,绣金行龙各一,向外各缀明黄绦,约于中指䕶肩接衣处,月白縀金线縁,各绣金升龙二,行龙六,饰珠二,红寳石一,后横浴铁云叶,镂金行龙一,周镂花文,前悬䕶心镜,径五寸五分,周錽金花,以金铰四属之
! f1 Q# V  S  h! {1 _3 J9 ]4 N

2 q9 K8 S% s- B* Z) A
# T. y* x) \& {) I% ^
皇帝大阅甲上的珠宝与龙图驣
7 W; M$ a# R) ^& X% A* `" r7 ~
1_page6_image1bb.jpg
皇帝大阅甲一 计十有一属,是由十一个部分组合起来的,皆以明黄色的丝带、金铰来聮缀起来,其各组成:
一、上衣       衣前绣五采金升龙二,后正龙一。   金升龙x2,正龙x1
二、左䕶肩      绣正龙一。                     正龙x1
三、右䕶肩      绣正龙一。                      正龙x1,     
四、左䕶腋      绣正龙一。                      正龙x1,
五、右䕶腋      绣正龙一。                      正龙x1,
六、左袖      袖下縁黄縀,绣五采金龙各二,袖端月白縀,绣金行龙各一,约于中指䕶肩接衣处,月白縀金线縁,各绣金升龙二,行龙六,饰珠二,红寳石一。     五采金龙x2,金行龙x1,金升龙x2,行龙x6
七、右袖     袖下縁黄縀,绣五采金龙各二,袖端月白縀,绣金行龙各一,约于中指䕶肩接衣处,月白縀金线縁,各绣金升龙二,行龙六,饰珠二,红寳石一。     五采金龙x2,金行龙x1,金升龙x2,行龙x6
八、裳间前裆    绣正龙一。                      正龙x1,
九、裳间左裆    绣正龙一。                      正龙x1,
十、下裳左     裳幅金线相比为金鍱重五,间以青倭縀,绣行龙各二,四周亦如之,共  行龙2x7
十一、 下裳右   裳幅金线相比为金鍱五重,间以青倭縀,绣行龙各二,四周亦如之,共  行龙2x7
) E1 m/ d0 T- \. x! X7 o4 y8 A
大阅甲一之珠宝,饰珠2x2,红寳石1x2。共6项,各式龙图驣包括正、升、行、五彩的绣龙图驣共59项,加上后横浴铁云叶 镂金行龙x1,则共有60项。
5 K9 Q8 u: f% W7 z  J

3 _( J5 k1 P# F, o/ t" v

- U. i9 P3 M+ C, K/ U6 g
名词注释
【五采金龙】五采:指 青、赤、黄、白、黑 五种颜色。 五采金龙:配以五采绣成之金龙

% @- i0 L# U7 ^' I
【绣正龙】用针绣的正龙造型,如图一
% N. F: }3 e! H% w; @  g
【绣行龙】用针绣的行龙造型,如图二
) E. `! l& ~5 u
【悬䕶心镜,周錽金花】䕶心镜是甲衣胸口额外的防护,故悬卦于胸,以金铰链四个固定住。大阅胄甲之龙文、花文皆以镂金为主,唯有䕶心镜的花纹是錽金制作。因䕶心镜是铁制,金难于附着在铁上,极易脱落,为使器物看起来有个金碧辉煌闪亮耀眼的外观,只有錽金一途。
大阅甲的䕶心镜,因铁的坚韧性,选择了铁,但又需要兼顾外表的美观,古代没有镀金,只有鎏金、错金银、与鋄金的加工法,鎏金适合铜面的加工,不适合铁面的加工,因金不易附着极易脱落。错金银也不适合铁面的加工。只有鋄金适合,能把金附着在铁器上,呈现出光耀夺目的质感。䕶心镜是大阅冑甲唯一鋄金的,恰说明了卑金属有其实用的本质但还是需要靠贵金属的装饰。

' u3 B% X& p2 h+ p. w
* W# t6 j9 `' s7 ^$ ~  M
图一  绣五采金正龙
FS-5758_05a.jpg
: I  e. p& h$ Z- i( Q; f9 |! F! W2 G$ R
7 X% m, A' z) d( ]9 o. L; j( C
图二 大阅甲右裳幅上的绣五采金行龙
14130120354917.jpg

8 n  U: Y1 V) q1 C" J8 _4 O) ]" O+ |% Q- X3 Q1 K" [! W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1 15:30 编辑 1 X* T8 g! @2 Y0 Y$ G& W7 i1 ]4 f5 x; S

* @0 X' d( [+ d  T
% x0 L) L- k9 M8 e
皇帝大阅甲二
$ b, k6 A) r# p$ q% T
皇帝大阅甲二
1_page8_image1 - 複製ab.jpg
0 D) s: {& @# k& s
1_page9_image1 - 複製.jpg
& ?; i  |/ W3 v  h( q1 _$ X  p

! X0 u: {( A4 q3 c7 j
皇帝大阅甲二 谨按乾隆二十一年钦定,大阅甲左右袖接衣处属以蓝縀,饰用东珠,馀俱如大阅甲一之制
2 A2 s) z- w( y5 k# G/ f: S
0 e; C5 E: v, X4 Z7 {9 D

) b: W# [9 ?( h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V0 {5 i4 l! `. u
# `$ U" }+ r2 p! x1 ~

: M" u* {! l! Z( F- n- Z: l' k$ ?皇帝随侍甲
: c" i% Z) I* ]. j4 q8 y
* E; i8 L! z/ ~, g

; o3 I* @8 \/ ~* z! q% {' `" y2 c0 B

: }7 D' p5 t7 w5 ^皇帝随侍甲
8 n' t! W/ ~- ?  a3 m 2_page2_image1 - 複製.jpg
5 C' F5 ~( T: `; d+ e+ ]# B8 ?, V3 n* @) G& ~

; a5 y& R, |3 a; P7 D# z. X0 m 2_page3_image1 - 複製.jpg
3 q7 [! K( P6 r  H" ]
' B  @* G6 U% Z' a9 P2 V, `
& q/ q  q; b9 M, w; `# W
皇帝随侍甲 谨按本朝定制 皇帝随侍甲,石青縀表,加縁月白绸里,通绣金龙,环以花文,䕶肩后横石青縀,云叶亦绣金龙,裳幅各绣金升龙一,并属横幅系之裳后,中丰上下敛,不悬䕶心镜,馀俱如大阅甲一之制。

) ?1 D  |: Q. D! Z# u0 |

  A6 T4 e+ S  T5 ]& x
1 A! s/ Q! p5 {# i; A5 H+ Y4 c
名词注释

! w, q+ k$ \* V& l, }: U& _" r
【中丰上下敛】是指‘随侍甲’裳后之形状,非直线〈若大阅甲〉,而系曲线状,裳后中间横幅特广,故曰:中丰,上下横幅收敛,故曰:上下敛,整体侧成波浪状

$ ]! f8 O2 t& w' U, i
3 M; u- t8 r4 l# H/ c
- F2 R3 ~6 b2 d% E+ m

3 `* P$ A" G' d! u7 r" l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6: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1 16:38 编辑 3 l, ~( I: ~5 ]( n: O1 u) d

+ [6 y- W) d+ ^" k0 r
综论
0 h% k7 i+ C1 f5 e/ c' p7 S) w
甲裳的背面 与 护甲的取舍

$ o7 h4 s6 A0 a% e
皇帝大阅甲背图
1_page7_image1aa.jpg
5 J$ k2 Y) I1 `6 U* v
. u! b) @" d, L) p% Y
                              
皇帝随侍甲背图
2_page3_image1aa.jpg
* o0 W; e; U$ S1 Y! S2 L5 M
从皇帝大阅甲、随侍甲背图而知,原来裳背是空的,可以推想披甲兵驰突冲锋时之状况,这种设计明显是为因应骑兵作战所需,方便骑乘驾驭与活动,所以臀部露空,而与马接触的臀部下半身因紧贴马身为之屏蔽,不虞受到攻击,是以无需防护。而从作战的角度而论,战斗都是正面交锋,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率皆头、面、胸、手部位,集中在正面上半身。在战争中,断无以背迎敌的,除非是败亡逃退,被敌追赶,才是背部面敌,生死存亡,只能勇往直前,拼死奋战,故尔正面的防护是重点。 作战讲求兵贵神速与灵活,能减少累赘及不必要的负荷,增加战力与速度就是增加战争的胜算,在权衡取舍之际,舍去了裳背露空的部位,不独可减轻重量增加活动性,也间接增加战力与速度,所以裳背露空这种设计是合乎逻辑的,不单适用于马甲,也适用于步甲的作战。

5 K. ~  T5 z5 A7 ~& k0 }1 X
甲虽可防护但也是累赘,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权衡轻重亦可选择舍弃部分防护
清朝的甲兵有; 护军校、前锋校、骁骑校、护军、前锋、骁骑、绿营、鹿角兵、炮手。鹿角兵属工兵与炮手〈炮兵〉非主力作战部队,只配棉甲,且无裳及左裆,所以只能称半甲。
( J1 V% w/ q& b* r, R) j
而基于便于作战的考虑,上述兵种的铁甲衣都是无袖的。这些清朝的甲兵俱为作战的主力,为了灵活的运用手臂,增加战力,而放弃了甲袖。反观自皇帝以下、亲王、贝勒…..职官的甲装,皆有甲袖,但是除少数武职外,他们大多却鲜于作战,都沦为军礼服或为备品!
% W% g- x1 _; Z3 a  J' W
' I# @5 I& B. v
. _" o% r9 Z3 `6 ^$ |) |0 q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6: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 Q- L! X/ ~' r- H) _( Z/ E
: \/ \5 m# A0 ]3 y( `
皇帝大阅胄甲的实际用途

3 \5 f, |8 K2 W; J+ s7 n
统计大阅胄甲一的各类珠宝:胄上珠宝76项,甲上珠宝6项,合计珠宝共82项。胄上龙图驣39项,甲上龙图驣60项,合计龙图驣共99项。从装饰的珠宝与龙图驣数量而言,可以说这是一套布满珠宝的龙胄甲,实当之无愧。
大阅胄甲二,除胄上宝石悉以东珠代之,其余与胄一制同,虽不及胄一华丽,配上莹洁白润的东珠,加上布满金刚石的螣蛇,益显高贵大方。

4 H5 x, h: y  X" L4 J! T4 O
论工艺,大阅胄甲一、二采用了大量的累丝、与刺绣工艺。 大阅胄应用“累丝工艺”制作的镂龙有蟠龙、正龙、行龙、升龙等造型,累丝是中国古代传统金工工艺之一,又名“花作” ,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更繁复,须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所要制作的人物或走兽等模型,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除了应用“累丝工艺”制作外,还采用錽金工艺,“錽金工艺”是在铁金属面加工的金作,如䕶心镜周錽金花。大阅胄上尚有:镂金梵文、金璎珞、金圆花,金花文,等大量的各式金作….。甲上则大量运用刺绣工艺,在缎面上绣出各式龙纹,绣可使用多种繁富的色彩与技巧,富含变化,因此作品呈现的是五彩缤纷与富丽堂皇的视觉飨宴,镂的工艺展现的是立体境界,绣的工艺展现的则是平面的境界,绣虽是平面工艺,但堆迭的绣往往有浮凸的效果,有明暗的对比,使图案生动而不呆板,这一项中国古代传统工艺把精湛的绣工极致的发挥表现于大阅胄甲上 。
* K9 p0 Z: q( l+ B! F! M# g5 {
运用累丝、刺绣、等多种工艺,与锦缎、黄金、珠宝等多种材料所营造出的大阅胄甲,呈现的不只是一项武备,,它更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 a' ]& |0 ]+ H4 f1 P
乾隆“皇帝大阅冑甲”之名,开宗明义就表明了此冑甲主要的就是为大阅用。作成如此华丽讲究,为了展示国力 振奋军心,同时可炫耀君威,这正符合乾隆好大喜功的心态,也是成就他十全武功的动力。 皇帝大阅冑甲在精心打制的华丽外表下额外之一项成就,就是使其晋升至艺术品之殿堂,成为收藏的对象 !
3 f2 ]( C3 h3 C
& g4 N  p7 d* K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6: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8-9-21 16:57 编辑
8 [# E6 K! q8 G* Y! X) p
, E' b- {  W$ r/ S) Y
' Y8 \$ v7 k  S/ A1 {
南苑大阅图卷
9 H  v/ R# i- G' a4 z. l# b
在戊寅仲冬即乾隆二十三年 十一月,有一幅南苑大阅图卷,描绘了乾隆皇帝骑马着大阅冑甲的肖像,卷中并有乾隆的御题诗:
4 B, i* |. `1 z9 }/ Z
廿年一舉寧為數  周禮分明節侯論  
便設軍容示西域  佇看露布靖堅昆
好齊以暇千旓颭  既正還奇萬礟喧 
風日晴和士挾纊  非予恩也總天恩”。
 
从诗中可以窥见乾隆意气风发的心境。 在此之前两年即乾隆二十一年,乾隆刚制定了第二款大阅冑甲,图中亮相的即大阅冑甲二,而在更早一年,乾隆二十年,开始用兵西北,这也是开启了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伊始。
事源;
乾隆十七年 新任「准噶尔汗」‘ 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准噶尔内乱。
乾隆十八年 ‘阿睦尔撒纳’降清,被封为亲王,将准噶尔虚实悉数禀告清廷,让乾隆皇帝认为攻灭准噶尔时机已到。
乾隆二十年 以班第、永常各率两路大军征讨准噶尔。
五月 清军进占伊犁,‘达瓦齐’众叛亲离与残部退至格登山,准噶尔降将‘阿玉锡’率领骑兵二十五人夜袭‘达瓦齐’大营,准军惊溃,数千人不战自降。‘达瓦齐’仅带少数人逃逸。
六月‘达瓦齐’受缚,「准噶尔汗国」灭亡。达瓦齐在热河朝觐乾隆皇帝,受封「绰罗斯和硕亲王」,居于京师。
八月 ‘阿睦尔撒纳’反叛,‘班第’被叛军围困,突围不成,‘班第’、‘鄂容安’自刭。乾隆皇帝大怒以‘策楞’为定西将军,发两路大军征讨‘阿睦尔撒纳’。
乾隆二十一年 三月 ‘策楞’再次攻占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斯坦。
十二月  受乾隆皇帝册封的‘噶勒藏多尔济’、‘巴雅尔’举兵反叛,攻陷乌鲁木齐。驻伊犁的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兵东撤至巴里坤。
乾隆二十二年 ‘阿布赉’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阿布赉’归降清廷,称臣纳贡。
六月‘阿睦尔撒纳’逃入俄国,年底染病而死。
而「和卓」后裔‘霍集占’、‘波罗尼都’在新疆回部举兵叛乱。是为大小和卓之乱。
乾隆二十三年 乾隆帝发兵征讨‘霍集占’,清军先后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
十月  定边将军兆惠在黑水一地被围困三个多月。
乾隆二十四年 援军定边右副将军富德赶到,于叶尔羌东北的呼尔璊大败敌军。受围困的兆惠料援军已至,发兵与富德会合。
七月  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入巴达克山,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清廷将新疆纳入版图。

) z9 z2 r4 X: U4 A
从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南苑大阅,其间二平准噶尔、与回部激战,南苑大阅正值清军先后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兆惠受困在黑水之时。当此之时乾隆举行阅兵大典藉此展示清王朝的武力与军力,实有振奋军心及向叛军示威之意。翌年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大小和卓兵败西逃,入巴达克山,被擒杀。清廷将新疆纳入版图。

. ~0 d! T5 f# H, X# ^% c
从南苑大阅画题诗中不难看出乾隆的自诩,果然南苑大阅仅隔一年,乾隆二十四年便已实现了“伫看露布靖坚昆”的豪语,弥平了回乱,也若合符节的印证了南苑大阅题诗的旨意。为了宣扬他的西征武功,表彰成功诸将士,乾隆于廿五年命重新修葺紫光阁。并于翌年新正,举行了落成典礼。三十一年乾隆又以铜版纪功的方式,将平准回的战役用铜版镌刻下来,计十六幅战争铜版画,称之为「得胜图」,这十六幅铜版得胜图都有乾隆的御制诗并批注。乾隆把战功透过各种方式,包括功臣像 ,勒壁文,陈设于紫光阁,紫光阁于焉成了其宣扬自己武功显赫的丰碑。自此以后,举凡乾隆“十全武功”各役,多有绘战图和功臣像之举,都收藏在紫光阁中。紫光阁实际上成了清代的军事陈列馆。
3 Q% `7 a) v$ ~/ |9 [! C! z
南苑大阅图卷
未命名的圖片1avv.jpg
+ a6 x1 o9 c* G; R
                              
南苑大阅诗
廿年一举宁为数  周礼分明节侯论  便设军容示西域  伫看露布靖坚昆
好齐以暇千旓飐  既正还奇万礟喧  风日晴和士挟纩  非予恩也总天恩   
南苑大阅纪事一律 戊寅仲冬御笔

; Y& @% K! H+ J
  T8 d8 @* k2 i  g3 n' j  _# q7 I
名词注释
【廿年】‘廿’读音同‘念’,意为二十。‘廿年’即乾隆二十年,当时乾隆命班第、永常各率两路大军征讨西域准噶尔,也是开启了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伊始。

1 U4 ~$ p5 P& P/ e# j
【伫看】伫:久站、等待。 伫看:行将看到、将要看到、迟早看到、终会看到。

9 f5 n, S, l" e# o$ {( M, A
【露布】露布是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3 A! T- v$ q' j! }  Y
【靖坚昆】‘靖’, 平定动乱。‘坚昆’ 汉代时,地在今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上游的游牧民族,汉称之为坚昆,此指“回部”。 “靖坚昆”意即平定回部动乱。

. n. \; ~7 C  @$ ?5 e
【好齐以暇】略同‘好整以暇’。 指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用于形容军队,也可以用于个人。语出
《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 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后因以“好整以暇”形容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乾隆句用齐代整,但乃不失其义。
+ C6 `: Q/ D' Q: u3 Y/ e
【千旓飐】千:是形容词,代表多貌。 旓:读音同‘烧’,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或旌旗的飘带,亦泛指旌旗。飐:读音同‘展’,风吹物使其颤动。‘千旓飐’义即成千的的旌旗迎风飘扬。
3 ], q1 S  @' Q
【既正还奇】「既正还奇」之‘正’与‘奇’是来自‘正合 奇胜’, 语出《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奇’读音同‘基’,正合奇胜,字面意思上是说,要打赢一场战斗,基本的作战策略是正面稳住阵线,然后用奇兵加以突破,取得胜利。投入战斗的是‘正兵’;‘奇兵’是预备队。 此正兵指的是步骑,奇兵指的是火礟。 「既正还奇」义即:既有步骑人员的列阵操演还有火礟的射击演练
& d; ]) @# \, K5 j; ~
【万礟喧】万:是形容词,代表多貌。 喧:嘈杂而大声,指炮的轰鸣声。‘万礟喧’义即:万炮发射众声轰鸣

' N& A: `/ W+ S7 X* x- W6 G$ Q
【挟纩】‘纩’本指新丝棉,后泛指丝棉。‘挟纩’ 意思是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典出《春秋左传·》
宣公十二年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 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晋·杜预注:「纩,绵也。言说以忘寒。」
白话解说:宣公十二年冬,楚庄王讨伐萧国,宋国的华椒联合蔡国解救萧国。萧国人囚禁了楚国的熊相宜僚以及公子丙。楚庄王说:“不要杀他们两个人,我立即退兵。”可是萧国人还是把二人杀了。庄王大怒,于是率重兵围困萧国,萧军抵挡不住溃败了。时当天寒,申公巫臣对庄王说:“很多战士们都很寒冷。”庄王听了,就亲自巡视军队,拊问慰勉将士。将士们感到如同穿了绵袄一样温暖。   晋· 杜预注说:「纩,是绵也。用言语拊问慰勉如同穿了绵袄,内心温暖而忘寒。」
. r4 `* D* X5 k& w# u# V9 j/ S
【风日晴和士挟纩 非予恩也总天恩】
“风日晴和”是说 冬日天气晴暖温和,
“士挟纩” 是军士们如同穿了绵袄一样感到温暖。
“非予恩也总天恩” 乾隆说这不是我施的恩惠,总归是老天爷施的恩惠
此句是双关语,藉楚庄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之典故,表达自己于仲冬南苑大阅对军士的慰勉总不如老天爷给了这么一个「风日晴和」的暖和天来的恩惠大。
  X, ~% q8 [/ V3 Z( Z. Q
【南苑大阅纪事一律】一律 即‘一首律诗’,‘律’是八句的诗。诗有「绝句」与「律句」,绝句是四句 ,律句是八句,南苑大阅诗是一首七言的律诗。“南苑大阅纪事一律”义即纪录南苑大阅的一首律诗。
0 [; H( F# z, Q& M6 J; L9 i
; d4 q5 z& \1 ^  i; L0 H+ i0 \
南苑大阅诗白话大意
从二十年征准噶尔的举动开始,大清天朝如日中天,准回理应节守诸侯本分臣服天朝,奈何心生反叛,因此以壮大的军容展现让西域知道清朝的强盛,等着看捷报传回平定西域的消息。校阅队伍列阵严整有序从容不迫 万千的的旌旗迎风飘扬。步骑炮兵连番操演万炮发射众声轰鸣,校阅适逢和风惠畅天气晴暖温和, 军士们均感到温暖。这并非我拊问慰勉的恩惠,总归都是老天爷施予的恩惠。

9 b. Q! @& D) p, V2 G3 h! n) U, z
3 t$ S. j1 O/ l6 I! ]( q  I* b6 r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05: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9-1-11 03:34 编辑 / c: Y* v* @# h* y+ E6 f' m
2 }9 G6 F2 J4 ]5 C, c2 B  Z) P
& |+ K: d3 ^) }" w& J

1 W" u6 c  C' J7 O( X, R
38【鸟鎗兵】
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Les Rues de Pékin.2册.19世纪_page83_image1a.jpg
鸟鎗兵
鸟鎗是一种火器有别于传统的冷兵器,清朝配备这种武器的士兵称为「鸟鎗兵」,图中即清的鸟鎗兵,身右肩扛的正是一杆所谓的鸟鎗,在其左腰部位衣襬下露出一个类似革囊之物,革囊后垂下一条类似绳索的物品,如果正确的联想,这两样物品当即是鸟鎗配属的药囊与火绳,鸟鎗有铳药囊和线药囊两种,线药囊又称锡鳖或药鳖,药粉细,点火用,铳药囊颗粒状较大,发射弹丸用。 图上类似药鳖,火门用,由火绳也可略知鸟鎗兵所持的是火绳鎗。
6 R2 V. N; h1 T* g
清朝的鸟鎗兵是一个泛称,不是专属兵种,和披甲兵一样,它编置在各种单位。据《 清史稿》 志一百十四 兵十 训练,摘录其相关记载:
清代训练军士,综京外水陆各营,咸有成规。而历朝整军经武之谕,则随时训练,因地制宜。兹分述之。

) `& G0 ?; ?9 y" E# c8 R
* 八旗汉兵训练之制,于春秋月试炮于卢沟穚,各旗咸出炮十位演放,五日而毕。越三年,鸟鎗营兵与炮兵合演鎗炮藤牌于卢沟桥。其春秋季常操,四旗合操四次,八旗合操二次,初冬则分遣各旗演习步围。
*前锋营训练之制,月习步射六次,春秋擐甲习骑射二次,左右翼各分前锋之半,兼习鸟鎗,月习十次,均由统领督率
* 护军营训练之制,月习步射六次,春秋擐甲习骑射二次,与前锋同
*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训练之制,月习步射六次,春秋习骑射,兼习鸟鎗
* 步军营训练之制,八旗步军习步射,城门骁骑习鸟鎗,均以春秋操演。内九门,外七门,咸设炮位。每届三年,随同八旗兵运炮至卢沟桥演放。
* 巡捕营训练之制,参将、游击,月考其属之弓矢,守备等各练其汛兵。春秋兼习鸟鎗,与城门骁骑同
* 火器营训练之制统辖鸟鎗、炮兵、护军、骁骑各官,按日于本旗考验。至合操之日,八旗分左右翼列阵,环施鎗炮。秋季至卢沟桥演炮五日。
*健锐营训练之制月习云梯鸟鎗各艺六次,骑射步射鞭刀等艺六次,余日于本期习枪箭。
*陆路绿旗营训练之制,总督所属为督标兵,巡抚所属为抚标兵,提督所属为提标兵,总兵所属为镇标兵。每岁秋季霜降日,先期各营将弁肃伍赴教场,设军幕。届时军士擐甲列阵,中军建大纛于场中,统兵大臣于将台上传令合操,中军扬旗麾众,台下举炮三,军中鸣角伐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火鎗,连环无间,如京营之制。

: Y6 \  e3 H7 D) |
综上“志一百十四 兵十 训练”所述
清朝的鸟鎗兵普遍存在于八旗与绿营中各编制 如:
一 前锋营 满蒙汉军八旗鸟鎗前锋,
二 护军营 所属
三 步军营 所属。
四 巡捕营 参将、游击,守备等各属及其汛兵。
五 火器营 之鸟鎗䕶军、鸟枪骁骑
六 健锐营 所属,
七 陆路绿旗营各省兵备
八 圆明园八旗护军营。
九 …
/ s  o% M# n& k: c# }

  c# R/ J3 n' y- W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05: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9-1-8 05:42 编辑 7 J$ R5 p3 T' u3 ]9 s

8 W7 P5 e- V6 \
3 t1 E2 |% g/ g. ?" g8 K8 L# E) a0 r9 B* b
- L9 k/ p. `) M, K2 }7 H% ?% V
另 钦定大清㑹典则例

5 g1 p2 P0 Y4 j; T7 }
卷一百二十二 给发军器
卷一百七十八 前锋统领前锋营营制
卷一百八十 火器营 建置
皆有相关鸟鎗兵之记载。摘其概要如下:

8 R- X9 U8 _: n0 d7 E# `

" G) u+ r' f9 D
7 f- J; ?) E3 w' M4 K3 K
钦定大清㑹典则例 卷一百二十二 给发军器
- @6 P5 ~4 m  y& q$ ^2 d
3 y" Z( m9 a1 B
顺治
五年题准 马兵每名各给甲一、胄一、櫜鞬一、弓一、箭四十、腰刀一。歩兵每名各给甲一、胄一、腰刀一。 其歩兵弓箭兵给弓一箭三十。 长枪兵给长枪一。鸟鎗兵给鸟鎗一。直省兵丁器械照此例给发

6 }3 m7 |$ g! A5 K- r+ `& p: v
康熙
三十年设八旗火器营,每佐领下设鸟鎗䕶军三人,鸟鎗骁骑四人,鸟鎗前锋一人,各给鸟鎗一杆。 满洲八旗每旗各设子母炮五位其余大小铜铁炮位均分贮于汉军八旗炮局内 。
; w* b- X3 s' h" t4 y) n. N
雍正
二年又定各营收贮大炮鸟鎗随时演放毋致鏥蚀。
0 f2 N8 V, L: Q9 V" `1 a" Y
五年又议准官兵所用军器内,鸟鎗一项能冲锐折坚,最为便利,如腹内省分地势平坦利用弓矢,至沿边沿海省分山深林密利用鸟鎗,应将腹内省分每兵千名设鸟鎗三百杆,沿边沿海省分每兵千名设鸟鎗四百杆,该管官弁务须操演纯熟,该提鎭不时考验,如并不精练,将该营官弁题叅○

" Q8 i( t8 i% G4 e$ v+ i4 i
又议准山东省各鎭协营应用军器,如大炮、鸟鎗、弓箭、长枪、藤牌、大刀、均系各营通设之械,每兵百名分作十分,鸟鎗五分 弓箭三分 藤牌一分 长枪一分 此外别设炮手 专演发炮 均令依法操演 不得擅为更换○
( a. a& |5 k( t9 `+ A- I9 F
又议准河南省满汉各营军器 驻防八旗兵 设有马歩、弓箭兵、鸟鎗兵、子母炮兵、长枪兵。  督标左右两营设有 马歩弓箭手鸟鎗手藤牌手炮手大刀手

' ?9 X) [, l. v
河北鎭标九营 各设有马歩弓箭手鸟鎗手炮手 䕶炮片刀手

, E& J# M1 f2 o3 b
南阳鎭七营各设有马步弓箭手鸟枪手炮手䕶炮片刀手藤牌手,各营军器虽有无不同而紧要通行者已无不备 仍令永远演习不得更换○
& W% O) h* t! x
六年议准直隶省 各营器械弓箭炮位鸟鎗及三眼枪大刀长枪藤牌之属均随时演习,但地势之险夷不同,军器之利用各别,除骑射鸟枪炮位永远画一演习,至藤牌于宣化鎭平阳之地最利,应以该鎭向设之三眼枪大刀长枪,改换藤牌,紫荆关鸟鎗甚少,应以该鎭向设之大刀改换鸟鎗,其余仍按旧设军器勤加训练○

  I, w  W* z8 {* ]9 }7 K- u% ?
又议准晋省多崇冈峻岭地属沿边,每兵百名分作十分,以四分演习鸟鎗,六分演习弓箭,别设炮手,专演大炮,惟杀虎协旧有藤牌手三百名,仍令演习,其余㓲刀长枪之属悉令改为鸟鎗,弓箭永远画一演习,以期熟练○

, A1 ?8 e: S, A" p( q  i  y' y& I% z
又议准江南江西水师各营所用军器枪炮弓箭之外,如大刀藤牌钩镰枪过船枪钺斧标铁弹之属,均为水师营利用之器,毋庸议改,其陆路各营有设三眼铳长鎗而无藤牌者,按三眼铳不能致远,长枪遇险狭之地不能旋转任意,应将三眼铳改为鸟鎗,长枪改为藤牌,俾器械画一,永远遵奉操演

- s0 R% r; o5 v$ ?9 m
又议准福建省陆路各营每兵千名分为二十队,马上弓箭手四队,歩下弓箭手二队,鸟鎗十队,炮手一队,藤牌一队,大刀一队,长枪一队,各营兵数多寡不齐照此递为增减,水师战船,大赶缯船,设兵八十名,设排枪四十二杆,中赶缯船设兵六十名,设排枪三十杆,小赶缯船设兵五十名,设排枪二十五杆,大艍船设兵三十五名设排枪十六杆中艍船设兵三十名设排枪十四杆小艍船设兵二十名设排枪十杆,仍各备火药弹子火礶火箭之属以资利用○
  f  U- C# ]/ y. q4 U2 F9 v2 G: \
又议准浙江省各营每兵千名分为二十队,炮位一队,长枪五十为一队,鸟鎗四百为八队,弓箭三百副为六队,藤牌一百为二队,片刀一百为二队,永远遵奉操演
3 q7 N7 u: N$ p; q! b
七年议准陜西四川二省各营兵丁,除炮位鸟鎗弓箭通行演习外,其马兵弓箭手兼习枪棒,守兵兼习㓲刀,藤牌令提标守兵二百名专习○
又议准广东省各协营每兵百名设弓箭手二十名,各佩腰刀,兼习双刀长枪,鸟鎗手五十名,各佩腰刀,藤牌手十名执牌刀,挑刀手十名,炮手十名永远画一演习○
/ D+ t4 l5 l) c" e
又议准滇黔粤三省各营每兵千名内以百名操演大炮兼习牌刀,以六百名习鸟鎗,以二百名习弓箭,以百名习藤牌,其不足千名营分亦照此数递减分派○
# w4 J; ^5 V. G. Y8 [
十年议准闽省水路则海面辽阔,陆路则山深箐密,鸟鎗一项最为利用,于定例每兵千名设鸟鎗四百之外,再增鸟鎗百杆
7 E. d$ F( q$ d
十二年议凖火药关系紧要必须豫备方为有益,督抚提鎭将所辖各营酌量每年应用之数动公费制造,潮湿地方豫备三年,高燥地方豫备五年,加紧收贮每年所用火药,卽于收贮数内动支,仍照动支数目制造贮库出陈易新,按年造册报部,该管官如遇升迁事故离任照仓库钱粮例交代,若亏阙及不堪应用者责令专管官赔补仍罚俸一年,该管上司罚俸六月○

. w* N8 _/ k1 S. M4 M  d
乾隆
元年 议凖民间不许制鸟鎗,其乡村险僻之处防虎防盗,鸟鎗在所必需,各该省督抚确察各州县内有实在应用地方,照兵丁鸟鎗式样制造书錾姓名,具呈地方官编号注册备案,如非应用地方,有私藏或私造售卖者将私藏私造之人责四十板,鸟鎗入官,失察之该管官罚俸一年,若兵丁有藉稽察鸟枪扰害民闲者革粮,该管官罚俸一年○

7 {, M$ t- h1 P; I' I) J4 N. J" D
五年议准滇黔二省地多山箐阴雨不常,弓箭一遇潮湿之时险仄之地不能应手施展,唯弩弓以木为质其力最劲,为行军之利器,令弓箭手各兼习弩弓以资利用○

  q7 h: N+ B, b- D
十一年议准兵丁操演所需铅弹火药火绳应动用工费,但各营动用议有定数,若操演之时或因兵施放生疎,欲令多放数次则此项铅药火绳须兵自备,因而该管官恐兵无力,不免草率了事,终于不能纯熟,嗣后槩动公费制给以便多为演习○

& b2 f( t& `. L) p' O# m
十五年议准湖广武昌鎭前后水师二营,地界川江水操弓箭技有难施,惟鸟鎗极为便利,照沿边沿海省分每兵千名设鸟鎗四百

; e' P& }1 [- v( z; E* t+ H- a/ k% s( F

6 R  m3 O; |$ Q. G
" T1 Y# M! O7 U7 c# {; B4 u# R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0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北京街头”画册看清末风俗和典章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9-1-11 03:47 编辑
* b% e- G8 g5 J5 }- ^" R
. f; k3 f! n' B" [. U4 o5 P) i2 o) x8 N1 s$ t6 H
1 }" e& C7 c4 m8 x* L7 F! O

! E* ~+ M8 i  C8 d& l3 \7 }- e
钦定大清㑹典则例卷一百七十八前锋统领 前锋营营制

# F! w; s, E- n6 d+ u9 [
康熙
五年定「前锋校」甲以白绣叚为表,「前锋」以蓝布为表,袖裙皆用明甲。
六年题准每前锋一名,各给甲一、胄一、櫜鞬一、弓一、矢七十、佩刀一。 又定八旗前锋给鸟鎗八百八十一海螺十有六。 前锋校每人给顺刀一、䥥一、斧一。鸟枪什长、队长各梅针箭二十、批箭五、余与前锋校同。前锋各手枪一、钩鞭一、麻绳四十、绒绳二、钢钤四、余与鸟枪什长、队长同。
十二年以汉军不能骑射者甚多,每旗宜增练火器。寻议八旗汉军骁骑,每佐领下,增鸟鎗兵十八名
雍正
八年 议准前锋内一半习鸟鎗,每月以初九,十四,十九,二十九等日演放鸟鎗,合前较射之日共为十日。 监看鸟枪叅领、侍卫各二人,监看歩射叅领、侍卫各二人,仍照䕶军之例每年春秋二季验看骑射,并擐甲,马歩射一、二次,三年一次考验甄别
! @" A, V& O; V6 n1 A% E
; m: w6 C  W: e2 M, D. @) W
! D" {5 p/ }( m+ t* j$ M( K6 T7 A5 j
钦定大淸㑹典则例卷一百八十 火器营建置

. u( O; j: C5 J: ~
康熙
三十年 设火器营,以公侯大臣为总统,専理营务,训练官军,所属设:
䕶军叅领十有六人、旗各二人、
鸟鎗骁骑叅领满洲旗各二人、䝉古旗各一人。
管鸟鎗散秩官 满洲旗各五人、䝉古旗各二人。
管炮散秩官、满洲旗各四人、䝉古旗各一人。
鸟鎗䕶军校、满洲旗各十人、䝉古旗各四人。
鸟鎗骁骑校 满洲旗各十人、䝉古旗各四人。
以上官校均兼任。
八旗满洲䝉古每佐领下,
鸟鎗䕶军三名、
鸟鎗骁骑四名、
炮骁骑一名
…….。
又定火器营鸟鎗䕶军、骁骑人各给鸟鎗一……..。
又定火器营旗纛各按旗色,䕶军用金龙三角纛,骁骑用金龙方纛,均顶饰豹尾加白号带以为别,旗亦如之,甲胄,䕶军校、䕶军、骁骑、校骁骑均与八旗䕶军骁骑营同○

8 e3 b. u1 y) J9 p
) H- J. D3 F# N; O* v5 C6 P

7 G- b6 p- x' S, M& O" o
4 Y# e1 [* V' G; O, m- W2 {
. D+ p4 K5 O* {% x1 u. @2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3 18:58 , Processed in 1.260751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