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2238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4-6-29
最后登录1970-1-1
|
/ v/ D" v. l- m4 ]- G# s+ t2 g) B
9 E' C, u0 J# o9 T! D/ R 外城东南角楼,又称左安门角楼,修建于公元1553年,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城墙于1957年后拆除。上图为1921年角楼未坍塌时旧照,右图为即将重现的左安门角楼新貌。
* w2 o- }" m3 f$ e' `- r) R6 s' `* i* E# f( ^7 N' z8 y+ T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已经消失了近一个世纪的外城东南角楼重新出现在了东南护城河岸。昨日,东城区文委表示,历时近两年复建,角楼工程现已竣工。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仍在进行收尾工作,争取尽快让角楼和市民见面。/ h% t, b4 _5 u8 H9 d }5 g
+ n/ g3 h* P' a4 P& T
东南角楼全貌即将再现( F8 }, x$ O8 d9 B: D
J) X' D( n G# U/ q) m8 w
昨日上午,北京晨报记者在东南二环护城河内侧转角处的河道岸坡处看到,左安门角楼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可以看出整体外貌,但角楼四周的围挡和绿色防护网仍未撤去,有工人正在围挡工地内清理杂物。角楼东侧、南侧分别有两排六个箭窗,共计12个。角楼雕梁画栋,做工精美,与左安门内路东侧的明城墙遗存左安门值班房相映成趣。
. D% l: @, A* }) H) S6 B
2 e8 V- ~. W1 q. Y# y$ F% m) b! J “大概从去年年初就开始施工了,先在岸边搭起了围挡,外人看不见里面,当时有工人就说要恢复角楼原貌。”附近一位居民回忆,今年11月“拆除了角楼周边的脚手架,我们才看清角楼的全貌。”现场施工相关工作人员也称,复建的角楼“是参照老照片跟史料记载进行施工的,但关于外城东南角楼的相关记载并不多,所以我们在确定角楼原址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角楼按照原比例进行复建,我们也是努力争取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一个旧时的外城东南角楼。”该工作人员还介绍,角楼复建工程原定今年年底竣工,“目前正在进行扫尾工程,估计很快就能正式和大家见面了”。
7 k3 F4 P+ I' s- z
- p* @# ]1 Z% J9 G0 f" X" ? 一坛居中四楼环绕景致好
! W: h" w& ~2 p S+ `2 |: L. d3 T
“以前的角楼大概也就是在这个位置,看起来跟老的样式差不多。”今年75岁的李大爷曾经家就住在东南护城河附近,“我记事儿时候这边就剩老城墙了,当时角楼已经破损严重,不过整体还很坚固。”李大爷回忆,上世纪50年代左安门角楼消失前,城墙根儿下都是老街坊们娱乐的场所,当年孩子们在城墙根底下逮蛐蛐,还经常顺着城豁子爬城墙,令人怀念。77岁的陈大妈说自打外城角楼都没了后,“没想过还能再见着,重建了能让年轻人知道有左安门角楼这个地儿,挺好的。”
5 C) J: U, ~: ?2 L7 z" e0 }5 b' z& T+ C7 H+ i7 Y
民俗学家高巍介绍,旧时左安门东南角楼“是一种地标性的建筑,人们进出北京城,不管从东边来也好,还是从南边来也好,都是从城墙边绕过来,老远瞧见外城角楼就会心里有个底,知道自己离城里大概多远了。”高巍说,虽然左安门东南角楼复建是“新的建筑,但是在历史依据下建造而成的,并且按照原貌进行了重建修复,体现了北京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上岁数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现在都只能通过照片来回忆或者了解老北京城的原貌,这次角楼的复建完成后,与明城墙角楼、前门箭楼、永定门城楼环绕天坛,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景观,也可以让更多人对外城角楼有更直观的认知,所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